第474章 将去波斯破魔障-《射雕拜师裘千丈,开局假娶穆念慈》

  “若是想我和蓉儿了,就去寻我们。”,李信手伸向北方,遥遥越过山巅。

  花花明白,点了点头。

  李信再摸摸它头,便就此告别。

  待花花飞走,靠须弥芥子印穿山没多久,两头便完全打通。

  另一头工匠退后让路,供李信等人通过,当再回到那天龙寺地下,看到阔别已久的段智兴后,自然又少不了一番唏嘘感叹。

  长春谷此等奇异之地,便是段智兴也惊叹不已。

  更没想到,那素来只听过个名字便无其他了解的老祖宗,竟然和长春谷有着深厚的渊源,且……

  甚至可能还活着!

  身为段思平以及段誉两位大佬的后人,段智兴的见识终究还是要比黄药师多些,聊了一会儿后忽然想起:“不老长春谷……我少年时,好像听祖父提起过。”

  他祖父,自然就是段誉了。

  “那您祖父有没去过?”,李信不由问道。

  段智兴摇了摇头:“应该是没有……我少时祖父对我极好,经常和我讲他的奇遇见闻,唯独这长春谷,却是只提了个名字,便没再多言。”

  但还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这长春谷的水太深,怕把你陷进去了?

  这话……李信没说,也就是心里嘀咕了下。

  再说到枯荣禅功的事,段智兴长长松了口气,他早先也隐隐担心,会不会是老祖宗留下的坑,来故意坑后人,现在看还好不是。

  但紧跟着便又忧虑起来,既然不是老祖宗,那就很可能如李信猜想的,是慕容龙城要对付他们大理段氏。

  祖父已死,父亲也被害,接下来……他自己不知道能不能躲过。

  商谈半日,李信便没再停留,谷内幻梦一生,现实也过去三年,着实想念家中的一堆媳妇和孩子了。

  一路急赶,回到嵩山,发现孩子们都在,但面对李信,却难免有点陌生了。

  李长安已经快到七岁,正把一杆专门为他定做的小号长枪耍的虎虎生风,所用枪法,应是穆念慈传给他的杨家枪。

  杨铁心和韩小莹紧挨着站在一起,于一旁看着,笑意盈盈。

  韩小莹时不时用手轻抚下肚子,每当这时,杨铁心都会有眼角余光扫来,而后,脸上便会浮现出柔和与安宁。

  大金已灭,岁月静好,谁不希望……这样的日子能永远持续下去呢?

  李长缨也四岁多了,见哥哥耍的好,跑到另一处也要抱起长枪来玩,却差点给砸到脚,吓得小娇赶忙将她抱起。

  小丫头还没张开,小脸肉嘟嘟的,可不像她妈妈的瓜子脸,但也因此,却更加可爱。

  老三李长乐都两岁多了,已经可以满地乱跑,程瑶迦在后面紧紧跟着,生怕出个差池。

  跑着跑着,跑到了正一个人安安静静坐在秋千上的小龙女跟前。

  小龙女虽刚十岁左右,却已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只是性子依旧如过去那般清冷,并未因居住在了嵩山这等热闹的地方而受改变。

  但看到李长乐过来,两只眼睛还是笑成了月牙,顺手将其抱起。

  李长乐明显也很喜欢这位小师叔,在怀中咯咯笑个不停。

  几个孩子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长大了,李信很开心,但问题是……你们的老娘呢?

  咋一个都没看到。

  好在不知什么时候,洪七公早已归来,又有林侍女坐镇于此,安全方面倒是不用担心。

  看到李信和黄药师父女归来,洪七公拎着个酒葫芦飘然而出,嘴巴上还残留着没擦干净的油腻,叹道:“蒙军……又开始不老实了!”

  李信微微一愣,旋即稍稍恍然。

  当年蒙古大举南下而战败,归去没多久,铁木真便病逝,托雷作为质子被困大元,那察合台就相当于成了唯一的王子。

  只是因他威望不如窝阔台,人缘又不如托雷,即便有铁木真临终前遗嘱,命耶律楚材等大臣好好辅助,助察合台完全掌控整个蒙古帝国,最终却还是事与愿违。

  整个蒙古帝国,确实名义上都受察合台号令,但大陆的北部和西部,却有拥兵自重的将帅隐隐间各立为主,甚至还因争夺地盘和财富和彼此征伐,如同回到了铁木真一统草原前那的部落混战时代。

  尤其波斯境内,更是爆发了一场大型内战,据说死伤数万。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蒙古帝国疆域太大,且当年战略推进太快,打下的地盘还没稳固,便又匆匆继续向前。

  若是按照铁木真原本的规划,四个儿子分别坐镇一方,那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可谁知世事难料,如今虽还有两个儿子活着,却相当于只剩了察合台一人在漠北老巢。

  许是自当年败给大元后,蒙古皇庭便丧失了一定威望,也许是整个蒙古帝国,都平静太久了,马背上的儿郎们,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释放,也或许,是唯有通过战争,通过打下更多更大的地盘,才能让一些王公贵族得到更多的利益分配,或是干脆重新分配。

  更是为了……通过矛头一致对外,来转移内部难以止歇的纷争。

  察合台终于忍不住撕毁了蒙元之间的停战协议,下令攻元!

  其时托雷还在大元手中,察合台此举,虽是为了整个蒙古,但却也无异于置兄弟生死不顾,肯定免不了被一些勋贵职责。

  若是处理不当,只会让帝国内部更加纷乱,再无法恢复到曾经的团结。

  但也不知是谁,给他出了个虽然无赖,却又很是精妙的主意。

  察合台直接宣布托雷死了,死在了大元,并且还在草原上举办了隆重的葬礼,用以祭奠他这位弟弟。

  郭靖都没想到对方会玩出这一手,也着实惊呆了。

  大元这边自然不会任人胡说,第一时间让托雷现身,并广而昭告天下,察合台所言乃是无稽之谈,托雷还活的好好的。

  但……这确凿的证据和事实,却并没什么实际作用,没办法拆穿察合台的谎言。

  因为,这压根就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托雷死没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察合台在蒙古隆重的宣布他死了。

  这既是蒙古主动开战的顺理成章的借口……为托雷王子报仇,同时也是给那些勋贵的形式上的交待。

  他们只需说,大元现身的托雷,只是带了人皮面具的假货,那又有谁会去真的较真,有谁有办法去较真?

  碰到这种行为,别说郭靖了,就算当初李信在此,也要狠狠拍一下大腿,在骂完他们无耻后,还忍不住佩服的点个赞。

  当然,以李信的无耻,肯定能想到反制措施,但可惜李信当时不在。

  而今已错过了舆论发酵的最佳时期,再将旧事重提,却也没了意义。

  毕竟蒙古虽未大举南下,但小规模的侵扰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光景。

  蒙古虽内部纷争不断,但自当年攻元失败后,已休养生息数年,整体来说,算是恢复到了巅峰时期,人数上,依旧可碾压大元。

  而大元的话,在郭靖的励精图治下,这些年来不管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稳步提升,如今不管是重骑、轻骑还是步兵或是应用了火药的黑科技,都远超当年。

  因此在数次的碰撞中,双方也是各有胜负,但整体的优势,还是在蒙古一方。

  一山不容二虎,谁都知道蒙古野心勃勃,整个大陆几乎只剩大元和它对峙,大元不灭,这头来自北方的巨鹰势必不会善罢甘心。

  因此最终的决战,迟早要来。

  早在数年前,蒙元大战时候,不管是郭靖还是李信,就猜到了未来。

  可没人会觉得,当年击退蒙古,就能一劳永逸了。

  对于大元来说,当年那一战的意义,主要还是在于争取到了充足的发展时间。

  虽最终决战未启,但碰到稍大型些的战役,郭靖依旧要亲自挂帅出征,穆念慈和李莫愁坐镇军中后方,避免蒙古派出什么绝世高手袭杀己方大将,甚至是如当年李信对付窝阔台那般,直接刺杀郭靖。

  就在今年,郭靖的内力也刚刚突破到了一品,便是无人护佑,想要万军从中杀他,难度也远高于当年李信杀窝阔台。

  但蒙古准备多年,未曾绝世高手再现,许是在遮掩隐藏什么,大元这边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穆念慈和李莫愁随军出征,所以不在这里,那冯荻又是去了哪里?

  若她要回光明顶住段时日,于自己这个当爹的不在嵩山的情况下,也没必要把李长安留在这里啊!

  这时刚好西门无缺走了过来,凝声解释道:“蒙古在波斯那块儿内战,好多江湖人趁着混乱去浑水摸鱼,竟意外发现了一处墓葬,传闻那墓葬和明教相关,并有了不得的东西出世,教主便带着圣女一道儿,去了波斯。”

  说话时,西门无缺有些忧心:“说起来,波斯虽路途遥远,但教主出发至今都三个来月了,却依旧没传回消息。”

  李信点点头,示意他放心。

  就算不是为了冯荻,自己也是要去这波斯一趟的,因为给《三元北斗阵》升级的因果任务便是——

  溯明教渊源,破魔障诡谲。

  这所谓的渊源,大概率是和总教所在地,也就是波斯相关的。

  李长安长大了,自然也懂事了,看似在专心练枪,其实则偷听大人谈话。

  李信三年前离开时,他就已快四岁,有了逻辑和记忆,因此现在再见李信,也比另两个小家伙少很多生疏,干脆丢下长枪,跑过来抱住李信大腿:“爹,你要去找我娘吗?”

  年少不知世界大,在他心中,爹娘是这天底下最厉害的人物,所以倒是没什么担心。

  只是三个多月没见冯荻了,着实有些想念。

  李信摸摸他头顶,笑道:“专心练武,听你程姨和西门叔叔的话,要不了多久,爹就会跟你娘一起回来了。”

  西门无缺嘴角微抽,终还是忍不住插话:“李盟主,难道长安不应该喊我伯伯吗?”

  言外之意,你小子占我便宜!

  喊我叔,我岂不是成了你小弟?

  李信斜他一眼:“说你年轻你还不开心……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

  西门无缺紧紧攥起了拳头,也就是现在打不过这小子了,不然非得冲上去好好理论下。

  听闻悟真也来了太室,李信忙去拜见:“师父。”

  瞅了瞅悟真气色,见还不错,稍松口气又紧跟着问候:“近来身体可好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悟真的内力依旧停留在半只脚踏入二品的层次,若无意外,怕是终生无望于二品了。

  不过老和尚也想得开,从未纠结于此,除了钻研武学,便是浸心于佛法。

  倒是其师弟悟尘,原本就是少林武修第一人,比悟真还强一丝,早在两年前,便突破到了二品。

  但到了而今这般年纪,潜力也算耗尽了,便是有新老五绝这么多人的指点,怕是也终生无望绝巅。

  李信还想再去看看裘千丈,却发现其并不在嵩山,也没去铁掌山,不知到哪里潇洒去了。

  难道也跟李信在突破一品前一样,大隐隐于市间?

  毕竟而今李信名气太大,且和裘千丈的师徒关系早已大白天下,因为成了名人,想要再如多年前那般,搞什么坑骗江湖武林人的骗局,却也很难实现了。

  现在黄蓉和黄药师也都回到了嵩山,再加上洪七公在此,新老一起三绝坐镇,自是固若金汤,李信也能更加放心的离去。

  黄蓉同样担心记挂冯荻,不过也知以李信如今的武学修为,她就算跟上,也帮不到多少忙,便没跟着同去,干脆打算趁着这段时间,给李长安做琴棋书画的启蒙老师。

  男孩子,就是要优雅一点,可不能像李信那般不学无术,只知道舞枪弄棒。

  其实,哪怕她性格落落大方,而今在这嵩山也有些不知该如何自处。

  长春谷幻梦中的一生,她和李信关系发展到了老夫老妻般的地步,但那时是以为……再也没机会离开并回来。

  而今回来后……

  似察觉到了黄蓉心中所想,李信将正要挥手告别的黄蓉,轻轻揽入了怀中。

  黄药师嘴角微微一抽,没说什么,但把脸别了过去。

  至于其他人……包括程瑶迦和西门无缺甚至是洪七公在内,都全部惊呆了!

  其实和李信相熟者都早就知道,黄蓉和李信关系极为不一般,只是以为这二人要一辈子暧昧下去,而不捅破那层窗户纸。

  洪七公更是明白黄药师性格极为高傲,根本不可能让女儿和别人共事一夫。

  可现在却……

  黄蓉轻轻挣扎了下,便任由李信抱着,只听李信在她耳边轻声道:“等念慈回来,我便和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