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一行,李信会代为前去,自身武学修为更高,也比郭靖去更为稳妥。
毕竟若大理那边传讯为真,连段智兴都不是敌人对手的话,那郭靖去了也是白送。
身为大元帝君,日理万机,郭靖越来越忙,修炼速度也没过去那般快了,到如今依旧只是二品下,距离二品中遥遥无期。
此生能否到一品,只能看今后机缘了,或者是……如大理段家那边,到了一定岁数后就放弃帝位,潜心修武。
此去一是代郭靖帮大理,二的话,李信还有自己的打算。
如今距离华山二论已过去接近一年,却依旧始终未曾等到五脉神剑升级的机缘,眼下种种迹象来看,这机缘怕是就在这事儿上了。
被李信训了个灰头土脸,且李信说的也确实在理,更不给郭靖留半分商量余地,郭靖便只好听从,叮嘱大哥多加小心同时,他这边也会派大军驻扎到大理附近,若万一……
大哥真出了事,那也只能不顾及师父段智兴的面子,派大军踏入大理了!
穆念慈也要跟着去,却被李信劝住了。
现在三绝都不在,也就穆念慈和冯荻是一品高手,嵩山的顶尖战力是有点空虚的。
而从大理突发怪谈的迹象来看,已经平静安宁了许久的江湖武林,甚至整个九州,怕是又要乱了……
自己三个孩子可是都在嵩山,只留冯荻和李莫愁的话,终究不够放心。
唯有以穆念慈的战力,再加其他人相助,哪怕是斗酒僧那个层次的高手亲至,也能有足够的转圜余地。
听完李信分析,既是涉及到三个孩子的安全问题,穆念慈便也不再争辩。
前往路上,李信心中仔细思索着大理碰到的怪异问题。
大理城不是第一次遭难了,早在多年前,便被聚仙岭三个魔头联合雪山宗围攻,但那一次敌人虽真正目的不明,却打的光明正大。
而这一次,总感觉透着浓浓的诡异。
尤其是从那小沙弥传讯可知,便是大理皇室,态度都有些暧昧不清。
不然的话,缘何要故意封锁消息?
这种情况下,要么那大理皇帝是个傻子,要么……恐怕就是为了帮皇家遮丑!
也就是说,所谓的魔影,所谓的敌人,就是大理段家人!
难道是段智兴发生了什么问题走火入魔了?
可也不太对啊,这老好人是真的善到了骨子里,估摸就算他疯了、傻了,也不会平白对普通人出手,更不至于祸乱大理。
而若不是他自己把自己搞重伤的话,在大理国内,还有谁能有这个本事?
便是天龙那些高僧合力也不行吧?
当年他们死了一人后,收拾个赵老魔都费劲,更别说而今的老段比当年的老段更强了,可那些老僧,怕是进步有限。
算了,再多想也无用,等到目的地后,拿到更多情报,才能分析更加准确。
已经易容的李信混入大理城内后,按照那小沙弥给出的地方,顺利见到了段智兴。
根据朱子柳所言,这小沙弥还是信得过的,李信便表明了真实身份。
段智兴确实是昏迷着。
李信检查一番后,发现其内气混乱,胡乱冲撞,可能是因此才陷入了昏迷。
好在呼吸还算平稳,应不至于有性命之危。
李信掀开其僧袍,发现身上还有隐约可见的掌印,从这掌印来看,敌人是个男的,因为骨架不小,但怪异的是,每根手指似乎极细,仿佛细竹竿一般。
这种人,李信只见过一个,那就是金轮法王,不过就算是金轮,虽高而瘦,却也还大致属于正常人范畴,而伤到段智兴这人,却怕是瘦的都不像人了。
这小沙弥肯定是没本事把段智兴从敌人手中救回来的,所以段智兴回来应还保持着神智……李信便问:“大师归来后,可说了什么?”
此等重要信息,是不能忘记,小沙弥早有准备,回道:“大师说让我传讯大宋,请洪七公来相帮。”
听到这话,李信松了口气,没先前那般紧张担忧了。
因为段智兴人品高尚,是那种不顾自身安危优先考虑别人的人。
他既然愿意喊洪七公来帮忙,而非主动制止小沙弥对外联络,那便说明了……
那敌人应不是洪七公对手,洪七公来此肯定有风险,却也不至于性命难保。
在一品高手中,他之所以选洪七公,而不是更强的自己和穆念慈,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他和洪七公关系最好,同时也是不愿把两个后辈牵连进来。
小沙弥想办法传讯到大宋后,郭靖一时间也找不到洪七公,又担心焦急,便才打算自行前来。
可这里就有个矛盾的地方了,段智兴虽因下手不够狠辣而实战一般,但在保护他自己上,那也是妥妥的五绝级实力啊,甚至内力还比洪七公强了丝许。
所以那敌人既然能把段智兴打成重伤,却又为何会不是洪七公的对手?
难道说……段智兴是被偷袭的?
就现有条件,姑且也只能这般认定了。
李信渡入内气,尝试为段智兴梳理一番,那些混乱的内息稍有好转,段智兴却依旧没能醒来。
看来自己确实没有从医的天赋,虽内力已到一品,实力超过五绝,但救人治人上,却还是比不过段智兴和黄药师啊。
碰到这种事,也没必要逞强,李信唤来黑雕,让其找寻黄蓉,顺便,也就能把黄药师带过来。
只要黄药师能把段智兴搞醒过来,先前疑惑种种,便都能真相大白。
确认段智兴藏的地方还算安全,李信便先离开,到了热闹的城中。
好歹是大理都城,肯定热闹喧嚣,但刚到了下午,日头离山边还远,那些摊贩就急着收拾了,而行人也步履加快,早早朝家中赶去。
牵着孩子,尤其是牵着男孩子的,更是行色匆匆,一步都不敢停留。
李信问询一人才得知,说是天黑后城里会有妖怪,会抓小男孩,如果有大人跟着一起的,那大人也会没了踪影。
李信本是想逛逛了解下情况就回去,待黄药师到来把段智兴搞醒后,再做定夺。
可眼下心中不由浮现出李长安的模样,便也……不急着回去了。
李长安当然不在大理,远在嵩山而且还有两大一品高手保护,但……
李信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人呢,牵绊越多,越容易共情,就会越喜欢管闲事。
不过好在李信晋升一品前,就已将此事想通,倒也不会如过去那般纠结……生怕丢了骗子的职业操守。
好可以是坏,坏也可以是好,闲事想管就管,骗子该当还是要当,顺应本心便是。
李信找了个酒馆,默默一个人吃喝,看着外面天色越来越黑,听着外面越来越安静,自然而然的留意着近乎整个大理城的动静。
这老板就是个小老头,一辈子打光棍,孤孤单单一个人,倒是不怕什么妖魔鬼怪,若不然,也不会通宵不打样。
这样静静的喝酒快到子时,李信实在等的无聊,便道:“老爷子,你这小菜不干净啊,怎么有个虫子?”
老人家急匆匆走了过来,仔细揉了揉浑浊的双眼,而后定睛一看,呦,还真是!
便赶忙赔罪,并且主动道:“实在对不住,给客官您免两碟菜钱吧。”
“那多不好意思。”,李信笑了笑,不等店老板误会他要推辞,便又紧跟着道:“那就谢谢了。”
这小插曲过后,李信继续吃喝,但不知觉的,就比之前更加舒心欢乐了。
又过一会儿,忽耳朵轻轻颤动了几下,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便起身喊结账。
老板说总共一两,李信便摸出银钱放到了桌上。
等李信走后,那老板收拾桌子,才看到除了那本该给的一两外……在那碟吃出虫子的小菜旁边,还多放了一两。
老人疑惑难明,轻声嘀咕:
“活了一大把年纪,开了一辈子酒馆,也没见过这么奇怪的人。”
“你说你故意把虫子放到菜里,我都假装没看穿,就是因为惹不起你们这些跑江湖的年轻人,可你这年轻人倒好,临走还故意多给我一两……”
“所以你到底是不是想要占便宜???”
李信当然不是为了真的占便宜,而就是吧……隔一段时间不骗下别人,就心里边不爽。
刚刚匆匆离开,是因为听到了异样的动静。
刚转过两条街,便见到几个身轻如燕的黑衣人破开一户房门,将里边一个十岁最有的小男孩拎了出来。
很快有一对中年夫妇追了出来,却被其中一个黑衣人随手就打翻在了地上。
附近的邻居自然听到了这番动静,却把窗户关的更紧了。
李信察觉那对夫妇没什么大碍,便不去管顾,继续潜藏于暗处。
等到那些黑衣人离开,便又紧紧跟随。
这样过去段时间后,他们总共抓了五个男孩子,便开始朝着一个方向持续前行,中途并未暂停。
李信本以为他们要出城,也许外面藏着什么窝点,可跟了一段才发现,这帮人竟压根没打算离开,而是……
离整个大理城的中心,那气派而开阔的皇宫越来越近了。
李信目露奇异,继续跟上,随着他们从一处刚好无人值守的城墙处,翻了进去。
进了皇宫,他们越走越偏,应是到了平日里鲜有人来的区域。
这帮黑衣人不再如先前那般小心,胆子逐渐变大,甚至开始小声交谈议论。
“哥儿几个,我就搞不懂,陛下要咱抓这么多男孩子,还隔一段时间就集中送到天龙寺是要干嘛!”
另一人叹道:“能干嘛?百姓们都以为妖魔古怪在城里,人心惶惶,但又有几人知道,它其实是在天龙寺内。”
“可天龙乃是我们大理护国神寺,护佑我大理延存至今,怎么可能……”
“慎言吧……有些事情,不是我等可以讨论的。”
“是啊,连寺内那些高僧们都不是那妖魔对手,更别说我等了……陛下也是实在怕了,才向那妖魔妥协。”
“陛下不仅仅是因为害怕吧?你们可别忘了,早在那妖魔出世前,陛下就让人抓过童男送去……”
“只是当时老皇爷远在大元,陛下又把消息藏的严实,这才无人得知。”
“唉!都说了,要慎言!快到了,我等都安静些吧。”
话声便由此而停下,再走一段,到了一类似于库房的所在,走来个老太监,李信记得这家伙,乃是当今大理皇帝的贴身太监。
这老太监吩咐了声,黑衣人们便将五个男童丢进了库房当中,随后四下警惕的看了看,便四散而去。
到此,虽依旧不知那妖魔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大理皇室和其之间的猫腻,早已被李信知道的清清楚楚。
一阵无语后,心里不由狠狠的骂了几句:
狗皇帝!
怪不得要故意封锁消息,敢情你大理皇室做的就是蝇营狗苟的事情。
好在从黑衣人话中来看,段智兴是不知情的,不然若是自己连段智兴一块收拾的话,郭靖那儿就有点不好交代了。
段智兴若知情,肯定不会让他们如此行恶。
但在制止了恶后,以那老和尚优柔寡断的性格,也不会对恶赶尽杀绝。
李信暗中尾随着老太监,没多久便到了皇宫正殿里皇帝休息的地方。
老太监关好房门,压根都没注意到……李信凭借逍遥无踪在瞬息间便闪了进去,并顺势躲在了屏风之后。
皇帝看到老太监进来,问道:“可还顺利吧?”
老太监点点头:“陛下放心,顶多再过两日,便能凑够,然后我会安排人送到天龙寺内。”
“那便好……”,皇帝神色疲惫,目中却有着难掩的兴奋:“把那五个老家伙看好了,任何人不得接近天龙寺。”
“陛下……”,老太监欲言又止。
皇帝神色温和,道:“你看着朕长大,又不是外人,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老太监轻吐口气,这才道:“老奴就是担心,他……好像已经没多少神智了,您当年和他的约定,他可还能记得?”
说到这儿,皇帝也忧虑起来,明显的,老太监所担心的,也正是他不放心的。
不由叹道:“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办法?更何况……”
“朕想长生,全赖于他……”
“不要顾虑太多,朕……这也是为了百姓们着想,你想啊,若我不定时将这些童男送去,安抚好他,一旦他失控,彻底发起狂来,那岂不是满城百姓都要遭殃?”
“……”,老太监嘴唇动弹了许久,犹豫不已后,终还是再度开口:“陛下您有没想过,可以向大元求助,那边绝顶高手如云,总有解决这问题的办法。”
毕竟若大理那边传讯为真,连段智兴都不是敌人对手的话,那郭靖去了也是白送。
身为大元帝君,日理万机,郭靖越来越忙,修炼速度也没过去那般快了,到如今依旧只是二品下,距离二品中遥遥无期。
此生能否到一品,只能看今后机缘了,或者是……如大理段家那边,到了一定岁数后就放弃帝位,潜心修武。
此去一是代郭靖帮大理,二的话,李信还有自己的打算。
如今距离华山二论已过去接近一年,却依旧始终未曾等到五脉神剑升级的机缘,眼下种种迹象来看,这机缘怕是就在这事儿上了。
被李信训了个灰头土脸,且李信说的也确实在理,更不给郭靖留半分商量余地,郭靖便只好听从,叮嘱大哥多加小心同时,他这边也会派大军驻扎到大理附近,若万一……
大哥真出了事,那也只能不顾及师父段智兴的面子,派大军踏入大理了!
穆念慈也要跟着去,却被李信劝住了。
现在三绝都不在,也就穆念慈和冯荻是一品高手,嵩山的顶尖战力是有点空虚的。
而从大理突发怪谈的迹象来看,已经平静安宁了许久的江湖武林,甚至整个九州,怕是又要乱了……
自己三个孩子可是都在嵩山,只留冯荻和李莫愁的话,终究不够放心。
唯有以穆念慈的战力,再加其他人相助,哪怕是斗酒僧那个层次的高手亲至,也能有足够的转圜余地。
听完李信分析,既是涉及到三个孩子的安全问题,穆念慈便也不再争辩。
前往路上,李信心中仔细思索着大理碰到的怪异问题。
大理城不是第一次遭难了,早在多年前,便被聚仙岭三个魔头联合雪山宗围攻,但那一次敌人虽真正目的不明,却打的光明正大。
而这一次,总感觉透着浓浓的诡异。
尤其是从那小沙弥传讯可知,便是大理皇室,态度都有些暧昧不清。
不然的话,缘何要故意封锁消息?
这种情况下,要么那大理皇帝是个傻子,要么……恐怕就是为了帮皇家遮丑!
也就是说,所谓的魔影,所谓的敌人,就是大理段家人!
难道是段智兴发生了什么问题走火入魔了?
可也不太对啊,这老好人是真的善到了骨子里,估摸就算他疯了、傻了,也不会平白对普通人出手,更不至于祸乱大理。
而若不是他自己把自己搞重伤的话,在大理国内,还有谁能有这个本事?
便是天龙那些高僧合力也不行吧?
当年他们死了一人后,收拾个赵老魔都费劲,更别说而今的老段比当年的老段更强了,可那些老僧,怕是进步有限。
算了,再多想也无用,等到目的地后,拿到更多情报,才能分析更加准确。
已经易容的李信混入大理城内后,按照那小沙弥给出的地方,顺利见到了段智兴。
根据朱子柳所言,这小沙弥还是信得过的,李信便表明了真实身份。
段智兴确实是昏迷着。
李信检查一番后,发现其内气混乱,胡乱冲撞,可能是因此才陷入了昏迷。
好在呼吸还算平稳,应不至于有性命之危。
李信掀开其僧袍,发现身上还有隐约可见的掌印,从这掌印来看,敌人是个男的,因为骨架不小,但怪异的是,每根手指似乎极细,仿佛细竹竿一般。
这种人,李信只见过一个,那就是金轮法王,不过就算是金轮,虽高而瘦,却也还大致属于正常人范畴,而伤到段智兴这人,却怕是瘦的都不像人了。
这小沙弥肯定是没本事把段智兴从敌人手中救回来的,所以段智兴回来应还保持着神智……李信便问:“大师归来后,可说了什么?”
此等重要信息,是不能忘记,小沙弥早有准备,回道:“大师说让我传讯大宋,请洪七公来相帮。”
听到这话,李信松了口气,没先前那般紧张担忧了。
因为段智兴人品高尚,是那种不顾自身安危优先考虑别人的人。
他既然愿意喊洪七公来帮忙,而非主动制止小沙弥对外联络,那便说明了……
那敌人应不是洪七公对手,洪七公来此肯定有风险,却也不至于性命难保。
在一品高手中,他之所以选洪七公,而不是更强的自己和穆念慈,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他和洪七公关系最好,同时也是不愿把两个后辈牵连进来。
小沙弥想办法传讯到大宋后,郭靖一时间也找不到洪七公,又担心焦急,便才打算自行前来。
可这里就有个矛盾的地方了,段智兴虽因下手不够狠辣而实战一般,但在保护他自己上,那也是妥妥的五绝级实力啊,甚至内力还比洪七公强了丝许。
所以那敌人既然能把段智兴打成重伤,却又为何会不是洪七公的对手?
难道说……段智兴是被偷袭的?
就现有条件,姑且也只能这般认定了。
李信渡入内气,尝试为段智兴梳理一番,那些混乱的内息稍有好转,段智兴却依旧没能醒来。
看来自己确实没有从医的天赋,虽内力已到一品,实力超过五绝,但救人治人上,却还是比不过段智兴和黄药师啊。
碰到这种事,也没必要逞强,李信唤来黑雕,让其找寻黄蓉,顺便,也就能把黄药师带过来。
只要黄药师能把段智兴搞醒过来,先前疑惑种种,便都能真相大白。
确认段智兴藏的地方还算安全,李信便先离开,到了热闹的城中。
好歹是大理都城,肯定热闹喧嚣,但刚到了下午,日头离山边还远,那些摊贩就急着收拾了,而行人也步履加快,早早朝家中赶去。
牵着孩子,尤其是牵着男孩子的,更是行色匆匆,一步都不敢停留。
李信问询一人才得知,说是天黑后城里会有妖怪,会抓小男孩,如果有大人跟着一起的,那大人也会没了踪影。
李信本是想逛逛了解下情况就回去,待黄药师到来把段智兴搞醒后,再做定夺。
可眼下心中不由浮现出李长安的模样,便也……不急着回去了。
李长安当然不在大理,远在嵩山而且还有两大一品高手保护,但……
李信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人呢,牵绊越多,越容易共情,就会越喜欢管闲事。
不过好在李信晋升一品前,就已将此事想通,倒也不会如过去那般纠结……生怕丢了骗子的职业操守。
好可以是坏,坏也可以是好,闲事想管就管,骗子该当还是要当,顺应本心便是。
李信找了个酒馆,默默一个人吃喝,看着外面天色越来越黑,听着外面越来越安静,自然而然的留意着近乎整个大理城的动静。
这老板就是个小老头,一辈子打光棍,孤孤单单一个人,倒是不怕什么妖魔鬼怪,若不然,也不会通宵不打样。
这样静静的喝酒快到子时,李信实在等的无聊,便道:“老爷子,你这小菜不干净啊,怎么有个虫子?”
老人家急匆匆走了过来,仔细揉了揉浑浊的双眼,而后定睛一看,呦,还真是!
便赶忙赔罪,并且主动道:“实在对不住,给客官您免两碟菜钱吧。”
“那多不好意思。”,李信笑了笑,不等店老板误会他要推辞,便又紧跟着道:“那就谢谢了。”
这小插曲过后,李信继续吃喝,但不知觉的,就比之前更加舒心欢乐了。
又过一会儿,忽耳朵轻轻颤动了几下,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便起身喊结账。
老板说总共一两,李信便摸出银钱放到了桌上。
等李信走后,那老板收拾桌子,才看到除了那本该给的一两外……在那碟吃出虫子的小菜旁边,还多放了一两。
老人疑惑难明,轻声嘀咕:
“活了一大把年纪,开了一辈子酒馆,也没见过这么奇怪的人。”
“你说你故意把虫子放到菜里,我都假装没看穿,就是因为惹不起你们这些跑江湖的年轻人,可你这年轻人倒好,临走还故意多给我一两……”
“所以你到底是不是想要占便宜???”
李信当然不是为了真的占便宜,而就是吧……隔一段时间不骗下别人,就心里边不爽。
刚刚匆匆离开,是因为听到了异样的动静。
刚转过两条街,便见到几个身轻如燕的黑衣人破开一户房门,将里边一个十岁最有的小男孩拎了出来。
很快有一对中年夫妇追了出来,却被其中一个黑衣人随手就打翻在了地上。
附近的邻居自然听到了这番动静,却把窗户关的更紧了。
李信察觉那对夫妇没什么大碍,便不去管顾,继续潜藏于暗处。
等到那些黑衣人离开,便又紧紧跟随。
这样过去段时间后,他们总共抓了五个男孩子,便开始朝着一个方向持续前行,中途并未暂停。
李信本以为他们要出城,也许外面藏着什么窝点,可跟了一段才发现,这帮人竟压根没打算离开,而是……
离整个大理城的中心,那气派而开阔的皇宫越来越近了。
李信目露奇异,继续跟上,随着他们从一处刚好无人值守的城墙处,翻了进去。
进了皇宫,他们越走越偏,应是到了平日里鲜有人来的区域。
这帮黑衣人不再如先前那般小心,胆子逐渐变大,甚至开始小声交谈议论。
“哥儿几个,我就搞不懂,陛下要咱抓这么多男孩子,还隔一段时间就集中送到天龙寺是要干嘛!”
另一人叹道:“能干嘛?百姓们都以为妖魔古怪在城里,人心惶惶,但又有几人知道,它其实是在天龙寺内。”
“可天龙乃是我们大理护国神寺,护佑我大理延存至今,怎么可能……”
“慎言吧……有些事情,不是我等可以讨论的。”
“是啊,连寺内那些高僧们都不是那妖魔对手,更别说我等了……陛下也是实在怕了,才向那妖魔妥协。”
“陛下不仅仅是因为害怕吧?你们可别忘了,早在那妖魔出世前,陛下就让人抓过童男送去……”
“只是当时老皇爷远在大元,陛下又把消息藏的严实,这才无人得知。”
“唉!都说了,要慎言!快到了,我等都安静些吧。”
话声便由此而停下,再走一段,到了一类似于库房的所在,走来个老太监,李信记得这家伙,乃是当今大理皇帝的贴身太监。
这老太监吩咐了声,黑衣人们便将五个男童丢进了库房当中,随后四下警惕的看了看,便四散而去。
到此,虽依旧不知那妖魔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大理皇室和其之间的猫腻,早已被李信知道的清清楚楚。
一阵无语后,心里不由狠狠的骂了几句:
狗皇帝!
怪不得要故意封锁消息,敢情你大理皇室做的就是蝇营狗苟的事情。
好在从黑衣人话中来看,段智兴是不知情的,不然若是自己连段智兴一块收拾的话,郭靖那儿就有点不好交代了。
段智兴若知情,肯定不会让他们如此行恶。
但在制止了恶后,以那老和尚优柔寡断的性格,也不会对恶赶尽杀绝。
李信暗中尾随着老太监,没多久便到了皇宫正殿里皇帝休息的地方。
老太监关好房门,压根都没注意到……李信凭借逍遥无踪在瞬息间便闪了进去,并顺势躲在了屏风之后。
皇帝看到老太监进来,问道:“可还顺利吧?”
老太监点点头:“陛下放心,顶多再过两日,便能凑够,然后我会安排人送到天龙寺内。”
“那便好……”,皇帝神色疲惫,目中却有着难掩的兴奋:“把那五个老家伙看好了,任何人不得接近天龙寺。”
“陛下……”,老太监欲言又止。
皇帝神色温和,道:“你看着朕长大,又不是外人,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老太监轻吐口气,这才道:“老奴就是担心,他……好像已经没多少神智了,您当年和他的约定,他可还能记得?”
说到这儿,皇帝也忧虑起来,明显的,老太监所担心的,也正是他不放心的。
不由叹道:“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办法?更何况……”
“朕想长生,全赖于他……”
“不要顾虑太多,朕……这也是为了百姓们着想,你想啊,若我不定时将这些童男送去,安抚好他,一旦他失控,彻底发起狂来,那岂不是满城百姓都要遭殃?”
“……”,老太监嘴唇动弹了许久,犹豫不已后,终还是再度开口:“陛下您有没想过,可以向大元求助,那边绝顶高手如云,总有解决这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