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顺杆子的卢老头-《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五华山,万寿宫,御花园,一处小阁楼里。

  “嘭嘭、、”

  “哈哈哈、、”

  正在欣赏湖中景色的朱皇帝,喜笑颜开,猛拍栏杆,哈哈大笑。

  也这么一瞬间,后面几十米开外的扈从随从,也是吓了一大跳,纷纷侧目,惊奇不已。

  惊喜啊,意外啊,很不错的战略提议。

  水路北伐大江南,肯定是朱皇帝亲自挂帅,亲领15万以上的大军,光复太祖龙兴之地。

  这十五万大军,不但有精锐军队,也得有丁壮炮灰,否则伤不起啊。

  同样,也需要配备大量的粮草,粮饷,兵械,战马,战车,大炮,攻城器械等等。

  所以说,这就需要大量的运输船只,其规模上,肯定远远超过去年的郑氏北伐。

  现在,大江南那边,要是能提供钱粮,好处优势,不要太小啊。

  广东这边,就可以少准备钱粮,装卸更多的兵械,进攻能力就更强悍,胜率也就越高。

  “好好好”

  “卢尚书,这个点子不错”

  “朕相信,龚尚书听到以后,肯定是欣喜若狂啊”

  “几十万石粮草,朕是不敢奢求的”

  “能有个十万石,二十万石,朕就心满意足了”

  “行吧”

  “朕也给你个准信”

  “将来东征北伐的时候,但凡支持过朝廷的士族世家,朕都会恩赐有加”

  “你也知道的”

  “朝廷在东南亚,打下了不少地盘,川滇黔也在继续整顿,朝廷啊,缺少大量的中层,基层官吏”

  “到时候,就论功行赏,有功必赏、、”

  面带微笑,一脸满意的朱皇帝,看着信心十足的卢老头,颔首示意,给足了承诺。

  这真个老狐狸啊,当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老头子,老家伙,蔫坏的很,不过朱皇帝也是很满意的。

  这都是交易,妥协,政治艺术,各取所需。

  他娘的,这个老狐狸,来了昆明,都快一个月了。

  要不是今天的谈话,这个老狐狸,肯定是不愿意站出来,提供粮草辎重,大江南的资源。

  不过,想一想,也就正常了,人之常情。

  老成持重,经历丰富的卢老头,只有明确朱皇帝的态度后,才有信心去说服江南世家啊。

  是的,朱皇帝要是没猜错的话。

  这个提议的背后,一切都是交易,利益交换。

  眼前的卢老头,是第一个入朝的江南人,身居高位,又德高望重。

  是一个中间人,代言人的身份。

  他就是一座桥梁,中间传话人,处在朱皇帝和江南世家中间,平衡几方的利益交换。

  “呼、、”

  听到这里的卢老头,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杆子。

  猛的抬起头,已经不在乎,远处人的目光了。

  这可是他的底气,更是江南人的脊梁问题,千万不能怂包软蛋了。

  “回禀陛下”

  “您太小看了江南人,更是小觑了朱明帝王的威严”

  “陛下天威,战功赫赫”

  “威震四夷,廓清寰宇,是百年不出世的明君圣君”

  “试想一下”

  “40年前,满清鞑子,崛起于关外,横行无忌”

  “天底下,又有哪一个帝王,或是哪一个大将军”

  “能一口气,干掉十几万的鞑子大军,令鞑子闻风丧胆,畏之如虎”

  “至于江南人”

  “陛下勿忧,更无需多虑”

  “百万粮草,老臣不敢打包票”

  “五十万石,还是绰绰有余的,绝对没问题”

  说完后,这个老狐狸,还郑重的点了点头,拱了拱手,目光炯炯有神,坦诚坦荡。

  是的,行军打仗,粮草是关键,无粮不聚兵嘛。

  十万大军,劳师远征。

  那这个粮饷粮草开销,都是个天文数字,动辄几十上百万。

  江南人,从宋朝开始,就是丁口赋税重地,特供北方的漕粮,京师的米粮开销。

  更何况,明朝三百年,江南出了一大堆的进士重臣,成就了无数的世家豪门。

  小小的粮草粮饷问题,不要太简单了,随便拎出来一个世家,也有几万十几万的存粮啊。

  当然了,这还是要看,他们愿不愿意,能否主动拿出来,那才是关键。

  如果,到时候,朱皇帝亲自带兵,御驾亲征,亲自征伐,收复大江南,光复太祖的龙兴之地。

  那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毕竟,江南世家的权势,也都是来自当初的朱明皇室。

  “嗯”

  看到信心十足的卢老头,信誓旦旦的样子。

  站在前面的朱皇帝,表情也变的严肃。

  甚至有点微微动容,重重的点了点头,开口感慨道:

  “卢尚书”

  “旧港侯”

  “忠心可鉴,忠贞不渝”

  “国之干臣,朕之股肱,江山社稷之福啊”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这也是朱皇帝的肺腑之言啊,没有一丝的作假做作。

  没错,朱皇帝收复笼络江南人,江南人回报朱皇帝,是妥妥的政治交易,利益交换。

  这就是最真实的世界,即便是武夫杀伐皇帝,也跳不出五行三界,超脱不了生死。

  是的,江南世家,手里有朱皇帝需要的钱粮,大量的人才资源。

  但是,这么多的战略资源,他们不是谁都愿意给的,也不是谁都能说服的。

  只有像卢若腾,张苍水,黄宗羲,这种有能力,德高望重的人,居中协调,才能办的成功。

  同样,只有通过这几个忠臣,朱皇帝也才愿意,分出一部分利益,交给江南的世家。

  “陛下谬赞”

  “老臣愧不敢当”

  “给陛下分忧,替朝廷办事,效死效命,那都是人臣之本分”

  得到朱皇帝夸赞,夸奖的卢老头,脑袋一缩,又低头弯腰,拱了拱手,沉稳谦虚了几句。

  开玩笑,那么多人,都在不远处,观望着呢,得低调老实啊。

  这里面,就有不少侍从室,文曲室的人,那都是大西南的世家子弟啊,一大堆眼线啊。

  半晌后,等了一会,眼看着,没人再关注这边了。

  弯着腰的老狐狸,屏气凝神,钢牙一咬,又低声开口道:

  “启禀陛下”

  “老臣,冒昧一下”

  “有一个小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没错的,说了那么多,这个老家伙,又要出杀手锏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入朝一个月不到,他是发现了,朱皇帝太忙碌了。

  老狐狸心中的大事,就是在舟山悬山岛,商议决定出来的要事。

  今天必须说出来,不能再等了。

  “哦?”

  “还有事?”

  “一并说了吧”

  朱皇帝又转过身去了,眺望湖中景色,心旷神怡,随意回了几句。

  心中却是暗忖,这他妈的,确实是老狐狸啊。

  逮着机会,就顺杆子往上爬,不浪费一刻钟。

  同时,朱皇帝也发现了问题,不能太过激动,得端着点,周边的眼线太多。

  否则,半个时辰过后,整个昆明城,一大堆西南派系的老狐狸,又要睡不着了。

  “呃”

  老辣稳重的卢老头,看着朱皇帝的背影,呃了一声,又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了。

  都到了这个份,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半晌后,抿了抿嘴,低着头,继续禀报道:

  “是这样的”

  “陛下神武天授,雄才伟略,威震四夷、、”

  “江南那边,常熟钱氏,如皋冒氏,吴江吴氏”

  “他们三家的嫡女,国色天香,温婉优雅,才情出众、、、”

  “停、”

  “停停停、、、”

  刚刚站稳,没喘几口气的朱皇帝,又忍不住了。

  猛的转过身,抬手制止了老滑头,继续说下去的势头。

  “钱氏?”

  “江南常熟?”

  “水太凉,头皮痒?”

  “钱谦益??还活着??”

  说完后,霸气豪横的朱皇帝,眼神如刀,目光如炬,死死盯着这个卢老头,杀气迸发啊。

  没错的,江南人,想送女人入宫,朱皇帝是有预料的。

  毕竟,这都是很正常的操作,基操而已,既是派系平衡,也能彻底安江南人的心。

  但是,朱皇帝怎么也想不到,太操蛋了,太过分啊。

  这帮江南人,把自己当种猪吗?还想把水太凉的嫡女,送到自己的龙榻上,彼之娘之的狗玩意。

  “啊”

  骤然看到杀气凛冽,瞪着牛眼子的朱皇帝。

  老滑头卢若腾,被吓的头皮发麻,惊悚惊吓啊。

  心中那个悔恨啊,他怎么也想不到,朱皇帝的反应,会如此的强烈愤慨。

  至于嘛,你个朱皇帝,不是挺精明能干,帝王心术嘛。

  收降尚可喜,收编忠贞营,收纳辽东吴氏。

  这他妈的,这里面,又有几个是死心塌地,忠心耿耿的呢。

  当然了,到了这个份上,再怎么悔恨惊恐的卢若腾,也不能怂蛋了。

  自从元宵节,那个悬山会议过后,成为了入朝人选,变成了江南人的代言人,他就没得退路。

  至于那个冒辟疆,资历浅不说,又要嫁出冒氏的嫡女,肯定不能做这个媒人的。

  “回禀陛下”

  “钱阁老,并非陛下想的,如此不堪”

  “是的,当年,鞑子南下,他是变节了,做了贰臣”

  “但是”

  “很快,钱阁老就意识到了错误,悔不当初,悔恨交加,辞官归隐乡里”

  “同样,满清鞑子皇帝,也是非常忌惮他的名望声望,绝不肯善罢甘休”

  “于是,鞑子下令,常熟的巡抚巡按,日夜监视其行踪,按时上面北京城”

  “几番折腾,惨遭陷害,钱阁老也是强档入狱,差点丢了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