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峰回路转,双生公主-《延平宫史》

  史刚见她神情变幻,心中了然,起身拱手一礼。

  “娘娘,下官还有公务在身,不便久留,告辞。”

  乔亦竹送走史刚,坐在案前,久久无法回神。她原以为兄长已是穷途末路,却没想到峰回路转,竟有如此机遇。

  史刚走出琼花楼,抬头望向阴沉的天空,心情也并未轻松多少。

  他今日所言已偏离绣衣使者‘只查案不涉政’的规矩,算是掰碎了将皇上的意思讲与这位安嫔娘娘听。

  大皇子已快成年,心智却未成熟,若多了个下狱的舅舅,难保不会遭其他居心叵测的家族趁机攀附,最终父子离心,朝廷动荡,不若给其继续明事的时间。

  他叹了口气,拂去身上的落雪,踏入风雪之中。

  刘言宜在畅音阁的软榻上小憩,她已经怀孕四个月了,肚子微微隆起,身形却依旧纤细。

  秀儿抱着个香炉,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香炉放在榻前的小几上,点燃后,便退到一旁。

  刘言宜闭着眼,呼吸均匀。她已经习惯了怀孕后的嗜睡,每日总有许多时间在睡梦中度过,太医也道她的体质康健,胎儿安稳。

  已是第三胎,还曾伤过身子,身体恢复之好却让他们那般行医多年的也觉得少见。

  秀儿将小毯盖在她身上,轻手轻脚地退到外间,继续做针线。

  刘言宜闭着眼,感受着腹中胎儿的动静。

  宝宝像是察觉到她的关注,轻轻动了一下,惹得她唇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时,外间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是秀儿的声音。

  “主子,椒房殿的素岚姑姑来了。”

  刘言宜睁开眼,缓了缓神,扶着肚子坐起身。

  秀儿轻手轻脚地走进内室,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

  “说是皇后娘娘赏赐的。”

  刘言宜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躺着一支金头莲瓣簪子。簪头是精巧的莲花造型,花心嵌着一颗小小的珍珠,泛着柔和的光泽。

  秀儿在一旁看着,忍不住赞叹。

  “好漂亮!主子戴上肯定好看极了。”

  刘言宜垂眸,心知这簪子不是随意赏的,面上却露出惊喜之色。

  “娘娘费心了。”

  她将簪子递给秀儿,又道。

  “先收起来吧,等皇后娘娘设宴时再戴。”

  秀儿应了一声。

  “素岚姑姑说,皇后娘娘让您最近好好养着身子,旁的都不用多想。”

  刘言宜垂眸,心中思忖着,或许这是一个好兆头……

  她的孕期很平稳,除了初期有些害喜之外,后期几乎没怎么遭罪。

  秀儿见她吃得下睡得香,也松了口气,愈发细心周到地伺候着。

  玉嬿迈着小短腿儿,一摇一晃地在后殿小院里奔跑,身后是倾翎和乳母连声喊着让她小心。

  齐芷怡坐在廊下的石凳上,手中捧着热茶,看着女儿玩耍的身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孩子,真是活泼。”

  今日这茶是琼容华赠的花茶,她轻抿一口茶,闭上眼感受着茶香在口中散开。

  这琼容华也是个妙人,平日不显山不露水的,却总能在关键时刻让人眼前一亮。

  同样曾与云嘉霏走在一处,却无人计较她的过去。

  齐芷怡摇摇头,暗自感叹这宫里的事真是复杂。

  “娘娘,柔妃娘娘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发动了。”

  倾翎匆匆进来禀报。

  齐芷怡手中的茶盏微颤,茶水洒出些许,急忙稳住心神。

  “发动了?快,随本嫔去看看。”

  她迅速起身,吩咐倾翎去取一些准备好的婴儿用品。

  玉嬿不明所以,见母亲神色匆匆,连忙追上去。

  “母嫔,母嫔,嬿嬿也要去!”

  齐芷怡脚步一顿,转头看向女儿。

  “嬿嬿乖,柔娘娘要生小宝宝了,母嫔去帮个忙。你乖乖待在寝殿,等母嫔回来。”

  玉嬿瘪瘪嘴,有些委屈。

  “哦。母嫔早点回来。”

  她心里很想去看看,可是也知道轻重缓急,只能乖乖听话。

  齐芷怡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安抚道。

  “嬿嬿最听话了,母嫔忙完就回来陪你。”

  说完,便匆匆离去。

  鸿恩殿外已聚集了不少宫人,却井然有序,不见慌乱。

  齐芷怡刚下轿,就看见徐络抱着七公主玉浠站在廊下。

  徐络见她走来,笑着迎上去。

  “齐嫔妹妹,你可来了。”

  齐芷怡未见过她这般和蔼的笑容,眉头微蹙,匆匆行礼后便守在殿前。

  徐络也不恼,只让乳母把七公主抱走,自己则拉着她的手。

  “柔妃姐姐吉人天相,定会平安生产。”

  齐芷怡不动声色地抽回手。

  “借徐姐姐吉言。”

  她瞥了一眼紧闭的殿门。

  “不知柔姐姐现在情况如何?”

  徐络笑眯眯地。

  “皇上才刚进去呢。”

  齐芷怡有些担忧,又松了口气,柔姐姐怕孤单,皇上陪着至少是好的。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

  日头西斜时,殿内突然传来一阵婴儿啼哭,紧接着是第二声。

  众人精神一振,不多时,嬷嬷满面喜色地出来报喜。

  “柔妃娘娘诞下两位公主,母女平安!”

  齐芷怡悬着的心终于放下,长舒一口气,向殿内望去。

  赵枫疲惫地躺在榻上,虚弱得连睁眼都费劲。

  耳边传来婴孩响亮的啼哭声,她的心终于放下,隐隐约约却觉得大女儿的哭声稍弱了些。

  赵枫直觉不对劲,缓缓睁开眼,声音嘶哑。

  “嬷嬷……是不是……八公主有什么事?”

  她声音微弱,但其中担忧之意表露无遗。

  嬷嬷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娘娘,您别担心,八公主只是……有些体弱。”

  赵枫心下一沉,撑着身子想要坐起来,却被嬷嬷按了回去。

  “嬷嬷,本宫想看看八公主。”

  陆丹恂守在屏风后面,刚见到孩子。

  “枫儿?”

  赵枫听得他的声音,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声音带着哭腔。

  “皇上……八公主……”

  陆丹恂走到榻前,俯身握住她的手。

  “小八有些体弱,但是绝没有到夭折的地步,朕会命太医好好调养。”

  赵枫闻言,心中稍稍安定下来。她眼角还挂着泪珠,眼神中满是担忧。

  “皇上,臣妾真的很担心小八,臣妾想给她取名,可以吗?”

  陆丹恂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珠。

  “好,枫儿想取什么?”

  赵枫眼睫微颤,声音轻柔。

  “臣妾想给八公主取名念。”

  陆丹恂心中一动。

  “为何?”

  赵枫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坚定。

  “臣妾希望她能被所有人记住,铭记于心,永远不要被人忽视……”

  她顿了顿。

  “她是臣妾孕育的小生命,臣妾无法割舍她。”

  陆丹恂轻轻握住她的手。

  “好,就叫玉念。枫儿,朕答应你,不会让任何人忽视她。”

  赵枫望着他,唇边露出一丝浅笑。

  “臣妾谢过皇上。”

  她心中稍安,又有些倦意。

  “臣妾有些累了……”

  陆丹恂俯身在她额头轻吻。

  “好好休息,朕会看着孩子们。”

  赵枫点点头,安心地闭上眼睛,很快便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