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重生七零:我脑海里有座武器库!》

  天刚蒙蒙亮,周铁牛洪钟般的嗓音便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几十名农场工人,连同培训班里憋足了劲要证明自己的学员,在周铁牛的吆喝下,扛起铁锹洋镐,拉起崭新的铁丝网和削尖的木桩,浩浩荡荡开赴农场后山!

  他们的目标,正是县委与军分区正式划拨的那个特殊地带!

  它将成为“特种军备项目技术攻关基地”的独立阵地!

  “都给老子卖力干!”

  赤膊的周铁牛,古铜色肌肉在晨光下贲张。

  他抡着铁锤吼道:“今天!就在咱们的地盘上,立起咱们的界碑!”

  “让厂里那群眼高于顶的家伙瞧瞧,什么叫真正的独立自主!”

  “吼——!”

  回应他的是更加震耳欲聋的呐喊!

  是骤然加重的劳作喘息。

  砰!

  砰!

  削尖的木桩狠狠砸进硬土。

  哧啦!

  哧啦!

  带着倒刺的铁丝网迅速拉开,绷紧固定。

  消息像插了翅膀,瞬间传遍县机械厂。

  “听说了没?”

  “农场那个王顾问,带人在后山拉铁丝网,占山为王了!”

  “我的天!”

  “真要分家单干了?”

  “铁了心从厂里独立出去?”

  “那还能有假?”

  “几十号人,打桩拉网!”

  “整个后山废料场带锻造车间,全给圈死了!”

  “听说,苍蝇都甭想飞进去!”

  厂区登时炸开了锅。

  王铁山这一手雷厉风行,彻底镇住了所有人。

  这文质彬彬的王顾问,是真要在厂里画地为牢,另立山头了!

  总工程师办公室里,李建业听闻消息,气得浑身发颤。

  他猛地一拍桌子!

  因嫉妒而血红的眼睛死死瞪着后山方向,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字来:“好!”

  “好你个王铁山!”

  “好一个画地为牢!”

  “咔嚓——!”

  再也压不住心头邪火,他一把抓起桌上的茶杯,狠狠掼向地面!

  滚水混着瓷片,狼藉四溅。

  至于外界的风言风语?

  王铁山充耳不闻。

  在那冰冷铁丝网圈定的地盘里,他的新规矩,正落地生根。

  “第一次全体动员大会,现在宣布人事任命!”

  “奇迹车间”内,王铁山站定,声音洪亮清晰。

  “周铁牛同志!”

  “到!”

  周铁牛腰杆挺得笔直。

  “任命你为基地生产总调度!”

  “协调所有环节,任务必须按时按质完成!”

  “是!”

  “保证!”

  周铁牛脸上,激动与自豪前所未见。

  “孙连山师傅!”

  “在!”

  老孙头应声出列,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郑重。

  “我任命您为我们的技术总把关!”

  “所有零件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都由您老人家亲自监督!”

  “您的经验,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王师傅放心!”

  “我这把老骨头,就是拼了命,也绝不让一个不合格的零件,流到下一道工序!”

  王铁山又将目光,投向了台下那五十名充满了期待与渴望的学员。

  “林响!”

  那个因为性格孤僻,而一直被所有人排挤的青年钳工,猛地一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我任命你为我们质检组的组长!”

  “我不管你以前是什么样,我只知道,你的眼睛,比厂里任何一把卡尺都要准!”

  “从今天起,所有出厂零件的最终检验,都由你负责!”

  “赵大勇!”

  那个因为脑子活络,而被所有领导当成“刺儿头”的青年工人,也激动得满脸通红!

  “我任命你为我们的后勤协调组组长!”

  “我需要你的脑子,需要你的嘴皮子!”

  “去跟厂里那些老油条打交道,去把我们生产所需要的一切物资,都给我准时,足量地要回来!”

  一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高效运转的管理班子,就在王铁山这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迅速成型!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王铁山的一个动作,刹那间让所有人心里那点火星子,“轰”地燃成了冲天烈焰!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一把撕掉了墙上那张泛黄的、浸透着“大锅饭”霉味儿的旧计件工资表!

  “从今天起!”

  他声音洪亮,字字砸在地上,“咱这儿,没有死工资!”

  “没有大锅饭!”

  “往后,就按绩效积分制说话!”

  他转身,粉笔头在黑板上划出清晰响亮的几行字:“啃下一个高难度零件,十个积分!”

  “提条能省事儿省钱的建议,二十个积分!”

  “主动打扫车间、保养机床,都有分!”

  “积分月底不折损,啥时候攒够了,啥时候兑!”

  话音刚落,他再一转身。

  黑板另一边唰唰写下的兑换单,让所有人的呼吸都绷紧了——

  “一分,就是一毛钱!”

  “十斤口粮票,只要十个分!”

  “一百个积分?”

  “自行车票拿走!”

  “不想要零碎的也行!”

  “攒着!”

  “大的在后头——”

  “去省城学手艺的机会,咱厂子未来的内部股,拿积分说话!”

  这石头砸进深水塘,工人们胸口都跟着震了一下。

  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日子,被彻底碾碎了。

  手头的活儿,每一分力气都看得见真金白银。

  整个车间的空气都不一样了。

  机器运转声里绷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精气神。

  动作麻利得像上了发条。

  连地上的油污都有人争着擦了。

  那劲头,透着股子争先恐后的生猛。

  周末,王铁山回了趟县城家。

  他把新领到的一百五十块技术顾问津贴,还有厚厚一沓粮票、布票、肉票,全都塞到母亲马凤手里。

  马凤攥着那叠十元的“大团结”,摸着硬扎扎的、比钱还金贵的票证,眼圈猛地就红了。

  看着自己这出息、又能带起一帮人的儿子,嘴角是怎么也放不下来。

  王崇军直接拽过儿子:“得喝两杯!”

  两杯酒下肚,听着儿子讲厂里的新章程、工人们的劲头,老爷子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喝醉了似的泛着光。

  眼神亮得跟小伙子一样。

  …

  车间里,头一批五个驱动桥总成的生产任务,已经全面铺开。

  在积分制的催动下,每一个环节都拧紧了发条。

  效率快得惊人。

  眼看就只剩最后组装那道坎儿了。

  可就在大伙憋着劲要冲过终点的时候——

  管后勤的赵大勇跟脚底抹了油似的,一头撞进车间门。

  脸色煞白。

  嗓子都变了调:“王老师!不好了!”

  “厂里……厂里答应给咱的总装台架……”

  “叫李总工那头,给卡死了!”

  “死活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