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陕西版奉天靖难-《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深夜。

  潼关县。

  朱由检听着关于孙传庭今日行事的汇报,淡淡点了点头。

  此人确实可以一用。

  不过仅凭一个孙传庭,还不足以对陕西的局势起到多大的影响。

  所以他还需要趁着这段时间里,再筛选出来一些人才。

  如此。

  才能在他离开之后,确保陕西也一直处于向上发展的状态,而非拖住帝国的后腿。

  至于以如今陕西的情况,还能否挑选出一批治事之才,朱由检并不担心。

  他清楚的知道。

  一县之才,足以治国。

  只是看这些人才有没有机会被发掘出来罢了。

  圣驾的车轮碾过陕西,除了很多人会死于车轮下外。

  还有很多人的命运会因此被碾碎继而重组。

  一个人的命运不光要看自我的奋斗,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而现如今。

  历史的进程已经来到陕西了。

  接下来。

  就看有没有像孙传庭这样胆子够大,来到圣驾前自荐的人了。

  朱由检并没有主动下诏招揽人才的想法。

  一方面是他没有时间去搞这个。

  另一方面是。

  若想要推动帝国前进,那所选人才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胆子大。

  只有善于发现并敢于抓住机会的人,他才愿意给其一个机会。

  朱由检和手下侍卫们简单交代了一下此事。

  随即便将重心放在了明天要去的西安府上。

  今天白天。

  他在侍卫的簇拥下深入农田,了解了现如今陕西粮食收成的切实情况。

  一天视察下来再结合农业记事,朱由检发现整个陕西已无大宗粮食可收。

  小麦、粟米、高粱......

  这几类主要农作物已被收获完毕。

  如今全陕境内,只剩下一些蔬菜或荞麦以及豆类的可供收获。

  所以即使他将陕西境内的耕地全部进行再次分配,也无法满足陕西民众的粮食需求。

  因为主要作物的生长周期至少要半年时间。

  土地再分配,只能说是有所缓解。

  分配完之前,差不多一个月左右全陕就将陷入大饥荒。

  分配完之后,也许可以撑到两个月,或者条件好一点的地方能撑到三个月。

  但终究撑不到下次粮食成熟时。

  这个时候。

  宗室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根据宗室名册上所记载的,目前陕西境内的直系宗室人数已过千人。

  而若是把那些依附于他们的从属人员再算上的话。

  那么整个陕西的宗室人数便要翻上数十倍,恐怕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将这些人全杀了。

  整个陕西便少了十万多张吃饭的嘴,能缓解不少的压力。

  但对于朱由检来说,这还不是他来陕西的最终目标。

  利用宗室之亡进一步煽动起民族情绪,然后再利用这种民族情绪彻底盘活陕西。

  才是他真正要做的事。

  所以他由衷的希望,西安府的秦王不要让他太过失望才是。

  最好,能多搞出点动静来。

  ......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时。

  孙传庭便从床上爬起来了,继而便马不停蹄的前往下一个县城办差。

  还剩二十多个县城要处理。

  即使每日不停奔波,恐怕还要四五日时间方才能办完。

  虽说这样的举动对于身体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但孙传庭却并不感觉有多么劳累。

  因为他能很明显的看到大明在快速变好。

  在这种精神的极大正向刺激下,肉体上的疲惫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不过孙传庭对于陕西的局势依然隐隐有些担忧。

  他所担忧的无非也就是粮食问题。

  再过一两个月冬天便要来了。

  仅凭那些县衙和大户家的存粮,可没法让全陕百姓撑过陕西这漫长的冬季。

  想到这里,孙传庭不禁回想起陛下对他说的宗室问题。

  若是陛下真准备将宗室上下屠戮一空,那么这个问题便将会大幅缓解。

  不过,那可是十数万条人命啊......

  孙传庭不由得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随即面对着下一个县城的官吏士绅,不禁又从心底生出几分狠厉。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他们多死点,百姓才能多活点。

  ......

  与此同时。

  昨日已经休整一日养足了精神的圣驾队伍也从潼关出发,前往西安府府城。

  由于潼关到府城的路程不算近。

  所以车马队伍从清晨一直走到傍晚,方才临近府城。

  很快。

  最先进城通报的那队人马折返回来,来到朱由检面前禀报道:

  “回禀陛下,刚才府城内传来消息,陕西主要官员已全部前往延安府赈灾,如今西安府内只剩一些普通官吏。”

  “奴婢已令他们将府衙腾出,作为陛下的临时行宫。”

  朱由检对此并不意外,淡淡点了点头后吩咐道:“宣秦王朱存枢来府衙觐见。”

  “奴婢领旨。”

  一行人马就这么有条不紊的入驻进府城衙门。

  皇帝的圣驾自然是引起城中百姓大幅轰动。

  但由于已经提前下达了封城指令,一众人等也是只敢偷偷躲在屋里看着。

  等圣驾一众人等在府衙收拾好后,刚才前去传旨的那名太监也跟着回来了。

  “陛下,奴婢前去秦王府宣旨,可秦王府只是派了一个管家出来说秦王近日身体不适,无法面圣。”

  听见这话,位于一旁的小洪子当场就脸色冰冷单膝跪地道:

  “陛下,秦王此举已是抗旨不遵!奴婢可率人冲入王府将其生擒过来。”

  在小洪子看来,就是下一秒要死了,陛下让你过来那也得立马过来,否则就是对皇权的大不敬。

  他们的一切全都依附于皇权,所以秦王对皇权不敬,他们比皇帝本人还要更加愤怒。

  朱由检没有理会,只是摇了摇头:“不必。”

  一众神威营亲卫看见陛下已开尊口,也只得暂时压下心中愤恨。

  但秦王这个名字,已经被他们所有人都给记在了心中。

  ......

  秦王府内。

  朱存枢躺在床榻上,听着手下说皇帝那边再无动静的汇报,眯了眯小眼睛。

  那小子的所作所为可不像是个能忍这种事的主。

  所以他必定是等着出后手。

  对此,朱存枢也是做好了反制措施。

  皇帝占据大义,从法理上来说自己不能跟他硬刚。

  否则秦王府内的甲士战心必然会被有所影响。

  但只要他真敢对自己动手。

  那到时候自己便凭借着祖制的名号。

  搞一个新皇无道、手足相残的名头扣在他身上。

  如此一来。

  未尝就不能来一个陕西版的奉天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