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频阳待了几天的方铭到了不得不回去的时候。
夕阳将频阳县的夯土城墙镀上一层金红色的光晕,方铭斜倚在马车的软垫上,透过雕花车窗望着这座焕然一新的小城。半年前他看频阳的奏报时,上面描述的频阳和现在可谓是天差地别,上面描述的频阳城门口还堆着发臭的垃圾,衣衫褴褛的乞丐蜷缩在墙角;而今的频阳则是在整洁的石板路上,挑着担子的农夫和推着独轮车的商贩井然有序地进出城门,几个孩童甚至蹲在墙根下用树枝练习写字。
"变化真大啊。"方铭不自觉地感叹。他指尖还残留着午间与扶苏对弈时沾到的檀木棋子香气。
惊鲵盘膝坐在对面,鲨皮剑鞘横放在膝头。紫色劲装勾勒出她纤细却充满爆发力的身形,青铜面具在夕阳映照下泛着诡异的光泽。"裁撤了三分之二的县吏,"她的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带着金属般的冰冷质感,"剩下的都是他亲自提拔出来的官吏。"
方铭笑着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展开后露出密密麻麻的名单:"十二个贪官,最轻的也是流放陇西。"他的指尖停在一个被朱砂圈出的名字上,"这个县丞更有意思,贪污的银钱全用来养了一群说书人,专门在茶楼讲《尚书》《周礼》。"
马车碾过一段碎石路,剧烈颠簸中惊鲵纹丝不动,只有面具上的鱼鳞纹路微微反光。"扶苏公子判了他黥面。"她突然补充道,"但允许他带着说书人去流放地。"
"仁慈而不失威严。"方铭满意地合上竹简。
前方官道转弯处,十几个背着竹篓的农妇正说笑着走来,看到马车立即退到路边行礼。方铭注意到她们脚上的草鞋都打着整齐的补丁,但篓子里露出的纺锤却是崭新的黄杨木。
"工坊的产物。"他指着那些纺锤对惊鲵说,"三个月前这里连个像样的织机都没有。"
树影斑驳间,方铭瞥见几个少年蹲在溪边,正用木棍在沙地上画着什么。其中一个突然抬头,兴奋地指着马车大喊:"是县令大人的老师的车驾!"孩子们顿时一窝蜂追了过来。
"停一下。"方铭敲了敲车壁。待马车停稳,他探出身子接过孩子们递来的沙盘。粗糙的木板上刻着歪歪扭扭的沟渠图样,正是他教给扶苏的水利规划简化版。
"公子大人说,等学宫建好就送我们去读书!"一个缺了门牙的男孩嚷嚷着,黝黑的小脸上沾满泥点。
方铭揉了揉孩子的脑袋,从袖中摸出几块饴糖。望着孩子们欢天喜地跑开的背影,他突然对惊鲵说:"知道为什么我坚持要扶苏亲自审理每个案件吗?"
惊鲵的面具转向他,鱼形纹路在树影间明暗变幻。
"三个月前,有个寡妇来县衙告状。"方铭的声音低沉下来,"她丈夫死在修河堤的工地上,本该领的抚恤银被层层克扣,最后到手的只够买半石黍米。"
马车重新启动,惊鲵看见方铭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框上的木纹。"扶苏当场杖毙了经手的小吏,自掏腰包补足了所有抚恤金。"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更重要的是,他随后改革了整个工程监管制度。"
一片梧桐叶飘进车窗,方铭拈起叶片转动着:"特权就像这叶子的脉络,看似杂乱却各有其用。扶苏必须明白——"叶片突然在他指间碎成几片,"滥用会毁掉整棵树,但若强行抹平所有脉络,叶子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学宫名额。"她琉璃般的眸子直视方铭,"你还没解释清楚。"
方铭怔了怔,随即失笑。他敲开车座下的暗格,取出一套精致的茶具。红泥小火炉上的水壶很快发出轻响,茶香混合着水汽在车厢内弥漫开来。
"频阳县二十个名额,比其他县多一倍。"他斟了杯茶推给惊鲵,"因为这里有扶苏。"
惊鲵没有接茶杯,任由热气在两人之间氤氲:"这与你教他的'法不阿贵'背道而驰。"
"错了。"方铭突然俯身,惊鲵能闻到他衣襟上沾染的墨香与茶香交织的气息,"我是在教他认识权力的本质。"
这时窗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队黑衣骑士护着辆囚车疾驰而过,车里的犯人戴着沉重的木枷,但身上的锦缎华服显示他曾经显赫的身份。惊鲵认出那是去年被查出贪污军粮的陇西郡守。
"看那个囚徒。"方铭轻声道,"他曾经以为特权是永不枯竭的甘泉,却不知——"茶水突然倾倒在案几上,顺着木纹流成蜿蜒的小溪,"权力就像这茶水,端得太满,反而会洒自己一身。"
"扶苏问我名额时,我故意说得直白。"方铭靠回软垫,望着天边渐沉的落日,"就是要让他不舒服,让他辗转反侧,最后想明白——"
"特权本身无善恶。"惊鲵突然接话,声音比平时柔软了几分,"关键在于执剑之手。"
方铭惊讶地挑眉,随即开怀大笑。笑声惊起了路边灌木丛中的山雀,"妙解!"他抚掌赞叹,"所以我才要他在频阳实践。在这里,他给寡妇多发五斗米没人敢置喙;但若在咸阳——"
"会被御史弹劾徇私枉法。"惊鲵重新戴上面具,但语气不再冰冷,"你在教他把握分寸。"
马车驶上山岗,整个咸阳盆地尽收眼底。万家灯火中,学宫的建筑群格外醒目,尚未完工的楼阁上挂满灯笼,像一串璀璨的明珠。
这时,方铭看见一队举着火把的骑兵正从学宫方向飞驰而来,为首的擎着面黑底金边的旌旗——是嬴政派来的近卫。
"陛下急召?"惊鲵瞬间进入戒备状态,手指按上剑柄。
方铭却从容地整理起衣冠:"放心放心,毕竟我也去频阳好几天,嬴政大大怎么能不想念自己的儿子呢,这是特意叫我过去给他讲故事的。"
夕阳将频阳县的夯土城墙镀上一层金红色的光晕,方铭斜倚在马车的软垫上,透过雕花车窗望着这座焕然一新的小城。半年前他看频阳的奏报时,上面描述的频阳和现在可谓是天差地别,上面描述的频阳城门口还堆着发臭的垃圾,衣衫褴褛的乞丐蜷缩在墙角;而今的频阳则是在整洁的石板路上,挑着担子的农夫和推着独轮车的商贩井然有序地进出城门,几个孩童甚至蹲在墙根下用树枝练习写字。
"变化真大啊。"方铭不自觉地感叹。他指尖还残留着午间与扶苏对弈时沾到的檀木棋子香气。
惊鲵盘膝坐在对面,鲨皮剑鞘横放在膝头。紫色劲装勾勒出她纤细却充满爆发力的身形,青铜面具在夕阳映照下泛着诡异的光泽。"裁撤了三分之二的县吏,"她的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带着金属般的冰冷质感,"剩下的都是他亲自提拔出来的官吏。"
方铭笑着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展开后露出密密麻麻的名单:"十二个贪官,最轻的也是流放陇西。"他的指尖停在一个被朱砂圈出的名字上,"这个县丞更有意思,贪污的银钱全用来养了一群说书人,专门在茶楼讲《尚书》《周礼》。"
马车碾过一段碎石路,剧烈颠簸中惊鲵纹丝不动,只有面具上的鱼鳞纹路微微反光。"扶苏公子判了他黥面。"她突然补充道,"但允许他带着说书人去流放地。"
"仁慈而不失威严。"方铭满意地合上竹简。
前方官道转弯处,十几个背着竹篓的农妇正说笑着走来,看到马车立即退到路边行礼。方铭注意到她们脚上的草鞋都打着整齐的补丁,但篓子里露出的纺锤却是崭新的黄杨木。
"工坊的产物。"他指着那些纺锤对惊鲵说,"三个月前这里连个像样的织机都没有。"
树影斑驳间,方铭瞥见几个少年蹲在溪边,正用木棍在沙地上画着什么。其中一个突然抬头,兴奋地指着马车大喊:"是县令大人的老师的车驾!"孩子们顿时一窝蜂追了过来。
"停一下。"方铭敲了敲车壁。待马车停稳,他探出身子接过孩子们递来的沙盘。粗糙的木板上刻着歪歪扭扭的沟渠图样,正是他教给扶苏的水利规划简化版。
"公子大人说,等学宫建好就送我们去读书!"一个缺了门牙的男孩嚷嚷着,黝黑的小脸上沾满泥点。
方铭揉了揉孩子的脑袋,从袖中摸出几块饴糖。望着孩子们欢天喜地跑开的背影,他突然对惊鲵说:"知道为什么我坚持要扶苏亲自审理每个案件吗?"
惊鲵的面具转向他,鱼形纹路在树影间明暗变幻。
"三个月前,有个寡妇来县衙告状。"方铭的声音低沉下来,"她丈夫死在修河堤的工地上,本该领的抚恤银被层层克扣,最后到手的只够买半石黍米。"
马车重新启动,惊鲵看见方铭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框上的木纹。"扶苏当场杖毙了经手的小吏,自掏腰包补足了所有抚恤金。"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更重要的是,他随后改革了整个工程监管制度。"
一片梧桐叶飘进车窗,方铭拈起叶片转动着:"特权就像这叶子的脉络,看似杂乱却各有其用。扶苏必须明白——"叶片突然在他指间碎成几片,"滥用会毁掉整棵树,但若强行抹平所有脉络,叶子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学宫名额。"她琉璃般的眸子直视方铭,"你还没解释清楚。"
方铭怔了怔,随即失笑。他敲开车座下的暗格,取出一套精致的茶具。红泥小火炉上的水壶很快发出轻响,茶香混合着水汽在车厢内弥漫开来。
"频阳县二十个名额,比其他县多一倍。"他斟了杯茶推给惊鲵,"因为这里有扶苏。"
惊鲵没有接茶杯,任由热气在两人之间氤氲:"这与你教他的'法不阿贵'背道而驰。"
"错了。"方铭突然俯身,惊鲵能闻到他衣襟上沾染的墨香与茶香交织的气息,"我是在教他认识权力的本质。"
这时窗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队黑衣骑士护着辆囚车疾驰而过,车里的犯人戴着沉重的木枷,但身上的锦缎华服显示他曾经显赫的身份。惊鲵认出那是去年被查出贪污军粮的陇西郡守。
"看那个囚徒。"方铭轻声道,"他曾经以为特权是永不枯竭的甘泉,却不知——"茶水突然倾倒在案几上,顺着木纹流成蜿蜒的小溪,"权力就像这茶水,端得太满,反而会洒自己一身。"
"扶苏问我名额时,我故意说得直白。"方铭靠回软垫,望着天边渐沉的落日,"就是要让他不舒服,让他辗转反侧,最后想明白——"
"特权本身无善恶。"惊鲵突然接话,声音比平时柔软了几分,"关键在于执剑之手。"
方铭惊讶地挑眉,随即开怀大笑。笑声惊起了路边灌木丛中的山雀,"妙解!"他抚掌赞叹,"所以我才要他在频阳实践。在这里,他给寡妇多发五斗米没人敢置喙;但若在咸阳——"
"会被御史弹劾徇私枉法。"惊鲵重新戴上面具,但语气不再冰冷,"你在教他把握分寸。"
马车驶上山岗,整个咸阳盆地尽收眼底。万家灯火中,学宫的建筑群格外醒目,尚未完工的楼阁上挂满灯笼,像一串璀璨的明珠。
这时,方铭看见一队举着火把的骑兵正从学宫方向飞驰而来,为首的擎着面黑底金边的旌旗——是嬴政派来的近卫。
"陛下急召?"惊鲵瞬间进入戒备状态,手指按上剑柄。
方铭却从容地整理起衣冠:"放心放心,毕竟我也去频阳好几天,嬴政大大怎么能不想念自己的儿子呢,这是特意叫我过去给他讲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