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会不会被设计了?-《长公主要造反》

  那片暗褐色的血迹,如同烙铁烫伤了赵青山的理智和廉耻。

  走?

  他走得了吗?

  赵青山的眉宇间拧成了一个明显的川字。

  指尖悬停在血迹上方,迟迟不敢落下。昨夜光怪陆离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

  他闭上了眼睛,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但内心的冲突却如同风暴中的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他,赵青山,一个自诩顶天立地的汉子,竟然在欲望的驱使下,失守底线,玷污了女子清白……

  留?

  留下,便是默认了这桩“罪行”,便是将自己彻底绑上长公主的战车,成为她的棋子。

  做她的侍卫?一个供长公主玩乐的侍卫?

  他将如何自处?如何面对她?又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

  更令他发寒的是,可能累及家中白发高堂与弱妹。他若忤逆,以长公主的权势,碾碎他们如同碾死蝼蚁。

  巨大的愧疚感和道德枷锁,愤怒与无奈的交织,如同冰冷的铁链,一圈圈缠绕上他的心脏,越收越紧,几乎令他窒息。

  若不是自己想顾所有人的周全,不愿丢下任何一个人,昨晚就不会被抓,就不会像如今任人摆布。

  甚至落败之际,一死了之就好了。赵青山心中倍感悔恨自责。

  “妇人之仁!”他恨恨地骂自己。

  他强迫自己冷静,目光再次落回那片刺目的暗红上。

  他缓缓伸出手指,轻轻抚摸着那片血迹。像是在勘探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现场,又像是在触碰一个足以将他拖入深渊的禁忌。

  织物纹理细腻光滑。血迹凌乱,深深浅浅,断断续续。还有一滩滩印出边缘的浅褐色水痕。他俯身凑近嗅了嗅,除了血腥还有股子那种味道,若有若无。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迟疑地观察指甲缝,惊讶地发现里面积聚了一层褐色。

  那是……

  他瞬间面色通红。

  赵青山紧盯着手指,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可长公主骄奢淫逸,男宠众多,方才还跟孟大人春宵一度,这样的女子怎么可能还是处子之身?

  不过是骗他的。这血怕是他自己的。

  他快速检查了下伤口。果然,每一处伤口都有渗血的痕迹。

  他嗤笑了一声。我就知道。

  果然是圈套!

  分明是有人故意引导他胡思乱想。那场混乱激烈的“梦境”,可能是某种药物作祟。

  杨千月,好毒辣的手段!用这肮脏的戏码,想将他锁在愧疚的牢笼里,做一条摇尾乞怜的忠犬?

  “恶毒!下贱!”他心中怒骂,几乎要捏碎指骨。

  可身体深处残留的、被药物催逼出的“记忆”带来的真实疲惫感,又像跗骨的蛆虫,啃噬着他的理智,带来撕裂般的矛盾感!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怒火与屈辱。事已至此,只能将计就计留下来,假意做她听话的狗,见机行事,找机会一击致命。

  他现在急需给他的人送去消息,阻止他们贸然营救。

  可如何把消息送出去,还不暴露义剑盟的联络点和联络方式呢。

  这是个问题。

  就在这时,如意带着两位侍女端着食物走了进来。

  “公子昨夜辛苦,这里都是些滋补的药膳。”

  “无妨,”赵青山生硬地打断,打量着如意,试图从她表情中捕捉到破绽,“只是伤口有些不适罢了。”

  他刻意强调了“伤口”二字。

  如意微微一怔,随即点头:“奴婢这就去给公子拿些金疮药来。”

  赵青山皱眉,“不必麻烦。”

  他掬起铜盆里的冷水用力泼在脸上。冰冷的刺激让他冷静下来。心中那份“被设计”的感觉越发强烈。

  “殿下……何时能过来?”赵青山声音低沉。

  他必须亲眼看看杨千月,看看她如何演这场戏!

  “公子稍安,殿下稍后就来。这些都是殿下吩咐厨房为公子准备的,说公子昨晚多次辛苦,要多补补身体。”

  如意脸上飞起两朵红云,声音细若蚊呐。

  赵青山身子一僵,愣在原地。

  多次。

  这两个字像炸雷,在他脑子里响得嗡嗡的。

  可不是么,何止多次,那时候她还哭着求他……

  “出去!”赵青山失控地吼道。

  如意和侍女吓得脸色煞白,慌慌张张退了出去。

  只留下赵青山满头大汗,胸口起伏。

  *

  公主府的会客厅。

  沉香木博山炉里的龙涎香烧得正旺,烟丝缠缠绕绕,那股子尊贵气,搁在别处就是僭越——可谁让她是杨千月呢?

  幼时一句“好闻”,父皇就源源不断地赐,如今皇弟登基,照样宠着她没边。

  杨千月端坐主位,一袭华贵的绛紫宫袍,金线绣成的凤凰在光线下振翅欲飞,尽显天家威仪。

  然而,她眉宇间那丝惯有的骄矜之下,却隐隐压着一股不易察觉的凝重与焦躁。

  底下金砖地上,跪着个穿深蓝素缎裙的中年妇人,脊背挺得笔直,偏要做出伏低的姿态。

  发髻挽得一丝不苟,只插了几支素银钗,脸白得像纸,瞧着憔悴,可抬眼时,那双眼亮得像淬了火的寒星,蕴藏着不容忽视的决绝与孤勇。

  她是长孙诚的夫人,长孙李氏。

  “殿下恕罪。恳请殿下,为长孙家鸣此不白之冤!”

  长孙夫人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却字字清晰。

  “臣妇教女无方,致使悦儿冒犯长公主殿下闯下塌天大祸,此乃臣妇一人之罪,万死难辞!臣妇甘愿以颈上人头谢罪,只求殿下垂怜,向陛下禀明实情……长孙家世代忠良,将军他对陛下、对朝廷,绝无半分不臣之心!求殿下……保全将军清白之名!”

  杨千月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玉扳指,脑中仍在消化着今晨那场突如其来的朝堂风暴。

  原来不爱早朝的皇帝突然凌晨召集所有官员开会,短短数个时辰朝堂巨变。

  提拔苏时雨的爹苏炳秋为内史令,即名义上的左丞相,负责起草宣行皇帝制诏。

  原左丞相张兴业明升暗降,调去三省里的门下省任纳言。

  骠骑大将军长孙诚,竟与兵部侍郎孟节一同被扣上“合谋谋逆”的滔天罪名,革职下狱,半月后问斩!

  李泽厚……那个心腹大患,竟被“委以重任”,派往山西剿灭突厥,夺回失地,且附带了“功成封赏,败则斩首”的军令状。

  一夜之间,借着“搜宫审刺”的由头,牵连无数,朝堂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杨千月接到消息后,目瞪口呆。这剧情完全乱套了。她记得这段没有这么复杂的朝堂争斗。

  皇弟这雷霆手段,快、准、狠,瞬间打乱了她苦心孤诣的布局。

  长孙诚跟孟节以谋逆大罪被关进大狱,想把这两人拉拢到自己阵营难度加大。反而为其“营救忠良、聚拢人心”提供了绝佳的借口。

  真是离谱。

  最最最重要的是,折腾了这么一圈,还是没有扭转剧情。

  李泽厚竟然还是被派去了山西!原著里男主的起兵起势龙兴之地。

  皇弟脑子到底哪根弦搭错了?送去河南自费赈灾不好吗?

  皇弟明明最爱一言不合就砍脑袋。今天谋逆这么大的事儿,竟然没有把主角团成员全都咔嚓了。

  真是奇了怪了。到底是昏聩无能,疑心病晚期,还是深不可测的驱虎吞狼之策?抑或是……皇帝手中还握着旁人不知晓的筹码?

  还是剧情设定的力量,逆天的男主光环?!

  炸裂。

  杨千月揉了揉太阳穴,心不在焉地随口应道,“长孙夫人这是做什么?起来说话。”

  长孙夫人坚持跪着,谦卑地说道:“悦儿她已经知道错了。求殿下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杨千月烦躁地敲了敲扶手,金镯子撞在木头上,叮当作响:“谋逆乃十恶之首,陛下圣心独断,自有明察。”

  长孙夫人闻言,泪水无声滑落,饱含母亲绝望的哀恸与世家主母最后的孤注一掷:

  “殿下!悦儿年少无知,如今已自食恶果,双目失明!求殿下念在她已知错的份上,给她、给长孙家一条生路!臣妇……愿以死抵罪!”

  她再次重重叩首,额前已红。

  这长孙李氏,看似哭诉求情,实则句句机锋:

  以教女无方淡化“谋逆”性质;以死谢罪表明长孙家无二心;更隐晦地暗示了“长孙悦”这个可能存在的筹码……她是在用自己乃至长孙悦的命,为整个家族博取一线生机!

  杨千月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不是开不开恩的事情!”

  长孙夫人连忙整个人伏在地上,砰砰砰地连连磕头:

  “求公主殿下救救大将军。殿下您的大恩大德,长孙家铭记在心,将来一定会报答殿下,任殿下差遣。”

  杨千月撇了撇嘴,“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你可千万别乱说话啊。我们周围可都是皇帝的眼线。

  长孙夫人忙道,“殿下恕罪。是臣妇口不择言。臣妇如今走投无路,只能来求殿下。

  长孙家世代从军,满门忠烈,身为军人,要死就死在战场上,祈求皇上给长孙家一个证明清白的机会,举族愿请战对阵突厥,马革裹尸,不死不还!”

  说到最后,声音里没了哭腔,只剩一股子凛然决绝。

  杨千月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没想到长孙夫人竟有这般决心。

  忽然勾了勾唇角,冷笑道:“说得轻巧!真给了你们兵,要是趁机反了,朝里谁压得住?到时候,本公主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她故意抛出这诛心之问,逼对方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