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太子不会让朕失望-《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玄武门破。

  辽东军士气高涨。

  从火炮轰击城门开始,到现在连两个时辰都不到。

  这在以往的攻城战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火药的出现,即将更改自古以来的攻城方式。

  “守门!!!”

  尉迟敬德嘶吼着,声音被爆炸声震得发颤。

  城门后是密密麻麻的禁军。

  虽说城门被迫,但尉迟敬德跟程咬金也并不怎么虚。

  玄武门可是有着五万禁军兵力,攻城到现在,损失不过一两千人。

  而辽东兵损失已然超过五千之数。

  也就是说,太子剩下的兵力,只有两万余,还不到玄武门兵力的一半。

  更别说还能调动内廷的兵力。

  “放火油!”

  一名校尉高喊,数十名士兵抬着陶罐冲上前,将黑黢黢的火油顺着门洞泼下。

  火苗遇油瞬间暴涨,形成一道火墙,将冲在最前的辽东兵烧成火人。

  但这些悍勇之辈竟不后退,反而嚎叫着扑进火墙,用身体压灭火苗,为身后的同伴开路。

  “疯了……全他妈疯了……”一名年轻禁军攥着长矛的手不停发抖,眼睁睁看着一个浑身着火的辽东兵扑到他面前,用烧得焦黑的手指抠向他的眼睛。

  旁边的老兵一刀把辽东兵劈开,火星在铠甲上噼啪作响。

  甲胄对甲胄,很难说直接砍死。

  就在第一波辽东兵冲杀之际,后方李承乾已经让骑兵对冲城门。

  约莫三千左右的铁骑,朝着城门这头,直接就冲了过来。

  这是重骑强行冲锋。

  铁蹄踏碎青石板的轰鸣如滚雷碾过城头,三千重骑裹着猩红披风冲开硝烟。

  “杀!”

  当靠近城门时,骑兵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

  ——

  太极宫。

  太极殿内,沉香袅袅。

  玄武门的飞骑不断来回报信,距离本来就不远,动态自然是第一时间全部掌控。

  尤其是前边李承乾炮轰玄武门的时候,可是让殿内的气氛紧张了好一会。

  虽说玄武门已经经过不断的加固,正常来说不会有坍塌的风险,但当初轰塌潼关城墙的事情太过骇人,谁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扛住。

  好在随着消息传来,太子那边并没有火炮强轰的意思,这让李世民等人不由松了口气。

  最新消息,便是太子以撞车藏火药的方式,破了玄武门城门。

  “承乾倒还是有几分谋略。”

  李世民淡笑着说道,语气多了几分轻松。

  玄武门被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没有太多意外,毕竟城门只是包铁,比不得城墙厚重。

  当初太子攻打高丽的时候,就是用床弩配合霹雳火,强行把城门给炸开。

  只不过当时的高丽,并没有见识过火药,所有将士的胆气都被吓破了,完全不能组织起有效防御,这才让太子顺利破城。

  是以最初李世民就能猜到,太子如果轰塌不了城墙,肯定是要破城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太子云车强攻掩护,损失数千精锐,现不过两万残兵,即便是调来潜伏的辽东兵,也堪堪不过五万余。”

  “哪怕是破了城门,也不可能冲过。”

  从城门杀出,在李世民看来完全不可能。

  太子多少兵马都要填入城门这个无底洞里面。

  城门哪里是这么好攻的。

  李承乾率领的辽东军虽然成功攻破城门,但想要长驱直入却困难重重。

  兵力数量上的劣势成为李承乾难以推进的关键阻碍。

  尽管辽东军士气高涨,悍不畏死,但禁军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玄武门驻守着五万禁军,即便攻城过程中损失一两千人,剩余兵力仍远超李承乾的两万余残兵。即便加上潜伏的辽东兵,兵力也仅堪堪五万余,与禁军相比,在持续的消耗战中,李承乾很难维持兵力优势。

  每一次冲锋,辽东军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而禁军可以凭借数量优势不断补充防线,这种消耗对于李承乾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随着战斗的持续,兵力的差距会愈发明显,导致其进攻势头逐渐减弱,最终难以突破禁军的层层防线。

  城门的特殊地形极大地限制了李承乾兵力的发挥。

  城门通道狭窄,无法让大量兵力同时展开进攻,这使得李承乾的两万余兵力无法充分施展。

  当骑兵冲锋时,三千铁骑在狭窄的城门处无法形成有效的冲锋阵型,反而容易相互拥挤,导致行动受阻。

  虽声势浩大,但在城门的局限下,冲击力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禁军可以利用城门两侧的城墙作为掩护,从高处进行攻击,居高临下的优势让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打击攻城的辽东军。

  无论是箭矢的射击,还是火油等防御武器的投放,都能精准地作用于狭窄通道中的辽东军,而辽东军却难以躲避,在这种地形下,进攻方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禁军的防御策略极具针对性且十分有效,对城门防御有着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在城门后的密集布阵,使得辽东军每前进一步都要面对如林的长矛和刀剑。甲胄对甲胄的战斗中,想要直接砍死敌人并非易事,这就导致战斗变成了一场残酷的消耗战。禁军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有序的布阵,能够有效地抵御辽东军的进攻,而李承乾却难以找到突破这种防御的有效方法。

  军心士气方面,虽然辽东军表现出了惊人的悍勇,但禁军同样有着坚定的战斗意志。李世民在太极殿内掌控全局,飞骑不断回报战况,这让禁军将士知道自己并非孤军奋战,背后有着强大的后援。

  李承乾的辽东军,在经历了数千精锐的损失后,即便士气尚存,但随着战斗的持续,伤亡的增加,心理压力也会逐渐增大。

  尤其是在面对禁军有效的防御和顽强的抵抗时,辽东军可能会逐渐产生疲惫和绝望的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蔓延,将极大地影响其战斗力。

  如今李承乾采取的攻城手段,无论是破城门还是强攻,都在李世民掌控范围之内。

  李世民可以随时调动内廷的兵力支援玄武门,进一步增强防御力量。而李承乾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战略预备队来应对突发情况,也难以对禁军的防线进行多方向的突破。他只能集中兵力从城门进攻,这种单一的进攻方式很容易被禁军针对和防御。

  “不可轻敌!”

  房玄龄忽然开口,声音有些低沉。

  在殿内,是一座巨大的沙盘,这还是曾经太子弄出来的。

  “当年陛下朕夜袭洛阳,三千玄甲军便能搅动十万大军的阵势。李承乾既然敢在这等情况下,依旧选择强攻,岂会不知以卵击石的道理?”

  “这等局势,但凡稍微懂一些军事将领都能看得明白。”

  “太子自然是懂得军事的,即便太子不懂,苏定方还能不懂?”

  “可在这样的情况下,辽东兵攻势凶猛,完全没有放弃的意思。”

  “这其中,必有蹊跷,太子必有后招!”

  在军事谋略这块,房玄龄自然是可以称之为大家。

  现在所看到的优势,太过明显了,这反而让房玄龄感觉到了困惑。

  如果是陌生将领,亦或是草原蛮子,那就不用多想,可这是太子。

  房玄龄是了解太子的,亦是清楚太子布局肯定不是这般简单。

  所以当下局势里,肯定是隐藏着什么他没发现的东西。

  长孙无忌手中的玉如意重重敲在沙盘边缘,发出清越的脆响:“还能有什么后招?如今皇城五门巍然不动,太子手中兵力就这么些,除非……”

  他抓起一把白棋撒在太极宫周围:“他能变出十万天兵天将?”

  长孙无忌适当的开了个玩笑,他可不觉得太子还能有什么办法。

  李世民眉头皱起,原本放松的心情又有些提了起来。

  他没管长孙无忌的话,房玄龄的提醒,让他明白,现在还不是说胜利的时候。

  毕竟太子总喜欢那么出乎意料。

  当初李世民跟太子对弈过,知晓太子本身的军事天赋很高,再加上辽东战争的经验,太子已然是个合格的统帅。

  那么现在的情况,确实就有些计较了。

  这时,房玄龄突然看向长孙无忌,问道:“长孙司徒方才说什么?”

  长孙无忌楞了一下,道:“我说太子还能有什么后招。”

  房玄龄摇摇头:“最后一句。”

  长孙无忌有些迟疑道:“太子难不成还能变出十万天兵天将?”

  房玄龄听到这句,眼睛一亮,立即在心中开始分析起来。

  李世民跟长孙无忌看向房玄龄,没有作声,担心打扰到房玄龄的思考。

  君臣多年,自然是知晓房玄龄的本事。

  半晌,房玄龄开口道:“陛下可还记得,先前玄武门送来的情报。”

  “尉迟将军说,当时太子用撞车冲击城门,尉迟将军欲以床弩霹雳火还之。”

  “然每次刚搬上城头,太子的火炮就会响起,摧毁床弩霹雳火。”

  “一次这般,二次也是这般。”

  “这绝对不是巧合,而是太子那边,真的能够看到城墙上的情况。”

  房玄龄的语气肯定笃定,这让李世民的眉头皱得更厉害了。

  只是长孙无忌有些不明白这里头的意思。

  “房相,这是什么意思?”

  “这跟太子的后手有什么关系?”

  房玄龄没有回答长孙无忌的话,而是对着陛下作揖道:“陛下,太子如今行事诡异,明明处于劣势,却依然我行我素,仿若是胜券在握。”

  “依臣所见,或许太子另有造物,便是如同当初的火药那般,有着十足把握。”

  “当初高丽,不也是如同现在这样,完全没有任何防备,便突被破城。”

  房玄龄这话,让李世民陷入沉默。

  这样的说法,看似没有任何头绪,但李世民却觉得很有道理。

  太子造物,这是避不开的问题。

  当初酥山,然后又是火药。

  一开始的时候,是说从那两个被处死的道士徒弟得来,实则到了今日,已经是明白,那根本不是两个道士徒弟能够做出来的。

  假若那两个道士真有这般水准,早就已经被奉作国师。

  再看太子曲辕犁,竹纸,拓印,邸报等一系列行为,早已经不是简单的道士就能达成的。

  分明是太子自己的本事,或者说太子得到了某些秘典。

  这么看来,此番玄武门之战,还真不是这么简单。

  长孙无忌微微张口,想说又不知道说什么。

  犹豫半天才道:“那太子是造了何物?才能让他有这般信心,难道又是跟火炮差不多之物?”

  房玄龄苦笑道:“这我就不能猜出来了,若是能知晓,当是早就献给了陛下。”

  任由房玄龄再是聪慧,也不知道太子到底会有何物。

  李世民沉吟着开口道:“应是如房卿所推测这般,否则太子不会如此鲁莽。”

  “只是尚且不知会是何等手段,传令,让玄武门那边,做好筹备,莫要被破了士气。”

  完全未知的东西,再怎么讨论也没有意义,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太子没有其他准备,必输无疑。

  李世民倒是希望太子会这样,但事实说明不可能。

  太子再蠢,也不回蠢到葬送自己的精锐。

  这完全没有应对方式,只能多多传信,随时掌控玄武门的情况了。

  长孙无忌犹豫道:“太子再有后手,也是在玄武门。”

  “陛下,不如先行安排一万禁军前往。”

  房玄龄斟酌道:“长孙司徒所言在理,只是一万或许不太够,可将皇城兵马调回内廷,只留部分镇守承天门即可。”

  “如今玄武门太子已不可能放弃,哪怕皇城有所异动,也不足为虑,反是太子那边,更为重要。”

  “可调三万禁军前去支援,以备不测。”

  长孙无忌看了看房玄龄,这可是比自己还要谨慎。

  要知道太子现在于玄武门的兵马都只有两万多了,还调三万前去。

  然而李世民听到这番话后,直接站了起来。

  “朕倒是想要亲自去看看,太子还能有什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