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带着暖意,吹过靖安王府的桃花坞。新栽的桃树枝叶繁茂,只是花期已过,枝头只剩零星的青果,在风中轻轻摇晃。
苏婉站在正厅门口,看着萧墨珩将一份和离书推到她面前。宣纸素净,上面只有他的签名,笔锋凌厉,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疲惫。
“王爷倒比我先一步。”她拿起和离书,指尖拂过他的字迹,忽然笑了,“我本想亲自写的。”
萧墨珩坐在对面,一身月白长衫,衬得脸色愈发苍白。他没有看她,目光落在窗外的桃树上,声音平淡无波:“你想要的,我都可以给你。金银,宅邸,或者陛下的恩典,保你后半生无忧。”
“我想要的,王爷给不了。”苏婉将和离书放在桌上,轻轻抚平褶皱,“我想要的,从来不是这些。”
她抬眼看向他,眼底没有怨恨,只有一种释然的平静:“我想要的,是你心里的位置。可我现在才明白,那个位置,从来不是我的。从一开始,就不是。”
萧墨珩的指尖微微一颤,没有反驳。
是啊,那个位置,早就被十七岁的桃花填满了,被北境的风雪刻满了,被沈辞暮的名字占据了,再也容不下任何人。这三年的婚姻,于他是伪装,于她是煎熬,是时候结束了。
“是我耽误了你。”他低声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歉意。
“谈不上耽误。”苏婉摇摇头,转身拿起早已备好的包袱,“能做三年靖安王妃,看一场不属于自己的桃花,也算……没白来这世上走一遭。”
她走到门口,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那幅画,你好好收着吧。还有江南的桃花,别等谢了才想起珍惜。”
说完,她提着包袱,头也不回地走出了王府大门。阳光落在她的背影上,像为这场无疾而终的婚姻,画上了一个干净的句号。
萧墨珩没有留。
他只是站在窗前,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街角,然后缓缓闭上眼。
王府里,终于彻底安静了。
此后,靖安王萧墨珩独居王府,再未娶妻纳妾,府里的侍女换了一波又一波,却没人敢靠近书房半步。
那里成了王府的禁地。
每日清晨,萧墨珩都会走进书房,推开窗,让风带着桃花的气息飘进来。他坐在那张旧书案前,对着墙上的画像枯坐,一画就是一整天。
画中少女站在桃花树下,眉眼弯弯,笑容清澈,永远停留在十七岁的春日。
“辞暮,今日天气好,江南的桃花该开得正盛了。”他会对着画像轻声说,像在跟她闲聊,“我让人采了最新鲜的标本,你看,跟你当年画的一样吗?”
书案上,摆满了透明的琉璃瓶,里面装着一朵朵压干的桃花标本。粉白的花瓣,金黄的花蕊,被精心地固定着,仿佛下一秒就会在风中绽放。这些都是他派人从江南一朵朵采来的,带着江南的湿气,和他迟来的思念。
“昨日沈家旧宅的桃树结果了,青生生的,像你当年偷摘的梅子。”
“春桃嫁人了,嫁给了一个老实的木匠,我给她备了嫁妆,她哭了好久,说替你谢谢我。”
“二皇子在宗人府疯了,天天喊着冤枉,你说可笑不可笑啊?”
他对着画像说话,有时笑,有时沉默,有时会拿起那半块玉佩,贴在脸颊上,感受那冰凉的温度,仿佛这样就能触到她的指尖。
府里的下人渐渐传开,说王爷疯了。
说他总对着空气说话,说他会在深夜的桃花坞里徘徊,说他看桃花的眼神,温柔得像在看一个活生生的人。
秦风听了,只是默默握紧拳头,将那些嚼舌根的下人拖出去杖责。
他知道王爷没疯。
王爷只是把所有的念想,都寄托在了那幅画里,寄托在了那些桃花标本里,寄托在了那个永远不会回应的名字里。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陪着她。
深秋的一天,下了场冷雨。
萧墨珩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的雨打湿桃花叶,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秦风慌忙递上帕子,只见雪白的帕子上,染开了一朵暗红的血花,像极了沈辞暮临终前咳在玉佩上的痕迹。
“王爷……”秦风的声音发颤。
萧墨珩却笑了,拿起那方染血的帕子,对着画像扬了扬:“辞暮,你看,这颜色,像不像你鬓边的桃花?”
画像上的少女依旧笑着,没有回应。
他将帕子小心翼翼地收好,放进一个锦盒里,里面还放着那半块玉佩,和那张染血的草纸——“江南的桃花,我替你看过了”。
“等这场雨停了,我去看你。”他对着画像说,声音轻得像叹息,“给你带最新的桃花标本,告诉你沈家旧宅的事,好不好?”
窗外的雨还在下,敲打着窗棂,像一首没有尽头的歌。
书房里,烛火摇曳,映着他孤寂的身影,映着满室的桃花标本,映着那幅永远年轻的画像。
有人说,靖安王疯了。
只有秦风知道,王爷没疯。
他只是选择了用余生,去兑现一个迟到的承诺,去陪伴一个缺席的故人。
就像江南的桃花,年复一年地开,年复一年地落,带着不变的温柔,守着一场跨越生死的约定。
而那个孤独的身影,会在每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坐在画像前,轻声说:
“辞暮,今年的桃花,开得比去年更盛了。”
仿佛她从未离开。
苏婉站在正厅门口,看着萧墨珩将一份和离书推到她面前。宣纸素净,上面只有他的签名,笔锋凌厉,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疲惫。
“王爷倒比我先一步。”她拿起和离书,指尖拂过他的字迹,忽然笑了,“我本想亲自写的。”
萧墨珩坐在对面,一身月白长衫,衬得脸色愈发苍白。他没有看她,目光落在窗外的桃树上,声音平淡无波:“你想要的,我都可以给你。金银,宅邸,或者陛下的恩典,保你后半生无忧。”
“我想要的,王爷给不了。”苏婉将和离书放在桌上,轻轻抚平褶皱,“我想要的,从来不是这些。”
她抬眼看向他,眼底没有怨恨,只有一种释然的平静:“我想要的,是你心里的位置。可我现在才明白,那个位置,从来不是我的。从一开始,就不是。”
萧墨珩的指尖微微一颤,没有反驳。
是啊,那个位置,早就被十七岁的桃花填满了,被北境的风雪刻满了,被沈辞暮的名字占据了,再也容不下任何人。这三年的婚姻,于他是伪装,于她是煎熬,是时候结束了。
“是我耽误了你。”他低声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歉意。
“谈不上耽误。”苏婉摇摇头,转身拿起早已备好的包袱,“能做三年靖安王妃,看一场不属于自己的桃花,也算……没白来这世上走一遭。”
她走到门口,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那幅画,你好好收着吧。还有江南的桃花,别等谢了才想起珍惜。”
说完,她提着包袱,头也不回地走出了王府大门。阳光落在她的背影上,像为这场无疾而终的婚姻,画上了一个干净的句号。
萧墨珩没有留。
他只是站在窗前,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街角,然后缓缓闭上眼。
王府里,终于彻底安静了。
此后,靖安王萧墨珩独居王府,再未娶妻纳妾,府里的侍女换了一波又一波,却没人敢靠近书房半步。
那里成了王府的禁地。
每日清晨,萧墨珩都会走进书房,推开窗,让风带着桃花的气息飘进来。他坐在那张旧书案前,对着墙上的画像枯坐,一画就是一整天。
画中少女站在桃花树下,眉眼弯弯,笑容清澈,永远停留在十七岁的春日。
“辞暮,今日天气好,江南的桃花该开得正盛了。”他会对着画像轻声说,像在跟她闲聊,“我让人采了最新鲜的标本,你看,跟你当年画的一样吗?”
书案上,摆满了透明的琉璃瓶,里面装着一朵朵压干的桃花标本。粉白的花瓣,金黄的花蕊,被精心地固定着,仿佛下一秒就会在风中绽放。这些都是他派人从江南一朵朵采来的,带着江南的湿气,和他迟来的思念。
“昨日沈家旧宅的桃树结果了,青生生的,像你当年偷摘的梅子。”
“春桃嫁人了,嫁给了一个老实的木匠,我给她备了嫁妆,她哭了好久,说替你谢谢我。”
“二皇子在宗人府疯了,天天喊着冤枉,你说可笑不可笑啊?”
他对着画像说话,有时笑,有时沉默,有时会拿起那半块玉佩,贴在脸颊上,感受那冰凉的温度,仿佛这样就能触到她的指尖。
府里的下人渐渐传开,说王爷疯了。
说他总对着空气说话,说他会在深夜的桃花坞里徘徊,说他看桃花的眼神,温柔得像在看一个活生生的人。
秦风听了,只是默默握紧拳头,将那些嚼舌根的下人拖出去杖责。
他知道王爷没疯。
王爷只是把所有的念想,都寄托在了那幅画里,寄托在了那些桃花标本里,寄托在了那个永远不会回应的名字里。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陪着她。
深秋的一天,下了场冷雨。
萧墨珩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的雨打湿桃花叶,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秦风慌忙递上帕子,只见雪白的帕子上,染开了一朵暗红的血花,像极了沈辞暮临终前咳在玉佩上的痕迹。
“王爷……”秦风的声音发颤。
萧墨珩却笑了,拿起那方染血的帕子,对着画像扬了扬:“辞暮,你看,这颜色,像不像你鬓边的桃花?”
画像上的少女依旧笑着,没有回应。
他将帕子小心翼翼地收好,放进一个锦盒里,里面还放着那半块玉佩,和那张染血的草纸——“江南的桃花,我替你看过了”。
“等这场雨停了,我去看你。”他对着画像说,声音轻得像叹息,“给你带最新的桃花标本,告诉你沈家旧宅的事,好不好?”
窗外的雨还在下,敲打着窗棂,像一首没有尽头的歌。
书房里,烛火摇曳,映着他孤寂的身影,映着满室的桃花标本,映着那幅永远年轻的画像。
有人说,靖安王疯了。
只有秦风知道,王爷没疯。
他只是选择了用余生,去兑现一个迟到的承诺,去陪伴一个缺席的故人。
就像江南的桃花,年复一年地开,年复一年地落,带着不变的温柔,守着一场跨越生死的约定。
而那个孤独的身影,会在每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坐在画像前,轻声说:
“辞暮,今年的桃花,开得比去年更盛了。”
仿佛她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