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我们的船啥时候下黄河啊?”一名新兵满脸焦急地问道。
“你急个啥?对面都还没响呢!”蒋明不耐烦地回答道,他一边摆弄着手中的船桨,一边训斥着这个新兵。
这个班长正是向北的室友蒋明,此刻他正站在战壕里,而整个班级的人也都躲在战壕里。
在战壕的上方,扔着整片的小舢板,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命令。
“班长,你真的和大帅住过一个房间吗?”另一名新兵好奇地问道。
“住过一个房间算啥?大帅那可是我亲哥!”蒋明得意洋洋地吹嘘道,“想当年,我们连裤头都穿一条呢!你说这关系铁不铁?”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不忘留意对岸的情况,似乎在等待着某个重要的信号。
“班长,你和咱们大帅这么铁,他怎么也该给你个团长当当啊?”有人不解地问道。
蒋明听后,脸色微微一红,有些尴尬。
那你咋还是我们班长呢?
听到这里,众人都哄堂大笑起来。蒋明的声音也随之低了下去,显然有些底气不足。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那是不想找关系。
我想靠着自己的能力升上去,找大帅算什么能耐?”
他的语气坚定,似乎在向大家证明自己的决心和原则。
然而,众人的笑声却并未因此而停止,反而越发响亮了。
碰、碰碰、
这时候黄河的对面,传来了像打雷一样的声音,对面火光冲天。
紧接着冲锋号也被吹响,蒋明一行人抬着舢板便冲下了黄河。
像这样的小舢板在2分钟内,就有近千艘进入河里。
空军出动了所有的285架轰炸机,沿着黄河北岸的日军阵地。
进行了全方位的轰炸,炸弹像雨点一样密集地砸向敌人的阵地,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撕裂开来,地面也随之剧烈颤抖。
炮兵师也不甘示弱,炮弹像不要钱一样砸向鬼子的阵地。
弹片如狂风暴雨般四处飞溅,伴随着强大的气浪和熊熊燃烧的火焰。
一切都被摧毁得面目全非,原本坚固的防御工事瞬间土崩瓦解。
日军的阵地上本来就乱成了一锅粥,又随着装甲师的炮火加入。
在长达10k阵地上,这里已经不再是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而是变成了一个充满死亡和毁灭的人间炼狱。
那些不幸被炸弹直接命中的人,当场被炸得粉身碎骨,甚至连一点残骸都找不到。
而那些稍微幸运一些的人,则在火海中苦苦挣扎,被高温炙烤着,痛苦地翻滚。
他们的皮肤被烧焦,头发也被烧光,发出凄厉的惨叫,但这声音很快就被爆炸声淹没。
200多架轰炸机,像一头头勤劳的耕牛。
将战场离了一遍又一遍,投完炸弹的轰炸机返航后。
又装满炸弹再进行下一次的轰炸,而向北在低空飞行,寻找敌军的炮兵阵地。
在经过密集的防空炮火后,终于找到了日军的一处重炮阵地。
这次向北没有投掷航空炸弹,他可不舍得将这批重炮炸毁。
向北可是过日子的人,怎么舍得糟践这么好的东西?
将轰炸机的飞行高度降低到100内。
机枪手,也没有闲着。
开始不停的向地面射击,连枪管儿都发红了。
为了这次战斗,轰炸机上准备了两批的重机枪。
张强依然像老牛一样,不停的运送子弹和备用机枪。
向北将空间里的近千吨的汽油,开始像洒水车一样的向炮兵阵地清洒。
当鬼子为没有听到炸弹的爆炸而惊喜时,
天空就下起了一场大雨,而这场局部阵雨的直径也只有200右。
鬼子还没来得及反应,不知道从哪个方向打来了一串重机枪的子弹。
随着子弹擦出的火花,整个炮兵阵地就陷入了火海。
而且是真真正正的火海,鬼子在火海里四处乱窜在地上不停的打滚。
用炼狱形容这样的场景,都是在美化它。
向北对小鬼子可不会有丝毫同情,他心疼的只有那些火炮。
火炮的一些附属部件,如瞄准装置、木质的炮架部分等,更容易被火烧坏。
瞄准装置可能因高温而损坏精度,木质炮架可能会被烧毁,从而使火炮失去支撑和稳定。
但这些都是容易修理的,同盟军可不会嫌弃大口径的火炮太多。
要知道日军三个甲级师团通常配备有约600门火炮。
如果向北能将这些火炮保留下来,就等于同盟军又增加三个重炮师。
向北在阵地上寻找着日军的炮兵阵地,接下来又发现了两处。
同样一场又一场的阵雨落在了阵地上,一样的套路,一样的火海。
不同的是演员换了一批又一批,汽油金贵的很,向北可不舍得将汽油用在那些普通的鬼子身上。
向北干完正事,又开始辅助打野。
答应101师的那200安全区,还是要兑现的。
向北开始将空间里的炸弹不计成本的向外丢。
同一片阵地上已经被翻过三遍了,向北超额的兑现了他的承诺。
日军的师团长东野少将,看着自己的士兵在火海里挣扎。
就像做梦一样,整个人懵在那里。
估计日本人最喜欢的赤壁之战里也就是这样了。
与此同时,101师的一部分也到达了对岸。
基本上第一批登岸的士兵没有遭到什么像样攻击?
鬼子的战壕里弥漫着死亡的气息,除了横七竖八的死尸,很难看到有活人存在。这些尸体已经扭曲变形,让人不忍直视。
蒋明站在黄河大堤上,目光凝重地俯瞰着这片被战火摧残的土地。
他身后是一群士气高昂的士兵,他们迅速而有序地爬上大堤,开始紧张地构建防御阵地。
在不远处的河面上,一艘艘舢板船忙碌地穿梭着。
这些船由专人负责驾驶,它们将士兵们从对岸接过来,这样的往返运输保证了后续部队能够源源不断地抵达战场。
与此同时,在黄河以北的德州,那些早已潜伏在暗处的同盟军的“暗子”也纷纷浮出了水面。
“你急个啥?对面都还没响呢!”蒋明不耐烦地回答道,他一边摆弄着手中的船桨,一边训斥着这个新兵。
这个班长正是向北的室友蒋明,此刻他正站在战壕里,而整个班级的人也都躲在战壕里。
在战壕的上方,扔着整片的小舢板,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命令。
“班长,你真的和大帅住过一个房间吗?”另一名新兵好奇地问道。
“住过一个房间算啥?大帅那可是我亲哥!”蒋明得意洋洋地吹嘘道,“想当年,我们连裤头都穿一条呢!你说这关系铁不铁?”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不忘留意对岸的情况,似乎在等待着某个重要的信号。
“班长,你和咱们大帅这么铁,他怎么也该给你个团长当当啊?”有人不解地问道。
蒋明听后,脸色微微一红,有些尴尬。
那你咋还是我们班长呢?
听到这里,众人都哄堂大笑起来。蒋明的声音也随之低了下去,显然有些底气不足。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那是不想找关系。
我想靠着自己的能力升上去,找大帅算什么能耐?”
他的语气坚定,似乎在向大家证明自己的决心和原则。
然而,众人的笑声却并未因此而停止,反而越发响亮了。
碰、碰碰、
这时候黄河的对面,传来了像打雷一样的声音,对面火光冲天。
紧接着冲锋号也被吹响,蒋明一行人抬着舢板便冲下了黄河。
像这样的小舢板在2分钟内,就有近千艘进入河里。
空军出动了所有的285架轰炸机,沿着黄河北岸的日军阵地。
进行了全方位的轰炸,炸弹像雨点一样密集地砸向敌人的阵地,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撕裂开来,地面也随之剧烈颤抖。
炮兵师也不甘示弱,炮弹像不要钱一样砸向鬼子的阵地。
弹片如狂风暴雨般四处飞溅,伴随着强大的气浪和熊熊燃烧的火焰。
一切都被摧毁得面目全非,原本坚固的防御工事瞬间土崩瓦解。
日军的阵地上本来就乱成了一锅粥,又随着装甲师的炮火加入。
在长达10k阵地上,这里已经不再是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而是变成了一个充满死亡和毁灭的人间炼狱。
那些不幸被炸弹直接命中的人,当场被炸得粉身碎骨,甚至连一点残骸都找不到。
而那些稍微幸运一些的人,则在火海中苦苦挣扎,被高温炙烤着,痛苦地翻滚。
他们的皮肤被烧焦,头发也被烧光,发出凄厉的惨叫,但这声音很快就被爆炸声淹没。
200多架轰炸机,像一头头勤劳的耕牛。
将战场离了一遍又一遍,投完炸弹的轰炸机返航后。
又装满炸弹再进行下一次的轰炸,而向北在低空飞行,寻找敌军的炮兵阵地。
在经过密集的防空炮火后,终于找到了日军的一处重炮阵地。
这次向北没有投掷航空炸弹,他可不舍得将这批重炮炸毁。
向北可是过日子的人,怎么舍得糟践这么好的东西?
将轰炸机的飞行高度降低到100内。
机枪手,也没有闲着。
开始不停的向地面射击,连枪管儿都发红了。
为了这次战斗,轰炸机上准备了两批的重机枪。
张强依然像老牛一样,不停的运送子弹和备用机枪。
向北将空间里的近千吨的汽油,开始像洒水车一样的向炮兵阵地清洒。
当鬼子为没有听到炸弹的爆炸而惊喜时,
天空就下起了一场大雨,而这场局部阵雨的直径也只有200右。
鬼子还没来得及反应,不知道从哪个方向打来了一串重机枪的子弹。
随着子弹擦出的火花,整个炮兵阵地就陷入了火海。
而且是真真正正的火海,鬼子在火海里四处乱窜在地上不停的打滚。
用炼狱形容这样的场景,都是在美化它。
向北对小鬼子可不会有丝毫同情,他心疼的只有那些火炮。
火炮的一些附属部件,如瞄准装置、木质的炮架部分等,更容易被火烧坏。
瞄准装置可能因高温而损坏精度,木质炮架可能会被烧毁,从而使火炮失去支撑和稳定。
但这些都是容易修理的,同盟军可不会嫌弃大口径的火炮太多。
要知道日军三个甲级师团通常配备有约600门火炮。
如果向北能将这些火炮保留下来,就等于同盟军又增加三个重炮师。
向北在阵地上寻找着日军的炮兵阵地,接下来又发现了两处。
同样一场又一场的阵雨落在了阵地上,一样的套路,一样的火海。
不同的是演员换了一批又一批,汽油金贵的很,向北可不舍得将汽油用在那些普通的鬼子身上。
向北干完正事,又开始辅助打野。
答应101师的那200安全区,还是要兑现的。
向北开始将空间里的炸弹不计成本的向外丢。
同一片阵地上已经被翻过三遍了,向北超额的兑现了他的承诺。
日军的师团长东野少将,看着自己的士兵在火海里挣扎。
就像做梦一样,整个人懵在那里。
估计日本人最喜欢的赤壁之战里也就是这样了。
与此同时,101师的一部分也到达了对岸。
基本上第一批登岸的士兵没有遭到什么像样攻击?
鬼子的战壕里弥漫着死亡的气息,除了横七竖八的死尸,很难看到有活人存在。这些尸体已经扭曲变形,让人不忍直视。
蒋明站在黄河大堤上,目光凝重地俯瞰着这片被战火摧残的土地。
他身后是一群士气高昂的士兵,他们迅速而有序地爬上大堤,开始紧张地构建防御阵地。
在不远处的河面上,一艘艘舢板船忙碌地穿梭着。
这些船由专人负责驾驶,它们将士兵们从对岸接过来,这样的往返运输保证了后续部队能够源源不断地抵达战场。
与此同时,在黄河以北的德州,那些早已潜伏在暗处的同盟军的“暗子”也纷纷浮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