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抢夺皇子-《兼祧两房?公主休夫高嫁你后悔什么》

  正当这时。

  “皇上驾到!”

  崇文帝来到了慈安宫。

  见皇后和贵妃正站在一起说话,气氛诡异,他直觉自己来的不是时候。

  可已经来了,又不能转身就走,只能硬着头皮进门。

  如从前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皇后,贵妃,既然来了,怎么不进去?走吧,随朕进去看看母后。”

  崇文帝当先跨进了宫门。

  皇后心里想着五皇子的事,没心思再与贵妃纠缠,跟在后头走了进去。

  贵妃最后进门。

  这个时候,太后正在和五皇子说话。

  一是安慰他,二是和他商议以后的事。

  见皇上、皇后和贵妃三人竟一起来了,她不由多看了三人一眼,询问崇文帝,“皇上这个时候,怎么有时间来看哀家?”

  “母后可还安好?”

  前阵**里出事,连累了太后,崇文帝心里一直很愧疚。

  当年,他能从众多兄弟之中杀出来,最终登上地位,也是经历过一番血雨腥风的。要是没有太后为他筹谋,与那些后宫中的女人斗智斗勇,他想要登上帝位绝没有这么容易。为此,太后不知吃了多少苦头。

  后来,即使他坐上了龙椅,有些人依旧不消停。

  十几年前,他与妙茵下江南,就是他的一个兄弟与皇叔勾结,趁机作乱。害得他的皇后早逝,更是与女儿分别了那么久。

  原本以为这些年,他渐渐坐稳了帝位,一切都相安无事。

  谁知周边的几国又蠢蠢欲动。

  这次南岄圣女进京,就是南岄的一次试探,想要在宫里兴风作浪。

  虽然没有成功,但却连累了不少人。

  太后是一个,淑妃是一个,还害得他的儿子没有了母亲。

  心中总归是有点过不去。

  太后看出了崇文帝的愧疚,安抚道:“放心吧,有琬宁那丫头在,哀家没有大碍。皇上来得正好,哀家正好有事要与你商议。”

  话落,她给嬷嬷使了个眼色,让她把五皇子带了下去。

  然后又看向皇后和贵妃,“你们两个,也先去偏殿候着吧。”

  等楚南珩被带走,皇后和贵妃离开,太后才看向崇文帝道:“淑妃殁了,你打算如何安置五皇子?皇后这个时候过来,怕也是为了这件事吧?原本她是一国之母,孩子理应养在她名下。可皇后的性子你应当清楚,她膝下有四皇子和舞阳,怕是很难善待南珩。”

  这番话,算是说得很透了。

  崇文帝也深以为然。

  可他刚刚给贵妃复位,又赏赐了谢家,韦氏一族本就十分不满。皇后来这儿,怕就是来争五皇子。要是当着她的面,把五皇子给了贵妃,怕是会加剧韦氏的不满。现在几国虎视眈眈,不能再起内乱。

  太后见他沉默,就知他也为难,叹了口气,“那就先让五皇子留在哀家这里吧,那孩子也实在可怜。”

  “母后,留在您这里,怕也不是长久之计。不如就先遂了皇后的愿,让她把南珩带回去。有您看顾,想来她也不会做得太过分。”

  崇文帝不是不心疼儿子,可有些事躲是躲不过去的。

  那些人会想方设法,让五皇子过到皇后膝下。

  届时,肯定会使一些手段。

  太后不堪其扰不说,五皇子恐怕会更加受罪。

  太后自然也能想到这一层,她只是心疼孙子,有些不忍。

  叹了口气,她点点头,“那就先这么办吧。隔上几日,就让五皇子过来,给哀家请个安。你也要告诫皇后,不要拿五皇子作筏子。”

  “是,儿子明白。”

  崇文帝与太后商议后,让皇后把楚南珩领了回去。

  很快,身在公主府的楚琬宁就得到了消息。

  彼时,她正在给云祉诊脉,见他的确没有什么伤病,这才安心。

  听说了五皇子的事,她忧虑道:“淑妃没了,南珩太可怜了。原本我想让他住在皇祖母那里的,没想到皇后的动作这么快。”

  “这件事,本就在所难免,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过几日的太后寿诞,文武百官肯定都会到场。若是让众人发现,五皇子在皇后那里过得并不好,那皇上便有理由重新给五皇子安排去处。换个角度想,至少在太后千秋之前,皇后都不敢苛待五皇子。”

  听了谢凛的分析,云祉点头,“谢大人所言甚是。”

  “说是这么说,可我不想让南珩遭罪。”

  要是能如皇后等人一样,不择手段,想把南珩要过来的确不是什么难事。可难就难在,她不想让那孩子再受罪。

  十二岁的年纪,看上去却像个十岁的孩子。

  现在唯一能护佑他的母妃又没了,已经够可怜了。

  楚琬宁实在不忍心。

  谢凛:“你想多了,我说的法子,并不是在五皇子身上做文章。五皇子还有个舅舅,而且他封王后会有封地。说起来,他舅舅与殿下还有一点关系,那人如今是你外祖父麾下的将军,也驻守在西部边境。若是能让皇上封王,再将他的封地划到西边,有他舅舅看顾,也能平安长大,还能远离朝堂纷争。”

  现在之所以局势还算稳定,是因为皇上正值壮年,且没有病痛。

  可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好。

  万一京城里有什么变动,在京城内的皇子都会受到牵连。

  尤其是五皇子这种年纪不上不下的。

  闻言,楚琬宁摇头,“不可能。且不说南珩年纪尚小。三皇弟,四皇弟都还没有封王,怎么也轮不到他。”

  关键是,无缘无故的,父皇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册封。

  谢凛:“从前或许没有机会,但以后就说不准了。尤其恰逢太后千秋,天降祥瑞,再有人提议此事,封王就顺理成章。”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封王的事情成了,就会有人提起立储的事。父皇正值壮年,这个时候提起此事,怕是……”

  没有哪个做皇帝的,会希望儿子觊觎他的位置。

  有些东西,他可以给,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惦记,来抢。

  一个弄不好,会犯了父皇的大忌。

  楚琬宁不想京城里再起风波。

  两人正说着,夜影进门送密信。

  谢凛看了密信,默了默道:“南岄的那位夫人,彻底坐不住了。南岄集结了三十万大军,恐怕不日就会再起战事。皇后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如今看来,只需再推上一把,不用我们张罗,封王的事就能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