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越是紧要关头,越需沉稳-《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提及此事,城外水源究竟如何?”

  庞德公面色凝重,目光紧锁庞统。

  近日,他闻曹军饮水有异,众多士兵腹泻严重。

  想到庞统之症,他心生疑虑。

  “父亲,此事与我无关。”

  庞统摆手,“我虽心硬,却不做此等恶事。”

  “曹军困境,自是咎由自取。”

  庞统续道:“大军数十万,日常所需堆积如山,何暇顾及后果?”

  “为饮水之便,营地设于河畔。上游无忧,下游士兵饮水却成忧患。”

  “加之曹军挖渠引水,活水变死水,病由此生。”

  庞统此言,得自张神医提醒。

  曹营众人未见张神医,故未知此隐患。

  庞德公摇头,不再追究。

  “你接下来有何计划?”庞德公问。

  “往江东一行。”庞统笑道,“欲亲眼目睹周瑜与诸葛亮联袂点燃的熊熊烈焰。”

  语中狂傲难掩。

  庞德公轻叹,未再言语,吩咐车夫改道襄阳,再谋前往江东。

  马车远去。

  身后,数骑窥探片刻,一人驰归报信,余人继续尾随。

  “禀丞相,庞统已离城,似往襄阳。”

  曹操正研长江水图,闻言抬眼,淡然回应:“知道了,继续监视。”

  传令兵离去。

  许褚立于曹操身后,粗声道:“丞相,何不除庞统以绝后患?”

  曹操道:“荆州江东探子众多,庞统一死,江东必有所觉。周瑜、诸葛亮皆非凡品,必知计谋败露,岂会轻易应约?”

  欲取江东,先歼其水军。

  曹操率大军远征,欲一战荡平江东水军。

  而后大军压境,直取江东。

  他渴盼与江东决战。

  江东兵力有限,若无良策,岂敢全力出击?

  留庞统性命,意在示敌以虚。

  “大哥,有好消息,非常大的好消息。”

  这时,曹仁急匆匆地走进来,手里紧握着一张纸。

  “何事如此激动?”曹操望着曹仁,满心疑惑。

  “巡查水源时,我碰到一位老者,说他家有秘方,能治大瘕泄。我亲自取来,并让生病的士兵试了。”曹仁稍作停顿,接着说,“真有效,士兵喝完药汤,立刻精神百倍,只需休息几天就能康复。”

  “太好了!”曹操大喜。

  不久前,刘备因江水泛滥逃到江东,也遇到一位医术高超的白发老者。他不禁心想,这或许是上天眷顾?

  “方子呢?快拿给我看看。”曹操笑着催促。

  “大哥请看。”曹仁双手奉上。

  曹操接过,迅速浏览。看清病因后,他微微挑眉。

  “曹仁,立刻命全军分散扎营,饮水要从各处清泉取。”

  “还有,全军排泄物都要掩埋,不可直接排入河流。”曹操吩咐道。

  “是。”曹仁立刻应声而去。

  “赶紧去!”曹操挥手。

  曹仁离开后,曹操放下地图,笑容满面地说:“仲康,陪我找军师喝酒去。”

  “好嘞!”许褚闻言,兴奋不已,蹦跳着跟上。

  两人刚走,曹仁又返回。

  见曹操轻快地走向大营后方,曹仁脸上露出疑惑。

  “大哥这是要去哪里?”

  心中好奇,曹仁悄悄跟上。

  不一会儿,他看见曹操进了辎重营。

  曹仁更加困惑了。

  大哥怎会来辎重营?

  难道……藏了什么秘密?

  但大哥的性情,怎会遮掩?

  夏侯渊从旁走出,遇见曹仁,诧异道:“你非去处理水源之事乎?何故至此辎重营?”

  曹仁走近,轻声答:“方见主公入内。”

  夏侯渊疑惑:“主公至辎重营,何不唤我?”

  他身为统领,若有要事,曹操理应先知会他。

  曹仁难耐好奇,怂恿道:“吾亦不解,何不悄然探之,明了主公之意?”

  夏侯渊迟疑,曹操行事有序,此番未告之,显是不欲他知。

  曹仁劝道:“何惧之有,悄然行事,不被主公察觉便可。”

  夏侯渊思忖,二人皆为曹操亲族,即便有误,最坏亦不过受军法处置,遂点头应允。

  二人蹑手蹑脚跟进。

  不久,至数座营帐旁。

  此地有虎卫守卫,二人对视,随即止步。

  夏侯渊轻声道:“主公意欲何为?竟遣虎卫。”

  曹仁低语:“妙才,可闻主公身边有神秘谋士,从未现身?昔日议事,程昱等人神色异样,想必知晓此人,唯我等尚不知情。”

  夏侯渊愕然:“竟有其人?吾以为仅是流言。传言将其捧得过高。”

  曹仁亦惊:“若真如此,何人能让主公留他于辎重营?其才智,或与郭嘉比肩。”

  夏侯渊点头:“念及主公对郭嘉之情,若此人能挽狂澜,主公之举亦不难理解。”

  “千军易得,良将难求,更莫论运筹帷幄、智计无双之顶尖谋士。”

  夏侯渊道:“子孝,回营吧,我料那隐身幕后的军师终会露面。”

  曹仁微笑回应:“如此,我便心安。”

  两人正欲离去,恰逢许褚偷偷饮酒而归,见状大惊,手中酒味顿失。

  另一边,曹操与苏晨坐于辎重营外营帐旁。

  曹操道:“曹仁已备汤药,三日之内,全军可愈。”

  “疫病得解,吾亦心安。”言罢,曹操饮了一口烈酒,满面笑意。

  “再者,船只间铁索已连,连舟之计已成。庞统亦离江陵,江东想必不久即知。”

  曹操目光如炬,看向苏晨:“军师,大战将至。”

  “为此刻,我已筹备半年。”苏晨点头。

  苏晨忍不住提醒:“丞相,越是紧要关头,越需沉稳。”

  想当年宛城之战,胜券在握之际,因曹操一时冲动,招致大败。赤壁之战虽未重蹈覆辙,但轻敌亦险致倾覆。

  庞统献连环计后,程昱曾劝曹操提防火攻与东南风,然曹操自信满满,终因忽视此患而大败。

  此刻曹操似有失智之态,行事易失分寸。

  曹操闻言,神色凝重,点头称是。

  见曹操尚能保持清醒,苏晨稍感宽慰。

  曹操忽道:“军师,既知江东欲行火攻,何不命人提前备水?待敌船靠近,以水灭火如何?”

  苏晨闻言一愣,目光异样地望向曹操。

  以水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