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或可得整个庐江-《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苏晨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才智过人,谋略非凡,实为佳婿之选。曹操此念与许褚不谋而合,许褚欲苏晨为族弟,曹操则欲其为婿。

  亲上加亲,岂不美哉?成为一家,再无猜忌。

  如此安排,亦能让苏晨更紧密融入夏侯家与曹家。

  否则,他日曹操故去,苏晨或因功高震主遭兄弟猜忌,引发内乱。

  曹操深谋远虑,却也实属无奈。

  年过四十,未知寿数几何。

  长子曹昂亡故后,继承人未定。

  若有苏晨辅佐曹家,曹操心头重负可减。

  思定之后,曹操决定回许昌与夫人商议,早日定亲。

  此刻,他自然不会告知苏晨。

  若苏晨不从,当如何?

  于是,曹操打算利用丞相之权,先斩后奏,上奏天子,颁发婚书。

  届时,苏晨岂能拒绝?

  曹操心中盘算,苏晨浑然不觉,只觉曹操眼神异样,似有阴谋。

  转念一想,曹操不致害他,便未放心上。

  谈及此事,曹操对苏晨道:“两日后正午,我将在府衙议事,届时派仲康前去邀请你,也好让众人知晓你的身份。”

  “这两日你好好休息,我先走一步。”曹操大笑离去。

  许褚朝苏晨憨笑,弄得苏晨一头雾水。

  “仲康,你笑什么?”苏晨不解地问。

  “没什么,军师,我先走了,改日再找你喝酒。”许褚忙转身,随曹操而去。

  真是个奇人!苏晨未加理会,离开府邸,与郭珠一同出游。

  次日正午,苏晨收到甘宁来信。

  阅毕,苏晨不禁感叹。刘备逃跑能力果然非凡,天罗地网亦难困住他,且毫发无损。其逃跑之术,较其先祖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此番设计亦非全无收获。再度击败诸葛亮与庞统,令刘备两万大军仅剩五六千人,丢失鄂城,逃至庐江。

  最令苏晨震惊的是,甘宁竟活捉关羽、张飞两位猛将。此二人乃刘备左膀右臂,失去他们,刘备必痛心疾首。若得此二人效忠,或许能成大业。

  念及此,苏晨嘴角勾起一抹狡黠之笑。

  郭珠端茶进来,见苏晨笑容,脸颊泛起红晕。

  “公子……我先退下了。”

  “若你有意,记得来我家提亲。”

  “提了亲,我一切都听你的。”

  言罢,她将茶置于桌上,鼓起勇气,在苏晨脸颊轻轻一吻,旋即羞涩离去。

  苏晨摸着脸颊,眼神异样地望着郭珠远去的背影。

  郭家大**,果然不凡!

  事态进展出乎意料。

  此刻似乎为时尚早。

  苏晨尚未考量婚姻之事。

  他轻叹,竭力挥去因郭珠而生的杂念,焚毁了甘宁的来信,随即提笔回复。

  首要之务,是迎关羽、张飞至江陵。

  曹操若见关羽,定会欢喜。

  这或许能加深他们的君臣之情。

  张飞虽勇猛无比,却不及关羽稳重,此人行事鲁莽,用之不当,恐自食其果。

  张飞留不得。

  但杀之亦不可能,关羽定不会善罢甘休。

  苏晨深知关羽的重要性,不会行此蠢事。

  然放张飞离去亦非良策,需寻一折中之法。

  很快,他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甘宁言赵云已归刘备。

  不知刘备用何手段召回赵云,但经江陵之战,赵云对刘备的信任恐已大减。”

  “我可略施计谋,令他们分道扬镳。”

  “张飞,只得委屈你了。”

  “再给诸葛亮、庞统设一局……”

  苏晨心中速作计较,书毕吹干墨迹,遣人送往江夏。

  此时。

  刘备率疲惫之师,历经两天两夜艰难行军,抵达蕲春。

  此地曾属江夏郡,但孙权三度攻取,纳入江东版图,名义仍隶江夏,实则属江东。

  虽为小城,却是粮仓重镇,物资丰饶,农桑兴旺,实为休养之地。

  刘备初欲往庐江,至蕲春见田广人稠,加之战事未兴,商业渐兴,遂改主意,决定暂留。

  尤为关键的是,蕲春令黄献乃荆襄望族黄家成员,诸葛亮亦被黄承彦视为女婿,有此关系,刘备得以顺利入驻蕲春。

  刘备率诸葛亮、庞统、赵云等人进城,留下兵马于城外。黄献热情招待他们。

  襄阳虽失于曹操,但世家不会将所有赌注押在一人身上,诸葛家三兄弟各侍其主即为明证。黄家亦分道扬镳,部分留襄阳附曹,部分赴江东,余者欲归刘备。

  刘备虽处困境,却以皇叔之名、仁义之誉,及长江“神兽”庇佑,成功避曹军锋芒,意义重大,对世家亦多优待。曹操提拔寒门,触动世家利益,故世家未全臣服于他。

  诸葛亮笑迎黄献:“令公风采依旧。”

  黄献摆手,迎向刘备:“此乃刘皇叔?请入府,已备酒宴接风。”

  刘备感激拜谢,眼中含泪。数日奔波未食,时刻提防曹军,今日获此厚遇,感人至深。

  黄献邀众人入内。酒过数巡,气氛热烈。

  饭后,众人移厅堂议事。黄献执意请刘备坐上首,刘备知其心意,激动不已。

  黄献起身行礼,直言:“我愿献蕲春城于皇叔,望皇叔笑纳。”

  刘备惊愕,僵坐椅上,难以置信。

  诸葛亮与庞统相视而笑,眼中闪烁着期待:“先生此言当真?”

  他们正需立足之地,有稳固地盘,主公方能重整旗鼓,复兴汉室!

  黄献笑道:“自然是真的!孔明何时见我谎言?”

  “好!”

  诸葛亮站起,步至黄献跟前,躬身行礼:“感激先生慷慨赠城大恩。”

  “孔明无须客气,请起。”黄献扶起诸葛亮,续道,“扬州刺史刘馥已在赤壁之战中亡故,刺史之位空缺。加之曹操与孙权赤壁对峙,孙吴稍显下风,庐江防御空虚,孙权对此地控制大减。”

  “庐江郡守刘靖,刘馥之子,因父死于曹操之手悲愤交加,又对孙权统治不满,欲寻明主。”

  “我与刘靖交情甚笃,若主公愿意,我愿书信一封,主公或可得整个庐江。”

  闻此,刘备如遭雷击,愣在原地。

  未料黄献如此大方,不仅赠蕲春城,还欲让出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