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早日如愿-《桃花策》

  桃染染充满疑惑地看了一眼萧迟,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萧迟又开口,“不是不爱管户部那账册之事?”

  桃染染恍然,他问的是为何当初她不惜得罪张景荣也不愿意管的账册,如今又牵扯进来。

  她坦然道:“许是能给自己挣个名声。”

  “桃先生是山西人?”他随意向后倚靠,大长腿支得又长了一些。

  桃染染的心脏狠狠一跳,抿着唇没开口。

  萧迟跟她一副谈论公事的样子,本来让她松了一口气,可......

  萧迟,“长安街上新开了一家山西菜馆,不如我请桃先生去尝尝,也可以解解思乡之愁。”

  谈染染只觉头疼,她只在山西呆了一年,方言一句也不会说,萧迟的意图只怕没有那么简单,他向来不是好唬弄之人。

  她的户籍是有些问题的,如今她挂在姨母已故亲妹妹的名下,说是那位妹妹临终难产时生下的孩子。

  当初姨母是借着张景荣的名义求了山西府下面一个小县令给上的户籍。

  那妹妹的夫家也是姓桃,如今已经没人了,应该查不到什么,可若是萧迟存了疑心,也不难查出来一些细枝末节。

  “我自幼和父亲走商,哪里都去,并不对家乡菜有什么特殊情谊。”

  萧迟只是浅浅地笑了笑,“桃先生可真是心狠之人,一点不恋旧呢。”

  她总觉今日萧迟说的话总像是有点言外之意似的,让她不由心慌。

  “父亲之前就教导过,人要向前看,我家是商人,万事皆靠我自己努力,才能挣得一片前途。”

  萧迟伸手在卷宗上翻了几页,点了点头,像是赞许,“如今这案子的新证据都是四哥查出来的,很是厉害,圣上今日还特意夸赞他。”

  桃染染装糊涂,“是吗?”

  萧迟并未直接回应她的装傻,而是继续低头翻看着手中的卷宗,那日她给他的账簿,标注有四处修改的地方,如今萧暮查出来的三处,均是不同。

  萧迟冷笑一声。

  面前女子是个狡诈的小狐狸。

  卷宗类目繁多却调理清晰,逻辑缜密,就连最微小的线索也被一一标注,细致可查,全是桃染染的字迹,她还是一如既往的聪慧。

  萧迟合上卷宗,看着与自己最大限度远离的桃染染,冷声道:“听说山西人信狐突山神,京郊的千佛庵里有供奉,桃先生得闲去拜一拜,或可早日如愿。”

  桃染染不想理会他的阴阳怪气,真心福了福身,“谢过将军,还有一些文书未完,我先告退了。”

  ——

  盐税案子基本上结了,桃染染重新开始回战王府和宁远候府这几家上算学课。

  这天傅嘉惠正好去了胭脂铺子购置水粉胭脂,刚回到侯府门口,就看见萧暮的马车停下来,她正奇怪这个时辰怎么萧暮过来了,车帘一掀,下来的却是桃染染。

  傅嘉惠一愣,待看见萧暮探出半个身子之后,却笑着叫了一声四哥。

  萧暮笑着道:“正好染染在帮我个忙,顺道送她过来。”

  又朝着桃染染说:“去上课吧,我还有事,先走了。”

  傅嘉惠亲热地和萧暮挥手告别,却在转身时微笑着看了看桃染染,“四哥人很好,从前也经常顺路送官学里的女公子放学回府。”

  桃染染淡淡一笑,并未回应。

  这边萧暮的马车还没转过街角,萧迟骑马正好经过。

  他瞧了一眼身后的宁远侯府大门,“四哥这是打哪来?”

  “顺道送染染过来上课。”

  萧迟点头,“盐税案子这边有个新的线索,既然大理寺协同办案,要不四哥就去江南走一趟吧。”

  萧暮沉思片刻,“还是都察院派人去吧,毕竟圣上只是让大理寺协同,主办还是都察院,我们是兄弟,自然是相互信任,可在圣上那里,总不好你当个甩手掌柜。”

  萧迟没回应,半晌,说他亲自去,后日便出发。

  过了两日,桃染染连续去这几家补了几节课,她几乎是用了全部的耐心去教他们,努力使他们在往后进入官学也好,国子监也好,都能展现出她努力的成果来。

  她私下里,尤其是给聪明一点的公子们拔高,根据水平不同,教授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这也算是自己的一点私心,毕竟这些公子们入仕,也都尊称她一声先生。

  桃染染在站王府刚结束课业,萧暮就找了过来。

  户部侍郎左大人在牢里认了罪,供词跟萧暮彻查的银两全部能对上,户部尚书请了圣上的旨意就此结案,可结案文书需要都察院左都御史萧迟的盖印。

  大理寺的衙役都在忙着清点政务,况且无一人敢去送这文书,毕竟是跟萧迟对接,哪有人想往枪口上撞?

  都察院的人别人指使不动,旁人去送也不稳妥。

  “染染能不能帮我去一趟。”

  如今双方都信任,又没有利益牵扯的人就是桃染染,故而萧暮请桃染染亲自跑一趟,萧迟今早刚出发,今晚应该是住在豫州府城。

  萧暮要派人护送桃染染,她却拒绝了,查账的时候,旁人不可信,她说带着自家护院清风就好。

  桃染染赶到豫州府时,已是亥时。

  她拿着萧暮的令牌,直接到府衙设的官驿等萧迟。

  馆驿使告诉她,豫州郡守为萧都使设宴款待,并不在馆驿。

  萧迟回来时,却已是子时过半。

  他未穿官服,一身玄色锦袍裹身,气质清冷高不可攀。

  桃染染在二楼立刻就将他认了出来。

  她快速跑到跟前,“萧迟......将军,终于等到你回来了。”

  眼里是难掩的兴奋。

  她的喜悦,源自于将手里的结案文书给到萧迟,案子了结,她或许能因此在下月鸿庐大会上露脸。

  这些日子,萧暮跟她说,圣上也知道大理寺请了一位女算学先生帮忙查验户部账册,萧暮会给她跟圣上讨个封赏。

  故而快让她忘记了,萧迟是一个多么阴晴不定之人。

  看着沉默不语的萧迟,她立即收敛了热切的语气,道:“这是结案文书,需要将军的印鉴。这还有一封书信,是萧暮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