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跟我走吧(指自行车)-《这次我选圣骑士》

  日升月落,万物生长,外来地球人与本土怪物的摩擦逐渐增大,战斗从未停止,正如一份日常工作。

  而在一个晴朗的太阳天,聂维扬再次准备离开朗城。

  如今的他依然戴着墨镜,但这次它不止能隐藏这双奇怪的眼睛,还能遮光——说起来,这才是墨镜原本的作用吧?虽然他并不需要这个用途……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

  他没车了。

  那辆摩托车就那样战死沙场,化作一朵爆炸的烟云灰飞烟灭,打扫战场的人还把它仅剩的几片残破外壳捡了回来,聂维扬前两天找了个地方把这来自地球的遗物埋了,还给它扎了个木牌当墓碑。

  RIP。

  本次离开,他首先得去重新搞来一辆够好的代步工具,而在此之前,他准备徒步行走,但向烽推着一辆自行车叫住了他。

  聂维扬站在朗城公墓的血月上行战斗纪念碑前,看着几个‘工匠’职业玩家上下叮咣着倒腾。他从碑面上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但他没有多看,也没有多想。

  他只是放下手中一束花。

  这是他今早从朗城河边采来的——太阳出来了,天地重归秩序,如今该是深冬,但温度更像延长了的秋季。而秋天是有花的,是长命的花,也是杀绝万芳的花。

  “有事吗?”他问。

  向烽先是塞给了他一个小包裹,然后拍了拍身旁,那是一辆不算崭新的自行车。

  “包里是糖,食堂那帮人用甜菜根提取的,我知道你不缺这个,但他们想让你尝尝……至于这辆自行车,是一个小孩带来的。”他说,“孩子攒三年零花钱买的车,传送的时候跟个宝贝一样抱在怀里,现在知道你缺一个代步工具,非要给你送过来。”

  聂维扬手里拿着那包糖,他的目光转过去,他看到向烽身边有一辆漂亮的越野自行车,而更远的地方,公墓门口,有两个看起来大约初高中的男孩正紧张地看着他,他们一个染着黄发,另一个挑染了一撮绿毛。

  “他们的?”他又问。

  “黄头发那个的,他的名字叫项邦,另一个叫柳羽,是一对表兄弟。”向烽的表情古怪:“也不知道他们父母怎么想的……”

  什么项羽刘邦。

  聂维扬有点没绷住,他又看了一眼自行车,想了想,问:“他们有什么想要的吗?”

  “我也问了,他们说没什么想要的,除了这个,”向烽手一翻,从背包里摸出来个写着《野草辨识课》的笔记本,那字有种工整的丑在里头。

  他把本子递给了聂维扬,又塞给他一支笔。

  “写吧。”他说。

  聂维扬都愣了:“……写什么?”

  “签名和寄语。你不让我们给你开欢送会,但大家伙儿对你的感情你也知道。”向烽的声音拐了个崎岖的弯儿:“大~英~雄~”

  聂维扬浑身发毛,他不由得退了半步,远远看了一眼两个孩子。他们此刻正紧张兴奋地盯着他和他手里的纸笔——

  “……帮我想想写什么。”他从牙根里磨出声音来。

  这肯定是个对孩子们而言非常重要的时刻,他首先不能扫兴,其次得斟酌措辞,因为他自己曾经也是孩子,他很清楚,一个人在十几岁时如果得到了崇拜对象的寄语,这段话甚至可能成为其往后一生的命题。

  “我不知道。”向烽干脆利落地回答,“没经验。你加油。”

  “……”聂维扬难以言表地看了他一眼。

  ——义气呢?

  “……”向烽转过身,看向纪念碑。

  ——我看不懂你说啥。

  聂维扬:“……”

  呵。兄弟你变了。

  他又看了一眼远处两个孩子,沉吟片刻,低头动笔,唰唰落下一行字,然后合本收笔,把东西递回向烽手里。远处隐约传来两个兴奋的欢呼声,这让他脸上带起了一丝微笑。

  此刻,石匠们已经从脚手架上下来了,石粉在阳光中浮沉,像一抹轻柔的雾。向烽看着碑面,那里密密麻麻写满了近三万人的名字。

  熟悉的名字们。

  这是一份阵亡名单,刚才聂维扬就是在看这个,他希望自己以后能少看到这东西,不看最好。

  风吹散石雾,向烽的目光慢慢滑落,循着每一个名字,落在底部。

  那里写着一段话。

  【-我们会跌进这大雨里吗?

  -是的,我们会。

  -大雨要冲刷我们的血,我们将融入水脉中去。

  -我们会与草木一体,与飞鸟一体。我们会陪万物生长,直至日出之时。

  -等到雨停,阳光再临平野,微风拨动树叶,走兽穿越山河之间,足迹遍布四方。

  -到那时,世界重新变得美丽而嘈杂,万物的回声落在你耳边。

  -就是我们回来看你了。】

  向烽沉默不语,聂维扬也沉默不语。良久,他突然对聂维扬问:“真的不准备告别吗?”

  “我不喜欢道别,也不喜欢见人最后一面。”聂维扬平静地说,“你们之后准备怎么办?”

  “保持内部发展,同时向外探索。”向烽的脸色稍微严肃起来,“我们现在已经和市里取得联系,但如今不知为何,无线电还是无法使用……我们只能靠以‘信使’为主的职业者传递讯息。”

  “无线电啊……”聂维扬想了想,忽然问:“你的精神多少了?”

  “29点。”向烽神色一凛。

  “如果还有自由属性点,分一点,升到30。”聂维扬说。

  向烽闭了闭眼,迅速调整了属性,随后睁眼,看向聂维扬。

  聂维扬低头,放低声音:“无线电不是无法使用——在这个世界,有些东西被改变了,所有人工信号将直接传入一个名叫‘幽界’的地方。只有使用‘幽界水晶’供能的‘幽界信号收发器’,才能进行人类认知中的正常通讯链接。

  “导致了这个问题的原因,名叫【定义界限偏移】。”

  向烽感觉自己的头有点疼。他的眼角微微抽搐,呼吸轻微颤抖……但他迅速抓住了问题的重点:“……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发生?”

  聂维扬摇头:“我不能说。”

  向烽清楚,这大概是因为自己的精神属性还不够。他深吸一口气,问:“那么,还有其它我能知道的吗?”

  聂维扬沉吟片刻,道:“定义界限偏移是时刻进行的,只有完全与外界时空隔离,且没有生命与思想存在的空间,可以防止这种偏移。”

  “哪儿有这种空……”向烽嘀咕着,声音突然顿住:“‘背包’?!”

  “是。”聂维扬微微耸肩。

  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把一些信息与知识的载体放进了背包里,至今里面仍留存着完整的信息备份,他并不准备现在把它拿出来。

  因为这个完全没有生物、精神与思想存在的空间,对‘界限战争’而言,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还有,趁早放弃对原有军工技术的完全依赖吧,技术需要更新,才能避免这种危害。”聂维扬说,“这种危害针对的目标与曾经的我们相似,所以,我们必须做出改变……现在,就算是以前的核弹被带来,它们也将逐渐失去作用。或者说,没有‘大用’。

  “因为它们要是爆炸,只会导致环境被大范围破坏,然后冒出一堆BOSS来,盯着始作俑者往死里打。”

  这事儿的原理就像三头水蛇的成因一样——核弹对环境的破坏,可比人类打几条鱼要可怕的多。

  向烽沉默良久,逐渐平息了头脑间风暴般的阵痛。

  他谨慎地发问:“所以……定义界限……是怎么个偏移法?”

  聂维扬想了想,从手中的小包里摸出一颗糖。微黄晶体在他手指间泛着轻柔诱人的光泽。

  “这颗糖是糖。但我也可以叫它‘盐’。”他说,“只要所有人都说它是盐,一代人后,它会被称为‘糖,也叫盐’。两代人以后,它是‘一种盐,以前叫糖’。三代人以后,它就是‘盐’。

  “定义界限的改变,就是将这个作用于集体潜意识的过程大幅度缩短,并反过来,通过某些模糊的、暧昧的方式,以集体潜意识的力量改变现象。

  “这种方式的体现形式不定,但从此,糖就是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