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十路大军来袭!右相!你的本事 呢!-《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这是末日。

  是真真切切,降临在每一个人眼前的末日。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一动不动。

  他的耳朵里,什么都听不见了。

  只有“七十二城”这四个字,在来来回回,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他那已经脆弱不堪的神经。

  他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他知道攻下一座城池,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需要耗费多少的时间。

  可现在,有人告诉他,一天,七十二座。

  呵呵……

  李隆基的脸上出现了诡异的笑容。

  那笑容里,没有愤怒,没有悲伤,只有一片空洞的、彻底的虚无。

  他败了。

  败得一塌糊涂。

  败得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他不是败给了一个人,或者一支军队。

  他是败给了这个时代,败给了他亲手缔造又亲手毁掉的这个盛世。

  杨国忠跪在地上,身体前倾,双手撑着地面,整个人如同一只巨大的蛤蟆。

  他张着嘴,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眼泪、鼻涕、口水,混杂在一起,从他的脸上流淌下来,滴落在冰冷的金砖上。

  他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什么右相之尊,什么国舅之贵,什么权倾朝野……

  在“一日七十二城”这个恐怖的现实面前,他只是一个即将被碾死的虫子。

  他甚至连逃跑的念头都没有了。

  往哪逃?

  叛军的速度比风还快,比闪电还急。

  天下之大,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李林甫也同样失魂落魄,他那双老谋深算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死寂。

  他想起了自己之前还在盘算,如何利用荆州之事,来打压杨国忠,来试探永王。

  现在想来,那是何等的可笑,何等的幼稚。

  人家已经把刀架在了所有人的脖子上,而他们,还在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你死我活。

  太子李亨,在李倓的搀扶下,勉强站着。

  他的脸色惨白,嘴唇发紫,看着眼前这如同地狱的景象,看着龙椅上那个如同石雕的父皇,前所未有的绝望感,攫住了他的心脏。

  他不是怕死。

  他是怕,李唐数百年的基业,就要断送在他们这一代人的手里。

  他将成为亡国之君。

  不,他连成为亡国之君的机会都没有,他只是一个亡国的太子。

  他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大殿内,哭声、哀嚎声、喃喃自语声,此起彼伏。

  没有人再说话,没有人再争吵,更没有人去想什么对策。

  所有人的精神,都已经被这接二连三的、超乎想象的打击,给彻底摧毁了。

  他们忘记了要去问罪谁,也忘记了要去弹劾谁。

  杨国忠和李隆基,甚至已经彻底忘记了,就在不久之前,他们还在为一个名叫李璘的亲王,而大动干戈。

  在真正的天地之威面前,所有的人间恩怨,都显得那么的渺小,与尘埃无异。

  死寂。

  一种比死亡本身还要可怕的死寂,笼罩着整座太极殿。

  空气凝固成了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让他们喘不过气。

  地上跪着的,殿中站着的,无一不是大唐帝国的顶梁柱,此刻却是一群被抽走了魂魄的泥塑木偶,失去了所有的反应能力。

  杨国忠,这只瘫软在地的巨大蛤蟆,他的脑子里本已是一片混沌的浆糊。

  七十二城,一日而下。

  这几个字将他的神智,他的尊严,他的一切,都敲击得粉碎。

  他感觉自己正在下沉,坠入一个无底的、冰冷的深渊。

  没有光,没有声音,只有无尽的绝望。

  就在这彻底的黑暗之中,一点微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火星,突然在他破碎的意识深处,闪烁了一下。

  荆州……

  这个地名,毫无征兆地飘进了他的脑海。

  为什么是荆州?

  他不知道。

  这个念头就是溺水之人胡乱抓住的一根稻草,脆弱,却又是此刻唯一的寄托。

  他的思维开始艰难地运转···

  荆州……

  十路叛军……

  出自荆州……

  那是在今天清晨,含元殿外,百官众目睽睽之下。

  那个一向眼高于顶,视天下人为无物的左相李林甫,那个与他斗了半辈子、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死对头,竟然……

  竟然亲自为永王李璘牵着马,坠着凳!

  那副卑躬屈膝的模样,当时只让他觉得荒谬可笑,是李林甫为了拉拢皇子、对抗自己而使出的拙劣伎俩。

  可现在……

  当“荆州”和“李林甫的谦恭”这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在他的脑海中猛然碰撞在一起时,一道撕裂黑暗的闪电,瞬间炸开!

  荆州!

  永王李璘,遥领的封号,不正是荆州大都督吗!

  荆州,是他的封地!

  叛军出自荆州!

  李林甫,那个老狐狸,那个从不做任何无用之功的老狗,他一大早去给李璘牵马,不是为了拉拢,不是为了示好……

  他是嗅到了什么!

  他是在恐惧!

  他是在向真正的力量低头!

  “呃……啊……”

  一声不似人声的、从喉咙深处挤压出的嘶哑呻吟,打破了大殿的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突兀的声音惊得一个哆嗦,他们循声望去,只见原本瘫在地上、形如烂泥的右相杨国忠,此刻正用他那肥硕的、颤抖的双手,死死撑着冰冷的金砖,试图将自己庞大的身躯给撑起来。

  他的脸,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泪水、鼻涕、口水和尘土混杂在一起,糊满了那张肥胖的脸,几缕散乱的头发黏在额头上。

  但他那双原本已经涣散无神的眼睛里,此刻却燃起了光!

  那是绝处逢生时,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疯狂!

  是找到替死鬼时,那种歇斯底里的怨毒!

  他失败了,杨家完了,大唐完了,都无所谓了!

  但在这一切都彻底完蛋之前,他要拉着一个人,一个他刚刚才想明白的罪魁祸首,一起下地狱!

  “永……永王……”

  杨国忠的嘴唇哆嗦着,牙齿磕碰得咯咯作响。

  他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摇摇欲坠。

  他伸出一根肥硕的手指,穿过沉寂的空气,穿过满朝文武惊愕的目光,直直地指向那个从始至终都保持着沉默的、几乎被所有人遗忘的亲王。

  李璘。

  “永王殿下!”

  杨国忠的声音陡然拔高,尖锐得如同夜枭的啼哭,撕裂了所有人的耳膜。

  “十路叛军!十路叛军皆出自荆州!”

  他往前踉跄了一步,用尽全身的力气咆哮道:“荆州是你的封地!你是荆州都督!你!你可知道情况?!”

  这一声质问,如同平地惊雷,在死气沉沉的大殿内轰然炸响!

  嗡——!

  一瞬间,时间静止了。

  所有人的动作都凝固在了这一刻。

  哭泣的官员忘记了抹眼泪,哀嚎的大臣忘记了捶胸顿足,就连那几个已经彻底精神崩溃、瘫软在地的老臣,也被人下意识地扶了起来。

  刷!

  刷!

  刷!

  上百道目光,如同上百支离弦的利箭,齐刷刷地调转方向,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死死地钉在了李璘的身上。

  那些目光里,蕴含的情绪复杂到了极点。

  有惊愕,有疑惑,有不敢置信,但更多的,是一种全新的、找到了宣泄口的恐惧!

  之前,他们恐惧的是一个未知的、无法抗拒的天灾。

  那“一日七十二城”的战报,就是神明的惩罚,让他们除了绝望,什么都做不了。

  可现在,杨国忠的话,给了他们一个目标。

  一个活生生的、触手可及的、可能与这场天灾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

  永王李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