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尼姑庵里藏风情-《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李璘的甲胄更显轻便与华贵,但在甲叶的缝隙间,依旧透着一股令人心寒的杀伐之气。

  李璘张开双臂,任由陈玄礼和两名小宦官为他穿戴。

  冰冷的甲片贴上身体,那熟悉的重量,让他感觉无比的安心。

  他不是一个喜欢躲在皇宫里发号施令的君主。

  他的江山,是真刀真枪,一刀一枪,从血与火中杀出来的!

  当最后一块护心镜扣上,李璘活动了一下手腕,感受着力量在体内流淌。

  他转过身,黑色的披风在身后扬起一个凌厉的弧度。

  他的目光扫过殿中每一个人。

  “出发。”

  月色如霜,笼罩着沉睡的长安城。

  长街之上,没有行人,没有更夫,只有十二骑卷起的夜风,带着刺骨的寒意。

  为首的,是身披黑龙甲的李璘。

  他的身后,是十尊如山如狱的杀神,甲胄在清冷的月光下,泛着幽暗的血色光泽。

  马蹄踏在青石板上,没有发出清脆的响声,反而沉闷如鼓点,一声声,敲在人心的最深处。

  袁天罡策马跟在最后,他觉得自己像是误入了鬼域的凡人。

  那十股煞气,已经不再是太极殿中那般收敛,而是肆无忌惮地释放出来,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这片夜色都染成了猩红。

  他甚至能看到,白起周身的空气都在微微扭曲,仿佛连光线都畏惧那纯粹的杀意。

  项羽喉咙里不时发出低低的、野兽般的呼噜声,像是在品尝着即将到来的杀戮。

  这根本不是人间的军队。

  这是从九幽地府中爬出来的魔神!

  而驾驭着这群魔神的,是那个御座上瘦削的身影。

  袁天罡看着最前方的李璘,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畏与恐惧。

  皇帝的心,比这十尊杀神加起来,还要冰冷,还要深不可测。

  很快,队伍在一处高墙大院前停下。

  “安国观”三个鎏金大字,在月光下依稀可见,笔法清隽,透着一股出尘之意。

  院墙内,黑漆漆一片,寂静无声,只有几缕若有似无的檀香,从墙头飘散出来,似乎在诉说着此地的清净与庄严。

  这里是长安城内最负盛名的女道观,据说观主道法高深,深得先帝与后宫贵妃们的信赖。

  多少达官显贵的家眷,都以能来此地听经祈福为荣。

  李璘抬起戴着黑铁手甲的右手,身后十骑瞬间勒马,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一丝杂音。

  他没有下马,只是微微侧头。

  几道黑色的影子,如鬼魅般从队伍后方的阴影中滑出,无声无息地跪伏在地。

  不良人。

  “进去。”

  李璘的声音从头盔下传出,冰冷而不带任何感情。

  “看看里面,都藏着些什么好东西。”

  “喏!”

  为首的不良人统领低声应道,随即一挥手,几道身影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贴上高墙,几个起落便翻了进去,消失在黑暗中。

  时间,在死一般的寂静中流淌。

  项羽开始不耐烦了,他胯下的乌骓马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焦躁,不停地刨着蹄子。

  他重重地哼了一声,巨戟的末端在地上划出一道刺眼的火花。

  “陛下,何须如此麻烦?俺一戟,便能将这破门砸个稀巴烂!”

  韩信瞥了他一眼,淡淡道:“霸王,陛下自有考量。”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从墙头跃下,快步来到李璘马前,单膝跪地,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微微发颤。

  “陛下!”

  他的头埋得很低,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污秽的东西,连汇报都觉得肮脏。

  “观内……观内并非清修之地!”

  “说。”

  李璘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

  不良人统领咽了口唾沫,强忍着恶心,急促地说道:“里面……里面是个淫窟!那些女道士,白天是仙风道骨的道姑,晚上……晚上就成了娼妓!”

  “属下潜入后殿,看到……看到十数名朝中官员,皆是三品以上的大员,正在与那些女道士饮酒作乐,行……行苟且之事!满地狼藉,酒气熏天,哪有半分道观的模样!”

  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连项羽那暴躁的呼吸声都停了下来。

  十大将军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那扇紧闭的朱漆大门上。

  原本清净的道观,在他们眼中,瞬间变成了一座藏污纳垢的魔窟。

  李璘沉默着,头盔下的双眼,幽深如井。

  他想起了金仙公主。

  他那位一心向道、不问世事的姑姑,在神武政变的第二天,就入宫见他。

  没有恭贺,没有劝谏,只是在临走前,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陛下若有空,可去安国观看看,那里的香火,似乎太盛了些。”

  当时他并未在意。

  现在想来,金仙公主身为皇室最尊贵的出家人,又岂会不知道这长安城里,哪座道观是真清修,哪座道观是假虔诚?

  她知道!

  她肯定早就知道这安国观的内里,是何等的肮脏腐臭!

  她只是不能说,也不能做。

  她是公主,是女冠,是清誉的化身,她不能让自己沾染上这种污秽。

  所以,她把这把刀,递给了自己这个刚刚用鲜血染红了龙椅的侄儿。

  她知道,他不在乎多背负一些骂名。

  她也知道,他最恨的,就是这种蛀空了大唐根基的硕鼠!

  “呵呵……”

  一声极轻的冷笑,从李璘的头盔下逸出。

  “好一个安国观……好一群为国为民的栋梁之臣啊……”

  他缓缓抬起手,黑色的手甲在月光下闪着森然的光。

  “袁天罡。”

  “臣在。”

  袁天罡立刻躬身。

  “用你的术法,给朕把这方圆一里,都封起来。”

  李璘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今夜,一只苍蝇,都不能飞出去。”

  “臣,遵旨!”

  袁天罡的面具下,渗出了冷汗。

  李璘的目光,转向了身侧那尊沉默的杀神。

  “白起。”

  “末将在。”

  白起的声音,像是两块冰在摩擦。

  “清场。”

  李璘只说了两个字。

  但这两个字,却蕴含着尸山血海。

  白起的嘴角,似乎微微动了一下,那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弧度,一个只有在嗅到死亡气息时,才会出现的表情。

  他点了点头。

  “一个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