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帝王末路-《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士卒们走上前,一把扯掉了那些板车上的黑布。

  “咕噜噜——”

  一阵滚动的声音响起。

  下一刻,李隆基和李亨的瞳孔,骤然缩成了针尖大小。

  堆积如山的……

  人头!

  一颗颗,一堆堆,就那样毫无遮掩地暴露在阳光之下。

  那些头颅,形态各异,有的人脸上还凝固着临死前的惊恐,有的人双目圆睁,死不瞑目。

  他们的头发和胡须,被干涸的血块黏在一起,散发出一种混杂着铜锈和腐肉的、令人作呕的甜腥气。

  风一吹,那股味道,直往鼻子里钻。

  李亨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声,弯下腰剧烈地干呕起来,连黄胆水都吐了出来。

  李隆基的身子剧烈地晃动了一下,他感觉天旋地转,眼前发黑。

  他戎马一生,见过的死人,堆起来也能成一座小山。

  可是,他从未见过如此骇人的景象!

  这不是战争,这是屠宰!

  那不是几十颗,不是几百颗,而是成千上万颗头颅堆积成的山!

  视觉的冲击,是如此的蛮横,如此的不讲道理,瞬间就击溃了他所有的心理防线。

  他能看到,冉闵和他那支可怖的军队,是如何在西域的大地上,掀起一场血腥风暴。

  城池被踏平,男人被屠戮,他们的头颅,堆成了这座献给新皇的“祭品”。

  他颤抖着嘴唇,看向冉闵,又看向那些面无表情的乞活军。

  他终于明白了。

  李璘让他来这里,不只是羞辱他。

  大唐在他的手中,才是盛世。

  李隆基笑了!

  他可以败。

  他可以被囚禁。

  他甚至可以死。

  但他不能在这屠夫面前,像条狗一样摇尾乞怜!

  他是李隆基!

  是大唐的太上皇!

  是曾经君临天下四十五载的开元天子!

  这天下,曾在他脚下颤抖!

  万国的使节,曾在他面前匍匐!

  就算如今龙游浅水,虎落平阳,他骨子里的那份骄傲,那份属于帝王的威严,也绝不容许一个区区武夫如此轻贱!

  李隆基晃动得厉害的身体,奇迹般地稳住了。

  他缓缓地,一寸一寸地,挺直了自己佝偻的脊背。

  那个曾经在歌舞与享乐中变得臃肿萎靡的老人,在这一刻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那个曾经引弓射猎,决胜千里的帝王之魂,重新占据了这具衰朽的躯壳。

  他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但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却重新凝聚起了焦点。

  那是一种深沉的、带着阅尽沧桑的威压。

  他无视了还在地上干呕的李亨,也无视了那座令人作呕的骷髅京观。

  他向前踏出了一步。

  这一步,不重,却踩在了所有人的心跳上。

  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那些原本被冉闵和他的军队吓得噤若寒蝉的百官,此刻都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这位失势的太上皇。

  李隆基的目光,穿过那令人窒息的血腥气,直直地落在了冉闵的脸上。

  “冉闵。”

  他的声音不大,甚至有些沙哑干涩,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本宫,奉神武皇帝之命,来迎接你。”

  本宫!

  当这两个字从李隆基口中吐出时,在场的文武百官,无不心头剧震!

  他们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听到这个称呼了。

  这不是一个落魄老人的自称,这是太上皇的自称!

  是在宣告,即便皇权旁落,他李隆基,依然是这大唐法理上的尊长!

  他看着冉闵,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惊恐和慌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他不是一个阶下囚,而依旧是那个高坐于太极殿龙椅之上的君主,在接见一位远征归来的边将。

  “西域一战,诸将士浴血奋战,扬我大唐国威,实在是劳苦功高。”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目光越过冉闵,扫向他身后那些煞气冲天的乞活军士卒。

  “诸将,劳苦功高!”

  这一声,洪亮而庄严,带着帝王特有的嘉奖与慰勉,回荡在死寂的朱雀门前。

  那些原本如雕塑般静立的乞活军将士,听到这句话,眼神中也不由自主地泛起了波澜。

  他们是乞活军,是冉闵的私军,只听从冉闵的号令。

  可他们,终究也是汉人,是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士卒。

  被一位曾经的帝王,用如此郑重的口吻当众褒奖功绩,这是他们从未有过的体验。

  一种奇异的感觉,在他们心中蔓延。

  冉闵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终于有了细微的变化。

  他的眼角,轻轻抽动了一下。

  他看着眼前的李隆基,这个本该被吓得屁滚尿流的老头,此刻却摆出了帝王的仪仗,用一种他从未领教过的方式,与他对峙。

  这不是武力的对抗,而是一种身份、一种气度、一种根植于血脉与历史的威严的碾压。

  冉闵可以杀人,可以屠城,可以视万物为刍狗。

  但他,终究只是一个武将。

  而李隆基,哪怕再落魄,他也是一位帝王。

  李隆基没有再看冉闵一眼,他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传令官。

  他缓缓转身,对着身后的内侍和官员,用一种不容置喙的口吻下令。

  “传本宫旨意,于曲江芙蓉园,设宴犒赏三军!”

  “将宫中最好的御酒、最肥美的牛羊,都给本宫送过去!”

  “告诉御厨,拿出他们所有的本事!若有半分怠慢,本宫唯他们是问!”

  他一番话说得行云流水,带着长年发号施令养成的绝对权威。

  那些原本属于李璘的内侍官员,竟在一瞬间被他的气势所慑,下意识地躬身领命。

  “喏!”

  他的背影,不再摇晃,不再佝偻。

  那是一种哪怕身处末路,也要维持着尊严的孤傲。

  李亨此刻也终于停止了干呕,他瘫坐在地上,满脸污秽,呆呆地看着自己父亲的背影,眼神里充满了迷茫。

  他想不明白,父皇明明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为何还能……

  还能有如此的气势?

  恍惚间。

  李亨似乎明白了。

  太上皇李隆基,接受了太上皇的身份!

  李亨也从李隆基的背影,看出了四个字:帝王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