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宁立刻站了起来,道:“请进。”
下一息,门就被推开,鸿鹄楼的伙计领着一个身穿深灰色大袖对襟长衫、头戴文士巾的男人走了进来。
却见男人五六十岁的年纪,留着一瞥山羊胡,眉眼祥和,通身的文人气质,正是温宁前两天刚在醉仙阁见过的许院长——许文昌。
温宁心里一喜,连忙和王承安一起,向许文昌行了个礼,“见过许院长,许院长愿意来赴宴,是我们的荣幸。”
许文昌不动声色地打量了面前的男女一眼,见他们礼仪周全,表情诚挚,看着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性子,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他实在担心,自家那个宝贝孙女又给他寻了个难办的差事。
他给他们回了个礼,淡声道:“两位不必如此多礼,老夫此番是受我家不孝孙女所托,来看看情况的。但……温家六郎的事已是盖棺定论,老夫不知道两位找老夫,还想说些什么。”
他语气虽温和有礼,但不难听出里头带着浓浓的疏离和客气。
显然就真的只是被赶鸭子上架,过来走一圈的。
温宁看在眼里,没急着说什么,做出一个请的姿势,道:“许院长,我是温予的阿姐,温宁,在家行三。我知道许院长为了温予的事情,已是做了许多调查。我设这个宴席,一是为了替我家那不省心的弟弟给许院长表达歉意,温予的事情让许院长劳心了。二是,确实还想给我家那小子说几句话。”
“还请许院长先坐下,如许院长这样的人物,自是会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若许院长听我说完后,还是觉得我弟弟这件事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我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听着面前女子这一番不卑不亢、条理清晰的发言,许文昌有些讶异。
却又忍不住有些欣赏。
他做了这么多年院长,什么家属没见过?那种胡搅蛮缠,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家属,是最让他头疼,也是他最不想搭理的。
正如这女子所说,他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这个原则和底线之内,没有任何的人情或脸面可讲,否则,他也无法管好偌大一家书院。
他原本只是想过来跟他们说清楚,饭是不打算吃的,但这会儿,他改了主意,走过去撩了撩衣摆坐下,道:“既然温娘子这么说了,老夫就姑且听一听吧。”
温宁微微一笑,提起茶壶,主动过去给许文昌满上了茶,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坐好,才道:“前天,我去了醉仙阁用晚膳,当时醉仙阁举办了一场吟诗大会,许院长是评审之一,当时参赛的人里,有一个名为赵含光的,不知道许院长可还记得?”
许文昌微微扬眉,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扯到了那天的吟诗大会,还是撸了撸胡须,念出了一句诗:“醉后不知年几许,醒来只余空彷徨。”
温宁眼神一亮。
这正是温予写的那首诗!
“这位赵郎君的诗写得虽然还欠点火候,但能看出来,颇有灵气,是当时参赛的郎君里,让人比较印象深刻的,若是能正常评比,他应该能进前三名,可惜啊。”
温宁嘴角的弧度扬得更高了,一眨不眨地看着许文昌,道:“谢许院长的认可。当时那个郎君,便是我那不成器的弟弟,温予。”
许文昌一怔,猛地抬眼,不可置信地看着她,“那是令弟?不可能……”
说着,他突然想起当时那个赵含光是带着面具参赛的,连脸都不愿意露,这名字,也自然可以是假的。
他眉头一皱,“这是怎么回事?为何令弟有这般才华,却一直蹉跎自己的学业?老夫看过他每次的小考成绩,几乎都是倒数。”
温宁的眼帘微微一垂,只淡声道了句:“许院长应是听说过,我和弟弟在家里,只是庶出,我弟弟心思敏锐,他一直藏拙,本意不过是为了保护我和我们娘。”
许文昌眼睫微颤。
虽然他向来醉心学术,但不代表他对大户人家后院的这些俗事不了解。
他眉头微蹙,“温娘子说这些是为了什么?不管温六郎是因为什么藏拙,他这回主动帮冯九郎写功课,欺瞒师长,也是事实。”
“许院长,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博取你的同情,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弟弟是个什么样的人。”
温宁看着他,眼神沉静,“温予是个为了我和娘,宁愿被人看轻鄙夷,也要藏起自己才华的人。他长到这么大,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是一个人默默扛过去的。若他想攀附权贵,早就可以做了,又岂会等到现在。”
“他这样的人,绝不可能与冯九这样的纨绔子弟混在一起,也绝不可能为了讨好他,主动提出替他写功课!事实上,我弟弟当初就是被逼的,冯九看破了他在藏拙,拿这一件事威胁恐吓他,甚至对他拳脚相加。”
“这件事我弟弟确实做了。但……看在他并不是主动要做这件事的份上,看在他也不过是个被人胁迫的可怜人,不知道许院长……能否再给他一次机会?”
面前的女子虽然在说着请求的话,却坐姿笔挺,眼神明亮,这种处于劣势却也丝毫不卑躬屈膝的风骨,不得不说,很是让许文昌动容。
他时常教育学生,人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风骨,只要一个人的风骨尚存,这天底下便没有一个人可以看不起他。
但若一个人的风骨垮了,这个人,也就真的垮了。
他不敢说自己十分了解温予,毕竟他没有亲自教导过他。
但看着眼前的温宁,他觉得,能有这样一个阿姐的人,理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温宁说完后,便没再说话,只静静地看着对面的人。
只是,没有人知道,她放在几面下的手已是悄然握起。
王承安看了她一眼,拿起面前的茶盏,朝着许文昌的方向举了举,也一脸诚挚道:“许院长,予儿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再清楚不过。我也希望许院长能再给予儿一次机会,他定然不会让许院长失望的!”
许文昌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温宁,终是抚了抚胡须,道:“若真的能证实温六郎是被逼的,因为这件事要给予温六郎退学处分,确实有些过了。”
“只是……正如温娘子所说,老夫为了调查这件事,特意去了一趟府衙大牢,当初冯九郎身边那两个小厮信誓旦旦地说,代写功课这件事,是温六郎主动的。”
见许文昌的态度终于松动了,温宁眉眼一喜,立刻道:“他们在说谎!虽然我暂时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说谎,但我会查清楚这件事。我听许姑娘说,许院长定了明天午膳后,就启程去徐州,在那之前,我会给许院长一个交代。”
许文昌微微扬眉。
他没有问温宁要怎么查清楚这件事,只是笑笑道:“好,看在温娘子一片爱弟之心的份上,老夫就再给温六郎一次机会。温六郎能有你这样的阿姐,是他的幸运。这饭就不用吃了,明天老夫等着你们。”
说完,便站了起来,要往外走。
温宁知道,许文昌的意思是,在真相出来前,不想与他们掺杂太多私情。
她快速地和王承安对看了一眼,也站了起来,道:“我们送许院长出去。”
许文昌也没拒绝。
三人一同走到了鸿鹄楼门口,温宁和王承安站在一起,和许文昌说着告辞的话。
却不知道,从他们走出鸿鹄楼的那一刻,不远处的一辆黑色马车里,便有一双阴沉沉的眼睛,把他们的一举一动全数收入眼中。
? ?下一章修罗场!
下一息,门就被推开,鸿鹄楼的伙计领着一个身穿深灰色大袖对襟长衫、头戴文士巾的男人走了进来。
却见男人五六十岁的年纪,留着一瞥山羊胡,眉眼祥和,通身的文人气质,正是温宁前两天刚在醉仙阁见过的许院长——许文昌。
温宁心里一喜,连忙和王承安一起,向许文昌行了个礼,“见过许院长,许院长愿意来赴宴,是我们的荣幸。”
许文昌不动声色地打量了面前的男女一眼,见他们礼仪周全,表情诚挚,看着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性子,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他实在担心,自家那个宝贝孙女又给他寻了个难办的差事。
他给他们回了个礼,淡声道:“两位不必如此多礼,老夫此番是受我家不孝孙女所托,来看看情况的。但……温家六郎的事已是盖棺定论,老夫不知道两位找老夫,还想说些什么。”
他语气虽温和有礼,但不难听出里头带着浓浓的疏离和客气。
显然就真的只是被赶鸭子上架,过来走一圈的。
温宁看在眼里,没急着说什么,做出一个请的姿势,道:“许院长,我是温予的阿姐,温宁,在家行三。我知道许院长为了温予的事情,已是做了许多调查。我设这个宴席,一是为了替我家那不省心的弟弟给许院长表达歉意,温予的事情让许院长劳心了。二是,确实还想给我家那小子说几句话。”
“还请许院长先坐下,如许院长这样的人物,自是会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若许院长听我说完后,还是觉得我弟弟这件事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我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听着面前女子这一番不卑不亢、条理清晰的发言,许文昌有些讶异。
却又忍不住有些欣赏。
他做了这么多年院长,什么家属没见过?那种胡搅蛮缠,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家属,是最让他头疼,也是他最不想搭理的。
正如这女子所说,他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这个原则和底线之内,没有任何的人情或脸面可讲,否则,他也无法管好偌大一家书院。
他原本只是想过来跟他们说清楚,饭是不打算吃的,但这会儿,他改了主意,走过去撩了撩衣摆坐下,道:“既然温娘子这么说了,老夫就姑且听一听吧。”
温宁微微一笑,提起茶壶,主动过去给许文昌满上了茶,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坐好,才道:“前天,我去了醉仙阁用晚膳,当时醉仙阁举办了一场吟诗大会,许院长是评审之一,当时参赛的人里,有一个名为赵含光的,不知道许院长可还记得?”
许文昌微微扬眉,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扯到了那天的吟诗大会,还是撸了撸胡须,念出了一句诗:“醉后不知年几许,醒来只余空彷徨。”
温宁眼神一亮。
这正是温予写的那首诗!
“这位赵郎君的诗写得虽然还欠点火候,但能看出来,颇有灵气,是当时参赛的郎君里,让人比较印象深刻的,若是能正常评比,他应该能进前三名,可惜啊。”
温宁嘴角的弧度扬得更高了,一眨不眨地看着许文昌,道:“谢许院长的认可。当时那个郎君,便是我那不成器的弟弟,温予。”
许文昌一怔,猛地抬眼,不可置信地看着她,“那是令弟?不可能……”
说着,他突然想起当时那个赵含光是带着面具参赛的,连脸都不愿意露,这名字,也自然可以是假的。
他眉头一皱,“这是怎么回事?为何令弟有这般才华,却一直蹉跎自己的学业?老夫看过他每次的小考成绩,几乎都是倒数。”
温宁的眼帘微微一垂,只淡声道了句:“许院长应是听说过,我和弟弟在家里,只是庶出,我弟弟心思敏锐,他一直藏拙,本意不过是为了保护我和我们娘。”
许文昌眼睫微颤。
虽然他向来醉心学术,但不代表他对大户人家后院的这些俗事不了解。
他眉头微蹙,“温娘子说这些是为了什么?不管温六郎是因为什么藏拙,他这回主动帮冯九郎写功课,欺瞒师长,也是事实。”
“许院长,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博取你的同情,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弟弟是个什么样的人。”
温宁看着他,眼神沉静,“温予是个为了我和娘,宁愿被人看轻鄙夷,也要藏起自己才华的人。他长到这么大,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是一个人默默扛过去的。若他想攀附权贵,早就可以做了,又岂会等到现在。”
“他这样的人,绝不可能与冯九这样的纨绔子弟混在一起,也绝不可能为了讨好他,主动提出替他写功课!事实上,我弟弟当初就是被逼的,冯九看破了他在藏拙,拿这一件事威胁恐吓他,甚至对他拳脚相加。”
“这件事我弟弟确实做了。但……看在他并不是主动要做这件事的份上,看在他也不过是个被人胁迫的可怜人,不知道许院长……能否再给他一次机会?”
面前的女子虽然在说着请求的话,却坐姿笔挺,眼神明亮,这种处于劣势却也丝毫不卑躬屈膝的风骨,不得不说,很是让许文昌动容。
他时常教育学生,人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风骨,只要一个人的风骨尚存,这天底下便没有一个人可以看不起他。
但若一个人的风骨垮了,这个人,也就真的垮了。
他不敢说自己十分了解温予,毕竟他没有亲自教导过他。
但看着眼前的温宁,他觉得,能有这样一个阿姐的人,理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温宁说完后,便没再说话,只静静地看着对面的人。
只是,没有人知道,她放在几面下的手已是悄然握起。
王承安看了她一眼,拿起面前的茶盏,朝着许文昌的方向举了举,也一脸诚挚道:“许院长,予儿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再清楚不过。我也希望许院长能再给予儿一次机会,他定然不会让许院长失望的!”
许文昌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温宁,终是抚了抚胡须,道:“若真的能证实温六郎是被逼的,因为这件事要给予温六郎退学处分,确实有些过了。”
“只是……正如温娘子所说,老夫为了调查这件事,特意去了一趟府衙大牢,当初冯九郎身边那两个小厮信誓旦旦地说,代写功课这件事,是温六郎主动的。”
见许文昌的态度终于松动了,温宁眉眼一喜,立刻道:“他们在说谎!虽然我暂时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说谎,但我会查清楚这件事。我听许姑娘说,许院长定了明天午膳后,就启程去徐州,在那之前,我会给许院长一个交代。”
许文昌微微扬眉。
他没有问温宁要怎么查清楚这件事,只是笑笑道:“好,看在温娘子一片爱弟之心的份上,老夫就再给温六郎一次机会。温六郎能有你这样的阿姐,是他的幸运。这饭就不用吃了,明天老夫等着你们。”
说完,便站了起来,要往外走。
温宁知道,许文昌的意思是,在真相出来前,不想与他们掺杂太多私情。
她快速地和王承安对看了一眼,也站了起来,道:“我们送许院长出去。”
许文昌也没拒绝。
三人一同走到了鸿鹄楼门口,温宁和王承安站在一起,和许文昌说着告辞的话。
却不知道,从他们走出鸿鹄楼的那一刻,不远处的一辆黑色马车里,便有一双阴沉沉的眼睛,把他们的一举一动全数收入眼中。
? ?下一章修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