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给我来瓶鹤顶红-《我在大唐开诊所》

  陶柳村。

  楚天青的青砖小院里,此刻挤满了前来求诊的村民。

  这是楚天青每半个月在诊所里组织的义诊。

  毕竟积分这东西......

  与其等别人来看病被动增加,倒不如自己主动出击来的快些。

  好在这些病患自己之前都医治过,大部分都是来拿药的,既不必费神问诊,积分又源源不断。

  正忙活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大娘突然挤到前头,压低声音道:“楚公子,快给我瓶鹤顶红。”

  “吔?”

  楚天青手一抖,刚包好的药散了一桌。

  他抬头仔细打量,看清是村南的周大娘。

  她上个月刚得了个小孙子,这会儿是有什么想不开的事儿吗?

  "您...要什么?"

  "鹤顶红啊!"

  周大娘急得直跺脚:"您快些,我赶着回家做饭呢!"

  做饭?

  用鹤顶红?

  这是要和家人同归于尽啊?

  楚天青顿时头皮发麻。

  “大娘...”

  他放下药包,一脸真挚的说道:“您可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其实生活还是很美好的,是充满希望的,是.....”

  "哎哟!"

  周大娘急得直拍大腿:"就....就是上回你给我开的那个药,说是能通脉平喘的!"

  听到这话,楚天青恍然,随即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儿,对一旁的沈灵儿道。

  “灵儿,给她拿瓶红景天。”

  将红景天交给周大娘,下一个求诊的老大爷坐到面前道。

  “楚公子,我来拿来那个......百草枯。”

  我擦~

  楚天青无奈。

  这老头老太太们一个比一个硬核啊!

  楚天青深吸一口气:“您就说我上次给你拿的是治什么病的药。”

  “哦,肝火旺盛。”

  “明白了。”

  楚天青深点了点头,对沈灵儿道。

  “拿个夏枯草。”

  送走这位老大爷,下一个病患直接就道。

  “楚公子,我要.....两只青蛙。”

  我还给你两个蛤蟆呢!

  楚天青虽然无奈,但这次倒是不难猜。

  二甲双胍。

  专治高血糖。

  “楚公子,来个白兰地!”

  白兰地?

  我还想喝呢!

  “什么病!”

  “嗓子疼。”

  “灵儿!蒲地蓝!”

  ......

  病人:“糯米和肉松!”

  楚天青:“端午节还没到,说症状!”

  病人:“皮痒,起疹子。”

  楚天青:“灵儿!糠酸莫米松!”

  .....

  病人:“我要一个阿弥陀佛止咳药。”

  楚天青:“......灵儿,京都念慈庵!”

  .....

  病人:“楚公子,我要那个水性杨花膏。”

  楚天青:“灵儿,水杨酸软膏!”

  .....

  病人:“楚公子.....额....我忘了要拿什么药了。”

  楚天青:“说吧,你只要说两个字,我就能猜....知道。”

  病人:“哦哦,胶.....囊”

  楚天青:“.......”

  诊你妹啊!

  楚天青已经想掀桌子了。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药名记忆法?

  青蛙、蛤蟆也就算了,现在连"胶囊"都能当关键词了?

  药名就这么难记吗?

  实在不行,你们拿着药盒过来也算一回啊!

  这看个病又吓人,又懵逼的。

  “就是清热解毒的那个。”病人突然想了起来。

  “灵儿,牛黄解毒胶囊。”

  ......

  院中病人来往不绝,在这其中,孙思邈站坐在一旁,静静地注视着正在看诊的楚天青,眼中尽是欣慰之色

  天色微明时,孙思邈便已起身。

  他便背着药篓出了城门,本想去城外看看有没有草药能够采一些。

  但行至半路,却见三三两两的百姓都往陶柳村方向赶。

  好奇之下,他拦了一个村民询问,得知了楚天青今日在家中义诊。

  听到这话,孙思邈也是想起了之前在集市上遇到的那个年轻大夫,想起当日那精妙的"逆气推宫手",他顿时改了主意,随着人流往陶柳村走去。

  到了楚天青的小院,他寻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静静观察起来。

  虽然楚天青的很多现代的医学术语孙思邈听不大懂,但在他跟病人解释病症的时候,各种原理却也让孙思邈暗自点头。

  就像此时,楚天青正为一名老者问诊。

  “您这症状是支气管炎症引起的。”

  楚天青边把脉边解释:“就是肺里的细小气道肿胀了,像被绳子扎住的水管,气息进出不畅。”

  孙思邈眉头微动。

  虽然"支气管"这样的词听着陌生,但"气道肿胀"、"气息不畅"的比喻却形象生动。

  他暗自点头,这解释比医书上"肺气壅塞"的说法更易理解。

  随后,他又见楚天青对一位头晕的老妪说道:“您这是血压偏高,就像河道里的水太急,冲得堤岸发颤。”

  孙思邈不禁捻须沉思。

  虽不懂"血压"为何物,但将人体比作河道的说法,与他"气血如水"的医理不谋而合。

  更妙的是,这比喻连不识字的村妇都能明白。

  “有意思......”

  孙思邈轻声自语。

  这年轻人的说法虽与医书术语不同,却处处暗合医道至理,更难得的是能让寻常百姓一听就懂。

  他望着楚天青耐心解释的身影,眼中的赞赏之色愈浓。

  ......

  一个上午过去,随着最后一位病人拿着药包离开,楚天青终于长舒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看着满桌狼藉的药包和画满简笔画的药盒,不由得苦笑摇头。

  “楚大夫当真是妙手人心!贫道佩服!”

  身后突然传来一个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

  楚天青吓了一跳,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他慌忙转身,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不知何时已站在院中。

  老者一袭素色布衣,腰间挂着个磨得发亮的葫芦,正含笑望着他。

  楚天青觉得眼前的老者分外眼熟,却又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

  还是沈灵儿率先想起,赶忙对楚天青指明道:“公子,他是不是那天我们在集市上碰到的老大夫?就是你用逆气推宫手的那次!”

  “哦!”

  楚天青也是恍然大悟,赶忙上前道:“老先生,又见面了啊。”

  孙思邈点头笑了笑:“小友别来无恙。”

  楚天青也是笑道:“上次匆匆一别,还未请教老先生尊姓大名。”

  “贫道姓孙,名思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