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先祖荣耀!当机立断纳哈出!-《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地动山摇的爆炸声撕裂夜幕,纳哈出原本斜倚在虎皮椅上的脊背瞬间绷紧。

  纳哈出豁然坐直了身体,脸色颇为难看。

  “快去弄清楚,发生了什么?”

  帐外此起彼伏的警钟混着马蹄声由远及近,纳哈出却仿佛凝固在原地。

  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牛皮帐上,忽明忽暗间,那张饱经风霜的面庞浮现出复杂的神情——眼角的褶皱里藏着草原狼般的警惕,眼底却燃烧着老而弥坚的战意。

  记忆如潮水漫过心头。数月前从高丽传来的密报犹在耳畔:明军战船遮蔽海面,如黑色铁幕般踏平倭国诸岛;如今陈兵鸭绿江畔,兵锋直指辽东。

  纳哈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扶手,苍老的瞳孔中却迸发出锐利的光芒。

  他太清楚朱元璋的野心了——这场攻势绝非寻常的边境劫掠,而是要将元朝在辽东的最后根基连根拔起。

  大手突然重重拍在案几上,震得沙盘里的小旗簌簌作响。

  纳哈出枯瘦的身躯里仿佛注入了新的力量,浑浊的双眼闪过狼一般的狡黠。

  他比谁都明白,明军的雷霆之势既是危机,也是转机。

  辽东广袤的土地上,那些拥兵自重的部落首领、盘踞一方的草莽豪强,哪个不是在刀尖上舔血的狠角色?

  只要将这些人串联起来,以共同的利益为绳索,就能编织出一张足以绞碎明军的大网。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还成了这支联军的统帅。

  纳哈出凝视着摇曳的烛火,恍惚间看见先祖木华黎跨着追风宝马,在成吉思汗的帐前受封的场景。

  黄金家族的荣光、太师国王的赫赫威名,如同一座沉重的丰碑矗立在他的灵魂深处。

  “木华黎的子孙,怎可向叛贼俯首?”纳哈出的喉间发出低沉的呢喃。

  他的先祖可是木华黎啊!

  这位被成吉思汗誉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的开国元勋,以一柄玄铁战斧劈开了蒙古帝国的壮阔版图。

  十二岁时,木华黎便追随铁木真,在克烈部突袭的火光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保护主君的人墙;阔亦田之战,他单骑突入乃蛮部军阵,如入无人之境,将象征权力的纛旗斩落,令敌军望风披靡。

  成吉思汗西征前夕,亲手将象征最高军权的九斿白纛授予木华黎,册封其为“太师国王”,赋予“承制得专封拜”的特权。

  自此,这位出身札剌儿部的猛将率孤军经略中原,以区区十万骑兵横扫金国,从野狐岭的尸山血海到汴梁城头的落日余晖,他用七年时间攻克金国五十余城,将大半个华北纳入蒙古治下。

  他独创的“陷阵必以敢死之士为前锋,继以精骑冲阵”战术,让金国重甲步兵闻风丧胆;建立的汉军万户制度,更成为蒙古统治中原的基石。

  木华黎临终前仍执戈指向金国残部,其“不灭金,不返师”的遗言震动朝野。

  成吉思汗亲赐的九环金刀代代相传,每一道环纹都镌刻着征服的传奇。

  当纳哈出抚摸祖传的九环金刀时,指尖触碰的不仅是冰凉的钢铁,更是七百年间未曾冷却的荣耀——木华黎的名字,早已化作蒙古铁骑的战魂,永远镌刻在草原的史诗之中。

  所以,木华黎的子孙,绝不能给先祖丢脸,更不能投降大明!

  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纳哈出迅速恢复了镇定,腰背挺得笔直。

  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略显迟暮的老将,而是化身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联军统帅——他要让朱元璋知道,辽东的土地下,埋葬着足以让明军血流成河的荆棘。

  “大王,东侧营垒遭明军突袭!”

  “明军火器铺天盖地,营寨损失惨重!”

  一名传令兵急匆匆地入内禀报道。

  纳哈出听后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了一丝狠厉。

  这分明就是明军来了援兵!

  可这援兵从什么地方来的?

  唯一的可能,那就是从金州盖州等地登陆!

  换句话说,乃剌吾与忽儿卜花他们失败了!

  正当这个时候,帐外马蹄声再次由远及近,第二名传令兵踉跄着扑倒在地,青铜头盔滚出老远。

  “大王,西侧营垒也遭到了明军进攻,而且……而且……”

  话说到这儿,传令兵却有些迟疑,眼中满是惊惧惶恐。

  “快说!”纳哈出不耐烦地催促道,“而且什么?”

  传令兵强忍着心中的恐惧,急忙道:“而且他们祭出黄龙旗!”

  此话一出,纳哈出瞳孔猛地一缩,大步上前一把将传令兵从地上拎了起来。

  “该死的!你刚刚说什么?大明黄龙旗?”

  无怪纳哈出如此失态,实在是这消息太惊人了。

  大元与大明鏖战数十载,彼此底细早已摸得通透。

  黄龙旗上五爪金龙盘云,这等规制唯有佩印大将军方能执掌。

  此刻辽东战事胶着,冯胜、傅友德两个大将军已率主力压境,马云、叶旺不过是镇守一方的杂号将军,哪有资格动用此等军旗?

  那也就意味着,朱元璋不但派遣了援军,而且还是一位佩印大将军亲自前来!

  那会是谁?

  徐达还是李文忠?!

  一想到这儿,纳哈出整个人都不好了,将传令兵一把摔到了地上。

  “该死!真是该死啊!”

  “朱元璋你他娘地是疯了吗?”

  朱元璋竟又调来了一个大将军,分明是要将他逼入绝境!

  徐达善用正兵,每逢大战必稳扎稳打;李文忠精于奔袭,千里奇袭如鬼魅降临。

  无论来者何人,皆是能征善战的沙场宿将,麾下更有蓝玉、常茂等二十余员虎狼战将,各个手握万军、身经百战。

  一想到这儿,纳哈出就有些绝望。

  元朝气数已尽,自己拼尽全力拼凑的联军,在大明这等豪华阵容面前,不过是困兽犹斗。

  冷汗顺着苍老的脖颈滑入衣领,纳哈出一时间竟生出了退缩之意。

  不管来的是徐达还是李文忠,再加上铁山堡内的五万辽东军,此战他们别说困杀马云与叶旺等人了,甚至极有可能会被逆转局势反被包围!

  麾下这十万铁骑可是他纳哈出的嫡系部众,绝对不能有失。

  可布防了这么久,眼瞅着马上就能成功了,就这么撤军的话……我这个大元王朝的开元王不要面子的吗?

  正当纳哈出犹豫不决的时候,又有一名传令兵急匆匆地冲入营帐。

  “大王,有一路明军直冲中军阵地,数量……”

  听到这话,纳哈出哪里还敢犹豫,立刻朗声喝道:“传我命令,立刻撤军!”

  此话一出,众人全都傻眼了。

  传令兵还没出来的话,只能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数量……并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