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船靠岸时,晨雾还未散尽。苏研扶着船舷,指尖还残留着龙血特有的铁锈味。昨夜那支毒箭被康熙贴身收着,临下船前只留给她一句:“查查惠妃。“
“娘娘当心。“李德全虚扶了一把,“皇上有旨,请您先回承乾宫歇着。“
苏研颔首,目光却扫过码头上跪迎的官员。几个穿蓝绸袍子的格外显眼——是内务府的人,领头的正是惠妃兄长凌普。
回宫轿辇刚过隆宗门,阿瑾就急匆匆迎上来:“娘娘,良贵人候您多时了,说是...说是来谢恩的。“
“谢恩?“苏研挑眉。这位卫氏向来与惠妃走得近,自从她封为贵人之后除了非必要的场合鲜少踏出过延禧宫。
殿内熏着过浓的百合香,良贵人正襟危坐,见苏研进来立刻起身行礼。她今日特意穿了件藕荷色绣缠枝纹的旗装,发间只簪一支素银钗——刻意打扮得素净。
“妹妹快请起。“苏研示意阿瑾上茶,“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良贵人未语先红眼眶:“听闻娘娘前线抗疫有功,妾身特来道贺。“说着从袖中取出个锦盒,“这是家父从岭南带回的龙眼蜜,最是养人...“
苏研笑着接过,指腹在盒底摸到道细微的凹痕——是道划痕,形如梅枝。她心头一跳,这是惠妃宫里特有的标记。
“妹妹有心了。“她不动声色地将蜜罐搁在案上,“前线将士若知道妹妹这般挂念,定会感念天恩。“
良贵人绞着帕子,突然扑通跪下:“其实...其实妾身还有事相求。“
来了。苏研吹了吹茶沫:“但说无妨。“
“求娘娘赐张得子方!“良贵人泪珠簌簌而落,“妾身入宫三载,至今...至今...“
苏研眸光微闪。卫氏去年才小产过,太医院明明诊过说她宫寒未愈不宜受孕。这事惠妃最清楚不过,如今却...
“妹妹先起来。“她弯腰扶人,趁机搭了下良贵人脉门。指下脉象虚滑,果然是胞宫受损之兆。“这方子倒不难,只是...“
“只要娘娘肯赐方,妾身愿结草衔环!“良贵人突然抓住她手腕,力道大得惊人,“惠妃娘娘说,宁妃的方子最是灵验...“
苏研眼底划过一丝冷意。果然。她抽回手,转身走向药柜:“本宫这儿确有张祖传的方子。“取出纸笺时,她指尖在某个抽屉边缘顿了顿,“只是药性温和,需连服三月才见效。“
良贵人喜出望外,连连磕头:“三月无妨!只要能有孕...“
“阿瑾,取笔墨来。“苏研垂眸掩住眼底算计。这方子确实能调理宫寒,但里头那味雪蛤需用黄酒蒸过——恰好会延缓受孕。若按方服用,卫氏最快也要来年开春才能怀上。
良贵人千恩万谢地捧着药方走了。苏研站在窗前,看她欢天喜地奔向等在宫道尽头的惠妃宫女,唇角浮起冷笑。
“娘娘为何帮她?“阿瑾不解,“她可是惠妃的人...“
“傻丫头。“苏研摩挲着茶盏,“来年三月选秀,皇上必会纳新人。届时良贵人就是真怀上,也不过是添个末位皇子。“
她没说完的是——若八阿哥晚生三月,便与大位彻底无缘。九子夺嫡的棋局,从这一刻已经开始。
午膳时分,慈宁宫突然来人。苏研刚迈进殿门,就听见太皇太后带着笑意的声音:“宁丫头来得正好,尝尝这新贡的碧螺春。“
老人家今日气色极好,腕上还戴着串陌生的珊瑚手钏。苏研行礼时多瞧了两眼,发现每颗珊瑚珠上都刻着细小的梵文。
“江南刚进献的。“太皇太后顺着她目光晃了晃手腕,“说是能辟邪。“
苏研心头微动。皇帝遇刺的消息应当还没传回宫,可这“辟邪“之说...
“哀家听说,“太皇太后突然话锋一转,“你给良贵人开了得子方?“
茶盏在苏研手中微微一颤。消息传得这样快?
“卫氏身子弱,臣妾只是开了调理的方子。“
“是么?“太皇太后意味深长地笑了,“惠妃方才来请安,可是把你这方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殿角的鎏金自鸣钟突然咔哒作响。苏研盯着钟摆晃动的影子,忽然明白了什么——惠妃这是要借她的手,绝了良贵人的子嗣缘!
“臣妾愚钝。“她放下茶盏,“只懂些粗浅医术。“
太皇太后突然倾身,珊瑚手钏擦过案几发出清脆声响:“知道先帝的端敬皇后怎么没的吗?“老人家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就是吃了太医院的'得子方'。“
苏研后背瞬间沁出冷汗。端敬皇后死时血崩而亡,史书记载是“误服虎狼药“...
“臣妾的方子绝对安全!“她慌忙跪下,“只是...“
“只是会让人晚些怀上。“太皇太后接过话头,竟笑出声来,“好孩子,起来吧。哀家又不是怪你。“
苏研惊疑不定地抬头,正对上老人家狡黠的目光:“惠妃那点心思,哀家门儿清。她兄长管着内务府采买,这些年往江南运了多少红珊瑚,真当哀家不知道?“
红珊瑚?苏研突然想起御船上那支箭——箭尾也嵌着颗红珊瑚珠。
“皇上他...“
“平安着呢。“太皇太后拍拍她手背,“倒是你,近日少出门。惠妃盯上你了。“
回到承乾宫已是日暮。苏研刚换下朝服,阿瑾就白着脸跑进来:“娘娘!章佳庶妃的宫女...殁了!“
“什么?“苏研手中玉梳“啪“地折断,“春杏怎么死的?“
“说是失足落井...“阿瑾递上个沾血的帕子,“但有人在井边发现了这个。“
展开帕子,里头包着半片金叶子——边缘还沾着朱砂。苏研指尖发颤,这分明是祭祀用的冥器,背面刻着“癸未“二字。
先皇后殁年。
“备轿。“她突然起身,“去景仁宫。“
“娘娘!“阿瑾吓得拽住她袖子,“那可是凶宫!“
“正因为是凶宫...“苏研从妆奁底层取出把钥匙,“才要去。“
夜色中的景仁宫像头蛰伏的兽。大火过后,唯有偏殿一角还算完好。苏研举着风灯,在焦黑的梁柱间穿行,最后停在一面熏黑的墙前。
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有灰尘簌簌落下。暗格后是个巴掌大的瓷坛,揭开后满坛朱砂刺得人眼疼。
“果然...“苏研喃喃。朱砂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纸,展开后竟是张生辰八字——不是旁人的,正是当年早夭的承祜太子。
“娘娘!“阿瑾突然惊恐地拽她,“外头...外头有动静!“
苏研迅速将东西塞进袖中。刚吹灭灯,就听见瓦砾被踩动的声响。月光下,一道纤细身影正蹑手蹑脚地向偏殿靠近——看身形,竟像是良贵人!
“她来做什么...“苏研蹙眉,突然瞥见良贵人手中闪着寒光的物件。待看清那是什么,她浑身血液都冻住了。
那是一把金剪刀,刀柄上缠着朱砂线——民间用来剪“替身“的凶器。
良贵人鬼鬼祟祟蹲下身,开始挖墙角。苏研正犹豫要不要现身,远处突然传来侍卫的呵斥声。
“什么人!“
良贵人吓得一哆嗦,剪刀当啷落地。她慌不择路地逃跑时,腰间掉下个香囊。苏研等脚步声远去才上前拾起,里头竟是一小包骨灰!
“娘、娘娘...“阿瑾声音发颤,“咱们快走吧...“
苏研却盯着香囊内衬上绣的字出神——“癸未年腊月廿三“。正是先皇后难产那日,也是...她瞳孔骤缩,也是康熙第一次遇刺的日子。
回宫路上,苏研一直摩挲着袖中那张八字。若她没记错,承祜太子生于康熙十三年,而先皇后...
“娘娘!“承乾宫的小太监慌慌张张迎上来,“惠妃娘娘宫里来人了,说是...说是良贵人偷了东西!“
苏研冷笑。好快的倒打一耙。
“就说本宫睡了。“她刚转身,却见惠妃身边的崔嬷嬷已经堵在宫道上,身后还跟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太监。
“宁妃娘娘金安。“老嬷嬷笑得满脸褶子,“老奴奉旨搜查各宫,找把金剪刀。“她意有所指地看了眼苏研袖口,“据说...沾了朱砂的。“
苏研袖中的手猛地攥紧。她忽然明白了——这是个死局。无论交不交出剪刀,只要沾上朱砂的嫌疑...
“本宫这儿没有剪刀。“她昂起头,“倒是有样东西,请嬷嬷转交惠妃。“
崔嬷嬷疑惑地接过荷包,刚打开就吓得面如土色——里头正是良贵人落下的那包骨灰。
“告诉惠妃。“苏研逼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先皇后看着呢。“
老嬷嬷踉跄后退时,苏研瞥见她衣领下若隐若现的红痕——是朱砂线的勒痕,和崔嬷嬷脖子上的一模一样。
“娘娘当心。“李德全虚扶了一把,“皇上有旨,请您先回承乾宫歇着。“
苏研颔首,目光却扫过码头上跪迎的官员。几个穿蓝绸袍子的格外显眼——是内务府的人,领头的正是惠妃兄长凌普。
回宫轿辇刚过隆宗门,阿瑾就急匆匆迎上来:“娘娘,良贵人候您多时了,说是...说是来谢恩的。“
“谢恩?“苏研挑眉。这位卫氏向来与惠妃走得近,自从她封为贵人之后除了非必要的场合鲜少踏出过延禧宫。
殿内熏着过浓的百合香,良贵人正襟危坐,见苏研进来立刻起身行礼。她今日特意穿了件藕荷色绣缠枝纹的旗装,发间只簪一支素银钗——刻意打扮得素净。
“妹妹快请起。“苏研示意阿瑾上茶,“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良贵人未语先红眼眶:“听闻娘娘前线抗疫有功,妾身特来道贺。“说着从袖中取出个锦盒,“这是家父从岭南带回的龙眼蜜,最是养人...“
苏研笑着接过,指腹在盒底摸到道细微的凹痕——是道划痕,形如梅枝。她心头一跳,这是惠妃宫里特有的标记。
“妹妹有心了。“她不动声色地将蜜罐搁在案上,“前线将士若知道妹妹这般挂念,定会感念天恩。“
良贵人绞着帕子,突然扑通跪下:“其实...其实妾身还有事相求。“
来了。苏研吹了吹茶沫:“但说无妨。“
“求娘娘赐张得子方!“良贵人泪珠簌簌而落,“妾身入宫三载,至今...至今...“
苏研眸光微闪。卫氏去年才小产过,太医院明明诊过说她宫寒未愈不宜受孕。这事惠妃最清楚不过,如今却...
“妹妹先起来。“她弯腰扶人,趁机搭了下良贵人脉门。指下脉象虚滑,果然是胞宫受损之兆。“这方子倒不难,只是...“
“只要娘娘肯赐方,妾身愿结草衔环!“良贵人突然抓住她手腕,力道大得惊人,“惠妃娘娘说,宁妃的方子最是灵验...“
苏研眼底划过一丝冷意。果然。她抽回手,转身走向药柜:“本宫这儿确有张祖传的方子。“取出纸笺时,她指尖在某个抽屉边缘顿了顿,“只是药性温和,需连服三月才见效。“
良贵人喜出望外,连连磕头:“三月无妨!只要能有孕...“
“阿瑾,取笔墨来。“苏研垂眸掩住眼底算计。这方子确实能调理宫寒,但里头那味雪蛤需用黄酒蒸过——恰好会延缓受孕。若按方服用,卫氏最快也要来年开春才能怀上。
良贵人千恩万谢地捧着药方走了。苏研站在窗前,看她欢天喜地奔向等在宫道尽头的惠妃宫女,唇角浮起冷笑。
“娘娘为何帮她?“阿瑾不解,“她可是惠妃的人...“
“傻丫头。“苏研摩挲着茶盏,“来年三月选秀,皇上必会纳新人。届时良贵人就是真怀上,也不过是添个末位皇子。“
她没说完的是——若八阿哥晚生三月,便与大位彻底无缘。九子夺嫡的棋局,从这一刻已经开始。
午膳时分,慈宁宫突然来人。苏研刚迈进殿门,就听见太皇太后带着笑意的声音:“宁丫头来得正好,尝尝这新贡的碧螺春。“
老人家今日气色极好,腕上还戴着串陌生的珊瑚手钏。苏研行礼时多瞧了两眼,发现每颗珊瑚珠上都刻着细小的梵文。
“江南刚进献的。“太皇太后顺着她目光晃了晃手腕,“说是能辟邪。“
苏研心头微动。皇帝遇刺的消息应当还没传回宫,可这“辟邪“之说...
“哀家听说,“太皇太后突然话锋一转,“你给良贵人开了得子方?“
茶盏在苏研手中微微一颤。消息传得这样快?
“卫氏身子弱,臣妾只是开了调理的方子。“
“是么?“太皇太后意味深长地笑了,“惠妃方才来请安,可是把你这方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殿角的鎏金自鸣钟突然咔哒作响。苏研盯着钟摆晃动的影子,忽然明白了什么——惠妃这是要借她的手,绝了良贵人的子嗣缘!
“臣妾愚钝。“她放下茶盏,“只懂些粗浅医术。“
太皇太后突然倾身,珊瑚手钏擦过案几发出清脆声响:“知道先帝的端敬皇后怎么没的吗?“老人家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就是吃了太医院的'得子方'。“
苏研后背瞬间沁出冷汗。端敬皇后死时血崩而亡,史书记载是“误服虎狼药“...
“臣妾的方子绝对安全!“她慌忙跪下,“只是...“
“只是会让人晚些怀上。“太皇太后接过话头,竟笑出声来,“好孩子,起来吧。哀家又不是怪你。“
苏研惊疑不定地抬头,正对上老人家狡黠的目光:“惠妃那点心思,哀家门儿清。她兄长管着内务府采买,这些年往江南运了多少红珊瑚,真当哀家不知道?“
红珊瑚?苏研突然想起御船上那支箭——箭尾也嵌着颗红珊瑚珠。
“皇上他...“
“平安着呢。“太皇太后拍拍她手背,“倒是你,近日少出门。惠妃盯上你了。“
回到承乾宫已是日暮。苏研刚换下朝服,阿瑾就白着脸跑进来:“娘娘!章佳庶妃的宫女...殁了!“
“什么?“苏研手中玉梳“啪“地折断,“春杏怎么死的?“
“说是失足落井...“阿瑾递上个沾血的帕子,“但有人在井边发现了这个。“
展开帕子,里头包着半片金叶子——边缘还沾着朱砂。苏研指尖发颤,这分明是祭祀用的冥器,背面刻着“癸未“二字。
先皇后殁年。
“备轿。“她突然起身,“去景仁宫。“
“娘娘!“阿瑾吓得拽住她袖子,“那可是凶宫!“
“正因为是凶宫...“苏研从妆奁底层取出把钥匙,“才要去。“
夜色中的景仁宫像头蛰伏的兽。大火过后,唯有偏殿一角还算完好。苏研举着风灯,在焦黑的梁柱间穿行,最后停在一面熏黑的墙前。
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有灰尘簌簌落下。暗格后是个巴掌大的瓷坛,揭开后满坛朱砂刺得人眼疼。
“果然...“苏研喃喃。朱砂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纸,展开后竟是张生辰八字——不是旁人的,正是当年早夭的承祜太子。
“娘娘!“阿瑾突然惊恐地拽她,“外头...外头有动静!“
苏研迅速将东西塞进袖中。刚吹灭灯,就听见瓦砾被踩动的声响。月光下,一道纤细身影正蹑手蹑脚地向偏殿靠近——看身形,竟像是良贵人!
“她来做什么...“苏研蹙眉,突然瞥见良贵人手中闪着寒光的物件。待看清那是什么,她浑身血液都冻住了。
那是一把金剪刀,刀柄上缠着朱砂线——民间用来剪“替身“的凶器。
良贵人鬼鬼祟祟蹲下身,开始挖墙角。苏研正犹豫要不要现身,远处突然传来侍卫的呵斥声。
“什么人!“
良贵人吓得一哆嗦,剪刀当啷落地。她慌不择路地逃跑时,腰间掉下个香囊。苏研等脚步声远去才上前拾起,里头竟是一小包骨灰!
“娘、娘娘...“阿瑾声音发颤,“咱们快走吧...“
苏研却盯着香囊内衬上绣的字出神——“癸未年腊月廿三“。正是先皇后难产那日,也是...她瞳孔骤缩,也是康熙第一次遇刺的日子。
回宫路上,苏研一直摩挲着袖中那张八字。若她没记错,承祜太子生于康熙十三年,而先皇后...
“娘娘!“承乾宫的小太监慌慌张张迎上来,“惠妃娘娘宫里来人了,说是...说是良贵人偷了东西!“
苏研冷笑。好快的倒打一耙。
“就说本宫睡了。“她刚转身,却见惠妃身边的崔嬷嬷已经堵在宫道上,身后还跟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太监。
“宁妃娘娘金安。“老嬷嬷笑得满脸褶子,“老奴奉旨搜查各宫,找把金剪刀。“她意有所指地看了眼苏研袖口,“据说...沾了朱砂的。“
苏研袖中的手猛地攥紧。她忽然明白了——这是个死局。无论交不交出剪刀,只要沾上朱砂的嫌疑...
“本宫这儿没有剪刀。“她昂起头,“倒是有样东西,请嬷嬷转交惠妃。“
崔嬷嬷疑惑地接过荷包,刚打开就吓得面如土色——里头正是良贵人落下的那包骨灰。
“告诉惠妃。“苏研逼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先皇后看着呢。“
老嬷嬷踉跄后退时,苏研瞥见她衣领下若隐若现的红痕——是朱砂线的勒痕,和崔嬷嬷脖子上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