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蝉的嘶鸣到底是歇了。承乾宫那株老槐树落了第一茬叶,枯黄的蝶儿打着旋儿坠在青石板上,被晨起洒扫的小太监扫成了堆。苏研握着胤禛的小手蹲在廊下,看他拿根细木棍拨弄着落叶堆里的蚂蚁,孩子腕上的赤金簪早已换成了正经的长命锁,可那支雕着五爪金龙衔地图的金簪,她一直收在妆奁最底层,用块褪色的锦帕包着,边角都磨出了毛边。
“额娘,你看这蚂蚁搬的是啥?”胤禛仰起小脸,五岁的孩子眉眼间已透出些清俊,像极了康熙穿常服时的模样,只是那双眼睛更亮,透着股不属于皇家子嗣的执拗。苏研替他拂去发间沾着的槐树叶,触到他后颈细密的绒毛,心里忽的一软——自那年康熙拿走地图后,这孩子便成了她在这深宫里唯一的软肋。
“许是搬过冬的粮食呢。”她笑着哄他,目光却不由自主飘向翊坤宫方向。自那年宜妃往永和宫运了那口神秘木箱后,后宫便像被投入石子的深潭,表面上风平浪静,底下却暗流涌动。各宫的太监宫女走路都低着头,连御花园里掐花的小答应都少了几分笑闹,唯有太医院的太医们脚不沾地,今日往钟粹宫送安胎药,明日去永和宫请平安脉,忙得跟个陀螺似的。
“额娘又在想事儿。”胤禛嘟着嘴拽了拽她的衣袖,“昨儿个阿槿姐姐说,太皇太后病了,是不是真的?”
苏研的心猛地一沉。这几日慈宁宫确实没传她去问话,原以为是孝庄只是小病,不想竟这么严重到闭门不见任何人见,除了皇上。她正想哄孩子几句,就见苏麻喇姑领着两个小太监匆匆走来,手里端着个描金食盒,脸色却不大好。
“宁嫔娘娘,太皇太后请您去慈宁宫一趟。”苏麻喇姑的声音压得很低,眼角的皱纹里似乎都凝着愁绪,“四阿哥就留在承乾宫吧,老奴让小厨房炖了莲子羹,哄着他吃些。”
胤禛还想跟着,却被苏研轻轻按住了肩膀:“听阿槿姐姐的话,额娘去去就回。”她替孩子理了理衣襟,转身时瞥见食盒缝隙里露出的一角明黄绸布,心里那点不安越发浓重了。
慈宁宫的气息比往日更沉郁些。殿里燃着上好的安息香,却掩不住一丝若有似无的药味。孝庄斜倚在铺着厚厚软垫的榻上,身上盖着条玄色绣金福寿纹的锦被,往日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银发此刻松松挽着,几缕银丝垂在颊边,衬得那张脸越发消瘦,眼窝都凹了进去,唯有一双眼睛,依旧亮得惊人,像寒夜里不灭的星火。
“你来了。”孝庄的声音有些沙哑,朝她招了招手。苏研上前福身,刚想问安,就被孝庄拉住了手。老人家的手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指尖却异常冰凉,像浸在冷水里泡过。
“瞧瞧,这才几日不见,你也清减了。”孝庄盯着她看了半晌,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疲惫,又有几分了然,“宫里的风,总是能吹皱一池春水的。宜妃往永和宫送木箱的事儿,你听说了?”
苏研心里咯噔一下,垂眸应道:“是,嫔妾也听说了些风声,只是不知真假,都过了几年宫里都传的神乎其神。”
“真假重要么?”孝庄松开她的手,靠回软垫上,轻轻咳了几声,旁边的宫女连忙递上温水,“在这宫里,有时候假的比真的更有用。你猜那箱子里装的是啥?”
苏研抬眼看她,只见孝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像个看透了棋局的老手,等着看她落子。她沉吟片刻,低声道:“嫔妾斗胆猜测,怕是...太皇太后您老人家设下的局吧?”
孝庄闻言哈哈大笑,笑得又咳嗽起来,半天才缓过气:“好,好个聪明的丫头!没错,那箱子里装的不是巫蛊,也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东西,不过是几捆晒干的艾草,外头贴了几张萨满的符纸罢了。”
苏研愣住了。艾草?宜妃费那么大劲,闹得人尽皆知,就为了运几捆艾草?
“宜妃那蠢样,以为拿巫蛊的由头能扳倒永和宫,却不知这局是哀家布的。”孝庄端起茶盏,却没喝,只是用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永和宫那位刚有了身孕,正是宜妃的眼中钉。哀家不过是借她的手,试探一下各宫的动静,也让某些人知道,这后宫的天,还没轮到他们翻。”
苏研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孝庄早就料到宜妃会动手,故意设了这么个局,既敲打了宜妃,又护住了永和宫的胎,顺便还能看看哪些人在暗中勾结。这盘棋下得可真是高明,只是苦了那些被蒙在鼓里的人。
“太皇太后圣明。”她由衷赞叹道。
孝庄却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圣明?哀家不过是个快入土的老婆子罢了,宁嫔,你看着哀家,是不是觉得哀家还硬朗得很?”
苏研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沉默。
“哀家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孝庄望着窗外渐渐泛黄的树叶,眼神有些飘忽,“撑不了三年了。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够哀家做很多事,也够这宫里变很多事了。”
她顿了顿,忽然转过头,目光锐利地盯住苏研:“你从哪里来,哀家不想问,也不必问。但哀家知道,你不是个寻常人。从你画出那幅世界地图开始,哀家就知道,你心里藏着东西,也藏着本事。”
苏研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想辩解,却被孝庄打断了。
“别否认。”孝庄从锦被下摸出一个巴掌大的紫檀木匣,推到她面前,“哀家今儿叫你来,不是跟你说这些闲话的。打开看看。”
苏研迟疑着打开木匣,里面躺着一块成色极佳的翡翠玉牌,约莫两指宽,四指长,通体碧绿,触手生凉,上面用银丝嵌着八个字:“如朕亲临,赦罪免死。”玉牌的背面,则用极小的字刻着一行蝇头小楷:“辅佐四阿哥胤禛,登基为帝,不得有二心。”
她倒吸一口凉气,猛地抬起头:“太皇太后,这...这是何意?”
“何意?”孝庄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逼迫,几分了然,“哀家知道你只想自保,不想卷入这皇家的浑水。可你看看你怀里抱过的孩子,看看他腕上曾戴过的金簪,你觉得你还能置身事外么?”
“嫔妾...嫔妾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主,如何能辅佐四阿哥登基?”苏研只觉得手心发凉,这免死牌重如千钧,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从没想过要掺和夺嫡之争,只想在这深宫里平平安安把胤禛养大,然后寻个机会,或许能像孝庄说的那样,找个由头出宫去,过几天安稳日子。
“你能。”孝庄的语气斩钉截铁,“哀家让你养着胤禛,不是随便选的。这孩子性子沉稳,有帝王之气,只是...还缺个能在他身边提点他、保护他的人。哀家看了这么多年,只有你最合适。”
“太皇太后,嫔妾真的不行...”苏研想把玉牌推回去,却被孝庄按住了手。
“不行?”孝庄的眼神陡然严厉起来,“你以为哀家不知道你心里那点小九九?你以为你藏着掖着,就能躲过这宫里的明枪暗箭?宜妃那个木箱,说是试探永和宫,又何尝不是在试探你?你以为你收着那支金簪,就能安安稳稳过日子了?”
她顿了顿,声音放柔了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宁嫔,哀家赐你这免死牌,不是让你拿着它躲起来,是让你拿着它,替哀家,也替你自己,护住胤禛。你发个誓吧,对着这玉牌,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发誓辅佐胤禛登基,不得有二心!”
苏研看着孝庄眼中那不容抗拒的光芒,又看了看手中那冰凉的翡翠玉牌,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天灵盖。她知道,孝庄这是在逼她入局,而且是逼到了悬崖边上,让她没有退路。
“太皇太后,”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嫔妾只想自保,太皇太后何必逼嫔妾?”
孝庄闻言,非但没生气,反而又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苦涩,几分无奈:“自保?傻丫头,你早没了退路。从你画出那幅地图,从玄烨拿走它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在局里了。你以为帝王的好奇是那么好满足的?你以为他真的只是对你那些‘瞎话’感兴趣?”
她凑近苏研,压低声音道:“玄烨那孩子,心思重,疑心也重。他对你,既有好奇,也有忌惮。你若不抱紧胤禛这棵大树,将来等哀家不在了,你觉得你能有什么好下场?”
苏研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孝庄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她一直不愿面对的现实。她以为自己藏得很好,以为自己只是个不起眼的养母,却不知从一开始,她就已经被卷进了这场宏大的棋局里,而执棋者,正是眼前这位看似病弱的太皇太后。
“发誓吧。”孝庄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一种奇异的蛊惑力,“有了这免死牌,只要你不谋反,这宫里就没人能杀你。你辅佐胤禛,既是为了他,也是为了你自己。哀家知道你有本事,也有见识,哀家没看错人。”
苏研闭上眼,脑海里闪过胤禛熟睡时的小脸,闪过康熙审视的目光,闪过宜妃那神秘的木箱,闪过这深宫里无数张或笑或哭的脸。她知道,孝庄说的是对的,她早就没有退路了。
“好。”她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嫔妾钮祜禄·婉宁,对着太皇太后,对着这翡翠免死牌发誓,此生必定辅佐四阿哥胤禛,助他登基为帝,绝无二心。若有违此誓,就让臣妾...就让臣妾魂飞魄散,永不得超生!”
孝庄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好。有你这句话,哀家就放心了。”她拍了拍苏研的手,“起来吧,把玉牌收好。从今日起,你不再是那个只想自保的苏小主了,你是哀家选定的,辅佐未来帝王的人。”
苏研站起身,将翡翠玉牌小心翼翼地收进袖中,只觉得袖子里沉甸甸的,仿佛装着整个大清的江山。
“太皇太后,”她忍不住问道,“那...那宜妃那边,接下来怎么办?”
孝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宜妃?她蹦跶不了多久了。哀家会让她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什么叫引火烧身。你只需看好胤禛,其他的事,哀家自有安排。”
苏研点了点头,不再多问。她知道,孝庄的布局远不止于此,那个神秘的木箱,或许只是这场夺嫡风暴的序幕。
从慈宁宫出来时,已是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宫墙上,将琉璃瓦染成一片金红。苏研走在长长的宫道上,袖中的玉牌硌着她的皮肤,提醒着她刚刚许下的誓言。
刚走到承乾宫门口,远处传来胤禛清脆的笑声,夹杂着阿槿的叮嘱声。苏研加快了脚步,心里却五味杂陈。她不知道这条路会通向何方,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兑现誓言。但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命运已经和那个叫胤禛的孩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秋风又起,卷起地上的落叶,在空中打了个旋,然后不知飘向了何方。苏研抬头望了望暮色渐浓的天空,深深吸了口气,迈步走进了承乾宫的宫门。
宫里的夜,才刚刚开始。而属于她的棋局,也才刚刚落子。
——————————————
【病榻上的棋手】
孝庄(看着苏研离开的背影,剧烈咳嗽,帕子上染了暗红):咳咳…婉宁啊,莫怪哀家心狠…(摩挲着褪色的锦帕,上面依稀可见一朵金梅花)这深宫…从来容不下只想自保的人…(眼神望向虚空,仿佛在与谁对话)玄烨疑心重,太子…哼,难堪大任…胤禛…(眼中闪过期冀)只有你…只有你身上那点“不同”,或许能破这死局…(疲惫闭眼)三年…但愿…够用…苏麻…把哀家那匣子…给皇帝送去…就说…是哀家…最后求他…护着点…承乾宫…
“额娘,你看这蚂蚁搬的是啥?”胤禛仰起小脸,五岁的孩子眉眼间已透出些清俊,像极了康熙穿常服时的模样,只是那双眼睛更亮,透着股不属于皇家子嗣的执拗。苏研替他拂去发间沾着的槐树叶,触到他后颈细密的绒毛,心里忽的一软——自那年康熙拿走地图后,这孩子便成了她在这深宫里唯一的软肋。
“许是搬过冬的粮食呢。”她笑着哄他,目光却不由自主飘向翊坤宫方向。自那年宜妃往永和宫运了那口神秘木箱后,后宫便像被投入石子的深潭,表面上风平浪静,底下却暗流涌动。各宫的太监宫女走路都低着头,连御花园里掐花的小答应都少了几分笑闹,唯有太医院的太医们脚不沾地,今日往钟粹宫送安胎药,明日去永和宫请平安脉,忙得跟个陀螺似的。
“额娘又在想事儿。”胤禛嘟着嘴拽了拽她的衣袖,“昨儿个阿槿姐姐说,太皇太后病了,是不是真的?”
苏研的心猛地一沉。这几日慈宁宫确实没传她去问话,原以为是孝庄只是小病,不想竟这么严重到闭门不见任何人见,除了皇上。她正想哄孩子几句,就见苏麻喇姑领着两个小太监匆匆走来,手里端着个描金食盒,脸色却不大好。
“宁嫔娘娘,太皇太后请您去慈宁宫一趟。”苏麻喇姑的声音压得很低,眼角的皱纹里似乎都凝着愁绪,“四阿哥就留在承乾宫吧,老奴让小厨房炖了莲子羹,哄着他吃些。”
胤禛还想跟着,却被苏研轻轻按住了肩膀:“听阿槿姐姐的话,额娘去去就回。”她替孩子理了理衣襟,转身时瞥见食盒缝隙里露出的一角明黄绸布,心里那点不安越发浓重了。
慈宁宫的气息比往日更沉郁些。殿里燃着上好的安息香,却掩不住一丝若有似无的药味。孝庄斜倚在铺着厚厚软垫的榻上,身上盖着条玄色绣金福寿纹的锦被,往日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银发此刻松松挽着,几缕银丝垂在颊边,衬得那张脸越发消瘦,眼窝都凹了进去,唯有一双眼睛,依旧亮得惊人,像寒夜里不灭的星火。
“你来了。”孝庄的声音有些沙哑,朝她招了招手。苏研上前福身,刚想问安,就被孝庄拉住了手。老人家的手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指尖却异常冰凉,像浸在冷水里泡过。
“瞧瞧,这才几日不见,你也清减了。”孝庄盯着她看了半晌,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疲惫,又有几分了然,“宫里的风,总是能吹皱一池春水的。宜妃往永和宫送木箱的事儿,你听说了?”
苏研心里咯噔一下,垂眸应道:“是,嫔妾也听说了些风声,只是不知真假,都过了几年宫里都传的神乎其神。”
“真假重要么?”孝庄松开她的手,靠回软垫上,轻轻咳了几声,旁边的宫女连忙递上温水,“在这宫里,有时候假的比真的更有用。你猜那箱子里装的是啥?”
苏研抬眼看她,只见孝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像个看透了棋局的老手,等着看她落子。她沉吟片刻,低声道:“嫔妾斗胆猜测,怕是...太皇太后您老人家设下的局吧?”
孝庄闻言哈哈大笑,笑得又咳嗽起来,半天才缓过气:“好,好个聪明的丫头!没错,那箱子里装的不是巫蛊,也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东西,不过是几捆晒干的艾草,外头贴了几张萨满的符纸罢了。”
苏研愣住了。艾草?宜妃费那么大劲,闹得人尽皆知,就为了运几捆艾草?
“宜妃那蠢样,以为拿巫蛊的由头能扳倒永和宫,却不知这局是哀家布的。”孝庄端起茶盏,却没喝,只是用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永和宫那位刚有了身孕,正是宜妃的眼中钉。哀家不过是借她的手,试探一下各宫的动静,也让某些人知道,这后宫的天,还没轮到他们翻。”
苏研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孝庄早就料到宜妃会动手,故意设了这么个局,既敲打了宜妃,又护住了永和宫的胎,顺便还能看看哪些人在暗中勾结。这盘棋下得可真是高明,只是苦了那些被蒙在鼓里的人。
“太皇太后圣明。”她由衷赞叹道。
孝庄却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圣明?哀家不过是个快入土的老婆子罢了,宁嫔,你看着哀家,是不是觉得哀家还硬朗得很?”
苏研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沉默。
“哀家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孝庄望着窗外渐渐泛黄的树叶,眼神有些飘忽,“撑不了三年了。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够哀家做很多事,也够这宫里变很多事了。”
她顿了顿,忽然转过头,目光锐利地盯住苏研:“你从哪里来,哀家不想问,也不必问。但哀家知道,你不是个寻常人。从你画出那幅世界地图开始,哀家就知道,你心里藏着东西,也藏着本事。”
苏研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想辩解,却被孝庄打断了。
“别否认。”孝庄从锦被下摸出一个巴掌大的紫檀木匣,推到她面前,“哀家今儿叫你来,不是跟你说这些闲话的。打开看看。”
苏研迟疑着打开木匣,里面躺着一块成色极佳的翡翠玉牌,约莫两指宽,四指长,通体碧绿,触手生凉,上面用银丝嵌着八个字:“如朕亲临,赦罪免死。”玉牌的背面,则用极小的字刻着一行蝇头小楷:“辅佐四阿哥胤禛,登基为帝,不得有二心。”
她倒吸一口凉气,猛地抬起头:“太皇太后,这...这是何意?”
“何意?”孝庄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逼迫,几分了然,“哀家知道你只想自保,不想卷入这皇家的浑水。可你看看你怀里抱过的孩子,看看他腕上曾戴过的金簪,你觉得你还能置身事外么?”
“嫔妾...嫔妾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主,如何能辅佐四阿哥登基?”苏研只觉得手心发凉,这免死牌重如千钧,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从没想过要掺和夺嫡之争,只想在这深宫里平平安安把胤禛养大,然后寻个机会,或许能像孝庄说的那样,找个由头出宫去,过几天安稳日子。
“你能。”孝庄的语气斩钉截铁,“哀家让你养着胤禛,不是随便选的。这孩子性子沉稳,有帝王之气,只是...还缺个能在他身边提点他、保护他的人。哀家看了这么多年,只有你最合适。”
“太皇太后,嫔妾真的不行...”苏研想把玉牌推回去,却被孝庄按住了手。
“不行?”孝庄的眼神陡然严厉起来,“你以为哀家不知道你心里那点小九九?你以为你藏着掖着,就能躲过这宫里的明枪暗箭?宜妃那个木箱,说是试探永和宫,又何尝不是在试探你?你以为你收着那支金簪,就能安安稳稳过日子了?”
她顿了顿,声音放柔了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宁嫔,哀家赐你这免死牌,不是让你拿着它躲起来,是让你拿着它,替哀家,也替你自己,护住胤禛。你发个誓吧,对着这玉牌,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发誓辅佐胤禛登基,不得有二心!”
苏研看着孝庄眼中那不容抗拒的光芒,又看了看手中那冰凉的翡翠玉牌,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天灵盖。她知道,孝庄这是在逼她入局,而且是逼到了悬崖边上,让她没有退路。
“太皇太后,”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嫔妾只想自保,太皇太后何必逼嫔妾?”
孝庄闻言,非但没生气,反而又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苦涩,几分无奈:“自保?傻丫头,你早没了退路。从你画出那幅地图,从玄烨拿走它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在局里了。你以为帝王的好奇是那么好满足的?你以为他真的只是对你那些‘瞎话’感兴趣?”
她凑近苏研,压低声音道:“玄烨那孩子,心思重,疑心也重。他对你,既有好奇,也有忌惮。你若不抱紧胤禛这棵大树,将来等哀家不在了,你觉得你能有什么好下场?”
苏研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孝庄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她一直不愿面对的现实。她以为自己藏得很好,以为自己只是个不起眼的养母,却不知从一开始,她就已经被卷进了这场宏大的棋局里,而执棋者,正是眼前这位看似病弱的太皇太后。
“发誓吧。”孝庄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一种奇异的蛊惑力,“有了这免死牌,只要你不谋反,这宫里就没人能杀你。你辅佐胤禛,既是为了他,也是为了你自己。哀家知道你有本事,也有见识,哀家没看错人。”
苏研闭上眼,脑海里闪过胤禛熟睡时的小脸,闪过康熙审视的目光,闪过宜妃那神秘的木箱,闪过这深宫里无数张或笑或哭的脸。她知道,孝庄说的是对的,她早就没有退路了。
“好。”她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嫔妾钮祜禄·婉宁,对着太皇太后,对着这翡翠免死牌发誓,此生必定辅佐四阿哥胤禛,助他登基为帝,绝无二心。若有违此誓,就让臣妾...就让臣妾魂飞魄散,永不得超生!”
孝庄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好。有你这句话,哀家就放心了。”她拍了拍苏研的手,“起来吧,把玉牌收好。从今日起,你不再是那个只想自保的苏小主了,你是哀家选定的,辅佐未来帝王的人。”
苏研站起身,将翡翠玉牌小心翼翼地收进袖中,只觉得袖子里沉甸甸的,仿佛装着整个大清的江山。
“太皇太后,”她忍不住问道,“那...那宜妃那边,接下来怎么办?”
孝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宜妃?她蹦跶不了多久了。哀家会让她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什么叫引火烧身。你只需看好胤禛,其他的事,哀家自有安排。”
苏研点了点头,不再多问。她知道,孝庄的布局远不止于此,那个神秘的木箱,或许只是这场夺嫡风暴的序幕。
从慈宁宫出来时,已是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宫墙上,将琉璃瓦染成一片金红。苏研走在长长的宫道上,袖中的玉牌硌着她的皮肤,提醒着她刚刚许下的誓言。
刚走到承乾宫门口,远处传来胤禛清脆的笑声,夹杂着阿槿的叮嘱声。苏研加快了脚步,心里却五味杂陈。她不知道这条路会通向何方,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兑现誓言。但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命运已经和那个叫胤禛的孩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秋风又起,卷起地上的落叶,在空中打了个旋,然后不知飘向了何方。苏研抬头望了望暮色渐浓的天空,深深吸了口气,迈步走进了承乾宫的宫门。
宫里的夜,才刚刚开始。而属于她的棋局,也才刚刚落子。
——————————————
【病榻上的棋手】
孝庄(看着苏研离开的背影,剧烈咳嗽,帕子上染了暗红):咳咳…婉宁啊,莫怪哀家心狠…(摩挲着褪色的锦帕,上面依稀可见一朵金梅花)这深宫…从来容不下只想自保的人…(眼神望向虚空,仿佛在与谁对话)玄烨疑心重,太子…哼,难堪大任…胤禛…(眼中闪过期冀)只有你…只有你身上那点“不同”,或许能破这死局…(疲惫闭眼)三年…但愿…够用…苏麻…把哀家那匣子…给皇帝送去…就说…是哀家…最后求他…护着点…承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