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还是杨太尉会玩,带带我-《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宗正刘备的话,引来了诸多官吏频频点头,亦是增添了一种筹措的思路。

  接着御史大夫陆康附议、代太仆赵戬附议、台阁尚书令荀彧附议、校事府府君郭嘉附议。

  见此,曹操微微点头,且对刘备方才所言表示欣慰。其实他心里也有筹谋,这些钱可以分两次拨付,毕竟工期为八个月。

  且分为多地同时开工,此时拨付一部分,待秋收再拨付一部分即可。

  朝堂之上,刘协是最想促成此事的人,因为对许泽有绝对的信任,因此和曹操眼神交换之后,当即笑道:“那就交由丞相费心,复许卿一道诏书,朕允此事,望许卿立此不世之功。”

  “唯。”

  曹操转身拱手,神情暗有苦涩。

  我还想今年把丞相府内修缮一番,添古树、园林,造金阶玉栏。

  打了半辈子仗,还打算享受享受呢!

  许子泓真是个讨债鬼。

  ……

  散朝后,官吏出正德殿而各自分堆,杨彪被韩融、阴修、赵岐这些荣誉三公们围着同行,问及了他附和的真实意图。

  “你就说,是不是因为这奏疏是你儿子写的,你才极力推崇!”

  韩融吹胡子瞪眼,你们一句话,少府要割多少钱,算多少账,一把老骨头了,就该好生休息才是。

  杨彪微笑环顾,背手骄傲地昂起了下巴道:“有本事,你们也让儿子写如此一道奏疏啊。”

  “水利之事,利在千秋,当下耗资巨甚、劳民伤财,可若是许扬州真能达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愿景,那便是功德。”

  “自圣驾往下,难道我等参与筹资、转运、调遣之官吏不被史书提及吗?”

  阴修最是德高望重,而且当年因曹操之故,未能成行去往袁术处,反而逃脱了马公那种呕血而死的命运。

  所以他也记这个情,现在居太傅之位,美美领俸禄,安心分内职责,满脑子想的都是蹭点青史留名,日子还挺舒适。

  他这么一说,韩融瘪了瘪嘴,感慨道:“难呐,如今大汉虽已复大半,可国力远不如前。”

  那时每年还有外族朝贡呢,光是高句丽、对马岛偶尔还进献金银。

  北方那些马背游骑就不必说了,岁收皆在百亿之上,奇珍异宝更是不可估价,每年除却俸禄还可再多赏赐。

  如今不足一半,国力之空虚,乃为人丁之不稳所故,许泽现在做的事就是安定人心,这件事很难,但是又不得不做。

  他做了,后人就能乘此便利。

  “成效也许不够震撼人心,可数年之后能做到此愿景呢?”

  几个老家伙也是相互对视,心中皆有畅想期待,虽然不看好许泽在明年就能达成震古烁今的功绩,但是能给后人开路,便是好事,那就意味着,迟早会有人来取这份开创商贸漕运盛世的功绩。

  这时候杨彪悠然自得的笑道:“各位,有没有吃过广陵的鲍鱼,扬州的梅子?”

  “庐江的炒茶泡制,有新式的喝法,十分文雅,你们是否又知晓?”

  几人听得狐疑,这些年在许都虽然不愁温饱,颇有家资,但的确在享受上还颇为欠缺,这些东西还是早年去到扬州地界,才能吃上。

  听杨彪这么说,难道他有得吃?

  “杨太尉此言何意?”

  “无非是想说,这扬州漕运兴旺之后,可以自扬州运送这些珍稀的特产至许都,是吧?”韩融摇了摇头,露出苦笑:“杨太尉这恐怕想多了,哪怕是扬州通漕运,离许都还有数百里呢。”

  “哼哼,”杨修直接得意的笑看左右,朗声道:“你们是不是忘了,去年许扬州不在冀南战场,去干什么了。”

  韩融、阴修、赵戬相互对视,才猛然想起来,许泽去年可去修建豫州河渠,为运粮便捷,耗费半年时间连接了几条河道。

  沿着汝水、颍水、濄水三条水道,都可以到达汝南郡,到了汝南也就简单了,可以走驿亭旱路,沿途若是日夜不停,保存得当,几日就能到达。

  到了许都还能吃上新鲜的广陵水产,那可真是实现了物产互通,估计沿河的渔民也能因此得利,又可安置数万人得存。

  真是一本万利啊。

  “还是杨太尉看得远。”

  杨彪得意的使了个眼色:“某早就得看水图了,你堂堂少府,竟连奏疏送达的水图都看不明白,赶紧回家去生个麒麟子来,日后培养成治世大才,好留名青史。”

  “呸!就算着水产运来,谁家花得起这个钱?也就只有陛下、丞相能享用了。”

  现在可是百废待兴的穷苦治国时,奢靡不起的。

  杨彪依旧成竹在胸,吟道:“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许都有一处肯定能购置得起,到时咱们若想享受江南水乡的珍物,未必不能前往。”

  几个老头呆愣住,倒是没明白杨彪所说的是何处。

  但联想到他传言,杨彪常去南城月桂楼阁,倚楼听曲,凭栏侧卧,观舞观景,看许都人间,说不定说的就是那里。

  “杨太尉,莫要忘了自己清流身份!”

  “真是,不知愁苦,公务清闲却不思忧国,竟当着我们的面,说去那赏舞取乐的地方,杨太尉若再如此,老夫可羞与你为伍了!”

  “哼!”

  几人拂袖而去,杨彪并不理睬,走到门口的时候赵戬回来问道:“太尉,月桂楼阁一夜花销多少?”

  话音落下,杨彪瞥见另两人正在慌忙转身离去,他高声道:“那就要看汝等去做什么,自不会太贵,若有策论、诗赋等佳作,还可领百金回家呢。”

  “这地方是否清流,那要看去的人是否都是清流,若皆为仁人志士赋诗作策,大谈国事,难道不是风雅之地?”

  “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晚上带我去看看。”

  赵戬闲来无事,反正也是接任了父亲赵歧的位置,每年领着几千石,家中营收上万石,光是靠这些收入都有大五百金,怎会去不起。

  ……

  丞相府。

  曹洪急冲冲的走入了府邸正堂,来势汹汹、气势如虹,直进大门后大呼不公,“兄长你理太偏!凭什么子泓要五亿钱你都拨给他,而吾不过要数千万军费,都不予。”

  曹操抬眼看着他,嘴角微扬,沉声道:“子廉啊,你来得正好,这有你当初纵容周膺,暗设堤坝的罪证,你来看看。”

  “啊?!”

  曹洪一瞬间其实就软了,腰板也佝偻了下来。

  坏了,来得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