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谷场的人声渐散,刘昭握着铜炉的手微微发紧。
炉身上的凹痕硌得掌心生疼,像老辈矿工们用命刻下的重量。
“昭哥。“柳娘的声音从身后飘来,带着几分沉郁。
她站在法坛阴影里,指尖捏着块发黑的绢布,血渍在晨雾里泛着青灰。
刘昭转身时,怀里的古玉突然一烫,像是被人用烧红的铁签子戳了一下。
“昨儿翻马九爷行囊时,这东西塞在他贴身暗袋里。“柳娘走上前,绢布展开时带起一丝药香,“我们用清水泡过,用酒擦过,血字都糊成一片——可方才我闻着味不对,这血里掺了药粉。“她从腰间药囊摸出个青瓷瓶,倒出些淡金色的液体,“这是我配的去腐散,能化掉外伤药里的朱砂。“
药水滴在绢布上,滋滋作响。
刘昭盯着那团黑渍,看着它像被剥洋葱似的层层褪去,露出底下暗褐色的痕迹。
先是三个歪扭的数字“三九“,接着是道弯曲的符号,像蛇,又像洛阳宫城的飞檐。
最后一行小字浮出来时,他呼吸猛地一滞——“太液池东,第三棵老槐,根下三尺“。
“洛阳皇宫的太液池。“楚瑶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侧,声音轻得像叹息。
她望着绢布的眼睛里浮起水光,“我阿爹从前陪天子赏荷,说过太液池东有片百年槐林,是前朝用来藏密诏的地方。“
古玉在刘昭心口灼出个火团。
他下意识按住胸口,想起昨夜推演时那团搅乱的线团——原来干扰他感知的,是这封指向洛阳的血书。
“我去试试推演。“他对楚瑶说,又转头看向柳娘,“这绢布你收着,别让第二个人碰。“
议事堂的土炕烧得发烫,刘昭闭眼前最后一眼,看见楚瑶攥着绢布的手指泛白,指节抵在唇上,像怕自己喊出声。
黑暗中,古玉的光漫开来。
第一重推演:他带着二十个矿工进洛阳,穿得破破烂烂站在宫门前。
守卫的长枪捅在他胸口,骂骂咧咧要赶人。
突然人群里冲出个穿玄色锦袍的宦官,尖着嗓子喊“刘公子“,金爪大轿直接抬他进了含元殿。
龙椅上的小皇帝拉着他的手掉眼泪,说“先生救我“。
他转头时,楚瑶站在殿外的樱花树下笑,身后是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
画面突然扭曲。
小皇帝的脸变成赵铁山,嘴里淌着血:“你也配坐这位置?“
第二重推演:他扮作商队随从,跟着运粮车混进洛阳。
夜里摸进太液池东,挖开老槐树根,挖出个青铜匣。
匣子里的竹简刚展开,暗箭破空而来。
李大牛扑过来替他挡箭,血溅在竹简上,染开的墨迹竟是“反贼刘昭“四个大字。
官兵从四面八方涌来,火把照得他睁不开眼,有人喊“拿下逆党“,楚瑶的手在他掌心渐渐冰凉。
第三重推演更短:他刚踏上洛阳的青石板路,街角转出个戴斗笠的人。
斗笠下的刀光比月光还亮,他甚至没看清对方的脸,喉间一凉,眼前就只剩一片血雾。
刘昭猛地睁眼,额角的汗把鬓发黏在脸上。
楚瑶正用帕子给他擦汗,见他醒了,帕子一抖,掉在炕沿上。
“怎么样?“柳娘扶着门框问,声音里带着学医人特有的冷静。
“有机会,也有死局。“刘昭扯过被子擦了擦脸,“可能一步登天,也可能把命搭进去。“
议事厅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李大牛的脑袋探进来:“昭哥,黄伯和孙四哥在偏厅等着呢,说要商量这事儿。“
偏厅的炭火烧得正旺,孙四郎把茶碗往桌上一墩,瓷片溅得满桌都是:“去洛阳?
那是老虎窝!
赵铁山才死几天?
马九爷的主子能放过咱?“他脖子上的刀疤跟着抖,“要去你去,我带人守矿区!“
黄老头摸了摸白须,把茶盏推到刘昭面前:“可这血书是个梯子。“他指节敲了敲桌面,“咱现在管着矿脉,可没官身。
进了洛阳,能拿到朝廷的文书,往后招兵买马都名正言顺。“
“我听昭哥的。“李大牛往凳上一坐,凳子“咔“地响了声,“他说去,我提刀开路;他说不去,我把洛阳城门堵了。“
楚瑶一直没说话,直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她,才轻轻开口:“我有个主意。“她把绢布铺在桌上,指尖点着那行小字,“先派支小队潜进去,摸清太液池的情况。
主力留在矿区,万一有诈,也能及时回撤。“她抬头时,眼睛亮得像星子,“我跟昭哥去。
我会医术,能扮作药商,不容易引人怀疑。“
刘昭盯着她眼底的倔强,想起第一次见她时,她被绑在祭台的样子——也是这样,明明浑身发抖,脊梁却挺得笔直。
“好。“他拍了拍桌子,震得茶盏跳了跳,“孙四哥和黄伯留矿区,粮库、矿脉、铁匠铺,你们盯着。“他看向李大牛,“你挑十个最利索的兄弟,明晚跟我走。“又转向楚瑶和柳娘,“你们俩准备药箱,多带些金疮药、迷药。“
夜色漫进矿区时,刘昭背着个破布包站在山路口。
李大牛扛着柄缺了口的砍柴刀走在前面,楚瑶提着药箱跟在他身侧,柳娘的药囊在腰间晃出细碎的响。
身后的矿区灯火渐远,像落在山坳里的星子。
洛阳城的方向,太液池东的老槐在风里摇晃。
某座深宫里,烛火突然爆起个灯花。
穿玄色锦袍的宦官弯着腰,把茶盏捧到上首的人面前:“刘昭已经出发了,主子。“
阴影里的人端起茶盏,月光透过窗纸照在他脸上——竟是张和刘昭有七分相似的脸。
他轻轻吹开茶沫,嘴角勾起抹笑:“让太液池的暗卫撤了吧。“茶盏落在案上,发出清脆的响,“他该来见他的亲哥哥了。“
炉身上的凹痕硌得掌心生疼,像老辈矿工们用命刻下的重量。
“昭哥。“柳娘的声音从身后飘来,带着几分沉郁。
她站在法坛阴影里,指尖捏着块发黑的绢布,血渍在晨雾里泛着青灰。
刘昭转身时,怀里的古玉突然一烫,像是被人用烧红的铁签子戳了一下。
“昨儿翻马九爷行囊时,这东西塞在他贴身暗袋里。“柳娘走上前,绢布展开时带起一丝药香,“我们用清水泡过,用酒擦过,血字都糊成一片——可方才我闻着味不对,这血里掺了药粉。“她从腰间药囊摸出个青瓷瓶,倒出些淡金色的液体,“这是我配的去腐散,能化掉外伤药里的朱砂。“
药水滴在绢布上,滋滋作响。
刘昭盯着那团黑渍,看着它像被剥洋葱似的层层褪去,露出底下暗褐色的痕迹。
先是三个歪扭的数字“三九“,接着是道弯曲的符号,像蛇,又像洛阳宫城的飞檐。
最后一行小字浮出来时,他呼吸猛地一滞——“太液池东,第三棵老槐,根下三尺“。
“洛阳皇宫的太液池。“楚瑶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侧,声音轻得像叹息。
她望着绢布的眼睛里浮起水光,“我阿爹从前陪天子赏荷,说过太液池东有片百年槐林,是前朝用来藏密诏的地方。“
古玉在刘昭心口灼出个火团。
他下意识按住胸口,想起昨夜推演时那团搅乱的线团——原来干扰他感知的,是这封指向洛阳的血书。
“我去试试推演。“他对楚瑶说,又转头看向柳娘,“这绢布你收着,别让第二个人碰。“
议事堂的土炕烧得发烫,刘昭闭眼前最后一眼,看见楚瑶攥着绢布的手指泛白,指节抵在唇上,像怕自己喊出声。
黑暗中,古玉的光漫开来。
第一重推演:他带着二十个矿工进洛阳,穿得破破烂烂站在宫门前。
守卫的长枪捅在他胸口,骂骂咧咧要赶人。
突然人群里冲出个穿玄色锦袍的宦官,尖着嗓子喊“刘公子“,金爪大轿直接抬他进了含元殿。
龙椅上的小皇帝拉着他的手掉眼泪,说“先生救我“。
他转头时,楚瑶站在殿外的樱花树下笑,身后是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
画面突然扭曲。
小皇帝的脸变成赵铁山,嘴里淌着血:“你也配坐这位置?“
第二重推演:他扮作商队随从,跟着运粮车混进洛阳。
夜里摸进太液池东,挖开老槐树根,挖出个青铜匣。
匣子里的竹简刚展开,暗箭破空而来。
李大牛扑过来替他挡箭,血溅在竹简上,染开的墨迹竟是“反贼刘昭“四个大字。
官兵从四面八方涌来,火把照得他睁不开眼,有人喊“拿下逆党“,楚瑶的手在他掌心渐渐冰凉。
第三重推演更短:他刚踏上洛阳的青石板路,街角转出个戴斗笠的人。
斗笠下的刀光比月光还亮,他甚至没看清对方的脸,喉间一凉,眼前就只剩一片血雾。
刘昭猛地睁眼,额角的汗把鬓发黏在脸上。
楚瑶正用帕子给他擦汗,见他醒了,帕子一抖,掉在炕沿上。
“怎么样?“柳娘扶着门框问,声音里带着学医人特有的冷静。
“有机会,也有死局。“刘昭扯过被子擦了擦脸,“可能一步登天,也可能把命搭进去。“
议事厅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李大牛的脑袋探进来:“昭哥,黄伯和孙四哥在偏厅等着呢,说要商量这事儿。“
偏厅的炭火烧得正旺,孙四郎把茶碗往桌上一墩,瓷片溅得满桌都是:“去洛阳?
那是老虎窝!
赵铁山才死几天?
马九爷的主子能放过咱?“他脖子上的刀疤跟着抖,“要去你去,我带人守矿区!“
黄老头摸了摸白须,把茶盏推到刘昭面前:“可这血书是个梯子。“他指节敲了敲桌面,“咱现在管着矿脉,可没官身。
进了洛阳,能拿到朝廷的文书,往后招兵买马都名正言顺。“
“我听昭哥的。“李大牛往凳上一坐,凳子“咔“地响了声,“他说去,我提刀开路;他说不去,我把洛阳城门堵了。“
楚瑶一直没说话,直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她,才轻轻开口:“我有个主意。“她把绢布铺在桌上,指尖点着那行小字,“先派支小队潜进去,摸清太液池的情况。
主力留在矿区,万一有诈,也能及时回撤。“她抬头时,眼睛亮得像星子,“我跟昭哥去。
我会医术,能扮作药商,不容易引人怀疑。“
刘昭盯着她眼底的倔强,想起第一次见她时,她被绑在祭台的样子——也是这样,明明浑身发抖,脊梁却挺得笔直。
“好。“他拍了拍桌子,震得茶盏跳了跳,“孙四哥和黄伯留矿区,粮库、矿脉、铁匠铺,你们盯着。“他看向李大牛,“你挑十个最利索的兄弟,明晚跟我走。“又转向楚瑶和柳娘,“你们俩准备药箱,多带些金疮药、迷药。“
夜色漫进矿区时,刘昭背着个破布包站在山路口。
李大牛扛着柄缺了口的砍柴刀走在前面,楚瑶提着药箱跟在他身侧,柳娘的药囊在腰间晃出细碎的响。
身后的矿区灯火渐远,像落在山坳里的星子。
洛阳城的方向,太液池东的老槐在风里摇晃。
某座深宫里,烛火突然爆起个灯花。
穿玄色锦袍的宦官弯着腰,把茶盏捧到上首的人面前:“刘昭已经出发了,主子。“
阴影里的人端起茶盏,月光透过窗纸照在他脸上——竟是张和刘昭有七分相似的脸。
他轻轻吹开茶沫,嘴角勾起抹笑:“让太液池的暗卫撤了吧。“茶盏落在案上,发出清脆的响,“他该来见他的亲哥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