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章 三姓家奴-《哈哈哈,大明》

  要过年了,大扫除来了。

  这一次依旧彻底的大扫除。

  上一次大扫除遗留下来的沟沟角角,破破烂烂要在这一次全部清理完。

  闷闷走上了街头。

  作为余家的大娘子,哥哥在衙门里忙着给众人核算俸禄,她觉得他也要为长安城尽一份力。

  在老张的带领下和茹家打扫起了钟楼。

  余家大娘子都出来干活了,就算有想偷懒的,也会有些不好意思。

  秦王府的人在今年难得动了起来。

  府上的护卫、仆役,还有宗室的朱家人拿着工具开始沿着秦王府打扫街道,垫土填坑,铲除墙根的枯草。

  秦王府的主动让长安人颇为稀奇。

  因为,在长安人的眼里,秦王府的人是与世隔绝的。

  明明同在长安城,百姓对他们却极为陌生。

  朱存相回到了长安。

  直到今日,他身上的傲气才彻底的消失殆尽。

  随着朱县令的死,他才明白他在众人眼里是什么样子。

  没了朱县令,他去铺子里赊账,都会被伙计笑着拒绝。

  原先他可是巴不得自己在他铺子里买的东西。

  赊账都没有大问题。

  因为铺子的掌柜在年底的时候会把账簿拿给朱县令。

  朱县令会付钱,或者是用别的法子抵消这笔赊款。

  如今不行了,他懂了什么叫人走茶凉。

  他终于舍得放下了身段。

  一个男人,一旦放下身段去做事,那变化就如脱胎换骨。

  有了担当,人也立刻变得沉稳了起来。

  望着余令忙完,牵着小霖的朱存相赶紧站起了身。

  “令哥,昨日我其实就到了长安,想着给小霖买些东西,耽误了时间没去拜会,你心里莫怪!”

  余令笑着摆摆手,笑道:“花椒卖的如何?”

  “非常好!”

  朱存相闻言极为得意,这两年他一直呆在韩城,一直在收购花椒,把花椒整合到一起后卖出去。

  韩城盛产花椒,且小有名气。

  因为他是朱家人,祖训规定不能行商贾之事。

  在茹让的建议下,他找到了余令,余令给出了一个主意。

  叫花椒整合。

  表面上看他是在中间当个中间人,赚一点口舌的钱。

  实际上他是利用庞大的朱家族群进行收购。

  这家七八斤,那家五六斤。

  若是有人问起,朱家人统一口径这是自己家里用。

  这年头,这么说,还真的没有那个官员去揪着不放。

  如此一来,这就成了韩城朱家人的一种生存本事。

  大明如今的花椒很多,有很多靠着种植花椒过日子的百姓。

  有什么香椒子,青皮椒‌,大花椒等.....

  花椒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小门小户也能用花椒。

  虽然走到了千家万户,但在那些官宦,富商,员外群体里,好的花椒依旧供不应求。

  尤其是韩城的大红袍花椒,被封为上品。

  平顺县的大红袍甚至被列为贡品。

  花椒的作用可不仅仅是香料。

  放到粮食里可防虫,放到油罐里可以防止油变味。

  老人到了岁数容易关节疼痛,妇人中气不足,用花椒水泡脚有奇效。

  拿花椒泡脚的,入药都是有钱人。

  贡品价格昂贵,泡脚过于奢侈,韩城的大红袍就成了最佳的替代。

  这群人其实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他们泡一次脚用的量抵得上小门小户一年的量,人家还天天泡。

  有了花椒这条路朱存相在今年赚到了钱。

  他今日来找余令目的很简单,走衙门的关系,开过关的“符牌”,要免税通行证。

  有了这个,其余商家就会来找他。

  他们也想沾个光。

  通过这些商家,大红袍花椒就能跟着商队去往外地。

  见朱存相开心,没了过往“老子天下第一”的傲气,余令也忍不住开心的笑了起来。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没有人会喜欢别人管自己叫蛀虫。

  “韩城有二十里川,土地肥沃,你如果把那里也种上花椒,后半辈子你就是英雄,说不定青史留名呢!”

  朱存相嘿嘿的笑了起来:

  “令哥教我!”

  “没有什么可教的,听我的,你如果想快点,一定不要嫌弃百姓,一定要拉着百姓一起,一定要让他们赚钱!”

  “然后呢?”

  余令望着朱存相低声道:

  “没有什么然后,只要你让百姓赚到钱了,御史来了,高低他得给你行个礼!”

  朱存相觉得自己懂了,点头道:

  “懂了,不行礼他走不出去,我招呼乡党锤死他,然后扔在山沟里,外人绝对发现不了,绝对安全!”

  望着朱存相,余令觉得朱家人都带着些疯狂。

  这想法是正常脑子该有的想法么?

  “这次来是要“符牌”的吧!”

  “嗯,趁着来秦王府拜会,我就想着把这事一次做好。”

  “好!”

  ......

  跟着余令走出了衙门,朱存相把“符牌”小心地放到怀里后深吸了一口气,忽然开口道:

  “余守心,那一次被你打了我不服,敢不敢跟我再打一次,我这次用全力,你也用全力,如何?”

  望着满脸自信的朱存相,余令在这一刻突然有点不自信了。

  这些年,朱存相是第一个主动要跟自己打的。

  “来…来吧!”

  朱存相摆开了架势,抱拳之后请手礼。

  望着扎好马步的朱存相余令笑了,一直跟着余令的小肥也笑了。

  “守心,请!”

  余令上了,朱存相躺了。

  他的下盘太差劲,余令只用了一记冲拳,还没敢用手肘。

  朱存相根本就挡不住!

  朱存相感受着胃里的翻江倒海,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快。

  “跟谁学的?”

  “一个老道!”

  “问你要了多少钱?”

  “没…没要钱!”

  望着期期艾艾的朱存相,余令懂了。

  还什么老道,这年头当老道不会这么闲,真正的老道都忙着修仙呢。

  朱存相肯定是被骗了。

  “不是打击你,这辈子都别想在我这里找回场子了,回去给那老道打一顿,把钱要回来!”

  “哦!”

  朱存相捂着胸口失望的的离开。

  举石锁练了那么久的力气,吃了那么多的苦,到头来挡不住别人一招。

  走到街角无人处,朱存相忍不住哭了。

  “余守心,我就是客气一下,你狗日的不会真用全力吧!”

  见身边的小霖都不舍得拉自己一把,朱存相忍不住道:

  “妹子啊,看不见我胸口疼么?来扶哥哥我一把啊.....”

  “哦,哦.....”

  “哥,真不该找他打的,大嘴哥都说了,余大人是从小打底子练武,日日不断,在衙门里还不忘拉筋呢.....”

  “妹子你为什么不早说啊!”

  “你看你,又赖我,你也没问啊!”

  小霖吃力的扶着朱存相,低声道:

  “哥,我听说练武不是闭关造车,你可以找人对练!”

  “找谁?”

  “肖五啊,他傻傻的,只要你给他钱,他就可以跟着你练!”

  朱存相觉得有理,点了点头:

  “我明日去找他!”

  ......

  余令骑着马在长安巡视了一番,在一路的问好声中,朝着大慈恩寺走去。

  如今的大慈恩寺前面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大市场。

  那用鹅卵石摆成的莲花,在来来往往的脚底板的打磨下越来越亮。

  如今的大慈恩寺已经有了办庙会的资格。

  可苦心大师说再等等。

  他说,什么时候这里有人卖土豆了,一天还卖不了几个,他就在这里举办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

  为大明,为长安荐福消灾‌!

  苦心大师有大气魄。

  可在大慈恩寺里,常山眯着眼望着站在那里的王辅臣,心里有焦躁之气。

  四个伙计隐隐呈包围之势。

  “王辅臣,不解释一下?”

  “管事的话我不懂!”

  “先前二十二两一匹蜀锦我没说话,到了今日涨到二十四两一匹了,王辅臣,你要这里面吃多少?”

  常山笑了笑,搓着拇指上带着淡淡血丝的玉扳指笑道:

  “王辅臣,人要懂得感恩,人要懂得存善,钱财虽然动人,但它也能压死人,我这么说明白么?”

  王辅臣笑着望着常山回道:

  “常管事,我在长安遭遇一次劫杀,险些命丧一个铁锤之下,管事,铁锤上刻有“大同卫制”四个字!”

  王辅臣看着常山,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

  常山笑了,认真的摇摇头然后真诚道:

  “辅臣,还是二十二两如何,你去跟余家说,这件事依旧你来负责。”

  “二十五!”

  常山怒了,咬着牙恨声道:

  “王辅臣你别忘了,是谁给你抬的籍,是谁帮你拉了起来,做人得有良心!”

  “所以,我姓王,所以我没改姓。”

  常山欣慰的笑了笑,随后露出疲惫之意。

  搁在先前王辅臣觉得他一定是真心的,此时王辅臣不这么认为了。

  在长安经历过这么多的事情。

  跟百姓打交道,跟衙役打交道,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都见过。

  王辅臣知道什么是言不由衷。

  就连牌桌上,人的悔恨,欢喜都能伪装,都是为了赢钱,何况如今的这笔大生意呢!

  所以,人性是最可怕的。

  为了利好,他可以变成你最喜欢的样子。

  “辅臣,这才对嘛,咱们是一家人,你应该去压余家的价,而不是咱们的价格。

  我只要按照上半年的价格走,哪怕你把每匹绸缎价格压到一两银子,那是你的本事。

  你在里面拿多少,我不闻,也不问!”

  王辅臣觉得自己越来越讨厌和这些人打交道了,为了利,无所不为。

  “好!”

  王辅臣转身离去,可门口的四个汉子却不打算让王辅臣离去。

  因为大管事没说王辅臣可以走。

  “常管事?”

  常山望着越来越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王辅臣,笑道:

  “作为家犬,你得明白谁才是你主子,所以,你得长个记性!”

  王辅臣笑道:

  “李家有资格这么说,他养我了,给了我口饭吃,你常山没资格,我只是一个跑腿,传话的罢了!”

  “四位,让一下,我要去忙了!”

  常山不说话,这四位动都没动一下。

  “真是麻烦,耽误我回家做馍馍,明日我还要熬糖,晚了肖五和小宝又开始叨叨不停,阿弥陀……”

  说罢,王辅臣突然就动了。

  没狠话,没威胁,突然就出手,离王辅臣最近的两个汉子捂着肚子蜷缩在地上。

  后面两个汉子反应过来了。

  他们是看到王辅臣出手了,但等到自己动起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自始至终都没认为王辅臣敢一打四。

  结果又躺了一个。

  最后一个从身上掏出了刀,门在这个时候突然打开了。

  苦行小和尚从外面伸进来半个脑袋,认真的看了看。

  “别打架,我师父脾气不好!”

  王辅臣放下了拳头。

  一屋子人,除了王辅臣能确切的感受这句话有多么的凶狠之外。

  其余人估摸着是感受不到。

  因为寺庙住宿便宜,且不属于《大明律》规定官员住宿标准之内。

  所以官员回京述职也好,离京就任也罢都喜欢住在寺庙里。

  如此就形成了风气,人云亦云。

  如此住在寺庙里的什么人都有。

  在这种情况下,寺庙的安全就显得极为重要。

  得保护客人,得保护客人的财产,那些大的寺庙就有护院。

  有的是记名俗家弟子,有的是僧人。

  大慈恩这边也有,苦心大师就是的。

  而且苦心大师的脾气不是很好,教自己拳脚的时候险些没把自己打死。

  最狠的一次,那真是被打的屎尿横流。

  如今的王辅臣,看到苦心大师就打哆嗦。

  他是真的可以把自己打出屎来。

  王辅臣朝着常山笑了笑,大步离去。

  在寺门外,准备等待王辅臣一起回家吃饭的余令被人拦住。

  “余大人,小的是晋中王家人,想请大人赏脸,跟大人说几句话!”

  余令皱着眉头道:“商人?”

  “是的!”

  余令歉意道:“不好意思,我现在有点忙,请你让一让!”

  拦路的汉子躬身退开。

  见王辅臣的身影出现,余令挥了挥手道:

  “辅臣跑快,回家吃饭啊,我都要饿死了!”

  “来了,来了,大慈恩这边佛像的灰扫完了,饿死我了.....”

  王辅臣跑了起来,熟练的翻上小毛驴,跟着余令有说有笑的离开。

  望着王辅臣离开,常山淡淡道:

  “如何?”

  “不好,余大人看着大雁塔说他有点忙,看都没看我一眼!”

  常山使劲的咬了咬牙,望着那快看不见的背影,忍不住怒喝道:

  “王辅臣,你三姓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