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桶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陈洛走进锦绣阁,目光所及几乎都是女子,偶尔也能看见几个男子。

  这倒不奇怪,毕竟香膏这类东西,姑娘们用得最多。

  至于那些男子,多半是买来送给心仪之人的。

  “这位公子,可是要选香膏送给心上人?”锦绣阁掌柜热情地迎上来。

  陈洛微微点头:“算是吧,有什么好货?”

  “哎呀,公子您可来对地方了!”掌柜麻利地取出几款香膏,“这些都是新到的货,最近卖得可火了!”

  陈洛挨个闻了闻,味道确实不错,只是总觉得香气淡了些。

  “这个还行,多少钱?”他挑中了一盒桂花香的。

  掌柜搓着手笑道:“公子是头回来吧?给您个实在价,五两银子!”

  “五两?”

  “公子有所不知,咱们锦绣阁在帝京可是数一数二的香铺,连宫里都用我们的香膏呢!这价钱已经很公道啦!”掌柜笑呵呵地解释。

  五两银子确实不便宜,但只要能把这香膏转手卖出去,现在花的钱立马就能翻倍赚回来。

  陈洛爽快地付了钱,头也不回地走出锦绣阁。

  翠云跟在后面,小声嘟囔:“姑爷,锦绣阁的东西也太贵了,我家小姐都舍不得在这儿买香膏!”

  她眼珠一转,笑嘻嘻地问,“姑爷买香膏,该不会是送给小姐的吧?”

  陈洛眉头一挑:“送她?想什么呢,这可是用来赚钱的。”

  翠云挠了挠头,一脸困惑:“赚钱?姑爷是要倒卖吗?可就这么一小盒,能赚多少呀?”

  “哟,还懂倒卖?”陈洛忍不住笑了,“待会儿你就知道我能赚多少了。”

  “不过你得先答应我,不管我做什么,都不准告诉你家小姐!”

  翠云顿时纠结起来:“可是……小姐就是让我来盯着姑爷的呀!”

  陈洛嘴角一勾,慢悠悠地问:“那你还想不想每天都有糖葫芦和点心吃?”

  这丫头连想都没想,眼睛一亮,连连点头:“想!”

  “那就乖乖听话。”陈洛笑眯眯地说,“等你家姑爷赚够了钱,你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到时候再告诉你家小姐也不迟。”

  翠云立刻眉开眼笑:“好!”

  到了帝京城里最热闹的街市,陈洛让翠云去给自己买来了纸和笔,以及墨台。

  然后找附近的店家花一百文钱借来了椅子和桌子,又花几百文钱重新购买了一个精致的瓷盒。

  陈洛把刻印着锦绣阁的瓷盒换了,这样香膏就是他自己的产品,“搞定!接下来就差……”

  他让翠云帮自己研墨,随后展开了白纸,毛笔沾墨,不一会一首诗就完成了。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翠云看得一头雾水:“姑爷是要卖诗吗?那为何不去诗社呢?”

  “诗社太慢,咱们要做的是现成的买卖。”陈洛胸有成竹,“还有我这不是卖诗,而是卖这香膏。”

  “而且这叫‘包装宣传’。”

  他说的包装可不是香膏的盒子,而是要给整个产品镀上层金。

  在大宁王朝,文人的地位与武将并重,朝廷讲究的是文武兼修。

  所以一首好诗,就是最好的广告词。

  再普通的东西,配上绝妙诗词,身价立马就不一样了。

  陈洛拿起毛笔,在自己买来的瓷盒上写下“百花香”三个字。

  这就是他品牌的名字。

  眼下只能在这街市上摆摊,不过没关系,等攒够了钱,就能租间铺子,甚至直接盘下一间。

  一个时辰过去,翠云百无聊赖地蹲在地上数蚂蚁。

  “姑爷,咱们还要等多久啊?”她抬起头,忍不住提议,“要不……把价钱降点儿?说不定就有人买了呢!”

  陈洛懒洋洋地笑了笑:“急什么?再等等,总会有识货的人。”

  这一个时辰里,确实有不少客人被吸引过来,大多都是冲着他那首诗来的。

  这正是陈洛想要的效果。

  可惜,他们问价的不是香膏,而是那首诗。

  但他不卖诗,只卖香膏。

  谁要是肯花一百两买下香膏,诗?附赠品而已!

  这时,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踱步来到摊前,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小兄弟,你这摊子究竟是卖诗,还是卖香膏?”

  “香膏。”陈洛答得干脆。

  “一百两银子买盒香膏?”男子连连摇头,“不如这样,我出五十两,单买这首诗如何?”,

  陈洛依旧摇头:“这位老哥,我这儿只卖香膏。”

  中年男子失笑:“小兄弟,你这就不讲道理了。五十两在其他香铺能买多少香膏?何必非要在你这儿花一百两?”

  “那就不勉强了。”陈洛无所谓地耸耸肩。

  “小兄弟别这么固执!”中年男子仍不死心,“你真以为会有人傻到花一百两买你的香膏?”

  陈洛嘴角微扬:“老哥有所不知,我这香膏可不是寻常货色。”

  “原料来自南方一个叫做桃源乡的地方,那里的桂花一年只开一次,只在八月!”

  他继续娓娓道来,“这般稀有的桂花,采摘更是难上加难,整个大宁唯独桃源乡才有。您说,这成本能不高吗?”

  “一百两已经是亏本价了。”陈洛故作痛心状,

  “而且正如我诗中所言,这般稀有的桂花,才当得起‘花中第一流’的美誉!”

  他这番话又引来不少路人驻足。

  桂花众人皆知,但只在八月盛开的桂花倒是头回听说。

  “来来来,不买也无妨,闻闻这香气,看看与寻常香膏有何不同?”陈洛热情招呼着。

  “这香气确实与寻常香膏不同!”

  “当真特别!闻着就让人心旷神怡。”

  “若真如公子所说这般珍贵,这价钱倒也不算离谱了。”

  听着众人的议论,陈洛暗自满意,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简单的包装话术,就能让一件普通商品摇身变成稀世珍宝。

  “这位公子,香膏作价几何?”一位身着青色长裙的少女挤到摊前。

  她明眸皓齿,眉目如画,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陈洛刚要答话,周围的女客们却已争先恐后地喊起价来:

  “公子不是要价一百两吗?我出一百一十两!”

  “我出一百二十两!”

  转眼间,小小的摊位竟成了竞价场。

  陈洛也有些意外,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五百两!”青衣女子清脆的声音压过众人。

  这个价格让其他买家纷纷噤声。

  她们最多能承受二百两,再高就力有不逮了。

  “成交!”见无人再加价,陈洛笑吟吟地搓着手,“姑娘,这盒百花香是您的了!哦对了!”

  他恭敬地递上诗卷,“这首诗也是您的赠品。”

  “多谢公子…”青衣女子小心收好香膏和诗卷,取出五张银票递来,“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姓洛名辰!”陈洛拱手答道。

  站在一旁的翠云听得直眨眼,姑爷怎么把自己的名字倒着说?

  该不会是怕日后人家发现香膏平平无奇,找上门来算账吧?

  “真巧,公子竟与我同姓。”洛锦溪嫣然一笑。

  陈洛一边将银票揣入怀中,一边笑道:“缘分就是这般奇妙。能与姑娘相遇已是幸事,竟还是同姓,这可不就是在下的福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