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思眼见着两人无聊,然后各拿出来一沓信件:“两位同志现在也没什么事情,不如帮我看看,有什么问题和我说说!”
贺德华觉得很有趣。
读不同人的信,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是在看一个小故事一样。不同人的人故事总是不同的。
陈晓涛也拿起来一沓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贺德华倒是十分激动的站起身来和李有思分享刚刚看到的那一篇读者来信:“这个是小孩写的?”
“小孩?小孩看《北平文学》杂志?”陈晓涛也来了兴趣。
三人都看去,信里写得是:
“李有思哥哥你好,我是江苏东海的一名初中生,我叫徐则成!”
初中,最大也才十四五,对于陈晓涛和贺德华来说,确实是一个小屁孩。
李有思顿时感兴趣了很多。
徐则成从小就喜欢看书,作家小时候都喜欢看书,李有思未来也会说自己喜欢看书。
“有些时候,我感觉杂志上面的小说都很冗长无聊,不过您的小说倒是改变了我的看法!《落叶归根》里面每一个单元的故事都是有趣的!”
“非要说像的话,倒是像我上次看过的小人书《基督山伯爵》,我特喜欢你写得这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我想来若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无法把这些人物写得这么丰满。”
“最后,听说过您的事迹,突然,我有了一个梦想,我想要报考北平大学的中文系!实在不行,就武大的中文系!”
~
蝴蝶效应?
李有思一摸下巴,徐则成是一位七五后作家,算是那一代比较前列的人。获得了第十届的矛奖,不过现在是小屁孩。
“这小孩有趣呢,写信看出来是个成绩不差的孩子。”贺德华说道。
陈晓涛点点头:“他还说未来要写小说,或许未来又要多一个文坛新秀呢?”
李有思斩钉截铁说道:“确实有些天赋。”
贺德华看过去说道:“看写信的角度,条理清晰,确实是人才呢!你觉得怎么样?”
李有思缓缓说道:“我靠直觉!”
陈晓涛笑了一声:“哈哈。你是作家,这点我们俩倒是看不出来。”
这第二信是李有思主动写的,未来说不定还能当人家的领路人,反正文坛前辈照顾后辈都是应该的。
剩下的一下午时间,他们都在拆信看信。
三百多封信件里面,一共有着一百多块的读者打赏。
除去开始的一个京爷,后面的给的都是一块、两块的,李有思都是招收无误,这个年代的稿费机制和版税制度都不够完善,所以就算是顶级的作者都说不上富有。
大部分作者都是兼职写作的,除非是在作家协会、文联有工作的,不然很少是全职工作。
读者来信给作者打赏对于很多作者来说都真的和救命稻草一样了~
李有思也差钱啊。
又选了几封比较适合回的,李有思趴在桌子上面写了起来,准备过几天寄出去,毕竟他是作家,一封不回,似乎显得太过于傲慢了。
……
第二天早上,李有思带着十多封信寄了出去。花了不少钱~
——
在军改之前,地方文工团隶属于地方军区政治部,地方政治部当然就隶属于解放军总政治部。
三月中。北平东城区鼓楼大街,总政治文化部。
办公室里面上上下下井然有序的忙碌着。
王传洪正在办公室里面看书,忽然屋子里面的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着门口:“首长!”
王传洪立马看向门外。
解放政治文化部能见到老首长确实不算意外,不过不知道是哪个老首长——看见来人是一位中年男人,王传洪稍微有一些印象。
“王处长打扰了!”
来者伸出手,对着王传洪微微一笑。
王传洪愣了愣,立马回敬了回去:“首长,请,您坐!”
眼前的男人,虽然职位不算特别高,但是背景大啊~王传洪倒是知道他父亲就是政治部顶层工作呢!
王传洪一边客气,一边在思考来者的目的,除去自己是手底下的“员工”外。好像没有什么交集了。
首长坐下来,和王传洪聊了几句——王传洪是一位军旅作家,写的小说大多都是比较红的小说,志愿军、hong军等一些宣传正能量的小说,。
首长看了一眼桌上的稿子,直接说道:“听说,战旗那边有篇小说拿不定,寄来了你们这里?”
王传洪一下就通了,眼前的男人以及身后的父亲都是四川人!那个“家父”还是hong军老将领呢,以前立下来赫赫战功。
“对对对,那篇小说叫做《我的团长我的团》!作家李有思也是现在的名人,也是你们四川战旗的作家!”
男人点点头:“听过了,他的小说我也看过了,《落叶归根》这个小说写得好啊,回家之后,我和妹妹把小说给家父念了一遍,家父说这小说写得真实有趣,还夸不愧是我们四川人呢!”
“嗯嗯。”王传洪点点头,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不该说小说的问题了……
男人继续说道:“我听你们文化部的一位战士说过,这篇小说不行?”
王传洪拿捏不定男人的目的,只好如实说道:“这篇小说主要写得是抗日的故事,虽然写得是国名d,但是人物形象不太好,和宣传抗日抗战的英雄形象不太符合。”
“我和厚春(文化部副处)讨论过这篇小说,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优秀,不过这一月来碍于人物形象问题,不敢发表,便是这么挤压着了!”
“上次,另一位首长来文化部也看过这篇小说,批过他,我们便说就这么放着吧。”
男人说道:“呵呵!人物形象?死板!现在又不是当年的样板戏的时候,写篇小说老是在意这些有的没的干嘛?我听说这是宣传我们川军团的复出的小说的?”
王传洪说道:“小说确实是赞美了所有抗日战士的勇敢大无畏精神。”
“我今天来,不是为了别的,我听说这篇小说一直积着,我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积压着。小说给我看看吧。”男人站起身来。
“哦,等我找找小说,直接给您吧!”
王传洪很利索的在桌前就掏出来小说的原稿。
……
贺德华觉得很有趣。
读不同人的信,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是在看一个小故事一样。不同人的人故事总是不同的。
陈晓涛也拿起来一沓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贺德华倒是十分激动的站起身来和李有思分享刚刚看到的那一篇读者来信:“这个是小孩写的?”
“小孩?小孩看《北平文学》杂志?”陈晓涛也来了兴趣。
三人都看去,信里写得是:
“李有思哥哥你好,我是江苏东海的一名初中生,我叫徐则成!”
初中,最大也才十四五,对于陈晓涛和贺德华来说,确实是一个小屁孩。
李有思顿时感兴趣了很多。
徐则成从小就喜欢看书,作家小时候都喜欢看书,李有思未来也会说自己喜欢看书。
“有些时候,我感觉杂志上面的小说都很冗长无聊,不过您的小说倒是改变了我的看法!《落叶归根》里面每一个单元的故事都是有趣的!”
“非要说像的话,倒是像我上次看过的小人书《基督山伯爵》,我特喜欢你写得这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我想来若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无法把这些人物写得这么丰满。”
“最后,听说过您的事迹,突然,我有了一个梦想,我想要报考北平大学的中文系!实在不行,就武大的中文系!”
~
蝴蝶效应?
李有思一摸下巴,徐则成是一位七五后作家,算是那一代比较前列的人。获得了第十届的矛奖,不过现在是小屁孩。
“这小孩有趣呢,写信看出来是个成绩不差的孩子。”贺德华说道。
陈晓涛点点头:“他还说未来要写小说,或许未来又要多一个文坛新秀呢?”
李有思斩钉截铁说道:“确实有些天赋。”
贺德华看过去说道:“看写信的角度,条理清晰,确实是人才呢!你觉得怎么样?”
李有思缓缓说道:“我靠直觉!”
陈晓涛笑了一声:“哈哈。你是作家,这点我们俩倒是看不出来。”
这第二信是李有思主动写的,未来说不定还能当人家的领路人,反正文坛前辈照顾后辈都是应该的。
剩下的一下午时间,他们都在拆信看信。
三百多封信件里面,一共有着一百多块的读者打赏。
除去开始的一个京爷,后面的给的都是一块、两块的,李有思都是招收无误,这个年代的稿费机制和版税制度都不够完善,所以就算是顶级的作者都说不上富有。
大部分作者都是兼职写作的,除非是在作家协会、文联有工作的,不然很少是全职工作。
读者来信给作者打赏对于很多作者来说都真的和救命稻草一样了~
李有思也差钱啊。
又选了几封比较适合回的,李有思趴在桌子上面写了起来,准备过几天寄出去,毕竟他是作家,一封不回,似乎显得太过于傲慢了。
……
第二天早上,李有思带着十多封信寄了出去。花了不少钱~
——
在军改之前,地方文工团隶属于地方军区政治部,地方政治部当然就隶属于解放军总政治部。
三月中。北平东城区鼓楼大街,总政治文化部。
办公室里面上上下下井然有序的忙碌着。
王传洪正在办公室里面看书,忽然屋子里面的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着门口:“首长!”
王传洪立马看向门外。
解放政治文化部能见到老首长确实不算意外,不过不知道是哪个老首长——看见来人是一位中年男人,王传洪稍微有一些印象。
“王处长打扰了!”
来者伸出手,对着王传洪微微一笑。
王传洪愣了愣,立马回敬了回去:“首长,请,您坐!”
眼前的男人,虽然职位不算特别高,但是背景大啊~王传洪倒是知道他父亲就是政治部顶层工作呢!
王传洪一边客气,一边在思考来者的目的,除去自己是手底下的“员工”外。好像没有什么交集了。
首长坐下来,和王传洪聊了几句——王传洪是一位军旅作家,写的小说大多都是比较红的小说,志愿军、hong军等一些宣传正能量的小说,。
首长看了一眼桌上的稿子,直接说道:“听说,战旗那边有篇小说拿不定,寄来了你们这里?”
王传洪一下就通了,眼前的男人以及身后的父亲都是四川人!那个“家父”还是hong军老将领呢,以前立下来赫赫战功。
“对对对,那篇小说叫做《我的团长我的团》!作家李有思也是现在的名人,也是你们四川战旗的作家!”
男人点点头:“听过了,他的小说我也看过了,《落叶归根》这个小说写得好啊,回家之后,我和妹妹把小说给家父念了一遍,家父说这小说写得真实有趣,还夸不愧是我们四川人呢!”
“嗯嗯。”王传洪点点头,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不该说小说的问题了……
男人继续说道:“我听你们文化部的一位战士说过,这篇小说不行?”
王传洪拿捏不定男人的目的,只好如实说道:“这篇小说主要写得是抗日的故事,虽然写得是国名d,但是人物形象不太好,和宣传抗日抗战的英雄形象不太符合。”
“我和厚春(文化部副处)讨论过这篇小说,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优秀,不过这一月来碍于人物形象问题,不敢发表,便是这么挤压着了!”
“上次,另一位首长来文化部也看过这篇小说,批过他,我们便说就这么放着吧。”
男人说道:“呵呵!人物形象?死板!现在又不是当年的样板戏的时候,写篇小说老是在意这些有的没的干嘛?我听说这是宣传我们川军团的复出的小说的?”
王传洪说道:“小说确实是赞美了所有抗日战士的勇敢大无畏精神。”
“我今天来,不是为了别的,我听说这篇小说一直积着,我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积压着。小说给我看看吧。”男人站起身来。
“哦,等我找找小说,直接给您吧!”
王传洪很利索的在桌前就掏出来小说的原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