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平布政使张昺与都指挥使谢贵那辆载着满满的轻蔑与虚假捷报的华贵马车,终于在无数锦衣卫探子那幸灾乐祸的目光护送之下,缓缓驶离燕王府那条死寂的长街,并最终消失在喧嚣的市井尽头时,那座在外界看来已然是疯癫与绝望代名词的巍峨府邸,其厚重的朱红色正门也随之“吱呀”一声,沉重地合上了。这一合,仿佛一道无形的、巨大的水闸轰然落下,瞬间便将府外那个充满了猜忌、试探与屈辱的现实世界,与府内这个正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滔天巨变而疯狂积蓄力量的秘密王国,彻底地隔绝开来。
前院那因朱棣的疯癫闹剧而残留的混乱与污秽,被下人们以一种近乎于仪式感的肃穆姿态,迅速而又无声地清理干净。空气中那股由浓郁汤药味与劣质炭火烟熏味混合而成的、属于“病房”的颓败气息,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净化,取而代-之的,是王府之内固有的、那种属于金戈铁马与皇室威仪的、冰冷的沉静。然而,就在这片静默的表象之下,在那座看似寻常的、专为豢养数百匹漠北良驹而建的巨大马厩的坚实地基之下,在常人目光永远无法企及的、深达数十丈的黑暗地底,一场属于钢铁与火焰、力量与希望的、静默的雷鸣,却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心悸的效率,轰然奏响。
镜头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夯土与坚硬的岩层,猛地从那充满了政治算计的地面之上,沉入了这个隐藏在帝国心脏之侧的、终年不见天日的庞大地下世界。与地面之上那令人烦躁的酷暑截然相反,这里首先迎面扑来的,是一股冰冷的、带着泥土与岩石特有腥气的阴风,仿佛一条通往九幽地府的秘密甬道。然而,当穿过那条由最忠诚的亲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严密守卫的、长达百丈的幽暗通道之后,眼前豁然开朗,一股灼热得仿佛能将人的骨血都一并熔化的恐怖热浪,便混合着刺鼻的煤烟与上等精铁被反复捶打时所特有的腥甜,如同一头无形的、来自地狱深处的巨兽,贪婪地吞噬着这片巨大地下空间里的每一寸空气。
这里,竟是一座规模宏大到足以与朝廷设在通州的军器监相媲美的巨型地下兵工厂。整个空间,其面积之广阔,几乎相当于一个足以容纳上万名士兵同时操演的巨型校场。近百座由耐火砖石砌成的、高达数丈的巨大熔炉,如同一排排沉默的钢铁巨兽,沿着石壁整齐地排列着,它们那赤红色的、仿佛永远不会熄灭的炉口,正贪婪地吞吐着熊熊的烈焰,将那些从山西、河北等地通过各种秘密商路偷运而来的上等精铁矿石,熔化成一炉炉滚烫的、闪烁着刺目金红色光芒的沸腾铁水。数千名从燕云十六州各地秘密招揽而来的、技艺最为精湛的顶尖铁匠、皮匠与木匠,赤裸着古铜色的、因长年累月的劳作而显得格外健硕的上身,浑身上下的肌肉如同一块块坚硬的岩石般虬结贲张,他们在各自的工位之间,挥汗如雨,沉默地,却又充满了效率地,进行着一场静默的、却又足以撼动整个帝国根基的战争准备。
那些滚烫的铁水,在经过一道道复杂的、足以让寻常人眼花缭乱的工序之后,被浇筑进一个个早已预备好的模具之中,而后,又在那些力大无穷的锻造匠人手中那重逾百斤的巨锤之下,被千锤百炼,反复折叠、锻打,其间不断地浸入那由数十种秘传草药与动物骨血混合而成的、冰冷的淬火池中,发出一阵阵令人牙酸的“嗤嗤”声响,伴随着漫天升腾的白色水汽。最终,那些原本粗糙的铁胚,便在这一冷一热的反复淬炼与成千上万次的捶打之下,脱胎换骨,化为了一片片闪烁着森然寒芒的锋利刀刃,一件件足以抵御强弓硬弩的坚固甲叶。那沉重的、富有节奏的锤击之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如同一阵阵永不停歇的、沉闷的雷鸣,在这座密不透风的地下王国之中回荡,是这颗正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滔天巨变而疯狂跳动的钢铁心脏,最雄浑的脉搏。
而在工坊的另一侧,那些技艺同样精湛的皮匠们,正将一张张从关外通过走私渠道换来的、坚韧无比的整张野牛皮,用一种混合了树汁与矿物粉末的特制药水浸泡、鞣制,使其变得既柔软又坚韧,而后再由最灵巧的匠人裁剪、缝合,用粗大的麻线将数层牛皮紧紧地铆合在一起,制成一件件轻便而又坚固的皮甲与一面面足以抵御箭矢的巨大鸢形盾牌。空气中,弥漫着生皮与药水混合的刺鼻气味。更有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木匠,正在将那些同样是秘密运入的、产自辽东深山之中、质地最为坚硬的铁桦木,用墨斗弹线,用巨斧劈砍,用刨子打磨,将其制成一杆杆修长而又充满韧性的长枪枪杆,与一副副可以快速拆卸、组装,以便于秘密运输的攻城云梯的组件。所有的一切,都在一种近乎于严酷的军事化管理之下,有条不紊地,高效地进行着。这里,没有监工的呵斥,也没有偷懒的闲谈,只有一种共同的目标所凝聚成的、惊人的创造力与集体意志。他们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他们此刻手中所锻造的每一件兵器,所缝制的每一件铠甲,都不仅仅是一件冰冷的器物,更是他们自己与家人的身家性命,是他们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决定了整个北方未来命运的豪赌之中,所押下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赌注。
就在这片充满了钢铁与火焰、力量与希望的喧嚣之中,一个身材魁梧、眉宇间充满了悍勇与狂傲之气的青年将领,正双手抱胸,静静地立在一座刚刚完工的、用来测试兵器性能的巨大靶场之前。他正是燕王次子,那位早已在军中因其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而赢得了“高阳酒徒”之名的朱高煦。他看着眼前那些正在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的、闪烁着死亡寒光的兵器,那双总是燃烧着熊熊战意的眸子里,闪烁着一种近乎于贪婪的、迫不及及待的光芒。他随手,从一旁刚刚淬火完成、刀身尚带着一丝滚烫余温的兵器架上,抓起一柄造型朴实无华,刀身却比寻常的官造佩刀要厚重上近乎一倍的双手长刀,在空中,随意地,挽了两个刀花。那沉重的刀身,在他手中,竟仿佛没有半分重量,带起的刀风,发出“呼呼”的厉啸,竟让数尺之外的巨大烛火,都为之一暗。
“王师傅,”他转过头,对着身旁一位须发皆白,身材却依旧健硕如山的老师傅,朗声说道,那声音洪亮如钟,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你这新改的‘百炼破甲刀’,看着倒是厚实,也不知,比之朝廷给那些只会躲在金陵城里吃香喝辣的京营软蛋们配发的绣春刀,究竟,要强上几分?”
那位被称为“王师傅”的老铁匠,乃是当年跟随朱元璋一同打天下、后因不满朝中官僚掣肘而愤然辞官的军器监首席大师王神臂。他抚着自己花白的胡须,眼中,闪烁着匠人独有的、对自己作品的绝对自信,他傲然一笑道:“二殿下尽管一试便知。老夫这刀,乃是仿前元怯薛军中最为精锐的‘碎骨者’所用的双手重刃,以百炼精钢为体,又掺入了从关外寻来的三成天外陨鐵,经九火九转之法,由十六名臂力最强的弟子,以流星锤法,反复折叠锻打三千六百锤而成,其锋锐与坚韧,早已非凡品可比。莫说是那金陵城里中看不中用的绣手绣脚的绣春刀,便是寻常的步人甲,在它面前,也与那上好的豆腐,无甚分别!”
“好!”朱高煦闻言,眼中战意更浓,他大喝一声,不再有半分迟疑。他双手握刀,深吸一口气,将全身的力气,都灌注于双臂之上,对着靶场正中央,那个由五层浸透了桐油、又用碗口粗的铁钉层层铆合在一起的、坚韧无比的重装牛皮甲靶,发出一声野兽般的怒吼,当头,猛地,劈下!这一刀,他没有用任何精妙的招式,只有最纯粹、最直接、最狂暴的,力量!刀锋过处,空气仿佛都被这一刀之中所蕴含的霸道气势从中剖开,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尖锐的呼啸!
“嗤啦——!!!”
一声,仿佛是撕裂了上好绸缎般的、刺耳的声响。只见那足以抵御寻常刀剑、甚至能将射来的强弩箭矢都直接弹开的重装牛皮甲靶,在接触到那柄漆黑重刀的瞬间,竟没有半分的阻碍,如同烧红了的烙铁切过了一块冰冷的牛油一般,被干脆利落地,从中,整整齐齐地,一剖为二!那光滑的切口之处,甚至还因剧烈的摩擦,而冒出了一缕,带着皮革焦糊味的淡淡青烟!
一刀之威,竟至于斯!
工坊之内,那原本震耳欲聋的锤击之声,竟在这石破天惊的一刀之下,有了片刻的停歇。所有工匠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汇聚到了那个持刀而立,浑身散发着狂暴战意的年轻王子身上,眼中,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畏与,狂热。
朱高煦看着自己手中那柄毫发无伤的重刀,感受着刀身之上传来的那股斩断一切的舒畅手感,终于,仰天发出一阵,充满了无尽快意的,狂放大笑。“哈哈哈哈!好刀!好刀啊!”他将刀重重地往地上一插,那坚硬的、由花岗岩铺就的地面竟如同豆腐一般被轻易插入数寸,“有此神兵,待他日我随父王杀入那金陵城中,定要将那些只会摇唇鼓舌的酸儒,连同他那张鸟位,一并,斩成两段!!”他的笑声,在这座充满了钢铁与火焰的地下王国之中,久久回荡,充满了,一种即将要挣脱所有束缚,将整个天下都搅得天翻地覆的,狂野与,自信。
然而,在这片充满了阳刚与暴烈的喧嚣的数百尺之上,燕王府另一处更为幽深、也更为隐秘的地下密室之内,一场属于阴影与毒药的密会,也正在悄然进行。这间密室,与那热火朝天的工坊截然相反,阴冷,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混合了数十种不知名草药与某种女子身上特有体香的、甜腻得令人作呕的味道。密室的四壁之上,没有刀枪剑戟,而是挂满了一排排贴着标签的、装着各种颜色粉末与液体的精致瓷瓶,与一个个由紫檀木制成的、雕刻着精美花纹的药箱。密室的正中央,一张由整块寒玉雕琢而成的石床之上,正盘膝坐着一个,女子。
她穿着一身火红色的、剪裁得将她那玲珑浮凸的火爆身材勾勒得淋漓尽致的紧身劲装,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如同一条黑色的瀑布,随意地披散在肩后。她年约双十,生得是眉如弯月,眼若桃花,那双总是带着几分似笑非笑神情的眸子里,仿佛藏着能将世间所有男人的魂魄都勾走的无尽风情。她的嘴唇,涂着最艳丽的、如同鲜血般的殷红,嘴角,总是微微地,向上翘着,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媚意。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是秦淮河畔最顶尖的、能让王侯将相都为之神魂颠倒的绝色尤物,其真实的身份,却是“瀚海龙庭”之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用毒与媚术的大行家——“血观音”,秦钰绮。
此刻,她正对着一面光可鉴人的铜镜,用一根小小的、由纯金打造的细长银针,小心翼翼地,从一个打开的锦盒之中,挑起一抹,无色无味的,透明膏状物,轻轻地,涂抹在自己那鲜红的指甲之上。那膏状物,在接触到空气的瞬间,便迅速地,挥发,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她那看似娇嫩美丽的指甲之中,此刻,已然,蕴含了足以,在无声无息之间,毒杀十数名内家高手的,剧毒。
在她面前,一位同样穿着“瀚海龙庭”特有的黑色劲装,身材却异常高大魁梧、浑身散发着一股与这间阴柔密室格格不-入的蛮荒气息的壮汉,正恭敬地,单膝跪地,向她,汇报着什么。那壮汉,正是“蒙古力王”,铁木真格。“秦姑娘,”他的声音,如同两块巨大的石头在相互摩擦,充满了草原的粗犷,但语气之中,却对眼前这位看似柔弱无骨的女子,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畏,“唐将军有令。南京那边,已传来最新的消息。建文帝已任命曹国公李景隆,为平燕大将军,不日,即将集结五十万大军,北上平叛。唐将军命我等,做好,一切准备。”
秦钰绮涂抹着指甲的动作,微微一顿。她抬起那双媚眼如丝的桃花眼,瞥了一眼身前这个,在她看来,不过是一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蠢熊的男人,嘴角,勾起了一抹,充满了轻蔑的,娇笑。“五十万大军?咯咯咯……真是好大的阵仗,吓死奴家了。”她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悦耳,却又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妖异,“李景隆?那个只会跟在先帝屁股后面捡军功、连兵书都没读过几本的草包国公?建文那孩子,还真是,无人可用了啊。”
她缓缓地,站起身,那婀娜的身姿,在昏黄的烛火下,摇曳生姿,如同,一条美女蛇。她走到铁木真格的面前,伸出那只刚刚涂抹了剧毒的、散发着淡淡幽香的纤纤玉手,轻轻地,挑起了他那充满了阳刚之气的下巴。“铁木真格,”她凑到他的耳边,吐气如兰,那声音,充满了致命的诱惑,“你这身蛮力,用来在战场之上冲锋陷阵,倒是可惜了。不如,随姐姐我一同南下,去那金陵城里,见识见识,那秦淮河畔的温柔乡,是如何,能将那些所谓的忠臣良将,都化作绕指柔的,可好?”
铁木真格那张古铜色的脸上,竟罕见地,泛起了一丝红晕。他那颗早已被草原的风霜磨得坚硬如铁的心,竟在这妖女的面前,不受控制地,狂跳了起来。他下意识地,便要点头。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冰冷的、不带丝毫感情的、仿佛是从九幽地狱之中传来的声音,却毫无征兆地,从密室的阴影之中,响了起来。“秦姑娘,还请,自重。唐将军的军令,不是儿戏。”
只见密室的角落里,那片最深的黑暗之中,一个始终笼罩在阴影之下的身影,缓缓地,站直了身体。他身材中等,看不清面容,整个人,仿佛都与那片黑暗,彻底融为了一体,若不是他主动开口,竟无人能察觉到他的存在。他,便是“瀚海龙庭”之中,最神秘,也最令人恐惧的,首席刺客——“无影客”。
秦钰绮脸上的笑容,在听到这个声音的瞬间,微微一僵。她缓缓地,收回了手,那双妩媚的桃花眼里,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哟,原来是影子大人在此,倒是奴家,失礼了。”她娇笑着,掩饰着方才的失态,而后,话锋一转,重新恢复了那份属于顶尖特务的,专业与,冷酷,“既然如此,那便,开始吧。让金陵城里的那些大人们,也好好地,尝一尝,我‘瀚海龙庭’,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开胃小菜。”
她说罢,转身,从一个上着三道奇特铜锁的药箱之中,取出了数个早已准备好的、画着不同标记的锦囊,分别,交给了铁木-真格与那位“无影客”。“铁木真格,你,负责将这包‘软筋散’,想办法,混入南军先锋部队的饮水之中。记住,量,要控制好。我不要他们死,我只要他们,在决战来临之时,连举起刀的力气,都没有。”
“影子大人,”她又将另一个锦囊,递给了那位神秘的刺客,“您老人家的手段,奴家自然是信得过的。这,是那位李景隆大将军最宠爱的小妾的生辰八字,与她最喜爱的一种西域熏香的配方。至于,该怎么做,想必,也无需奴家,再多言了吧?”
那“无影客”,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一只苍白的、仿佛没有骨头的手,接过了锦囊,而后,身影一晃,便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再次,消失在了,那片无边的黑暗之中。密室之内,重又,只剩下了秦钰绮与铁木真格两人。秦钰绮看着那片空空如也的黑暗,又看了看身旁这个,因方才的惊吓而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的蒙古大汉,嘴角,再次,勾起了一抹,高深莫测的,娇笑。
“走吧,我的好将军。”她轻轻地,拍了拍铁木真格那宽阔的肩膀,“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而就在这片充满了钢铁与毒药的地下王国的最深处,在那间终年被檀香与烛火所笼罩的朴素静室之内,燕王朱棣与姚广孝,正对着那幅巨大的、囊括了整个大明王朝疆域的舆图,进行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沙盘推演。
“王爷,”姚广孝那沙哑的、不带丝毫感情的声音,在静室之中缓缓回荡,“如今,我等之‘盾’,已然铸就,那便是您佯狂之下的民心之惑与敌军之懈;我等之‘矛’,亦已磨砺锋利,那便是工坊之内日夜赶制的百万兵甲与高阳王殿下的冲天豪气。然,盾,只能自保;矛,只可争锋。真正能让我们,在这场看似必输的赌局之中赢得最终胜利的,却是那些,隐藏在棋盘之外,足以一子定乾坤的,无形之手。”
他伸出那只干枯的、如同鹰爪般的手,并非指向地图之上那些代表着兵力与城池的标记,而是指向了那些,在地图的边缘与缝隙之中,被他用特殊的朱砂所点下的、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微小的红点。那些红点,遍布大明南北,有的,在繁华的通州漕运码头;有的,在偏僻的湖广深山古道;有的,甚至,就隐藏在金陵城那喧嚣的秦淮河畔的画舫之中。
“这,便是‘瀚海龙庭’,是贫僧耗费了十数年心血,为您也为这即将到来的乱世,所精心打造的,影子军队!”
“这支军队里,没有忠君爱国的将领,也没有悍不畏死的士兵。它有的,只是那些,被所谓的名门正派所不容,被朝廷法度所通缉,却又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各种奇异本领的能人异士。有能于百万人中取上将首级的顶尖刺客;有能以美色与毒药,在无声无息之间,便瓦解一座坚城的绝代妖姬;更有那些,精通奇门遁甲、机关术数,能将一座普通的城池,都变成一座布满了致命陷阱的死亡迷宫的,能工巧匠。”
“南京朝堂上那些饱读诗书的儒臣们,他们永远也无法理解,一场战争的胜负,有时并不取决于谁的军队更多,谁的盔甲更厚。他们更无法应对,当他们的粮草官,在运粮途中,‘突发恶疾’而暴毙;当他们最倚重的守城主将,在决战前夜,因‘沉溺酒色’而猝死于床榻之上;当他们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城池,在总攻发起的那一刻,城内的武库与粮仓,却同时,燃起冲天大火!王爷,”姚广孝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得意,“这便是‘瀚海龙庭’的力量!是这步,足以将整个棋局都彻底颠覆的奇兵!”
朱棣静静地听着,他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最后一丝的疑虑,也终于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的自信与冰冷的杀意。他缓缓地抬起那只早已愈合、却依旧残留着淡淡疤痕的手,重重地按在了地图之上,北平府的位置。
“起风了。”他轻声说道。
那声音不大,却仿佛引动了天地的气机,让整个书房之外,那原本沉闷的夏夜,骤然间,狂风大作,吹得窗棂猎猎作响,宛如万千兵马在齐声怒吼。
一场即将要颠覆整个大明王朝的血腥风暴,终于在这一刻,露出了它最狰狞的獠牙。
当燕王府那座在外界看来已然是疯癫与绝望代名词的华丽囚笼,其内部正在如同一个被精密齿轮所驱动的巨大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悄然运转,将一块块冰冷的生铁锻造成足以撕裂天下的锋利兵刃之时,那真正赋予这台机器灵魂与意志,并为其指明了那条通往紫禁之巅的血腥道路的,却是那间位于王府最深处、终年被檀香与烛火所笼罩的朴素静室。这里,与那充满了钢铁与火焰、力量与希望的喧嚣工坊截然相反,没有热火朝天的喧嚣,没有震耳欲聋的锤击,只有一种近乎于凝固的、能让时间都为之放缓脚步的绝对沉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雅的、带着几分苦涩的安神檀香,混合着数百年古籍纸张所特有的陈旧墨香,仿佛连光线,在进入这间屋子的瞬间,都会被那股无形的、属于智谋与算计的气场,吸收、扭曲,最终沉淀为一片,深不见底的,阴影。
静室之内,没有任何多余的陈设,只有一张由整块千年沉香木打磨而成的古朴书案,两只由干枯蒲草编成的团垫,和墙上一幅巨大的、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的《大明九边军镇舆图》。然而,这幅舆图,却又与寻常的军用地图截然相反,它早已被它的主人,变成了一张经天纬地、包罗万象的巨大棋盘。那上面不仅有详尽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更被无数种颜色各异的细小丝线与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的朱砂标记,标注得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红色的丝线,代表着金陵朝廷所能调动的京营与地方卫所的兵力部署与行进路线,其势虽众,却显得臃肿而迟缓;蓝色的丝线,则代表着燕军未来的突进方向,线条锋利,迅捷,如同一柄柄即将要刺入敌人心脏的尖刀;而在这红蓝二色之间,更有无数条黑色的、如同蛛网般无处不在的纤细丝线,从北平这座核心之地,悄无声息地辐射向全国各地,连接着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微小的红点——那些红点,有的,在维系着帝国南北命脉的通州漕运码头;有的,在商旅往来不绝于途的繁华市镇;有的,在偏僻得连官府都懒得派驻一名小吏的湖广深山古道;有的,甚至,就隐藏在金陵城那喧嚣靡丽的秦淮河畔的某艘画舫之中。那每一根黑色的丝线,都代表着一条秘密的情报通路;那每一个红色的标记,都代表着一个,属于“瀚海龙庭”的、早已蛰伏多年的,死亡的触角。
一个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灰色僧袍,身材瘦削,面容枯槁,双目却亮得如同两颗寒星的僧人,正盘膝坐于地图之前,他手中,没有佛珠,也没有经卷,只是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幅,由他耗费了十数年心血才亲手编织而成的,巨大而又复杂的,死亡之网。他便是那个被后世称为“黑衣宰相”,以出家人的身份,却心怀着颠覆天下之志的传奇谋士,道衍和尚,姚广孝。他看着地图之上,那代表着南京朝廷的、看似强大无匹的红色洪流,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近乎于神祇俯视蝼蚁般的,冰冷的,悲悯。他看不起齐泰、黄子澄那套完全建立在书本理论与道德说教之上的“君子之战”,他深知,战争的本质,从来都不是礼乐与教化,而是最纯粹、最不择手段的,欺诈与毁灭。
就在此时,那扇由整块沉香木打造、足以隔绝外界一切声音与窥探的厚重房门,被无声地推开了。燕王朱棣那高大而又充满了压迫感的身影,缓缓地,走了进来。他已然褪去了白日里那身疯癫的伪装,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黑色劲装。他脸上的污秽与痴傻之态早已被清洗干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因长久的压抑与屈辱而显得愈发冰冷与坚硬的沉静。他显得有些疲惫,扮演一个疯子,对于他这样一个将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百战亲王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发自灵魂深处的精神消耗。他沉默地走到一旁的水盆之前,用那冰冷的井水,反复地,冲刷着自己的脸庞与双手,仿佛要将那些不属于自己的、肮脏的、懦弱的气息,连同那份深入骨髓的屈辱感,都一同,彻底地洗去。当他再次抬起头,看向铜镜之中的自己时,那张脸,又重新变回了那个,让四方蛮夷都为之闻风丧胆的,北境之王。
他走到姚广孝的身旁,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同样投向了那幅巨大的、复杂的棋盘。他看着那代表着南军的、几乎遍布了半个疆域的红色标记,看着那将自己这座孤城死死围困的、密不透风的包围圈,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最后一丝的疑虑,也终于,在连日的隐忍与煎熬之中,彻底地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的自信与冰冷的杀意。
“先生,”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又充满了金属的质感,不再是之前那般压抑,反而透着一股即将要挣脱所有束缚的强大自信,“我那位好侄儿的耐心,恐怕,也快要被本王这‘疯病’给耗尽了。他那柄名为‘仁政’的刀,也该,举起来了。”
姚广孝闻言,却是缓缓地摇了摇头。他伸出那只干枯的、如同鹰爪般的手,并非指向地图之上那些代表着兵力与城池的标记,而是指向了那些,在地图的边缘与缝隙之中,被他用特殊的朱砂所点下的、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微小的红点。
“王爷,”姚广孝的声音里,充满了战略家的自信与冷酷,“您看的,是这棋盘之上,那些看得见的,兵、车、马、炮。而贫僧看的,却是那些隐藏在棋盘之外,足以一子定乾坤的无形之手。”
“您以为我们真正的胜机,在于张玉、朱能两位将军的忠勇吗?在于您那两位公子的智与武吗?不,”他缓缓地,从蒲团之上站起,走到朱棣的身旁,那双亮若寒星的眸子里,闪烁着一种近乎于疯狂的智慧光芒,“他们是这盘棋的根基,是能让我们,有资格与那金陵朝廷对弈的本钱。是我们的‘盾’,也是我们的‘矛’。王爷您这数月来的‘疯病’,与世子殿下的沉稳,便是我们最坚实的‘盾’,它为我们赢得了最宝贵的铸甲时间,也麻痹了敌人最警惕的神经,更让您那位心性仁慈的好侄儿在下达最后那道锁拿命令时,心中多了一丝不该有的犹豫。而高阳王殿下的悍勇与那地底工坊日夜不息的锤击之声,则是我们最锋利的‘矛’,它能让我们在正面战场之上,拥有与南军那数十万大军堂堂正正一较高下的力量。这,是我们的‘正兵’,是摆在明面上的力量,是足以让天下人都看到的,属于燕王的,赫赫军威。”
“但真正能让我们,在这场看似必输的赌局之中赢得最终胜利的,是他们。”他伸出手指,在那些遍布全国的红点之上,缓缓地,划过,仿佛在连接一张无形的、早已笼罩了整个帝国的,巨大蛛网。“是‘瀚海龙庭’!是这支由贫僧耗费了十数年心血,为您也为这即将到来的乱世,所精心打造的影子军队!”
“王爷您看,”姚广孝的声音变得无比轻柔,却又如同魔鬼的低语,充满了致命的诱惑,“金陵城里的那些书生,他们打仗,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兵部的文书,是户部的钱粮,是他们那套自以为是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他们信任这套庞大而又精密的国家机器,他们相信,只要这台机器运转起来,便能轻易地将任何胆敢螳臂当车的叛逆,都碾得粉身碎骨。可他们,却从未想过,若是这台机器,从内部,开始生锈,腐烂,那又会是何等一番景象?”
他的手指,落在了那条从南方蜿蜒至北方的、象征着帝国命脉的大运河之上。“他们信任他们的补给线,那么,‘瀚海龙庭’便断了它。我们无需去劫掠那些守卫森严的巨大粮仓,只需让我们的探子,在漕运的某个关键节点,以重金,买通一位小小的、毫不起眼的仓场大使,让他将一批本该运往北平前线的粮草,‘不慎’地,因为‘淋了雨’而发霉腐烂,便足以让前线的数万大军,在决战来临之前,饿上三天三夜。”
他的手指又移向了金陵城那座红色的标记,并在其上轻轻一点。“他们信任他们的朝廷,信任他们的官僚体系,那么,‘瀚海龙庭’便腐蚀它。贫僧早已命‘血观音’秦钰绮,在金陵城中,布下了一张,由美色、金钱与人情所织成的网。她所要结交的,并非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兵部尚书或内阁大学士,而只是,那些能够接触到核心机密,却又地位不高、容易被收买的,中层官员。譬如,兵部职方清吏司里,一位负责抄录各地卫所兵力调动文书的主事,又或是,通政使司里,一位负责将地方奏章呈送御前的正七品给事中。只需要让这些人,在关键时刻,将一份紧急军情,‘不小心’地,延迟半日上报;或是在抄录圣旨之时,将一个关键的字眼,‘无意’间,写得模棱两可一些,便足以让千里之外的战局,发生翻天覆地的逆转。”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朱棣的脸上,那双亮得骇人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于预言般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算计。“他们更信任他们所谓的‘名将’。贫僧几乎可以断定,一旦战事开启,建文那孩子在最初的试探受挫之后,必定会惊慌失措,届时,他所能想到的,唯一能稳定军心的法子,便是启用一位出身高贵、名望卓著的勋贵之后来担任全军主帅,以彰显朝廷的威严与决心。而放眼整个金陵,最符合这个条件,也最受齐泰、黄子澄那等文官信任的,除了那位,在靖难之役中屡战屡败,最终开门投降的曹国公李景隆之外,还能有谁?此人志大才疏,骄横无能,却又偏偏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王爷您试想,当南军那五十万大军的指挥权,落入这等草包之手,那与将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刀,交到三岁孩童的手中,又有何分别?届时,‘瀚海龙庭’甚至都无需再用那些阴谋诡计,只需派出几位顶尖的刺客,在两军阵前,将这位大将军的帅旗一刀斩断,便足以让那数十万看似声势浩大的乌合之众,在谈笑之间,作鸟兽散!”
“王爷,”姚广孝的声音,在这一刻,变得无比的郑重,也无比的,冷酷,“金陵朝堂上那些饱读诗书的儒臣们,他们永远也无法理解,一场战争的胜负,有时并不取决于谁的军队更多,谁的盔甲更厚。他们更无法应对这种,从庙堂到江湖,从军心到粮草,无孔不入的,立体的总体战!这,才是‘瀚海龙庭’真正的力量!是这步,足以将整个棋局都彻底颠覆的奇兵!”
朱棣静静地听着,他没有说话,但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却早已被一种混杂了兴奋、残忍与绝对自信的火焰所彻底点燃。他仿佛已经看到,在那遥远的南方,那座看似固若金汤的巍峨帝国,其内部,早已被姚广孝这只无形的大手,布满了无数条看不见的、正在缓缓腐蚀着其根基的黑色丝线。他所要做的,便只是,在最恰当的时刻,点燃那根,引线。
然而,就在他即将要下达那道足以让整个天下都为之颤抖的命令的刹那,他却出人意料地,问出了一个,与这满室的杀伐之气格格不-入的问题。他看着姚广孝,那双锐利的眸子里,闪过了一丝极其复杂的、甚至带着几分挣扎的情绪。“道衍,”他缓缓问道,声音,竟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疲惫,“你可知,这一步踏出,将会有多少生灵,因此而涂炭?将会有多少座繁华的城池,因此而化为焦土?又将会有多少无辜的百姓,因此而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姚广孝看着他,看着这位即将要掀起滔天血浪的雄主眼中,那最后一丝属于凡人的不忍,那张枯槁的脸上,竟第一次,露出了一个近乎于慈悲,却又冰冷至极的微笑。“王爷,”他沙哑地开口,声音,却仿佛带着某种,能抚慰人心的奇异力量,“贫僧一生,只信奉两件事。”
“其一,便是因果。”他缓缓地说道,“王爷您可曾想过,若无建文与他那两位老师的步步紧逼,若无湘王阖府自焚于烈火之中的那份决绝,又何来今日,王爷您这不得不反的,靖难之师?此乃今日之果,然其因,却早已种下。种在了那金陵城里,那些人的偏执与傲慢之中。今日我等所行之事,虽有伤天和,却也是顺天应人,是为这早已失序的天下,重塑一个新的因果。”
“其二,”他顿了顿,那双亮若寒星的眸子,直视着朱棣的眼睛,仿佛要将自己的意志,都刻入对方的灵魂深处,“便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王僧,您要的不是偏安一隅的苟活,您要的是这万里江山,是那九五之尊的宝座,是开创一个远迈汉唐的、属于您朱棣的,永乐盛世!那么这通往盛世的道路之上,所必须付出的,那一点点代价;这伟大画卷之下,所必须铺就的那一层,由枯骨与血泪所构成的底色,便是您,这位未来的千古一帝,所必须也必然要坦然接受的宿命。”
“贫僧所能做的,便只是尽最大的可能,让这场痛苦,来得更短暂一些;让这江山,在经历了这场必要的阵痛之后,能以更快的速度,迎来它真正的新生。”
朱棣静静地听着,他没有再说话。他只是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当他再次睁开时,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最后一丝的挣扎与不忍,也已彻底烟消云散,只剩下君临天下的决绝与冰冷。
他缓缓地,走出了这间决定了未来数十年帝国命运的静室。天边,第一缕带着几分血色的晨光,正挣扎着,穿透了北国那厚重的、灰色的云层。他抬起头,深深地,吸了一口那带着清晨独有的、刺骨的凉意的空气。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那个需要在街市上装疯卖傻的燕王朱棣已经死了。
活下来的,是一个即将要用铁与血,去亲手开创一个崭新时代的乱世枭雄。
而一场注定要颠覆整个大明王朝的,靖难风暴,已然蓄势待发。
前院那因朱棣的疯癫闹剧而残留的混乱与污秽,被下人们以一种近乎于仪式感的肃穆姿态,迅速而又无声地清理干净。空气中那股由浓郁汤药味与劣质炭火烟熏味混合而成的、属于“病房”的颓败气息,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净化,取而代-之的,是王府之内固有的、那种属于金戈铁马与皇室威仪的、冰冷的沉静。然而,就在这片静默的表象之下,在那座看似寻常的、专为豢养数百匹漠北良驹而建的巨大马厩的坚实地基之下,在常人目光永远无法企及的、深达数十丈的黑暗地底,一场属于钢铁与火焰、力量与希望的、静默的雷鸣,却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心悸的效率,轰然奏响。
镜头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夯土与坚硬的岩层,猛地从那充满了政治算计的地面之上,沉入了这个隐藏在帝国心脏之侧的、终年不见天日的庞大地下世界。与地面之上那令人烦躁的酷暑截然相反,这里首先迎面扑来的,是一股冰冷的、带着泥土与岩石特有腥气的阴风,仿佛一条通往九幽地府的秘密甬道。然而,当穿过那条由最忠诚的亲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严密守卫的、长达百丈的幽暗通道之后,眼前豁然开朗,一股灼热得仿佛能将人的骨血都一并熔化的恐怖热浪,便混合着刺鼻的煤烟与上等精铁被反复捶打时所特有的腥甜,如同一头无形的、来自地狱深处的巨兽,贪婪地吞噬着这片巨大地下空间里的每一寸空气。
这里,竟是一座规模宏大到足以与朝廷设在通州的军器监相媲美的巨型地下兵工厂。整个空间,其面积之广阔,几乎相当于一个足以容纳上万名士兵同时操演的巨型校场。近百座由耐火砖石砌成的、高达数丈的巨大熔炉,如同一排排沉默的钢铁巨兽,沿着石壁整齐地排列着,它们那赤红色的、仿佛永远不会熄灭的炉口,正贪婪地吞吐着熊熊的烈焰,将那些从山西、河北等地通过各种秘密商路偷运而来的上等精铁矿石,熔化成一炉炉滚烫的、闪烁着刺目金红色光芒的沸腾铁水。数千名从燕云十六州各地秘密招揽而来的、技艺最为精湛的顶尖铁匠、皮匠与木匠,赤裸着古铜色的、因长年累月的劳作而显得格外健硕的上身,浑身上下的肌肉如同一块块坚硬的岩石般虬结贲张,他们在各自的工位之间,挥汗如雨,沉默地,却又充满了效率地,进行着一场静默的、却又足以撼动整个帝国根基的战争准备。
那些滚烫的铁水,在经过一道道复杂的、足以让寻常人眼花缭乱的工序之后,被浇筑进一个个早已预备好的模具之中,而后,又在那些力大无穷的锻造匠人手中那重逾百斤的巨锤之下,被千锤百炼,反复折叠、锻打,其间不断地浸入那由数十种秘传草药与动物骨血混合而成的、冰冷的淬火池中,发出一阵阵令人牙酸的“嗤嗤”声响,伴随着漫天升腾的白色水汽。最终,那些原本粗糙的铁胚,便在这一冷一热的反复淬炼与成千上万次的捶打之下,脱胎换骨,化为了一片片闪烁着森然寒芒的锋利刀刃,一件件足以抵御强弓硬弩的坚固甲叶。那沉重的、富有节奏的锤击之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如同一阵阵永不停歇的、沉闷的雷鸣,在这座密不透风的地下王国之中回荡,是这颗正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滔天巨变而疯狂跳动的钢铁心脏,最雄浑的脉搏。
而在工坊的另一侧,那些技艺同样精湛的皮匠们,正将一张张从关外通过走私渠道换来的、坚韧无比的整张野牛皮,用一种混合了树汁与矿物粉末的特制药水浸泡、鞣制,使其变得既柔软又坚韧,而后再由最灵巧的匠人裁剪、缝合,用粗大的麻线将数层牛皮紧紧地铆合在一起,制成一件件轻便而又坚固的皮甲与一面面足以抵御箭矢的巨大鸢形盾牌。空气中,弥漫着生皮与药水混合的刺鼻气味。更有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木匠,正在将那些同样是秘密运入的、产自辽东深山之中、质地最为坚硬的铁桦木,用墨斗弹线,用巨斧劈砍,用刨子打磨,将其制成一杆杆修长而又充满韧性的长枪枪杆,与一副副可以快速拆卸、组装,以便于秘密运输的攻城云梯的组件。所有的一切,都在一种近乎于严酷的军事化管理之下,有条不紊地,高效地进行着。这里,没有监工的呵斥,也没有偷懒的闲谈,只有一种共同的目标所凝聚成的、惊人的创造力与集体意志。他们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他们此刻手中所锻造的每一件兵器,所缝制的每一件铠甲,都不仅仅是一件冰冷的器物,更是他们自己与家人的身家性命,是他们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决定了整个北方未来命运的豪赌之中,所押下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赌注。
就在这片充满了钢铁与火焰、力量与希望的喧嚣之中,一个身材魁梧、眉宇间充满了悍勇与狂傲之气的青年将领,正双手抱胸,静静地立在一座刚刚完工的、用来测试兵器性能的巨大靶场之前。他正是燕王次子,那位早已在军中因其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而赢得了“高阳酒徒”之名的朱高煦。他看着眼前那些正在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的、闪烁着死亡寒光的兵器,那双总是燃烧着熊熊战意的眸子里,闪烁着一种近乎于贪婪的、迫不及及待的光芒。他随手,从一旁刚刚淬火完成、刀身尚带着一丝滚烫余温的兵器架上,抓起一柄造型朴实无华,刀身却比寻常的官造佩刀要厚重上近乎一倍的双手长刀,在空中,随意地,挽了两个刀花。那沉重的刀身,在他手中,竟仿佛没有半分重量,带起的刀风,发出“呼呼”的厉啸,竟让数尺之外的巨大烛火,都为之一暗。
“王师傅,”他转过头,对着身旁一位须发皆白,身材却依旧健硕如山的老师傅,朗声说道,那声音洪亮如钟,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你这新改的‘百炼破甲刀’,看着倒是厚实,也不知,比之朝廷给那些只会躲在金陵城里吃香喝辣的京营软蛋们配发的绣春刀,究竟,要强上几分?”
那位被称为“王师傅”的老铁匠,乃是当年跟随朱元璋一同打天下、后因不满朝中官僚掣肘而愤然辞官的军器监首席大师王神臂。他抚着自己花白的胡须,眼中,闪烁着匠人独有的、对自己作品的绝对自信,他傲然一笑道:“二殿下尽管一试便知。老夫这刀,乃是仿前元怯薛军中最为精锐的‘碎骨者’所用的双手重刃,以百炼精钢为体,又掺入了从关外寻来的三成天外陨鐵,经九火九转之法,由十六名臂力最强的弟子,以流星锤法,反复折叠锻打三千六百锤而成,其锋锐与坚韧,早已非凡品可比。莫说是那金陵城里中看不中用的绣手绣脚的绣春刀,便是寻常的步人甲,在它面前,也与那上好的豆腐,无甚分别!”
“好!”朱高煦闻言,眼中战意更浓,他大喝一声,不再有半分迟疑。他双手握刀,深吸一口气,将全身的力气,都灌注于双臂之上,对着靶场正中央,那个由五层浸透了桐油、又用碗口粗的铁钉层层铆合在一起的、坚韧无比的重装牛皮甲靶,发出一声野兽般的怒吼,当头,猛地,劈下!这一刀,他没有用任何精妙的招式,只有最纯粹、最直接、最狂暴的,力量!刀锋过处,空气仿佛都被这一刀之中所蕴含的霸道气势从中剖开,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尖锐的呼啸!
“嗤啦——!!!”
一声,仿佛是撕裂了上好绸缎般的、刺耳的声响。只见那足以抵御寻常刀剑、甚至能将射来的强弩箭矢都直接弹开的重装牛皮甲靶,在接触到那柄漆黑重刀的瞬间,竟没有半分的阻碍,如同烧红了的烙铁切过了一块冰冷的牛油一般,被干脆利落地,从中,整整齐齐地,一剖为二!那光滑的切口之处,甚至还因剧烈的摩擦,而冒出了一缕,带着皮革焦糊味的淡淡青烟!
一刀之威,竟至于斯!
工坊之内,那原本震耳欲聋的锤击之声,竟在这石破天惊的一刀之下,有了片刻的停歇。所有工匠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汇聚到了那个持刀而立,浑身散发着狂暴战意的年轻王子身上,眼中,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畏与,狂热。
朱高煦看着自己手中那柄毫发无伤的重刀,感受着刀身之上传来的那股斩断一切的舒畅手感,终于,仰天发出一阵,充满了无尽快意的,狂放大笑。“哈哈哈哈!好刀!好刀啊!”他将刀重重地往地上一插,那坚硬的、由花岗岩铺就的地面竟如同豆腐一般被轻易插入数寸,“有此神兵,待他日我随父王杀入那金陵城中,定要将那些只会摇唇鼓舌的酸儒,连同他那张鸟位,一并,斩成两段!!”他的笑声,在这座充满了钢铁与火焰的地下王国之中,久久回荡,充满了,一种即将要挣脱所有束缚,将整个天下都搅得天翻地覆的,狂野与,自信。
然而,在这片充满了阳刚与暴烈的喧嚣的数百尺之上,燕王府另一处更为幽深、也更为隐秘的地下密室之内,一场属于阴影与毒药的密会,也正在悄然进行。这间密室,与那热火朝天的工坊截然相反,阴冷,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混合了数十种不知名草药与某种女子身上特有体香的、甜腻得令人作呕的味道。密室的四壁之上,没有刀枪剑戟,而是挂满了一排排贴着标签的、装着各种颜色粉末与液体的精致瓷瓶,与一个个由紫檀木制成的、雕刻着精美花纹的药箱。密室的正中央,一张由整块寒玉雕琢而成的石床之上,正盘膝坐着一个,女子。
她穿着一身火红色的、剪裁得将她那玲珑浮凸的火爆身材勾勒得淋漓尽致的紧身劲装,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如同一条黑色的瀑布,随意地披散在肩后。她年约双十,生得是眉如弯月,眼若桃花,那双总是带着几分似笑非笑神情的眸子里,仿佛藏着能将世间所有男人的魂魄都勾走的无尽风情。她的嘴唇,涂着最艳丽的、如同鲜血般的殷红,嘴角,总是微微地,向上翘着,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媚意。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是秦淮河畔最顶尖的、能让王侯将相都为之神魂颠倒的绝色尤物,其真实的身份,却是“瀚海龙庭”之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用毒与媚术的大行家——“血观音”,秦钰绮。
此刻,她正对着一面光可鉴人的铜镜,用一根小小的、由纯金打造的细长银针,小心翼翼地,从一个打开的锦盒之中,挑起一抹,无色无味的,透明膏状物,轻轻地,涂抹在自己那鲜红的指甲之上。那膏状物,在接触到空气的瞬间,便迅速地,挥发,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她那看似娇嫩美丽的指甲之中,此刻,已然,蕴含了足以,在无声无息之间,毒杀十数名内家高手的,剧毒。
在她面前,一位同样穿着“瀚海龙庭”特有的黑色劲装,身材却异常高大魁梧、浑身散发着一股与这间阴柔密室格格不-入的蛮荒气息的壮汉,正恭敬地,单膝跪地,向她,汇报着什么。那壮汉,正是“蒙古力王”,铁木真格。“秦姑娘,”他的声音,如同两块巨大的石头在相互摩擦,充满了草原的粗犷,但语气之中,却对眼前这位看似柔弱无骨的女子,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畏,“唐将军有令。南京那边,已传来最新的消息。建文帝已任命曹国公李景隆,为平燕大将军,不日,即将集结五十万大军,北上平叛。唐将军命我等,做好,一切准备。”
秦钰绮涂抹着指甲的动作,微微一顿。她抬起那双媚眼如丝的桃花眼,瞥了一眼身前这个,在她看来,不过是一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蠢熊的男人,嘴角,勾起了一抹,充满了轻蔑的,娇笑。“五十万大军?咯咯咯……真是好大的阵仗,吓死奴家了。”她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悦耳,却又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妖异,“李景隆?那个只会跟在先帝屁股后面捡军功、连兵书都没读过几本的草包国公?建文那孩子,还真是,无人可用了啊。”
她缓缓地,站起身,那婀娜的身姿,在昏黄的烛火下,摇曳生姿,如同,一条美女蛇。她走到铁木真格的面前,伸出那只刚刚涂抹了剧毒的、散发着淡淡幽香的纤纤玉手,轻轻地,挑起了他那充满了阳刚之气的下巴。“铁木真格,”她凑到他的耳边,吐气如兰,那声音,充满了致命的诱惑,“你这身蛮力,用来在战场之上冲锋陷阵,倒是可惜了。不如,随姐姐我一同南下,去那金陵城里,见识见识,那秦淮河畔的温柔乡,是如何,能将那些所谓的忠臣良将,都化作绕指柔的,可好?”
铁木真格那张古铜色的脸上,竟罕见地,泛起了一丝红晕。他那颗早已被草原的风霜磨得坚硬如铁的心,竟在这妖女的面前,不受控制地,狂跳了起来。他下意识地,便要点头。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冰冷的、不带丝毫感情的、仿佛是从九幽地狱之中传来的声音,却毫无征兆地,从密室的阴影之中,响了起来。“秦姑娘,还请,自重。唐将军的军令,不是儿戏。”
只见密室的角落里,那片最深的黑暗之中,一个始终笼罩在阴影之下的身影,缓缓地,站直了身体。他身材中等,看不清面容,整个人,仿佛都与那片黑暗,彻底融为了一体,若不是他主动开口,竟无人能察觉到他的存在。他,便是“瀚海龙庭”之中,最神秘,也最令人恐惧的,首席刺客——“无影客”。
秦钰绮脸上的笑容,在听到这个声音的瞬间,微微一僵。她缓缓地,收回了手,那双妩媚的桃花眼里,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哟,原来是影子大人在此,倒是奴家,失礼了。”她娇笑着,掩饰着方才的失态,而后,话锋一转,重新恢复了那份属于顶尖特务的,专业与,冷酷,“既然如此,那便,开始吧。让金陵城里的那些大人们,也好好地,尝一尝,我‘瀚海龙庭’,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开胃小菜。”
她说罢,转身,从一个上着三道奇特铜锁的药箱之中,取出了数个早已准备好的、画着不同标记的锦囊,分别,交给了铁木-真格与那位“无影客”。“铁木真格,你,负责将这包‘软筋散’,想办法,混入南军先锋部队的饮水之中。记住,量,要控制好。我不要他们死,我只要他们,在决战来临之时,连举起刀的力气,都没有。”
“影子大人,”她又将另一个锦囊,递给了那位神秘的刺客,“您老人家的手段,奴家自然是信得过的。这,是那位李景隆大将军最宠爱的小妾的生辰八字,与她最喜爱的一种西域熏香的配方。至于,该怎么做,想必,也无需奴家,再多言了吧?”
那“无影客”,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一只苍白的、仿佛没有骨头的手,接过了锦囊,而后,身影一晃,便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再次,消失在了,那片无边的黑暗之中。密室之内,重又,只剩下了秦钰绮与铁木真格两人。秦钰绮看着那片空空如也的黑暗,又看了看身旁这个,因方才的惊吓而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的蒙古大汉,嘴角,再次,勾起了一抹,高深莫测的,娇笑。
“走吧,我的好将军。”她轻轻地,拍了拍铁木真格那宽阔的肩膀,“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而就在这片充满了钢铁与毒药的地下王国的最深处,在那间终年被檀香与烛火所笼罩的朴素静室之内,燕王朱棣与姚广孝,正对着那幅巨大的、囊括了整个大明王朝疆域的舆图,进行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沙盘推演。
“王爷,”姚广孝那沙哑的、不带丝毫感情的声音,在静室之中缓缓回荡,“如今,我等之‘盾’,已然铸就,那便是您佯狂之下的民心之惑与敌军之懈;我等之‘矛’,亦已磨砺锋利,那便是工坊之内日夜赶制的百万兵甲与高阳王殿下的冲天豪气。然,盾,只能自保;矛,只可争锋。真正能让我们,在这场看似必输的赌局之中赢得最终胜利的,却是那些,隐藏在棋盘之外,足以一子定乾坤的,无形之手。”
他伸出那只干枯的、如同鹰爪般的手,并非指向地图之上那些代表着兵力与城池的标记,而是指向了那些,在地图的边缘与缝隙之中,被他用特殊的朱砂所点下的、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微小的红点。那些红点,遍布大明南北,有的,在繁华的通州漕运码头;有的,在偏僻的湖广深山古道;有的,甚至,就隐藏在金陵城那喧嚣的秦淮河畔的画舫之中。
“这,便是‘瀚海龙庭’,是贫僧耗费了十数年心血,为您也为这即将到来的乱世,所精心打造的,影子军队!”
“这支军队里,没有忠君爱国的将领,也没有悍不畏死的士兵。它有的,只是那些,被所谓的名门正派所不容,被朝廷法度所通缉,却又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各种奇异本领的能人异士。有能于百万人中取上将首级的顶尖刺客;有能以美色与毒药,在无声无息之间,便瓦解一座坚城的绝代妖姬;更有那些,精通奇门遁甲、机关术数,能将一座普通的城池,都变成一座布满了致命陷阱的死亡迷宫的,能工巧匠。”
“南京朝堂上那些饱读诗书的儒臣们,他们永远也无法理解,一场战争的胜负,有时并不取决于谁的军队更多,谁的盔甲更厚。他们更无法应对,当他们的粮草官,在运粮途中,‘突发恶疾’而暴毙;当他们最倚重的守城主将,在决战前夜,因‘沉溺酒色’而猝死于床榻之上;当他们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城池,在总攻发起的那一刻,城内的武库与粮仓,却同时,燃起冲天大火!王爷,”姚广孝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得意,“这便是‘瀚海龙庭’的力量!是这步,足以将整个棋局都彻底颠覆的奇兵!”
朱棣静静地听着,他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最后一丝的疑虑,也终于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的自信与冰冷的杀意。他缓缓地抬起那只早已愈合、却依旧残留着淡淡疤痕的手,重重地按在了地图之上,北平府的位置。
“起风了。”他轻声说道。
那声音不大,却仿佛引动了天地的气机,让整个书房之外,那原本沉闷的夏夜,骤然间,狂风大作,吹得窗棂猎猎作响,宛如万千兵马在齐声怒吼。
一场即将要颠覆整个大明王朝的血腥风暴,终于在这一刻,露出了它最狰狞的獠牙。
当燕王府那座在外界看来已然是疯癫与绝望代名词的华丽囚笼,其内部正在如同一个被精密齿轮所驱动的巨大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悄然运转,将一块块冰冷的生铁锻造成足以撕裂天下的锋利兵刃之时,那真正赋予这台机器灵魂与意志,并为其指明了那条通往紫禁之巅的血腥道路的,却是那间位于王府最深处、终年被檀香与烛火所笼罩的朴素静室。这里,与那充满了钢铁与火焰、力量与希望的喧嚣工坊截然相反,没有热火朝天的喧嚣,没有震耳欲聋的锤击,只有一种近乎于凝固的、能让时间都为之放缓脚步的绝对沉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雅的、带着几分苦涩的安神檀香,混合着数百年古籍纸张所特有的陈旧墨香,仿佛连光线,在进入这间屋子的瞬间,都会被那股无形的、属于智谋与算计的气场,吸收、扭曲,最终沉淀为一片,深不见底的,阴影。
静室之内,没有任何多余的陈设,只有一张由整块千年沉香木打磨而成的古朴书案,两只由干枯蒲草编成的团垫,和墙上一幅巨大的、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的《大明九边军镇舆图》。然而,这幅舆图,却又与寻常的军用地图截然相反,它早已被它的主人,变成了一张经天纬地、包罗万象的巨大棋盘。那上面不仅有详尽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更被无数种颜色各异的细小丝线与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的朱砂标记,标注得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红色的丝线,代表着金陵朝廷所能调动的京营与地方卫所的兵力部署与行进路线,其势虽众,却显得臃肿而迟缓;蓝色的丝线,则代表着燕军未来的突进方向,线条锋利,迅捷,如同一柄柄即将要刺入敌人心脏的尖刀;而在这红蓝二色之间,更有无数条黑色的、如同蛛网般无处不在的纤细丝线,从北平这座核心之地,悄无声息地辐射向全国各地,连接着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微小的红点——那些红点,有的,在维系着帝国南北命脉的通州漕运码头;有的,在商旅往来不绝于途的繁华市镇;有的,在偏僻得连官府都懒得派驻一名小吏的湖广深山古道;有的,甚至,就隐藏在金陵城那喧嚣靡丽的秦淮河畔的某艘画舫之中。那每一根黑色的丝线,都代表着一条秘密的情报通路;那每一个红色的标记,都代表着一个,属于“瀚海龙庭”的、早已蛰伏多年的,死亡的触角。
一个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灰色僧袍,身材瘦削,面容枯槁,双目却亮得如同两颗寒星的僧人,正盘膝坐于地图之前,他手中,没有佛珠,也没有经卷,只是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幅,由他耗费了十数年心血才亲手编织而成的,巨大而又复杂的,死亡之网。他便是那个被后世称为“黑衣宰相”,以出家人的身份,却心怀着颠覆天下之志的传奇谋士,道衍和尚,姚广孝。他看着地图之上,那代表着南京朝廷的、看似强大无匹的红色洪流,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近乎于神祇俯视蝼蚁般的,冰冷的,悲悯。他看不起齐泰、黄子澄那套完全建立在书本理论与道德说教之上的“君子之战”,他深知,战争的本质,从来都不是礼乐与教化,而是最纯粹、最不择手段的,欺诈与毁灭。
就在此时,那扇由整块沉香木打造、足以隔绝外界一切声音与窥探的厚重房门,被无声地推开了。燕王朱棣那高大而又充满了压迫感的身影,缓缓地,走了进来。他已然褪去了白日里那身疯癫的伪装,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黑色劲装。他脸上的污秽与痴傻之态早已被清洗干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因长久的压抑与屈辱而显得愈发冰冷与坚硬的沉静。他显得有些疲惫,扮演一个疯子,对于他这样一个将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百战亲王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发自灵魂深处的精神消耗。他沉默地走到一旁的水盆之前,用那冰冷的井水,反复地,冲刷着自己的脸庞与双手,仿佛要将那些不属于自己的、肮脏的、懦弱的气息,连同那份深入骨髓的屈辱感,都一同,彻底地洗去。当他再次抬起头,看向铜镜之中的自己时,那张脸,又重新变回了那个,让四方蛮夷都为之闻风丧胆的,北境之王。
他走到姚广孝的身旁,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同样投向了那幅巨大的、复杂的棋盘。他看着那代表着南军的、几乎遍布了半个疆域的红色标记,看着那将自己这座孤城死死围困的、密不透风的包围圈,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最后一丝的疑虑,也终于,在连日的隐忍与煎熬之中,彻底地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的自信与冰冷的杀意。
“先生,”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又充满了金属的质感,不再是之前那般压抑,反而透着一股即将要挣脱所有束缚的强大自信,“我那位好侄儿的耐心,恐怕,也快要被本王这‘疯病’给耗尽了。他那柄名为‘仁政’的刀,也该,举起来了。”
姚广孝闻言,却是缓缓地摇了摇头。他伸出那只干枯的、如同鹰爪般的手,并非指向地图之上那些代表着兵力与城池的标记,而是指向了那些,在地图的边缘与缝隙之中,被他用特殊的朱砂所点下的、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微小的红点。
“王爷,”姚广孝的声音里,充满了战略家的自信与冷酷,“您看的,是这棋盘之上,那些看得见的,兵、车、马、炮。而贫僧看的,却是那些隐藏在棋盘之外,足以一子定乾坤的无形之手。”
“您以为我们真正的胜机,在于张玉、朱能两位将军的忠勇吗?在于您那两位公子的智与武吗?不,”他缓缓地,从蒲团之上站起,走到朱棣的身旁,那双亮若寒星的眸子里,闪烁着一种近乎于疯狂的智慧光芒,“他们是这盘棋的根基,是能让我们,有资格与那金陵朝廷对弈的本钱。是我们的‘盾’,也是我们的‘矛’。王爷您这数月来的‘疯病’,与世子殿下的沉稳,便是我们最坚实的‘盾’,它为我们赢得了最宝贵的铸甲时间,也麻痹了敌人最警惕的神经,更让您那位心性仁慈的好侄儿在下达最后那道锁拿命令时,心中多了一丝不该有的犹豫。而高阳王殿下的悍勇与那地底工坊日夜不息的锤击之声,则是我们最锋利的‘矛’,它能让我们在正面战场之上,拥有与南军那数十万大军堂堂正正一较高下的力量。这,是我们的‘正兵’,是摆在明面上的力量,是足以让天下人都看到的,属于燕王的,赫赫军威。”
“但真正能让我们,在这场看似必输的赌局之中赢得最终胜利的,是他们。”他伸出手指,在那些遍布全国的红点之上,缓缓地,划过,仿佛在连接一张无形的、早已笼罩了整个帝国的,巨大蛛网。“是‘瀚海龙庭’!是这支由贫僧耗费了十数年心血,为您也为这即将到来的乱世,所精心打造的影子军队!”
“王爷您看,”姚广孝的声音变得无比轻柔,却又如同魔鬼的低语,充满了致命的诱惑,“金陵城里的那些书生,他们打仗,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兵部的文书,是户部的钱粮,是他们那套自以为是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他们信任这套庞大而又精密的国家机器,他们相信,只要这台机器运转起来,便能轻易地将任何胆敢螳臂当车的叛逆,都碾得粉身碎骨。可他们,却从未想过,若是这台机器,从内部,开始生锈,腐烂,那又会是何等一番景象?”
他的手指,落在了那条从南方蜿蜒至北方的、象征着帝国命脉的大运河之上。“他们信任他们的补给线,那么,‘瀚海龙庭’便断了它。我们无需去劫掠那些守卫森严的巨大粮仓,只需让我们的探子,在漕运的某个关键节点,以重金,买通一位小小的、毫不起眼的仓场大使,让他将一批本该运往北平前线的粮草,‘不慎’地,因为‘淋了雨’而发霉腐烂,便足以让前线的数万大军,在决战来临之前,饿上三天三夜。”
他的手指又移向了金陵城那座红色的标记,并在其上轻轻一点。“他们信任他们的朝廷,信任他们的官僚体系,那么,‘瀚海龙庭’便腐蚀它。贫僧早已命‘血观音’秦钰绮,在金陵城中,布下了一张,由美色、金钱与人情所织成的网。她所要结交的,并非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兵部尚书或内阁大学士,而只是,那些能够接触到核心机密,却又地位不高、容易被收买的,中层官员。譬如,兵部职方清吏司里,一位负责抄录各地卫所兵力调动文书的主事,又或是,通政使司里,一位负责将地方奏章呈送御前的正七品给事中。只需要让这些人,在关键时刻,将一份紧急军情,‘不小心’地,延迟半日上报;或是在抄录圣旨之时,将一个关键的字眼,‘无意’间,写得模棱两可一些,便足以让千里之外的战局,发生翻天覆地的逆转。”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朱棣的脸上,那双亮得骇人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于预言般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算计。“他们更信任他们所谓的‘名将’。贫僧几乎可以断定,一旦战事开启,建文那孩子在最初的试探受挫之后,必定会惊慌失措,届时,他所能想到的,唯一能稳定军心的法子,便是启用一位出身高贵、名望卓著的勋贵之后来担任全军主帅,以彰显朝廷的威严与决心。而放眼整个金陵,最符合这个条件,也最受齐泰、黄子澄那等文官信任的,除了那位,在靖难之役中屡战屡败,最终开门投降的曹国公李景隆之外,还能有谁?此人志大才疏,骄横无能,却又偏偏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王爷您试想,当南军那五十万大军的指挥权,落入这等草包之手,那与将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刀,交到三岁孩童的手中,又有何分别?届时,‘瀚海龙庭’甚至都无需再用那些阴谋诡计,只需派出几位顶尖的刺客,在两军阵前,将这位大将军的帅旗一刀斩断,便足以让那数十万看似声势浩大的乌合之众,在谈笑之间,作鸟兽散!”
“王爷,”姚广孝的声音,在这一刻,变得无比的郑重,也无比的,冷酷,“金陵朝堂上那些饱读诗书的儒臣们,他们永远也无法理解,一场战争的胜负,有时并不取决于谁的军队更多,谁的盔甲更厚。他们更无法应对这种,从庙堂到江湖,从军心到粮草,无孔不入的,立体的总体战!这,才是‘瀚海龙庭’真正的力量!是这步,足以将整个棋局都彻底颠覆的奇兵!”
朱棣静静地听着,他没有说话,但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却早已被一种混杂了兴奋、残忍与绝对自信的火焰所彻底点燃。他仿佛已经看到,在那遥远的南方,那座看似固若金汤的巍峨帝国,其内部,早已被姚广孝这只无形的大手,布满了无数条看不见的、正在缓缓腐蚀着其根基的黑色丝线。他所要做的,便只是,在最恰当的时刻,点燃那根,引线。
然而,就在他即将要下达那道足以让整个天下都为之颤抖的命令的刹那,他却出人意料地,问出了一个,与这满室的杀伐之气格格不-入的问题。他看着姚广孝,那双锐利的眸子里,闪过了一丝极其复杂的、甚至带着几分挣扎的情绪。“道衍,”他缓缓问道,声音,竟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疲惫,“你可知,这一步踏出,将会有多少生灵,因此而涂炭?将会有多少座繁华的城池,因此而化为焦土?又将会有多少无辜的百姓,因此而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姚广孝看着他,看着这位即将要掀起滔天血浪的雄主眼中,那最后一丝属于凡人的不忍,那张枯槁的脸上,竟第一次,露出了一个近乎于慈悲,却又冰冷至极的微笑。“王爷,”他沙哑地开口,声音,却仿佛带着某种,能抚慰人心的奇异力量,“贫僧一生,只信奉两件事。”
“其一,便是因果。”他缓缓地说道,“王爷您可曾想过,若无建文与他那两位老师的步步紧逼,若无湘王阖府自焚于烈火之中的那份决绝,又何来今日,王爷您这不得不反的,靖难之师?此乃今日之果,然其因,却早已种下。种在了那金陵城里,那些人的偏执与傲慢之中。今日我等所行之事,虽有伤天和,却也是顺天应人,是为这早已失序的天下,重塑一个新的因果。”
“其二,”他顿了顿,那双亮若寒星的眸子,直视着朱棣的眼睛,仿佛要将自己的意志,都刻入对方的灵魂深处,“便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王僧,您要的不是偏安一隅的苟活,您要的是这万里江山,是那九五之尊的宝座,是开创一个远迈汉唐的、属于您朱棣的,永乐盛世!那么这通往盛世的道路之上,所必须付出的,那一点点代价;这伟大画卷之下,所必须铺就的那一层,由枯骨与血泪所构成的底色,便是您,这位未来的千古一帝,所必须也必然要坦然接受的宿命。”
“贫僧所能做的,便只是尽最大的可能,让这场痛苦,来得更短暂一些;让这江山,在经历了这场必要的阵痛之后,能以更快的速度,迎来它真正的新生。”
朱棣静静地听着,他没有再说话。他只是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当他再次睁开时,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最后一丝的挣扎与不忍,也已彻底烟消云散,只剩下君临天下的决绝与冰冷。
他缓缓地,走出了这间决定了未来数十年帝国命运的静室。天边,第一缕带着几分血色的晨光,正挣扎着,穿透了北国那厚重的、灰色的云层。他抬起头,深深地,吸了一口那带着清晨独有的、刺骨的凉意的空气。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那个需要在街市上装疯卖傻的燕王朱棣已经死了。
活下来的,是一个即将要用铁与血,去亲手开创一个崭新时代的乱世枭雄。
而一场注定要颠覆整个大明王朝的,靖难风暴,已然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