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悬崖边上跳探戈!-《说好摸鱼打游戏,你爆杀华尔街?》

  “我说你们几个,怎么回事?昨晚那点儿酒劲儿还没过?”

  办公室里,梁海源环视一圈,看着手下几个交易员个个顶着黑眼圈,一副蔫头耷脑、霜打茄子的模样,忍不住开口问道。

  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海源哥您就别逗了,昨晚谁还有心情喝啊?”

  一个年轻交易员哭丧着脸回道,声音有气无力。

  另一个交易员脸上也写满了委屈:

  “您是不知道,一想到那事儿,我这手抖得跟帕金森似的,一晚上眼都没合上!”

  梁海源心里跟明镜似的。

  能让这帮平时胆大包天的小子吓成这副德行,除了昨天聚餐时,他们苏皓经理,扔下的那颗重磅炸弹,还能有谁?

  那位爷,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宣布:要拿整整2.5亿!

  玩!

  短!

  线!

  2.5亿!

  后面可是跟着足足八个零!

  不是欢乐豆,是真金白银!

  拿来玩短线!

  这换了谁心脏能受得了?

  “唉,都怪我嘴贱!当初就不该提那什么希腊危机……”有人开始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拉倒吧你,”旁边立刻有人泼冷水,

  “就算咱们不提,以咱们经理那性格,他能放过这机会?八成早就盘算好了。”

  “不是,哥几个……咱们经理……他是认真的?真要拿2.5亿去搞短线?”

  最初抱怨的那个年轻人还是忍不住,

  “说实话,咱们这个月,这个季度,甚至全年的业绩任务不早就超额完成几百遍了吗?按理说,现在不应该是集体放假、躺平数钱的大好时光?犯得着这么拼吗?”

  这话戳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窝子。

  按行规,交易部门,业绩任务一旦达标。

  只要市场不是打了鸡血似的疯狂牛市,交易员们早就卷铺盖回家、享受人生去了。

  谁还苦哈哈地在办公室里熬着?

  江湖传言,交易员个个都是穿着西装的赌徒。

  这话不假,因为他们骨子里都流淌着冒险的血液。

  但外行人不知道的是,这帮家伙精明着呢。

  业绩目标达成前,那是个个猛如吕布,在市场里横冲直撞,砍瓜切菜。

  可指标一达标,“唰”一下,立马切换到贤者模式,瞬间就能变身岁月静好的度假狂魔。

  毕竟,辛辛苦苦赚来的真金白银,谁会脑子抽了,冒着风险拿去打水漂?

  “……咱们这位经理,跟普通人的构造不一样吧?”有人低声嘀咕。

  “我看是传说中的‘野兽之心’。心脏是钛合金做的!”

  “屁的野兽之心!我看他是出厂设置里压根就没装‘恐惧’这个情绪模块!”

  “是啊!那不是两千五百万,是2.5亿!!整整两亿五千万啊!!!”

  两亿五千万。

  这数字,普通人别说亲手摸了,连想象它堆在一起是多大一堆都费劲。

  更要命的是,这么大一笔资金,操作稍微激进一点,走位稍微风骚一些,第一关就得被交易所的实时监控系统死死盯上,警报拉满。

  下一步,报告就得递到证监会,等着被请去“喝咖啡”。

  这简直是在悬崖边上跳探戈,走位稍有不慎,踩过了那条看不见的监管红线。

  一顶“操纵市场罪”的大帽子扣下来,怕是就得进去唱铁窗泪了。

  可即便如此,他们的经理大人,苏皓!

  昨天还是云淡风轻、波澜不惊地宣布了:

  他要用这两亿五千万!

  浪起来!

  “你说!这种阵仗!谁的手能不抖!谁的心脏能受得了!”

  “话说……经理还没来?”

  “应该快了,他一向准时……”

  话音未落,办公室门开了。

  “各位,早上好。”

  苏皓,他们那位胆大包天、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经理,正迈着轻松的步伐,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

  瞅瞅人家那脸色!

  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眼底连一丝黑眼圈都找不着!

  显然昨晚聚餐后,是回家睡了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的好觉!

  这与办公室里,一群因为担心这两亿五千万亏掉底裤而瑟瑟发抖、彻夜难眠、眼圈乌黑的“僵尸”们,形成了惨烈到令人发指的对比。

  众人内心弹幕疯狂刷屏:

  ‘卧槽……这家伙……真是个怪物吧?’

  ‘他不会是披着人皮的外星人吧?来地球体验生活的?’

  ‘确认了眼神,遇到不对劲的人……惹不起惹不起。’

  凡人之躯,根本无法揣度这种非人类的精神构造和心理素质。

  会议室内,苏皓站在白板前,神情自若。

  “虽然目前A股大盘每天的交易额大概是万亿上下。但我们的资金,两亿五千万,若操作不当,仍然相当惹眼。”

  他声音平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他顿了顿,随手在白板上写下几个数字:

  “若是小盘股,比如像‘ST中润’,一天的成交额撑死也就一两亿。

  我们这两亿五千万要是直接怼进去……

  想想都知道会发生什么?股价怕不是要原地起飞,然后交易所的问询函就该来了!”

  “通常来说,单一账户对单只股票的交易额如果占比超过总量的5%到10%,就会触发交易所的重点监控。

  然后这事儿就可能捅到证监会那里去,如果再被认定情节严重……”

  他没把话说完,但在座的都是行内人,都懂那潜台词——

  涉嫌操纵股价!这罪名可不轻!

  所以,一般的私募公司,大部分资金都配置在风险相对可控的债券、外汇,或者干脆投到海外市场去。

  国内这市场,资金规模一旦上到一定级别,各种看不见的限制就跟着来了。

  苏皓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那如果我们把资金拆开,搞分散买入呢?少量多次地进场?”

  “理论上可行。”梁海源皱着眉头回答,

  “但问题是,就算拆成几百上千笔单子,只要是从咱们七部这同一个账户体系里流出去的,照样会被交易所的系统后台打上‘重点关注’的标签。

  就算伪装得再好,在人家眼里,那也是妥妥的‘主力’嫌疑,很容易被认定为一致行动人!”

  一般的交易团队,一次性能动用的资金盘子,平均也就五千万顶天了。

  他们现在要一口气砸进去两亿五千万,是人家好几倍的量,这体格,想不引人注目都难,简直就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亮瞎眼!

  所以,行内有个铁律:

  绝对禁止几个团队私下串通,“抱团”拉抬或者打压某只股票。

  一旦被发现证据确凿,证监会的调查函马上就到,轻则罚款警告,

  重则吊销牌照,负责人还得进去吃牢饭。

  正因为如此,很多私募内部,即使是同一个部门的资金,也会故意分配给下面的不同团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各自为战。

  美其名曰“内部赛马”,其实就是为了规避这种“一致行动人”的嫌疑,必须得把风险彻底分散开。

  “对了,”苏皓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向旁边一位负责对接信息的刘波,

  “研究部那边出报告了吗?就是我昨晚半夜临时加塞要的那份,关于希腊债务危机的最新分析。”

  “啊,来了来了!经理!”刘波赶紧从一堆文件中翻找出报告,双手递了过去,

  “经理,研究部的结论是……呃,希腊最终不会走到债务违约那一步。他们综合了海外各大投行、评级机构的观点,普遍认为……希腊政府避免违约的可能性高达……97%!”

  苏皓面无表情地翻看着报告,又抬起头,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视了一圈围坐在会议桌旁的众人:

  “你们呢?都怎么看?”

  “我们……我们当然也觉得不可能违约啊!”

  “是啊经理,一个主权国家宣布赖账不还钱,这……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除非希腊领导人脑子被驴踢了!”

  “没错,97%的概率,这基本就是明牌了,希腊肯定能挺过去!”

  大家纷纷附和,毕竟在他们的常识和经验里,一个现代主权国家,尤其还是欧盟成员国,公开宣布债务违约,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太疯狂了!

  “但是……”梁海源小心翼翼地、带着几分试探地看向苏皓,

  “经理,您的意思是……您不信这97%?您…您认定希腊这次…死定了,一定会违约?”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聚焦到了苏皓的脸上。

  昨天看那篇措辞严厉的新闻报道时,他心里那股极其强烈、如同预兆般的异样感觉就挥之不去。

  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尤其是在这种动辄上亿资金的战场上,再次确认下总没坏处。

  ‘我看看……’

  苏皓低下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仔细翻阅起研究部发来的那份报告。

  报告里倒是也分析了,假设——仅仅是假设——

  希腊真的掀桌子不干了,宣布债务违约,那会对全球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总的来说,国内经济体量和对外依存度,与欧洲的直接关联没那么致命。

  就算希腊真的爆雷,其直接冲击力,恐怕还不如之前那场股市大跌。

  真正的问题在于——金融板块!多米诺骨牌效应!

  欧洲金融市场一旦因为希腊违约而剧烈动荡,那恐慌情绪会像病毒一样蔓延。

  金融板块的股票,肯定要首当其冲,挨一记结结实实的重锤!

  此外,全球经济衰退的恐慌情绪一旦蔓延开来,老百姓捂紧钱包,消费意愿下降,那么零售、制造等消费类股票也难逃一劫。

  那么反过来,有没有可能受益的板块呢?

  报告里也提到了。当然有!风险与机遇并存嘛。

  如果希腊违约导致欧元大幅贬值,那么对于国内那些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来说,反而是个天大的利好!

  他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力会飙升!

  报告里点了几个重点受益行业:机械设备制造、纺织及轻工业、电子产品与家电……

  “……”

  苏皓的目光,缓缓扫过报告中列出的那些可能受益的股票名单。

  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抬起,是那根曾经在无数次交易中带给他“灵感”的右手拇指,轻轻地、若有若无地在印着股票代码的纸面上划过……

  突然!

  “滋啦!”

  极其明显的,如同静电般的刺痛感,瞬间从他的指尖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