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不成器的看法-《说好摸鱼打游戏,你爆杀华尔街?》

  方幻集团总部,贵宾室里。

  黄峰文亲自执壶,将一泡冲得恰到好处的武夷山大红袍,注入两只精致的茶盏中。

  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他气定神闲,丝毫没有因为对面的两位贵客而有半分拘谨。

  “两位领导,都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今天大驾光临,让我这小地方蓬荜生辉啊!”

  黄峰文将茶盏推到对面,脸上带着淡然的微笑。

  坐在他对面的,是华夏战略投资基金的总裁吴建霖,以及那位虽已退居二线、但影响力深远的国家经济战略顾问组组长,黎东来。

  “哈哈哈,黄董客气了。能喝到黄董亲手泡的茶,我们今天这趟,可是来值了!”

  吴建霖端起茶杯,姿态放得很平。

  黎东来则更直接,他轻呷一口茶,放下茶杯,目光温和而锐利地看着黄峰文:

  “黄董,明人不说暗话。我们今天冒昧登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黄峰文笑了笑,不动声色:

  “黎老言重了。方幻能有今天,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二位能来指导工作,是我们方幻的荣幸。”

  黎东来长长地叹了口气:“别这样说,黄董,说起来,是我们对不住你,对不住方幻啊。”

  此言一出,贵宾室内的气氛瞬间凝重。

  吴建霖也神色一肃,附和道:

  “黎老说得对。

  我们夏国这次欠你们方幻的人情,可不是一星半点。

  上面对你们的评价非常高,说方幻不仅是商业上的龙头,更是我们国家在国际金融战场上的一柄尖刀!”

  黄峰文心中了然。

  在之前与东瀛那场惊心动魄的金融国战中,是谁一马当先,冲在最前线,硬生生把东瀛经济打得跪地求饶?

  是方幻!

  可后来,欧盟借着《反垄断法》发难,强行肢解方幻旗下战功赫赫的海运集团时,国家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帮上忙,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的英雄企业被外人欺凌。

  然而,黄峰文并没有顺着他们的话接下这份“人情”。

  他只是平静地笑了笑:

  “黎老,您这话就见外了。

  企业为国,乃是分内之事。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他语气温和却坚定,

  “我们方幻,更关心的是未来。”

  一句话,四两拨千斤。

  既表达了态度,又把对方递过来的“愧疚牌”轻轻地推了回去。

  黎东来和吴建霖对视一眼,心中对黄峰文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不居功,不邀赏,此等格局,非同凡响。

  “好!说得好!”

  吴建霖抚掌赞叹,随即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正式开始了今天的“投石问路”。

  “黄董高风亮节,我们佩服。但我们今天来,确实是带着任务的。”

  他身体微微前倾,开门见山,

  “黄董,我们华夏战略投资基金作为国家的财富基金,要实现保值增值,就必须找到最专业的人来管理,实现强强联合。

  我们一直在寻找像方幻这样,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打硬仗、打胜仗的战略合作伙伴。

  说实话,贵公司近期的几笔海外操作,虽然规模不大,但手法之凌厉,堪称手术刀般精准,让我们高层都叹为观止。

  所以,我们这次来,是想和方幻探讨一下,这把手术刀,是否有执掌一场国家级大型战役的战略能力?

  能否与国家形成合力,共同开创一个更大的未来?”

  这话听起来是恭维,但黄峰文听出了弦外之音:

  这是“试探”。

  他们认可方幻的“术”,但还想看看方幻的“道”,看看方幻的格局和视野究竟在哪个层次,能不能担起国家级合作的重任?

  黄峰文心中了然,知道考验来了。

  他没有直接回答合作的事,而是将话题轻轻一转。

  “吴总过誉了,我们只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做些小打小闹的尝试罢了。”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

  “既然吴总想聊战略,那我倒确实有个不成器的看法,不知二位有没有兴趣听一听?”

  “哦?”黎东来和吴建霖精神一振,身体微微前倾,“愿闻其详!”

  这正是他们想要的,他们想听的不是过去的战绩,而是对未来的判断。

  黄峰文缓缓开口:

  “香江的金融地位,已大不如前,大量热钱正在外流。”

  吴建霖点了点头:

  “是的,根据我们的监测,规模至少在千亿美元以上。目前市场普遍认为,这些资本最大的流向地,将是新加坡。”

  “没错,所有人都这么认为。”黄峰文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可如果……新加坡这个金融中心,它自己也爆了呢?”

  “嗯?”

  吴建霖和黎东来同时目光一凝,手中的茶杯都忘了放下。

  黄峰文没有给他们追问的机会,继续说道:

  “我们内部的风控模型,最近一直在发出警报。

  新加坡的金融体系,表面繁荣,实则建立在两个脆弱的支点上:

  极高的房地产杠杆,和对国际游资的过度依赖。

  它的金融中心地位,就像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华丽城堡。”

  他语气平淡,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两位大佬的心上。

  “我们方幻投资的董事长,苏皓,他有一个判断。”

  黄峰文终于抛出了真正的核心,

  “他认为,一场针对新加坡的金融风暴,可能在几周内很快就会到来。

  届时,从新加坡本身出逃的资本,将汇成一股无处可去的洪流。”

  “战略预言”已经抛出。

  贵宾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吴建霖和黎东来都是顶级的人精,瞬间就明白了黄峰文这番话背后那石破天惊的含义。

  半晌,黎东来才用略带沙哑的声音问道:

  “黄董……你的意思是,这股资本洪流,有机会回流到香江?”

  “机会从来不是等来的。”黄峰文正视着他们,

  “如果国家能抓住这个窗口期,在香江,适时推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足够吸引力的金融开放政策,比如简化QFII审批流程,或者阶段性调低资本利得税……

  那么,我们不仅能稳住香港的局面,甚至能一举奠定未来数十年亚洲金融中心的霸主地位!”

  他没有提方幻会怎么做,更没有提任何“要求”。

  他只是站在一个极高的战略层面,为国家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并指出了实现这幅蓝图的关键节点。

  用一个宏大到令人窒息的战略构想,完美地回答了吴建霖刚才的“考题”。

  他把一个“机会”,作为一份“情报大礼”,云淡风轻地送了出去。

  吴建霖和黎东来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

  这哪里是什么“不成器的看法”,这分明是国之智囊才能提出的惊天之策!

  吴建霖深吸一口气,神情无比严肃,之前的试探之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重视:“黄董,您提供的这个信息……事关重大。

  我们需要立刻向上面汇报,组织专家进行紧急研判。

  您放心,如果情况真如贵公司所判断,国家绝不会错失良机!”

  他的话语,已经从最初的“探讨合作”,变成了“感谢您提供如此宝贵的重大信息”。

  双方的地位在无形中发生了逆转。

  “我只是提出一个可能性,当不得真。”

  黄峰文重新端起茶壶,为他们续上茶,仿佛刚才那番惊天动地的话从未说过,

  “来来来,黎老,吴总,茶要凉了。”

  ***

  送走两位大佬后,黄峰文在办公室内一个人看向窗外。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以方幻集团的体量,他完全可以拒绝这次合作。

  是的,拒绝。

  只要找个借口,说方幻目前专注于自身业务,无力他顾,黎老和吴总也说不出什么。

  毕竟,刚才他们主动提起了旧事,心存愧疚,绝不会强人所难。

  拒绝了,方幻就能置身事外,安安稳稳地当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业巨头,远离那些波诡云谲的国家级博弈。

  这无疑是最安全、最稳妥的选择。

  可他为什么没有拒绝?

  黄峰文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方幻海运集团被欧盟那帮披着文明外衣的强盗,硬生生肢解时的画面。

  他一想到港口那些曾经属于方幻的巨轮被挂上别家的旗帜,那种无力感,那种眼睁睁看着心头肉被剜走的锥心之痛,至今仍像梦魇一样纠缠着他。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商业的归商业,政治的归政治,这句话,是说给弱者听的自我安慰罢了。

  在一个不够强大的祖国面前,你辛辛苦苦建立的商业帝国,不过是别人砧板上的一块肥肉,随时可以上来分而食之。

  他黄峰文,不想再当那块肥肉了!

  他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方幻,更是一个“谁也不敢动”的方幻!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方幻的利益,与这个国家的命运,进行捆绑!

  让方幻成为国家棋盘上,一枚不可或缺、甚至能决定胜负的棋子!

  这,才是他无法拒绝的真正原因。

  这是野心!

  也是护身符!

  更何况……

  他还有苏皓!

  那个年轻人一次又一次创造的奇迹,让他有底气去下这盘惊天动地的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