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伏羲-《统御龙庭》

  “爹,我饿~”

  “三娃子,你再忍忍,永兴县就在前头了,那县里有心善的大户老爷,等到了那,你就能吃上白面馒头了。”

  “可我实在是走不动了,我好累,我想睡一会儿~”

  “三娃子,你别睡,可不能闭眼啊!”

  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孩童软软地向地上倒去,一旁同样骨瘦嶙峋,衣衫褴褛的汉子急了眼,一把抱住,声音中逐渐带上哭腔,这等境况,一路逃难走来,可不知见了多少。

  踏~踏~

  马蹄踏地声由远及近而来,车轮辚辚,化作马夫,坐在车辕上的卫江,看着仓皇抱着幼子躲到一边,让开车道的男人,目露怜悯,叹息一声,而后手腕轻轻一抖,两张烙饼以及一袋水囊,便落到了男人身畔。

  男人看得一愣,当反应过来之后,连忙抓起烙饼往怀中一塞,随后又死死抓住水囊,冲已经从身前远去的马车,不住磕头,

  “谢贵人怜悯,谢贵人活命之恩,小人若能活命,日后定为贵人立长生牌位,日夜祈福,唯愿贵人长命百岁~”

  “卫江,有人咒你呢,这可是恩将仇报啊。”

  略带几分调侃的声音自车厢内飘出,容颜俊朗的马夫面目坦然,

  “不知者不怪。”

  “哈哈,你走一路施舍一路,不嫌累吗?”

  “臣心有不忍。”

  “这般人世,你即便是搭救,也不过是让他们多活几日罢了,改变不了什么。”

  “多撑几日,或许就有了活命的机会,哪怕改变不了什么,臣心中也可安定。”

  说话间,卫江定了定,而后又道,

  “况且,此地乃殿下昔日潜居之地,殿下今日再访,或许便是这些苦命人族的活命之机。”

  “无佛陀仙人之能,此等兵灾酿造的祸事,谁也改不了。”

  一路行来,风时安早已理清,这些饥苦灾民从何而来。兽蛮进犯,大破大雍北境,北方沦陷,三州之地,化作炼狱,兽蛮异族肆虐,饮血食肉,屠戮百姓,劫掠财货,大量灾民南逃。

  永兴县中因为曾有风时安这位大善居于此处,因此其善名在安庆府中广为流传,因此有大量灾民蜂拥而来,这才造就了风时安今日看到的这般凄惨景象。

  “殿下说的是。”

  哪怕明知自己施展法术,以障眼法送出的诸多活命之物于这等灾祸面前,无异于杯水车薪,于事无补,或许最终也救不了几人,可卫江也依旧是一路施舍,不曾停歇。

  风时安对此自然不会阻止,云梦龙宫虽未有明文条令,可却也是鼓励龙子龙孙以及一众臣属,行走人间,与人为善。当然,遇上奸邪也不必留情。

  在龙律疏议上,则有明文书写,凡属龙宫水族,以人为血食者,皆斩,便是龙子龙孙也不容情,即便是饶过性命,也会被终身镇压。

  至于其中缘由,风时安一清二楚,在九重天宫之上,有一重广殿,名曰圣王宫,其内无龙宫底蕴潜修,仅是供奉一尊龙身牛首,山准日角,大目珠衡的圣像。

  始源龙神,伏羲

  龙族云梦风氏一脉,尊圣王伏羲为初祖,每逢千年,便会举行一场大祭,哪怕没有回应,也会依照旧例进行。

  正因如此,云梦龙宫以食人为禁忌,是绝不能忍受的,龙宫虽然不祭娲皇,但同样也尊娲皇。

  龙马玉辇所化的车马行进极为迅速,不多时,便来到了永兴县城门前,此处饥民更是乌泱泱一片,不知有几千人,不过却也有了秩序,至少有人在城外搭建了粥棚施舍。

  亮出面目,风时安轻易便过了城门,不过风家老爷归来的消息,也如疾风骤雨般,开始在永兴县内轰传。

  此等小事自然不为风时安注意,他乘车马,直往昔日府邸而去,入了城之后,这市井街坊,青石车道,这才与风时安昔日的印象逐渐吻合,不过也没了昔日繁盛,多了几分寂寥。

  “风老爷!”

  当风时安自车马走下,顿时便让门房认了出来。

  “姜守轩呢?人在何处,让他过来见我?”

  风时安看了一眼府邸,哪怕还未入内,他已经听到了其内的喧嚷吵闹之声,极为庞杂。

  “姜小老爷去往府城借债去了。”

  门房连忙答道。

  “借债?”

  “唉,还是姜小老爷太过心善,城外的那些灾民,您想必也看见了,您可在城门口就看到了一个孩子?

  小老爷那是有求必应啊,只要是有人求他就收下,现在这府邸上下,只要是能住人的地方,就有孩子,也不知收了多少,这府中开支自然也是入不敷出了,只能去借债了。”

  “不自量力的糊涂蠢货!”

  风时安毫不客气地点评了一句,而后直往府邸而去。一入大门,果真是满庭孩童,虽大多面有菜色,却也有几分红润血色。

  “老爷!”

  有一身形窈窕的俏丽女子,自一众孩童之中站出,看着风时安,又惊又喜,喊了一声。

  “彩姑。”

  虽然面目大不相同,但多少还有几分熟悉,风时安一眼认了出来。

  “您可算是回来了。轩哥儿都快要撑不住了,有您在,轩哥总算可以喘口气了,那些人也不敢再趁火打劫了。”

  女孩的神情中带着发自内心的欢喜与雀跃。

  “我回来只是看看,可不是给他收拾烂摊子。”

  “老爷,轩哥真的尽力了,您不要怪他。”

  见到风时安的神情,彩姑这才意识到,自己好似说了不该说的话,连忙找补道,

  “对了,老爷,您不在的时候,轩哥还收了一位弟子,他说是什么天生武骨,习武资质还远在他之上,我领他过来给您看看。”

  不等风时安说话,彩姑便转身往内院奔去,不到半盏茶的功夫,便领来了一名面容约莫十一二岁,嘴角绒毛未退的孩童。

  “这是风老爷,也是你师傅的师傅,快叫师祖。”

  被彩姑领来拜见的孩童,面容稚嫩,可其身形却与她一般高大,宽肩细腰,四肢修长,望之便与常人不同,目光炯炯,其眉眼间,更是有一股朴素衣饰也难掩的贵气。

  “霍北望,拜见师祖。”

  孩童在知晓风时安的身份后,当即下拜。

  风时安不语,在他眼中,孩童头顶三尺之上,有一团赤金之气,其气充盈,壮如鹰雏出,色泽明润,竟有几分刺目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