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生产队的劳动-《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

  听到周逸尘的问题,马车上的村民们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咱们这啊,主要是种玉米、高粱,还有些谷子大豆啥的……”

  “收成嘛,就看老天爷赏不赏脸了,风调雨顺就能多打点粮食……”

  马车吱吱呀呀地向前行驶,车厢里,周逸尘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气氛融洽而热烈。

  夕阳的余晖将一行人的影子拉得老长,金色的光芒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暖洋洋的。

  江小满对乡下的生活充满了新鲜感,她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问身边一个相熟的大婶:

  “婶儿,咱们这粮食都收完了,明天我们上工,都干些啥呀?”

  那大婶闻言,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牙:

  “粮食是收完了,可离猫冬还早着呢!冬天冷得很,没柴火可不行!”

  “眼下整个生产队,上上下下,都在忙着砍柴!”

  “只有备足了柴火,这冰天雪地的冬天,才能过得暖和舒坦呐!”

  “啊?砍柴?”江小满顶着那张可爱的娃娃脸,小嘴微张,印得红扑扑的脸蛋上露出一丝为难。

  她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裹得厚厚的棉衣,又瞅了瞅自己并不粗壮的胳膊。

  “我……我这小身板,行吗?”

  “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可真要去山上抡斧头,我怕是一天都扛不下来。”她吐了吐舌头,有些泄气。

  先前那位帮着扶张大爷的中年汉子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你这丫头,想哪儿去了!”

  “谁让你们这些小女娃子去干那粗重活了?”

  他指了指自己粗壮的胳膊:“砍树那是男人的事儿!”

  “等树放倒了,你们力气小的,就负责把那些枝丫给砍下来,再捆扎好,这些活计巧,不费大力气。”

  “哦,是这样啊!”江小满这才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我们也要砍树呢!”

  马车上另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却摇了摇头,给江小满泼了盆冷水:

  “闺女,你也别高兴得太早!”

  “就算是砍树枝、捆柴火,那也不是啥轻松活儿!”

  “特别是你们这些刚下乡的知青,没干过农活,这手啊脚啊,头几天肯定又酸又疼,累得够呛!”

  “以前也不是没有知青刚来的时候,干了两天就哭爹喊娘,说坚持不下去的!”

  “哼,我才不怕呢!我身体好着呢!”江小满不服气地扬了扬下巴,脖子上的红围巾更显鲜艳。

  “我在家也经常干活!”

  “我肯定能坚持下来!”她握了握小拳头,给自己打气,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周逸尘闻言,只是微微一笑,没多说什么。

  别看江小满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其实也是个要强的,他相信,江小满一定可以坚持下来,当然,肯定也会受不少苦。

  在这方便,他就没法照顾了,毕竟江小满是知青,不可能不干活。

  马车吱吱呀呀,一路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路远。

  没过多久,向阳大队的轮廓便出现在了前方。

  “到了!到大队部路口了!”张大爷吆喝一声,熟练地勒住了马。

  马车稳稳当当停下。

  周逸尘和江小满先跳下了车,其他人也陆陆续续下来。

  大伙儿七手八脚地把各自的东西从马车上搬下来。

  临分别前,周逸尘还是不放心地看向张大爷,再次叮嘱道:

  “张大爷,您的身体……还是那句话,最好抽空去公社医院仔细查查,开点药吃,才能去根。”

  “不然落下病根,以后再犯起来,可就麻烦了。”

  张大爷又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蒲扇般的大手连连摆动:

  “不去不去!说了不去就不去!”

  “俺现在浑身舒坦得很!好得很!”他拍了拍胸脯,中气十足,仿佛刚才发病的人不是他。

  “去那地方糟蹋钱!俺不去!”

  周逸尘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位张大爷是个犟脾气,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既然您实在不愿意去,那这样吧。”

  “我明天正好要去一趟公社,买些日用品,顺便看看能不能买一套银针回来。”

  “等我买回银针,您明天下午就来我那儿,我先给您扎几针,用针灸的法子给您巩固巩固,缓解一下。”

  他心里盘算着,针灸对于缓解心绞痛症状确实有一定效果,正好也可以借此机会练练手,增加医术熟练度。

  等他的医术水平提高了,以后才好给张大爷根治,至于现在,张大爷就只能当他的工具人了。

  张大爷一听这话,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布满皱纹的脸上乐开了花!

  “哎哟!那敢情好!那太好了!”

  他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周医生,俺就知道你有大本事!”

  “根本不用去啥医院!找你就对了!花那冤枉钱干啥!”

  “明天下午,俺准时到!准时到!你放心,耽误不了你事儿!”

  旁边还没散去的几个村民,听到这话,脸上也纷纷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先前那位大婶又开口了,这会她的语气满是得意:

  “看吧看吧!我就说小周医生肯定有法子!”

  “老张头这回可算遇上贵人了!咱们大队的福星啊!”

  另一个汉子也点头附和:“是啊,有小周医生在,咱们大队以后看病可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跑老远了!”

  “这小周医生,年纪轻轻,本事可真不赖!咱们向阳大队有福气啊!”

  众人七嘴八舌,对周逸尘的医术更是信服了几分,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好日子的期盼和对这位年轻医生的信赖。

  对此,周逸尘也是满脸无赖。

  等张大爷他们离开之后,周逸尘和江小满提着从供销社买的生活物品,转身往周逸尘的家里走去。

  路上,周逸尘想着,从向阳大队到青山公社,来回足有十几里,全靠两条腿走,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也耽误时间。

  今天也就是运气好,碰上了张大爷,要不然他们俩背着这么多东西,还不知道要走到猴年马月才能到家。

  看来,还是得想办法弄到一辆自行车才行啊。

  他暗暗盘算着,这事儿得尽快提上日程,有了自行车,以后办事就方便多了。

  两人很快就回到周逸尘分到的小院。

  周逸尘放下肩上的重物,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拍了拍手上的灰尘。

  江小满也小心翼翼地把怀里抱着的那些油盐酱醋瓶瓶罐罐,一件件轻轻地放在屋檐下的旧窗台上。

  “逸尘,快看看,这些东西放哪儿合适啊?”

  江小满抹了把汗,兴冲冲地问道,之前的疲惫似乎因为即将拥有一个家的雏形而被一扫而空。

  周逸尘打量着屋子里的布局,脑中迅速开始规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