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村庄-《血剑开天》

  “星芸也是憋坏了。”

  见到小公主欢快地在乡间小路上奔跑。

  一会儿去追飞过的蝴蝶,一会儿又蹲在田埂边看农夫耕种的样子,墨芸不由得掩唇轻笑。

  她那双如秋水般清澈的眼眸中,流露出一丝温柔和感慨。

  她很清楚这位小公主在皇宫里的生活是何等拘束。

  尽管贵为啸月皇朝的掌上明珠,但皇室规矩森严。

  平日里连宫门都很少踏出,更别说像现在这样无拘无束地探索外面的世界了。

  “由她去吧。”周元淡淡说道,目光追随着远处那道雀跃的身影,嘴角浮现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并没有因为星芸的贪玩而着急催促,相反,他完全理解她此刻的心情。

  毕竟,他们接下来的旅程远比现在要艰难得多。

  他们要远渡重洋,横跨永夜之海那浩瀚无边的万里海域。

  那是一片充满未知危险的海域,连道宫境强者都未必能够轻松穿越。

  但即便如此,此刻的他仍然愿意给星芸一些时间,让她好好享受这难得的自由。

  “反正再怎么耽搁,也耽误不了几天。”

  周元收回目光,语气平静地说道,“正好趁着这段时间,我们也该做好出海的准备。”

  永夜之海可不是寻常之地,即便是他们这样的修行者,也必须做足万全准备。

  船只、补给、航海图,甚至可能遇到的凶兽和未知势力,都需要提前考虑。

  既然星芸想玩,那就让她玩个够吧,等真正踏上远航之路后,可就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了。

  “倒是你……”

  周元突然话锋一转,目光略带促狭地瞥向身旁的墨芸,语调微微上扬,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

  “前几日星芸帮我解除封印的时候,你怎么不在场呢?”

  这本是一句随口的玩笑话,周元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然而,墨芸的反应却出乎他的预料。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仿佛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整个人僵在原地,连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少主……”她低下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纤细的手指紧紧攥住衣角,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这是她这几天最为懊悔的事情。

  居然错过了澹台星芸为周元解开记忆和修为封印的关键时刻!

  作为周元最早的追随者之一,墨芸一直以侍奉少主为己任。

  可偏偏就在周元恢复实力最关键的那一天,她不在场!

  “我……”她张了张口,想要解释,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当时,她自身的傀儡修复工作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作为一具由上古秘术打造的特殊傀儡,她的躯体虽然强悍,但在经历战斗后,内部核心难免出现细微损伤。

  而最后的修复阶段恰恰是最困难的。

  需要完全封闭对外感知,专注于体内灵力的引导,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灵阵崩溃。

  因此,她不得不闭关数日,对外界的一切都毫无察觉。

  可谁能想到,就在那短短几天里,星芸竟然成功帮周元解开了困扰他们这么久的封印?!

  “要是我当时能再坚持一下……”墨芸心中懊恼不已,甚至有种想要捶胸顿足的冲动。

  周元见她的反应如此剧烈,眉头微皱,意识到自己似乎无意间触碰到了她的心结。

  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件小事,但现在看来,墨芸显然把这件事看得极为重要。

  “无妨。”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墨芸的肩膀,语气缓和下来,“不管你在不在场,结果都一样。”

  墨芸咬着唇,没有回应。

  她知道,周元是在安慰她。

  但作为最忠诚的追随者,她本应亲眼见证少主的实力恢复,本应在那一刻守护在他身旁!

  周元见她依旧情绪低落,正想再安慰几句,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澹台星芸兴奋的呼喊声。

  “周元!墨芸!快来看,这里有好多没见过的小花!”

  阳光下,少女的笑容灿烂如花,欢快地朝他们挥手。

  周元看了墨芸一眼,轻笑道:“走吧,先陪她玩玩。”

  墨芸深吸一口气,勉强压下心中的自责,点了点头。

  但她的眼神依然黯淡,显然,这个心结不会那么容易解开……

  千羽清双臂环抱,倚靠在一棵老槐树下,冷眼看着不远处嬉闹的几人。

  周元正被澹台星芸拽着衣袖,看她兴奋地指着一株从未见过的野花。

  墨芸虽仍有些闷闷不乐,却也勉强露出浅笑。

  “无聊。”千羽清撇了撇嘴,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屑。

  她的目光却不自觉地追随着那几人的身影,尤其当周元笑着揉了揉星芸的脑袋时,她纤长的睫毛微不可察地颤了颤。

  沈玉站在她身侧,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她看着千羽清那副明明在意却要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不由得暗暗好笑。

  对方此刻嘴上说着无聊,眼神却骗不了人。

  沈玉耸了耸肩,识趣地没有戳破,只是抬手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发丝,任由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日头渐西,一行人继续前行。

  转过一道山梁,眼前突然出现一个破败的村落。

  村口的石碑已经倾倒,上面模糊可见“青柳村”三个字。

  几间茅草屋歪歪斜斜地立着,屋顶的茅草被风吹得七零八落。

  村中唯一的道路上,杂草丛生,几只瘦骨嶙峋的土狗警惕地看着这些外来者。

  “这里离皇城不过三十里,竟如此破落。”墨芸皱眉道。

  她虽早已见识过民间疾苦,但每次看到这般景象,仍会感到不适。

  作为傀儡之躯,她对人间冷暖的感受反而比常人更加敏锐。

  澹台星芸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在她的认知里,皇城附近应该都是繁华富庶之地。

  眼前这些低矮的土墙、漏风的茅屋,与她记忆中金碧辉煌的皇宫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个小女孩从破败的门缝中探出头来,身上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裳。

  却让澹台星芸惊讶地发现,那孩子眼中闪烁的好奇与灵动,竟与宫中的孩童并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