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状况,虽有些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
因此李承乾并没有露出太多惊讶之色,而是冷静地看着眼前冰封河面。
按照时间,再有个半个多月,冰面就会开始化冻,所谓过去容易,回来就难了。
但现在冰面肯定十分结实,不过过河途中火炮无法展开,李世民如要偷袭可就麻烦了。
侯君集和薛仁贵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全都眉头紧蹙,思考应对之法。
良久后,李承乾心中有了个大胆想法,随即看向二人。
“朕的意思分一半乾元火龙吼在河岸展开,掩护大军过河,然后待稳定后,再牵引剩下火炮过河。”
这办法虽然笨,而且耽误时间,但确实非常稳妥。
二将全部策马往前走了一步,齐齐拱手。
“臣、末将愿为先锋。”
这先锋,自然是探查冰面有无火药,是否安全。
扫视二人,侯君集征战沙场多年,能力出众,但岁数还是大了一些。
因此这种陷阵的活,还是薛仁贵更合适一些。
“仁贵,劳烦你走一趟。”
薛仁贵神勇无双,自是无任何惧色,手中铁枪一横。
“末将领命!”说完一挥手:“儿郎们!”
话音落下,数百名亲兵自后方大军中疾驰而出,齐齐翻身下马,动作整齐划一。
“缠马蹄!”又一道军令。
众将士俯身取出早已备好的厚麻布,利索地将马蹄层层包裹,以防冰面打滑。
片刻之后,薛仁贵猛勒缰绳,胯下战马一声长嘶,前蹄腾空人立而起。
他手中铁枪寒光一闪,直指江心。
“冲!”
一声令下,他一骑当先,如离弦之箭射出。
身后骑兵纷纷策马紧随,数百铁骑踏碎冰河,在晶莹的冰面上卷起漫天雪雾。
他们并未直冲对岸,反而在宽阔的江面上划出一道银弧,绕着半圆疾驰。
马蹄叩击冰面发出闷雷般的轰响,破碎的冰晶在阳光下飞溅如星。
军旅之事,该谨慎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该大胆的时候则全力施为。
薛仁贵一行人,大约在冰面上跑了小半个时辰,才返回岸边。
李承乾见状知道,李世民确实没有在冰面上有所埋伏,果断下令。
“渡河!”
这小半个时辰里,侯君集与北向辉早已将大军调度开来,沿江展开。
命令传下,将士们应声而动,开始稳步渡江。马蹄裹布踏冰无声,兵甲轻振寒光流映,向对岸行进。
途中出奇的顺利,不到一个时辰,大军便全部渡河完成。
李承乾策马而立,脸上露出迷茫之色,因为并没看见李世民踪影。
再加上高句丽半岛之地,唐军算是第一次踏足。
兵法有云‘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者,不能得地利’
面前这个地方,对于他们完全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有一点就是一直往西南打,肯定能到达平壤。
只是途中会不会有什么山川险阻就不得而知了,只能说是多派斥候,缓慢行军。
再加上现在不知所踪隐于暗处的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让他脸上迷茫之余,带着一丝阴霾。
这时侯君集等三将从后面策马而来,见他神色,除了北向辉外,二人瞬间明白目前难处。
“陛下。”薛仁贵刚才一顿跑,又指挥部队渡河,但没有丝毫疲惫之色:“臣亲自率军前去探路。”
这时侯君集策马上前,摇了摇头。
“陛下,臣不赞同如此。”
李承乾看向他,侯君集打高昌情况和现在相差不大,而且是跨越千里作战。
“臣以为,我军现在身处异域,应兵贵神速,全力直冲平壤,只要平壤一下,高句丽必溃,而且坐拥坚城野无惧其他。”
他经验老道,这种闪电战确实更符合现战局。
“君集,你这个方法确实不错,但乾元火龙吼无法快速行进,最主要,太上皇他们万一在那埋伏,分兵恐有不测。”
这话一出几人都陷入沉默之中,主要还是李世民一行人战斗力太强,因此大军必须时刻跟火炮在一起。
良久,李承乾才叹了口气,三军之灾,犹豫最大,与其如此还不如步步为营。
“朕心意已决!咱们步步为营,杀至平壤,有乾元火龙吼在,无非遇山开山,遇水过水!”
三人飞快点头同意,随后大军开拔,向西南方向行驶。
高句丽半岛这个东西,除了汉江平原外,全部都是丘陵地貌,而且官道也并不平整。
高句丽半岛,除却汉江平原一带地势稍缓,其余尽是连绵起伏的丘陵。
山峦层叠,官道在其间蜿蜒穿梭,时而被坡岗抬升,时而又坠入谷底。
路面早已被岁月和兵马碾得凹凸不平,车辙深陷,碎石遍布。
朔风掠过,卷起开积雪,露出地上荒草,更添几分萧索苍茫。
李承乾已经下马,额头全是细汗,啐了口唾沫。
“玛德,这穷山恶水!”
随之就是士兵喊号子声音。
“一二!拽!”
“一二!用力!”
三十门乾元火龙吼陷在凹凸不平的路上,全靠战马在前面拽,人在后面推,同时找了些石头在坑里垫着。
“上!”
“嘭”的一声,又从坑里拽上来一门火炮,一眼看去还有十几门没上来。
李承乾转头又看向远处,一眼看去这路就没个平的地方,就这么走下去。
都不用打了,累都累死了个P的。
树挪死、人挪活,绝不能这样下去,必须想个办法。
“传令兵!立刻传朕军令,原地扎营休整。”
向来和他形影不离的宋勃露出疑惑之色,小声道:“陛下,这才走了一上午?”
他摆了摆手:“无妨!”
很快,大军便在原地扎下营寨。
伴随着无数袅袅炊烟升起。
侯君集三人亲自率领游骑在外围警戒,一直到傍晚时分方才全部返回军中。
进入帅帐中,先是拱手行礼。
“参见陛下。”
李承乾立刻抬手:“不必多礼。”
然后三人都赶忙走到桌案上拿起热茶,喝了几口,才各自坐定。
“陛下为何突然原地扎营啊?”
侯君集的话,也问出另外俩人的疑惑,都看着他。
“唉。”轻吐一口气:“高句丽这官道实在太差,根本无法支撑火龙吼前行。”
不过他心中已经有了应对之法,抬手示意三人不要插嘴。
“不过不用担心,朕已想到办法,你们三人立刻前往附近河流,炸冰取水,泼在前方官道上,现在这个气温滴水成冰,定会形成一条冰路。”
三人听完,都不由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办法。
毕竟乾元火龙吼就两个轮子,只要铺出一个很窄的冰道,然后排成一字前行就没问题。
“遵命!”
“嗯,但咱们现在大军深入,一定要时刻警戒,朕估计再有一日高句丽就会发现咱们。”
“另外!”眼中闪出一抹锐利之色:“朕估计太上皇之所以隐迹起来,肯定是要图谋咱们的火龙吼,一定要小心!”
因此李承乾并没有露出太多惊讶之色,而是冷静地看着眼前冰封河面。
按照时间,再有个半个多月,冰面就会开始化冻,所谓过去容易,回来就难了。
但现在冰面肯定十分结实,不过过河途中火炮无法展开,李世民如要偷袭可就麻烦了。
侯君集和薛仁贵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全都眉头紧蹙,思考应对之法。
良久后,李承乾心中有了个大胆想法,随即看向二人。
“朕的意思分一半乾元火龙吼在河岸展开,掩护大军过河,然后待稳定后,再牵引剩下火炮过河。”
这办法虽然笨,而且耽误时间,但确实非常稳妥。
二将全部策马往前走了一步,齐齐拱手。
“臣、末将愿为先锋。”
这先锋,自然是探查冰面有无火药,是否安全。
扫视二人,侯君集征战沙场多年,能力出众,但岁数还是大了一些。
因此这种陷阵的活,还是薛仁贵更合适一些。
“仁贵,劳烦你走一趟。”
薛仁贵神勇无双,自是无任何惧色,手中铁枪一横。
“末将领命!”说完一挥手:“儿郎们!”
话音落下,数百名亲兵自后方大军中疾驰而出,齐齐翻身下马,动作整齐划一。
“缠马蹄!”又一道军令。
众将士俯身取出早已备好的厚麻布,利索地将马蹄层层包裹,以防冰面打滑。
片刻之后,薛仁贵猛勒缰绳,胯下战马一声长嘶,前蹄腾空人立而起。
他手中铁枪寒光一闪,直指江心。
“冲!”
一声令下,他一骑当先,如离弦之箭射出。
身后骑兵纷纷策马紧随,数百铁骑踏碎冰河,在晶莹的冰面上卷起漫天雪雾。
他们并未直冲对岸,反而在宽阔的江面上划出一道银弧,绕着半圆疾驰。
马蹄叩击冰面发出闷雷般的轰响,破碎的冰晶在阳光下飞溅如星。
军旅之事,该谨慎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该大胆的时候则全力施为。
薛仁贵一行人,大约在冰面上跑了小半个时辰,才返回岸边。
李承乾见状知道,李世民确实没有在冰面上有所埋伏,果断下令。
“渡河!”
这小半个时辰里,侯君集与北向辉早已将大军调度开来,沿江展开。
命令传下,将士们应声而动,开始稳步渡江。马蹄裹布踏冰无声,兵甲轻振寒光流映,向对岸行进。
途中出奇的顺利,不到一个时辰,大军便全部渡河完成。
李承乾策马而立,脸上露出迷茫之色,因为并没看见李世民踪影。
再加上高句丽半岛之地,唐军算是第一次踏足。
兵法有云‘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者,不能得地利’
面前这个地方,对于他们完全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有一点就是一直往西南打,肯定能到达平壤。
只是途中会不会有什么山川险阻就不得而知了,只能说是多派斥候,缓慢行军。
再加上现在不知所踪隐于暗处的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让他脸上迷茫之余,带着一丝阴霾。
这时侯君集等三将从后面策马而来,见他神色,除了北向辉外,二人瞬间明白目前难处。
“陛下。”薛仁贵刚才一顿跑,又指挥部队渡河,但没有丝毫疲惫之色:“臣亲自率军前去探路。”
这时侯君集策马上前,摇了摇头。
“陛下,臣不赞同如此。”
李承乾看向他,侯君集打高昌情况和现在相差不大,而且是跨越千里作战。
“臣以为,我军现在身处异域,应兵贵神速,全力直冲平壤,只要平壤一下,高句丽必溃,而且坐拥坚城野无惧其他。”
他经验老道,这种闪电战确实更符合现战局。
“君集,你这个方法确实不错,但乾元火龙吼无法快速行进,最主要,太上皇他们万一在那埋伏,分兵恐有不测。”
这话一出几人都陷入沉默之中,主要还是李世民一行人战斗力太强,因此大军必须时刻跟火炮在一起。
良久,李承乾才叹了口气,三军之灾,犹豫最大,与其如此还不如步步为营。
“朕心意已决!咱们步步为营,杀至平壤,有乾元火龙吼在,无非遇山开山,遇水过水!”
三人飞快点头同意,随后大军开拔,向西南方向行驶。
高句丽半岛这个东西,除了汉江平原外,全部都是丘陵地貌,而且官道也并不平整。
高句丽半岛,除却汉江平原一带地势稍缓,其余尽是连绵起伏的丘陵。
山峦层叠,官道在其间蜿蜒穿梭,时而被坡岗抬升,时而又坠入谷底。
路面早已被岁月和兵马碾得凹凸不平,车辙深陷,碎石遍布。
朔风掠过,卷起开积雪,露出地上荒草,更添几分萧索苍茫。
李承乾已经下马,额头全是细汗,啐了口唾沫。
“玛德,这穷山恶水!”
随之就是士兵喊号子声音。
“一二!拽!”
“一二!用力!”
三十门乾元火龙吼陷在凹凸不平的路上,全靠战马在前面拽,人在后面推,同时找了些石头在坑里垫着。
“上!”
“嘭”的一声,又从坑里拽上来一门火炮,一眼看去还有十几门没上来。
李承乾转头又看向远处,一眼看去这路就没个平的地方,就这么走下去。
都不用打了,累都累死了个P的。
树挪死、人挪活,绝不能这样下去,必须想个办法。
“传令兵!立刻传朕军令,原地扎营休整。”
向来和他形影不离的宋勃露出疑惑之色,小声道:“陛下,这才走了一上午?”
他摆了摆手:“无妨!”
很快,大军便在原地扎下营寨。
伴随着无数袅袅炊烟升起。
侯君集三人亲自率领游骑在外围警戒,一直到傍晚时分方才全部返回军中。
进入帅帐中,先是拱手行礼。
“参见陛下。”
李承乾立刻抬手:“不必多礼。”
然后三人都赶忙走到桌案上拿起热茶,喝了几口,才各自坐定。
“陛下为何突然原地扎营啊?”
侯君集的话,也问出另外俩人的疑惑,都看着他。
“唉。”轻吐一口气:“高句丽这官道实在太差,根本无法支撑火龙吼前行。”
不过他心中已经有了应对之法,抬手示意三人不要插嘴。
“不过不用担心,朕已想到办法,你们三人立刻前往附近河流,炸冰取水,泼在前方官道上,现在这个气温滴水成冰,定会形成一条冰路。”
三人听完,都不由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办法。
毕竟乾元火龙吼就两个轮子,只要铺出一个很窄的冰道,然后排成一字前行就没问题。
“遵命!”
“嗯,但咱们现在大军深入,一定要时刻警戒,朕估计再有一日高句丽就会发现咱们。”
“另外!”眼中闪出一抹锐利之色:“朕估计太上皇之所以隐迹起来,肯定是要图谋咱们的火龙吼,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