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杀寇令!-《逃荒路上,爹娘和离了》

  (感谢心月荷第一个点亮本书的大神之光!谢谢宝宝支持!)

  看着陈勇离去的背影,蔡华的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奸笑来。

  他哼了一声,再次端起茶杯,喃喃自语道:“一个女娘,懂什么打仗?

  真以为杀了个黄万昌,就能在军中指手画脚了?

  海上杀寇?

  一群旱鸭子,还敢提杀寇的话?

  笑话!”

  快马回到建安城的陈勇,一下马就疾步往书房去。

  “他真是这么说的?”

  李十月听着陈勇的话,她的脸上看不出喜怒来。

  “是,将军。

  蔡华借口军备废弛,战船不足,拒绝主动出击。

  他说将军不是来杀寇的么?

  应由咱们玄甲军出兵沿海布防。”

  陈勇低下头对着李十月沉声道。

  李十月走到木架前,看向了建安的沿海地图。

  建安城需要守军,她带来的玄甲军种虽有一千人乃是精锐,但数量有限,分散到漫长的海岸线上,无异于杯水车薪。

  再说了,她是带了两千人来建安,但只这建安城里头,现如今就被她在各处安排了近千人在各个位置上。

  守城门的、府库、兵库、粮库,还有大牢,以及城中四个方向上昼夜巡逻的人;

  还有她所在的府衙,以及刺史府。

  这处处都要有自己人才行啊。

  更别说,孙小六离开时,李十月还给孙小六带走了两百人的新兵。

  而且,她也需要各种消息不是?

  这镇军里,沿海渔村,以及建安城中各处各家,她也是派了人盯着的了。

  如此一算,玄甲军大营里头的人,不过才区区五百多人而已。

  还都是新兵!

  并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些新兵里头会水的估计还没有几个!

  蔡华所说那话,就是故意的!

  他知道,李十月手头人手不足,根本无法派兵出海,去抓捕那些倭寇!

  再说了,李十月她手上,也没有战船啊!

  而且正如蔡华所言,倭寇狡猾,登陆点难以预测,被动防守,效果极差。

  书房内一时陷入了沉默。

  海防的漏洞、镇军的阳奉阴违、兵力的捉襟见肘……这些问题像一道道枷锁,捆住了李十月的手脚。

  陈勇在下首也是眉眼紧锁,耷拉着个脸。

  也就是陈勇性子如此,今日若是孙小六去镇军给蔡华送手令问责,孙小六他怕不是当场就得对蔡华拔刀了。

  若是那般,人可就回不来了。

  突然,李十月她猛的一下子抬起头来,她的眼中闪过一丝近乎狂野的光芒。

  “他以为本将军没办法?

  想要将本将军一军!

  好,很好!”

  李十月她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镇军不出兵,就以为本将军无人可用了?”

  陈勇一愣:“将军的意思是?”

  “倭寇要的是什么?

  钱粮、财物、妇人女娘!”

  李十月的语速加快,她走到桌前,铺开纸张,“他们为什么敢来?

  因为他们认为我们防不住,因为他们抢了就能跑,因为他们觉得代价小!

  因为汉人不反抗!”

  她提起毛笔,墨汁淋漓而下。

  “那本将军就告诉他们,来了,就可能回不去!

  劫掠的代价,就是他们的脑袋!”

  李十月一字一句,声音清晰而有力,落笔写下“杀寇令”三个字!

  “告建安军民人等:倭寇屡犯我境,掠我财货,杀我百姓,罪不容诛!

  今本将军特颁此令:凡我建安所属,无论户籍、不分军民、不论男女老幼,但有能斩杀倭寇者,每首二十两银子!

  凭倭寇首级,即可至建安府衙兑换赏银!”

  她顿了顿,笔尖重重一顿,留下一个浓重的墨点。

  “见首即兑,绝不拖欠!”

  李十月她写下自己的名字,拿出小篆雕刻而成的建安刺史的大印——“建安州之印”,于红泥上重重印下,在这“杀寇令”的末尾盖上鲜红的大印!

  “陈勇!”

  “属下在!”

  “此令,即刻通行建安全境,不仅仅是建安城!

  城外各乡、各里、各村,务必张贴宣告,要人尽皆知!”

  陈勇他倒吸一口凉气。

  二十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一颗倭寇的人头就值二十两?

  这悬赏高得令人咋舌。

  要知道,就牛三更这个有不少额外收入的狱卒,在这建安城里头过活,每月月俸不过才一千铜板罢了。

  若不是倭寇登陆,吕二娘可不一定会嫁给牛三更!

  牛三更他上无父母,下无子女,这才每月挣这一千个铜板,能够他自己个儿的花用。

  要不然,为何吕二娘听说李十月开了军需坊,要招女工,就这般想要去做活?

  还不是钱不够花!

  若是吕二娘和牛三更两人将来有了小娃娃,一人挣钱三人花,那如何能够?

  就拿牛三更来说,每月月俸一千铜板,要想攒下二十两银子,那需要牛三更他不吃不喝三年多,才能攒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这人活在世上,如何能不吃不喝?

  这租赁屋子的钱,买粮食的钱,就是烧柴吃水那可都是要钱的!

  样样都要钱,这每月扣除花销,还得是身康体建不生病,不出意外,能攒下一二百个铜板就已是极限。

  如此这般想要攒下二十两银子,那就需要十年之久!

  更别说,人生在世,吃五谷杂粮,如何能不生病?又怎能不遇事不出意外?

  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哪一样儿不要钱?

  所以,李十月应承给能杀寇之人的这二十两银子,那可是一笔天大的巨款!

  这是一笔足以让人疯狂,愿意铤而走险的巨额财富。

  这二十两,相当于一家子攒了十几年乃至二十年的钱!

  只要砍下一颗倭寇的头,就能得这二十两!

  若是能砍下五个脑袋,那可就是一百两!

  “将,将军!

  咱们,咱们还有这么多银子么?

  二十两!

  二十两,是不是有些多了?”

  “二十两!

  就二十两!

  银子不多,如何能激励众人杀寇?”

  李十月她目光灼灼,“银子的事,我自有打算。

  从黄万昌那儿抄没来的银子,虽然让小六带走了一些,但还有不少留下的。

  来建安之前,王妃可还给了我五千两银子呢。

  银子放着不使唤,那就是废的。

  如今,这便是最好的用处!

  倘若建安上下能够万众一心,别说五千两,五万两,本将军也能拿出来!”

  喜欢逃荒路上,爹娘和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