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潜伏》的导演:这个李轩,应该...不会这么强吧!-《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他们有一腿吧。”

  这是姜韦的第一想法。

  不然的话就想不到为什么会拒绝自己。

  李轩拒绝自己。

  她也拒绝自己。

  纳闷了,李轩是恃才傲物,那么,这个高媛媛,她依仗的什么。

  “我们拍谍战的有这么不招人待见?”

  姜韦倒也不是生气。

  只是有些疑惑不解而已。

  “拒绝就拒绝呗,对不上眼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难不成,要让所有的演员都对你的剧组癫狂痴迷才行吗?”

  旁边的柳光龙却是一乐。

  作为第一个吃谍战红利的导演,他也是受尽了好处。

  “你这家伙.”

  姜韦就无语。

  漫长的季节。

  听起来好像有点意思。

  和圈内人都觉得这企划云里雾里不同。

  姜韦是真的对他感兴趣。

  虽然对于高媛媛放弃他的潜伏而去这个企划感到不解。

  但这部剧的剧本让他还是有点兴趣的。。

  他也是北方人,也算经历了下岗时代的人。

  当然,他的家庭是让别人下岗,而不是自己下岗就是了。

  聚焦在大下岗时代。

  话说他真的懂吗?

  对于那个时代。

  能拍出味道?

  旁边的柳光龙就不置可否.他拍暗算的时候也没经历过抗战,不也是拍出了味道来吗。

  “他超乎寻常的剧本理解能力和共情能力,到时候肯定会让你吓一跳的。”

  “那让我拭目以待。”

  此时的姜韦就淡淡的说道:“这个作品我就一定会捧个场。”

  这算是一个小插曲。

  一个姜韦剧组的小插曲。

  《潜伏》在他看来肯定就更强

  《漫长的季节》从题材到阵容,一个演了一辈子绿叶的范德彪,一个新锐的明星新生代,他们两个负责扛收视率。

  老实说能怎么扛住,还真不好说,从阵容的号召力来说,也许能有一个中等的收视率吧。

  这并不代表姜韦就看弱了李轩。

  相反还是十分的看好。

  他说的相对对比。

  是比起他这种一线有背景有才华的资深导演。

  还上过三大奖像拿过提名的那种。

  “听说他跟华艺签了对赌协议?”

  此时柳光龙就露出了一个微微遗憾的表情来:“对呀,签了对赌协议,一千万的投资,还有各种资源,条件还挺苛刻。”

  一个在有经验的导演看来。

  大概很难完成对赌协议的。

  甚至柳光龙还是专业的,他是拍刑侦剧走过来的,《漫长的季节》貌似是想走人文年代,加上悬疑背景,这种路子之前就没人走过。

  不过李轩能撬动身价,也蛮让人惊讶的。

  就这么说吧,在拍《暗算》的时候,柳光龙自己能够撬动的资源也差不多。

  虽然他不用签对赌协议就是。

  但李轩可是刚毕业的。

  而旁边的姜韦就说道。

  “这代表他大概是值这个价格,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在热议的那些明星,抛去经纪公司,像陈昆那种明星,本身能够撬动三千万的价值已经差不多了.”

  他还是很看好李轩的。

  甚至这一次潜伏也邀请他了。

  只是被拒绝了,有点可惜。

  甚至柳光龙都没搞懂,李轩为什么要拒绝。

  而姜韦就大概说。

  大概是他想当主导的那个。

  如果把主导位置让给他的话,也许他还真就愿意。

  可这件事就没有如果。

  “人教人没有用,事儿教人一遍就懂,他就是对自己的才能太自信了,有些东西,事情教他一遍,就能懂的了,他还是欠点打磨.不过,以他的悟性,不会蹉跎太久的。”

  此时的姜韦就有一种很是欣赏的意思。

  旁边的柳光龙听了是有些酸涩的甚至有些感慨吧。

  要知道,自己拍了《暗算》之后,确实得到过老友的夸赞。

  但那也只是夸赞而已,并没有太多其他情绪在里面.

  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一种期待的感觉。

  姜韦的段位比自己高很多,他能看到很多普通级别的导演看不到的东西,就像现在这样。

  至少对他来说,李轩.他是可以成长。

  成长到一个,他感到有兴趣的级别的。

  是‘对手’。

  而不是‘后辈’的感觉。

  确实,柳光龙也感觉李轩的妖孽。

  恐怕,不出几年的时间,他就能完全超越自己了吧。

  也许他如果专门一个类型的话,也许没几年,可以去试试金鹰奖的提名也说不定呢。

  不过,这个想法,也就只有一瞬之间。

  然后失笑。

  怎么可能啊。

  如果真的那么年轻能拿奖的话。

  那我们这些老家伙,怕是都要钻地里去咯。

  应该不会那么强吧。

  “你在咱们北方这里,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跟我老赵说。”

  此时的赵本衫就打包票,李轩在这里拍《漫长的季节》需要什么帮助。

  直接跟他‘东北王’说,无有不允。

  事实上,赵本衫这句话还真就是真心的,就算他觉得《漫长的季节》不太可能出个什么好的成绩,也会竭尽全力去帮助。

  这是‘投资’。

  对一个未来可能的天之骄子的投资。

  就算投资失败也无所谓——他投资的够多就行。

  这是他成长到现在都奉行的一种智慧,特别是在自己的真实崛起之后,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证明。

  就算概率再小,也是有起来的可能性的。

  “范韦这个叛徒!”

  此时,旁边赵本衫的徒弟,张小光就在旁边说道:“一点都不懂得感恩师傅的好!居然背着我们自己去接戏,像他这种人,没有大出息的!这个李轩也是,戏是没有大出息的,铁定要栽跟头!”

  范韦和赵本衫的不和,这个在内部都不算什么新事了,甚至在内部的时候还闹的挺红脸的,差点都打起来了都。

  都是旧事,不算是什么秘密了。

  张小光还分析了一波,到底站谁好呢,怎么样才能利益最大化,让师傅记住自己——

  师傅的徒弟那么多,张小光也很有危机感的,最近他新收了个徒弟叫宋小宝,是个臭泥腿子洗碗工出身。

  也不知道给师傅灌了什么迷魂药,让师傅对他很上心,张小光就不觉得自己比宋小宝差,甚至比他强多了!

  自己未来要在圈子里混下去,靠的是什么,核心要点就是讨好师傅!

  毕竟自己的师傅可是小品之王,东北娱乐圈子,他说话比电视台都好使。

  张小光继续谄笑:“师傅,咱不跟那种废物.”

  本来他还想继续讨好下去的。

  结果赵本衫却一脸阴沉。

  张小光愣了,咱说错什么了吗?

  “我和范韦不合,那是我和他的事情,你一个做小辈的掺和什么,再怎么说,他也是你的师叔辈。”赵本衫淡淡的说道。

  张小光一下子跪下了。

  师傅生气了!

  但心里张小光还是觉得不服啊!

  你们都闹得那么红脸了,徒弟这是在帮你说话呀。

  当然看着老赵这脸色阴沉的样子,他也不敢乱说了,生怕哪里说的不好,就惹怒了师傅。

  还挺委屈。

  这马屁是拍到了马蹄子上了。

  事实上赵本衫的想法还是有点复杂的。

  范韦这家伙确实和他不太对付,甚至是一种很赤裸裸的利益冲突。

  赵本衫对此无法反驳。

  一部作品的主角只有一个人。

  一部小品就需要另一个人作为捧哏和陪衬。

  那作为我自己而言。

  我当然只希望这个主角是自己了。

  我会提携别人,但不会让这个人超过自己的位置。

  这是赵本衫曾经对所有徒弟所有朋友都说过的事情,大大方方的承认,我只会把自己当成主角。

  你们跟我一起演戏,只能当捧哏儿。

  作为一名普通人。

  甚至连双亲都不齐全,吃百家饭长大的人。

  他就深刻地理解着这样的道理。

  一种弱肉强食的道理。

  绝无虚伪的欺瞒。

  如果范韦还在他手下的话。

  他就只会是范德彪。

  一个负面形象的农民。

  淳朴善良,但也狡诈,市侩,这些刻板印象里的农民形象。

  他需要范德彪。

  也同样希望范德彪离不开他。

  但同时范韦也是他的朋友。

  他失败了的话,赵本衫是高兴的。

  因为这就意味着他只能回来当自己的范德彪。

  但是如果反过来看,他成功了的话.赵本衫也是高兴的。

  因为作为朋友。

  看到他能独当一面。

  不也是一种喜悦。

  “其实我和他没什么矛盾,就是俩人闹别扭,有谁也不服谁,非要说有什么经济纠纷的话,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能说,人活一世,不蒸馒头争口气。”

  范韦此时就有些哭笑不得。

  当他打包来李轩剧组的时候,周遭的反应,平淡的出奇了。

  范德彪离开赵本衫,加入新锐导演李轩的剧组。

  听起来好像还是有点爆点的。

  在小品演员里,范韦不说自己是数一数二,起码也是前排了,起码也是一个年年春晚有自己份的常客。

  但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跑来跟李轩拍戏,在业内可以说是毫无波澜。

  甚至更多的只能算是关注李轩。

  而非关注他。

  这其实是有那么点落差感在里面的。

  说真的,怎么可能没落差嘛。

  好歹我也是刘老根里的范德彪呀。

  难不成我离了赵本衫就这么不堪吗。

  又或者说这就是绿叶的命运。

  有点哭笑了。

  这么说范韦觉得自己选择李轩的剧组这件事情还真不算错,至少在这剧组里,他不是绿叶。

  而是主角。

  就算这个机会能够给他带来的出头机会是微乎其微。

  但他也很感谢李轩。

  其实就连李轩自己也不知道,范韦就连片酬都不问,就这么痛快的答应的原因。

  因为自己让他当主角。

  就这么简单。

  当了一辈子的绿叶。

  李轩就让他当主角。

  就算这主角混的再怎么不行。

  那也是主角呀。

  此时的范韦就接过了李生地来的剧本,本来表情还算轻松愉快。

  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地方。

  然而当看到这份剧本的时候。

  他脸上的表情就产生了变化。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完整的剧本。

  也是第一次知道李轩要讲什么样的故事。

  漫长的季节。

  漫长的冬天。

  此时此刻,李轩也在进行着剧本的围读,无论是两边哪方面的对赌。

  李轩也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

  那就是把作品给拍出来。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次的华艺还挺有契约精神,对赌协议里不仅提供了资金,还提供了专业团队,这里面甚至有给马小刚还有张谋子拍电影的替补团队.虽然只是替补,但他们的个人实力就毋庸置疑。

  这是一个比恰同学少年明显高一个大等级的卡司阵营。

  也让李轩感觉到有一种什么叫钱也买不了的资源。

  “难怪这破圈子,马太效应那么明显,讲家族身世讲的那么重,这有背景的和没背景接触的资源本质都不一样。”

  李轩就啧啧。

  华艺兄弟好人呀,这一波借了那么多资源给自己。

  不过这也是华艺自己的想法,如果这部作品是华艺投资发行的话,那好歹也是顶着华艺的帽子,如果出品质量太差的话。

  影响的可是华艺的名声。

  华艺不是不可以出烂片,但华艺的烂片一定不能是因为华艺自己的原因,一定要找出一个烂的理由的话,那就一定是导演编剧或演员的问题。

  这其实也是有着华艺的小心思在里面的。

  也是对外界释放的一个信号。

  和阳谋。

  大家来看呀。

  顶着我们华艺最顶级的摄影团队。

  就拍出了这样的效果来。

  这还不值得嘲笑吗。

  这还不值得死一死吗?

  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大发慈悲的收留你。

  但这种污点和耻辱柱就是钉在了你的职业生涯上。

  王磊早已看穿了一切。

  其实根本目的。

  还是要彻底的收服李轩。

  收服之前就要彻底的污名他,让他不得不去依靠资本而活。

  也有股东在问。

  用真金白银去打水漂,再加上这些投入的摄影团队,应该也是两千万的底子了,这些东西下去,就为了一个人,代价会不会太大了点。

  王磊只说他们不懂。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人才。

  就是两千万打水漂的代价,如果能收服一条真正的人才。

  那他能发挥的价值就远不止两千万。

  特别是在如今ipo的前夕。

  市场占有率,展现实力,展现平台与资本背景的重要性。

  这两千万的水漂。

  值得的。

  至于之前画的饼。

  那就真的仅仅是饼而已。

  在看完整部作品的粗略梗概剧本之后。

  王磊就能赌定一件事情。

  这部作品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