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的战事,成了一台绞肉机。
半年了,整整半年,帝国最精锐的陆军师团和刘文锋的北洋军,在这片焦土上,像两头被锁在笼子里的巨兽,疯狂地撕咬着对方的血肉。
最初投入的七十万皇军,如今只剩下三十万不到,尸骨堆满了每一条山谷和每一片滩头。
对面的北洋军同样筋疲力尽,三十万人也折损过半。
然而,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就不会轻易停下。
更多的年轻人,被从本土的农田和工厂里拉出来,塞进军装,经过三周的“精神注入”,便被运往前线,成为这台机器的新燃料。
绞肉机不只在陆地上运转,海与空,更是吞噬生命的大口。
联合舰队和北洋舰队的炮口,几乎从未停歇。
而神风特攻队,这个被誉为“帝国之光”的组织,也在这半年里,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将一架又一架的飞机,连同里面的年轻人,射向敌人的钢铁舰队。
在这片由死亡和疯狂主宰的舞台上,佐佐木恋次,成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荒诞不经的传说。
自从被任命为那支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樱花分队”队长后,他并没有立刻被塞进那口会飞的棺材。
上头似乎觉得,直接动用“决战兵器”太过浪费,或者说,他们更想亲眼看看,这个“不死鸟”的奇迹,到底能持续多久。
于是,佐佐木恋次又回到了他熟悉的零式战机里。
在接下来的五次出击任务中,他总能活着回来。
第一次,他的返航理由是“急性肠炎,突发性腹泻”。
当他脸色煞白,捂着肚子,连滚带爬地从驾驶舱里出来,直奔厕所时,前来“迎接”的佐井中队长脸上的肌肉,抽搐得像是被电击了一样。
一个准备好去死的英雄,总不能在冲向敌舰的半路上,因为拉肚子而坠机吧?这听起来太不像话了。
第二次,他的理由是“机载罗盘失灵,遭遇浓雾,彻底迷航”。他在海上转了三个小时,耗光了副油箱的燃油,最终“幸运地”找到了返航的路线。
第三次,他声称自己“花粉过敏,喷嚏不断,无法瞄准”。
第四次,他说自己“在云层中看到了天照大神的幻影,神明指示他时机未到,需等待下一次的‘天启’”。这个理由过于神棍,却让那些狂热的军官们将信将疑。
第五次,他甚至没找理由。他跟着编队飞到一半,一声不吭地调转机头就飞了回来。当佐井中队长在停机坪上对他咆哮时,他只是面无表情地掏了掏耳朵,淡淡地说了一句:“不想飞了,没心情。”
佐井中队长气得差点当场拔刀。
佐佐木恋次,这个曾经的“奇迹”,如今成了鹿屋基地最大的笑话和最头疼的麻烦。
他像一颗扔不掉,也咽不下的鱼刺,死死地卡在神风特攻队的喉咙里。
杀了他?不行。他是大西阁下亲口册封的“英雄”,是“神风精神”的活广告。
私下处决他,等于承认这出神话是场骗局。
让他继续出击?可他总能活着回来。
他每一次的生还,都像一记无声的耳光,抽在“玉碎攻击”的逻辑上。
他甚至成了地勤和新兵们私下里的“吉祥物”,大家都在赌,这位“不死鸟曹长”下一次会用什么离谱的借口返航。
机修仓库的田中老兵曹,甚至还开了个盘口。
押“拉肚子”的赔率最低,押“看见神仙”的赔率最高。
据说,佐佐木恋次本人还偷偷下了注,押的还是冷门。
这种近乎羞辱的局面,让佐井中队长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
又一次出击的日子来临了。
黎明前的简报室里,气氛压抑得可怕。
佐井中队长用他那只独眼,像扫描仪一样,缓缓扫过队列前方的佐佐木恋次。
“今天的目标,”佐井的声音沙哑而冰冷,像两块锈铁在摩擦,“是敌军在‘赤尾屿’的补给船队。由佐佐木少尉,率领第六分队,担任主攻。”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
“为了确保佐佐木少尉能够心无旁骛地执行任务,军令部下达了特别指示。本次出击,将对你的座驾,进行‘特别加固’处理。”
佐佐木恋次心里咯噔一下。
简报结束后,他走向自己的飞机。
那是一架崭新的零式五二型,机身在晨曦中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而飞机旁边,站着几个面色凝重的机修兵,为首的,正是田中老兵曹。
他们手里拿着的,不是扳手和油壶,而是电焊设备。
看到佐佐木恋次走过来,田中老兵曹的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他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音量说:“少尉,这次……是佐井中队长亲自下的死命令。我们也没办法。”
佐佐木恋次看了一眼那台嗡嗡作响的电焊机,又看了看自己驾驶舱的座舱盖。他明白了。
演戏结束了。
他们连借口都懒得找了,直接图穷匕见。
“动手吧。”佐佐木恋次平静地说。
他没有反抗,也没有质问。他像往常一样,检查了机身,然后敏捷地爬进了那个狭窄的驾驶舱。
他坐好,扣上安全带,最后看了一眼外面灰蒙蒙的天空。
田中老兵曹叹了口气,对身后的徒弟使了个眼色。
“咔哒。”
座舱盖被合上了。
紧接着,刺眼的弧光亮起,伴随着“滋滋”的电流声。
一股金属烧灼的焦臭味,顺着座舱的缝隙钻了进来。
机修兵们开始沿着座舱盖的边缘,进行焊接。他们动作很慢,很仔细,确保每一寸缝隙,都被焊料封得死死的。
从外面看,这架零式战机,不再是一架飞机。
它成了一个为佐佐木恋次量身定做的、严丝合缝的铁棺材。
佐佐木恋次坐在里面,被彻底的黑暗和沉默包围。
他能听到的,只有自己平稳的呼吸声,和外面那如同催命符一般的电焊声。
他试着推了推座舱盖,纹丝不动。
焊死的金属,将他和外界彻底隔绝。
这是最后的手段了。一个简单粗暴,却又无比恶毒的手段。
他们要用这种方式,剥夺他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奇迹”。
电焊的火花,终于熄灭了。
世界陷入一片死寂。
佐佐木恋次靠在座椅上,闭上了眼睛。他能想象到,外面佐井中队长那张因为大仇得报而扭曲的脸。
他输了吗?
不。
佐佐木恋次缓缓睁开眼,在极致的黑暗中,他的嘴角,反而勾起了一抹无人察觉的,冰冷的笑意。
他将手伸进飞行服内侧的口袋里,摸到了一个冰冷坚硬的物体。
那是一把小巧的,只有巴掌大小的,德制钢锯。
是田中老兵曹在最后帮他检查安全带时,趁着别人不注意,偷偷塞进他口袋里的。
“少尉,”田中当时的声音,在他耳边回响:“他们能焊死铁皮,但焊不死你的脑子。这玩意的锯条,是专门磨过的,对付座舱盖的有机玻璃,比切豆腐快不了多少。省着点力气用。”
佐佐木恋次握紧了那把钢锯。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把锯子。这是那些同样不想死,却又无力反抗的底层士兵们,最后的一点善意和希望。
“第六分队!准备起飞!”
耳机里传来塔台冰冷的指令。
佐佐木恋次深吸一口气,那股混杂着机油和焦糊味儿的空气,此刻却让他感到无比的安心。
他推下油门,引擎发出一声压抑已久的咆哮。
铁棺材,开始在跑道上滑行。
然后,决绝地,冲入了灰色的天空。
这一次,他要给佐井中队长,给所有想让他死的人,一个真正的“惊喜”。
被封死的驾驶舱里,是一片令人窒息的黑暗与死寂。
只有仪表盘上幽绿色的微光,像鬼火一般,映照着佐佐木恋次平静得有些可怕的脸。
他像一个被活埋的人,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和血液流淌的声音。
外界的一切,都被厚厚的玻璃和焊死的钢铁隔绝,变得遥远而不真切。
佐井中队长一定很得意吧。
他甚至能想象出那家伙独眼里闪烁的快意。
他们以为,用这种方法,就能彻底堵死他所有的生路,让他像一只被关在铁罐头里的虫子,除了绝望地奔向死亡,别无选择。
一丝近乎疯狂的笑意,在佐佐木恋次的嘴角绽开。
他驾驶着飞机,平稳地爬升,加入编队。
从外面看,他的动作无可挑剔,精准得像教科书。
他的六架僚机,像忠诚的护卫,紧紧跟在他身边。
那些年轻的飞行员,大概还在为队长座驾的“特别加固”而感到敬畏,认为这是“向死而生”的最高觉悟。
只有佐佐木恋次自己知道,这场盛大的死亡仪式,从一开始,就跑偏了剧本。
当飞机进入平流层,航向稳定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他从怀里掏出那把小巧的钢锯。
锯柄被他用布条缠过,以便在颠簸中握得更稳。
他没有立刻开始切割最显眼的座舱玻璃,那太愚蠢了,很容易被伴飞的僚机发现。
他的目标,是座舱盖与机身连接处的,那几根不起眼的加强筋。
这是田中老兵曹的另一个“提醒”。
“座舱盖的玻璃虽然厚,但它终究是嵌在一个金属框架里的。那个框架,为了减重,用的是航空铝材。佐井那蠢货只想着把外面焊死,却忘了这东西最脆弱的地方,是在里面。”
田中一边说,一边用沾满油污的手指,在一张废弃的图纸上,点出了几个位置。
半年了,整整半年,帝国最精锐的陆军师团和刘文锋的北洋军,在这片焦土上,像两头被锁在笼子里的巨兽,疯狂地撕咬着对方的血肉。
最初投入的七十万皇军,如今只剩下三十万不到,尸骨堆满了每一条山谷和每一片滩头。
对面的北洋军同样筋疲力尽,三十万人也折损过半。
然而,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就不会轻易停下。
更多的年轻人,被从本土的农田和工厂里拉出来,塞进军装,经过三周的“精神注入”,便被运往前线,成为这台机器的新燃料。
绞肉机不只在陆地上运转,海与空,更是吞噬生命的大口。
联合舰队和北洋舰队的炮口,几乎从未停歇。
而神风特攻队,这个被誉为“帝国之光”的组织,也在这半年里,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将一架又一架的飞机,连同里面的年轻人,射向敌人的钢铁舰队。
在这片由死亡和疯狂主宰的舞台上,佐佐木恋次,成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荒诞不经的传说。
自从被任命为那支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樱花分队”队长后,他并没有立刻被塞进那口会飞的棺材。
上头似乎觉得,直接动用“决战兵器”太过浪费,或者说,他们更想亲眼看看,这个“不死鸟”的奇迹,到底能持续多久。
于是,佐佐木恋次又回到了他熟悉的零式战机里。
在接下来的五次出击任务中,他总能活着回来。
第一次,他的返航理由是“急性肠炎,突发性腹泻”。
当他脸色煞白,捂着肚子,连滚带爬地从驾驶舱里出来,直奔厕所时,前来“迎接”的佐井中队长脸上的肌肉,抽搐得像是被电击了一样。
一个准备好去死的英雄,总不能在冲向敌舰的半路上,因为拉肚子而坠机吧?这听起来太不像话了。
第二次,他的理由是“机载罗盘失灵,遭遇浓雾,彻底迷航”。他在海上转了三个小时,耗光了副油箱的燃油,最终“幸运地”找到了返航的路线。
第三次,他声称自己“花粉过敏,喷嚏不断,无法瞄准”。
第四次,他说自己“在云层中看到了天照大神的幻影,神明指示他时机未到,需等待下一次的‘天启’”。这个理由过于神棍,却让那些狂热的军官们将信将疑。
第五次,他甚至没找理由。他跟着编队飞到一半,一声不吭地调转机头就飞了回来。当佐井中队长在停机坪上对他咆哮时,他只是面无表情地掏了掏耳朵,淡淡地说了一句:“不想飞了,没心情。”
佐井中队长气得差点当场拔刀。
佐佐木恋次,这个曾经的“奇迹”,如今成了鹿屋基地最大的笑话和最头疼的麻烦。
他像一颗扔不掉,也咽不下的鱼刺,死死地卡在神风特攻队的喉咙里。
杀了他?不行。他是大西阁下亲口册封的“英雄”,是“神风精神”的活广告。
私下处决他,等于承认这出神话是场骗局。
让他继续出击?可他总能活着回来。
他每一次的生还,都像一记无声的耳光,抽在“玉碎攻击”的逻辑上。
他甚至成了地勤和新兵们私下里的“吉祥物”,大家都在赌,这位“不死鸟曹长”下一次会用什么离谱的借口返航。
机修仓库的田中老兵曹,甚至还开了个盘口。
押“拉肚子”的赔率最低,押“看见神仙”的赔率最高。
据说,佐佐木恋次本人还偷偷下了注,押的还是冷门。
这种近乎羞辱的局面,让佐井中队长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
又一次出击的日子来临了。
黎明前的简报室里,气氛压抑得可怕。
佐井中队长用他那只独眼,像扫描仪一样,缓缓扫过队列前方的佐佐木恋次。
“今天的目标,”佐井的声音沙哑而冰冷,像两块锈铁在摩擦,“是敌军在‘赤尾屿’的补给船队。由佐佐木少尉,率领第六分队,担任主攻。”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
“为了确保佐佐木少尉能够心无旁骛地执行任务,军令部下达了特别指示。本次出击,将对你的座驾,进行‘特别加固’处理。”
佐佐木恋次心里咯噔一下。
简报结束后,他走向自己的飞机。
那是一架崭新的零式五二型,机身在晨曦中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而飞机旁边,站着几个面色凝重的机修兵,为首的,正是田中老兵曹。
他们手里拿着的,不是扳手和油壶,而是电焊设备。
看到佐佐木恋次走过来,田中老兵曹的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他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音量说:“少尉,这次……是佐井中队长亲自下的死命令。我们也没办法。”
佐佐木恋次看了一眼那台嗡嗡作响的电焊机,又看了看自己驾驶舱的座舱盖。他明白了。
演戏结束了。
他们连借口都懒得找了,直接图穷匕见。
“动手吧。”佐佐木恋次平静地说。
他没有反抗,也没有质问。他像往常一样,检查了机身,然后敏捷地爬进了那个狭窄的驾驶舱。
他坐好,扣上安全带,最后看了一眼外面灰蒙蒙的天空。
田中老兵曹叹了口气,对身后的徒弟使了个眼色。
“咔哒。”
座舱盖被合上了。
紧接着,刺眼的弧光亮起,伴随着“滋滋”的电流声。
一股金属烧灼的焦臭味,顺着座舱的缝隙钻了进来。
机修兵们开始沿着座舱盖的边缘,进行焊接。他们动作很慢,很仔细,确保每一寸缝隙,都被焊料封得死死的。
从外面看,这架零式战机,不再是一架飞机。
它成了一个为佐佐木恋次量身定做的、严丝合缝的铁棺材。
佐佐木恋次坐在里面,被彻底的黑暗和沉默包围。
他能听到的,只有自己平稳的呼吸声,和外面那如同催命符一般的电焊声。
他试着推了推座舱盖,纹丝不动。
焊死的金属,将他和外界彻底隔绝。
这是最后的手段了。一个简单粗暴,却又无比恶毒的手段。
他们要用这种方式,剥夺他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奇迹”。
电焊的火花,终于熄灭了。
世界陷入一片死寂。
佐佐木恋次靠在座椅上,闭上了眼睛。他能想象到,外面佐井中队长那张因为大仇得报而扭曲的脸。
他输了吗?
不。
佐佐木恋次缓缓睁开眼,在极致的黑暗中,他的嘴角,反而勾起了一抹无人察觉的,冰冷的笑意。
他将手伸进飞行服内侧的口袋里,摸到了一个冰冷坚硬的物体。
那是一把小巧的,只有巴掌大小的,德制钢锯。
是田中老兵曹在最后帮他检查安全带时,趁着别人不注意,偷偷塞进他口袋里的。
“少尉,”田中当时的声音,在他耳边回响:“他们能焊死铁皮,但焊不死你的脑子。这玩意的锯条,是专门磨过的,对付座舱盖的有机玻璃,比切豆腐快不了多少。省着点力气用。”
佐佐木恋次握紧了那把钢锯。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把锯子。这是那些同样不想死,却又无力反抗的底层士兵们,最后的一点善意和希望。
“第六分队!准备起飞!”
耳机里传来塔台冰冷的指令。
佐佐木恋次深吸一口气,那股混杂着机油和焦糊味儿的空气,此刻却让他感到无比的安心。
他推下油门,引擎发出一声压抑已久的咆哮。
铁棺材,开始在跑道上滑行。
然后,决绝地,冲入了灰色的天空。
这一次,他要给佐井中队长,给所有想让他死的人,一个真正的“惊喜”。
被封死的驾驶舱里,是一片令人窒息的黑暗与死寂。
只有仪表盘上幽绿色的微光,像鬼火一般,映照着佐佐木恋次平静得有些可怕的脸。
他像一个被活埋的人,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和血液流淌的声音。
外界的一切,都被厚厚的玻璃和焊死的钢铁隔绝,变得遥远而不真切。
佐井中队长一定很得意吧。
他甚至能想象出那家伙独眼里闪烁的快意。
他们以为,用这种方法,就能彻底堵死他所有的生路,让他像一只被关在铁罐头里的虫子,除了绝望地奔向死亡,别无选择。
一丝近乎疯狂的笑意,在佐佐木恋次的嘴角绽开。
他驾驶着飞机,平稳地爬升,加入编队。
从外面看,他的动作无可挑剔,精准得像教科书。
他的六架僚机,像忠诚的护卫,紧紧跟在他身边。
那些年轻的飞行员,大概还在为队长座驾的“特别加固”而感到敬畏,认为这是“向死而生”的最高觉悟。
只有佐佐木恋次自己知道,这场盛大的死亡仪式,从一开始,就跑偏了剧本。
当飞机进入平流层,航向稳定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他从怀里掏出那把小巧的钢锯。
锯柄被他用布条缠过,以便在颠簸中握得更稳。
他没有立刻开始切割最显眼的座舱玻璃,那太愚蠢了,很容易被伴飞的僚机发现。
他的目标,是座舱盖与机身连接处的,那几根不起眼的加强筋。
这是田中老兵曹的另一个“提醒”。
“座舱盖的玻璃虽然厚,但它终究是嵌在一个金属框架里的。那个框架,为了减重,用的是航空铝材。佐井那蠢货只想着把外面焊死,却忘了这东西最脆弱的地方,是在里面。”
田中一边说,一边用沾满油污的手指,在一张废弃的图纸上,点出了几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