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君王都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还是难逃灭亡-《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在各朝古人的调侃之中,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君王都在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还是难逃灭亡?】

  ......

  这个标题,顿时吸引了所有皇帝的注意力。

  试问,哪位皇帝不想自己统治的王朝千秋万代、永世长存?

  可是哪有这么简单。

  每每一个新王朝的建立,他们都要苦苦思索,该如何避开前朝覆灭的教训。

  而治理国家,正如同摸着石头过河。

  他们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谨慎地做出每一个决策。

  生怕稍有不慎,就会让王朝覆灭。

  而自从天幕现世,他们知道自己王朝的年限之后,也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绞尽脑汁地想尽各种办法,只为延长自己王朝的气数。

  此刻,他们的目光中满是急切与渴望,齐刷刷地投向了天幕。

  ......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君王都吸取了前朝覆灭的经验教训,却终究难逃王朝倾覆的命运?】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商纣王自恃雄才大略、无所不能,将大量兵力都派出去开疆扩土,却对都城的防御疏于防范。】

  【最终,周武王率领一众方国部落,直捣其都城,商朝就就此灭国。】

  ......

  嬴政眉头微蹙,只感觉这个视频分析的太过片面了一些。

  商朝覆灭的原因,可不仅仅只是对都城的防御疏于防范这般简单。

  商朝统治者商纣王,生活奢靡无度,整日沉迷酒色,行事更是暴虐无道。

  在政治上,商纣王任人唯亲,任由那些奸臣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大肆排除异己。

  朝堂之上,一片乌烟瘴气,贤能之士得不到重用。

  商纣王的叔父比干,多次劝谏商纣王,却惨遭剖心而死。

  在此之后,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朝中无人敢再轻易进谏,生怕落得个比干那样的下场。

  在对外族上,商纣王穷兵黩武,不断对外用兵,征讨周边的方国和部落。

  连绵的战争让周边方国苦不堪言,对商朝怨声载道,纷纷反抗。

  后来,商纣王将大量精锐部队派去征讨东夷。

  虽然此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商朝疆域,但也使得商朝都城朝歌的防御变得空虚。

  周武王则趁机联合各方诸侯,率领大军向朝歌进发。

  在仓促之间,商纣王只得组织奴隶和战俘组成军队迎战。

  而这些奴隶和战俘本就痛恨商朝统治者,毫无斗志可言,在战场上纷纷倒戈周军。

  这些,才是商朝覆灭的真正原因。

  嬴政微微抿了抿唇,陷入沉思。

  他建立秦国后,也吸取了一些商朝覆灭的教训。

  在用人方面,他广纳贤才,不拘泥于出身,唯才是举。

  李斯本是楚国人,师从法家,才华出众,而被他重用。

  虽然他早已知道,胡亥矫诏登基背后也有李斯的推波助澜。

  但秦朝正值用人之际,他仍需倚重李斯。

  至于经常顶撞他的淳于越,他也能不计前嫌,让其发挥所长。

  还有在刑罚方面,商朝的刑罚,可比秦朝严峻得多。

  商纣王发明的炮烙之刑,虿盆等等,令人闻之色变,让百姓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对商朝统治怨声载道。

  秦朝的刑法虽然严峻,但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会让人平白无故地遭受惩罚。

  观看了如此多的视频,嬴政已经意识到民心的重要性。

  商朝覆灭,也有极大的原因是失去民心。

  所以,在统一六国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如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等等。

  他自认为,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赢得民心的。

  然而,随着要建造的工事日益增多,徭役逐渐变得繁重起来,民心开始有所动摇。

  该如何挽回民心,如何让大秦更加繁荣,让百姓自发拥护大秦?

  这正是当下嬴政苦苦思考、亟待解决的问题。

  ......

  【周武王吸取教训,决定派诸侯们开疆扩土,自己则坐镇中央,守护都城。】

  【这样既达成了开疆扩土的目标,又解决了都城防御的难题。】

  【感觉还挺不错,两全其美。】

  【然而,世事难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侯们的野心日益膨胀,不再满足于现有的领地与权力。】

  【他们彼此之间纷争不断、互相攻伐。】

  【到了后来,他们甚至连周王室都不放在眼里。】

  【最终,秦国脱颖而出,不仅灭了周王室,还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秦始皇根据分封制的前车之鉴,来了个中央集权制。】

  【将权力都握在自己手中,派官员去管理地方。】

  ......

  嬴政微微颔首,他自然是要吸取周朝覆灭的教训。

  周王朝的覆灭,可不就是因为分封制。

  诸侯势力坐大,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导致天下分裂,战乱频繁。

  于是他在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他将秦朝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派遣官员治理,不得世袭。

  这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避免再次出现地方势力肆意扩张和割据局面。

  而郡县制一直沿用至后世,这就证明他的决策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