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8章 内部赞誉和外部‘‘杀’机!-《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

  2012年5月4日,晚上七点。

  联播新闻,如往常一样直播。

  虽然总调侃联播新闻就像是吃不完的油条,但是对于党政干部来说,看联播新闻可以品出很多东西。

  很多政治讯号,都会通过联播新闻出现。

  你看不懂,是因为你的政治敏感度没到位,是你的政治阅读力差。

  老百姓肯定是看不出什么的,因为那一段一段的官话套话,早就把你搞懵了。

  但是,真正的政治人物,却可以通过一个画面,一张照片,分析出很多东西。

  比如今天晚上的联播新闻,提到了西部某个直辖市委的开会场景。

  但是身为一把手的李正义,缺席了如此重要的会议。

  这就是政治信号!

  不了解的人,不会想太多。

  觉得只是一场会议而已,人不在又代表什么?没准就是拉肚子了,或者时间有限,或者家庭问题呗。

  但是在政治人物眼里面,这么重要的会议上面,李正义作为当地一把手,却没有露面,真的很不正常。

  杨东也在关注今天的这一场联播新闻。

  因为今天会有他登上新闻的画面,而且足足二十秒的时间。

  他想看一看,自己上新闻,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

  对手,又会做什么。

  但自己已经跟大伯提过了,因此自己也不是很担心。

  可能够想到,这几天因为自己的专访,肯定是一堆人暗中交手,快打出狗脑子了。

  而播出的这一天,实际上胜败早就分了。

  杨东甚至看到李正义没有出席会议的那一刻,就已经知道谁胜谁负。

  “本台新闻,今年是五四青年活动迎来九十三周年,让我们跟随本台记者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我党优秀的青年干部是如何担当为先,工作为先,能力为先。”

  当央视主持人讲了串讲词之后,新闻顿时出现黑岩林与杨东面对而坐的画面,这是个专访画面。

  “人民才是最伟大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建国之后更是如此。”

  “受苦了几十年,牺牲了好几代人的青春与血汗,我们才换来如今的和平生活。”

  “所以我们党员真正要依靠的是人民群众,是老百姓,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

  “人民不曾薄于我,我不薄于人民!”

  画面定格在杨东说出这句话之后的一脸肃穆与认真,满眼的坚定与真诚。

  二十秒的精选画面,到此也就结束了。

  “专访完整版将会在本台新闻频道,晚上七点三十五分的晚间新闻播出。”

  “下面插播一条国际新闻…”

  杨东关掉电视。

  属于自己的节目片段,已经过去了。

  短短二十秒的时间。

  但杨东很清楚,这二十秒钟,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党员干部,这辈子都没机会登上去。

  别说是二十秒钟了,就连十秒钟,五秒钟都未必有机会。

  要知道二十秒钟的时间,在联播新闻播出,是什么样的概念?

  一个省委书记的讲话,都未必能登上联播新闻,即便能够登上,可能也就几秒钟的时间,甚至都不会出现原声,只会有一个画外音介绍。

  由此可以看出,这二十秒对杨东的政治影响有多大。

  从这一刻,杨东这个名字,已经被无数我党的老同志,老领导,老干部们记住了。

  不管是欣赏,还是批判。

  不管是欣慰,还是厌恶。

  最起码,杨东火了。

  但不仅仅是在党员干部范围内,不仅仅是在老干部们范围内。

  还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也都看到了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

  尤其是这句人民不曾薄于我,我不薄于人民。

  直接登上了当晚KK微博热搜第一名,热度直接破五千万。(这个时代的巅峰数据)

  还有KK短视频,KK新闻,以及各大论坛,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央网,百姓网,光明网,军网,青年日报,以及几百个地方党刊,全部刊登。

  不仅仅是国内的媒体,就连境外媒体,也有关于杨东登上联播新闻的专题报道。

  其中NNC的中文版频道专栏,有一位华裔专家洋洋洒洒的写了五千多字文章,总结一句话就是批评杨东,说这是国内又一个虚伪成性的典型官派代表,说这样的干部再成长二十年,就是人民的苦难。

  他还奉劝党委组织,你们要擦亮眼睛,不要让这种劣质的虚伪的年轻干部,走入高位。

  实际上从他文字里面,不难看出,他有些害怕,害怕杨东成长起来。

  因为杨东刻意提到了那一段痛苦的历史,那一段人民的苦难。

  这位年轻干部竟然记得这件事!!!

  他竟然记得?

  这说明这个干部很危险,以后登上高位,势必会强硬。

  这是个强硬派。

  必须把他搞下去!

  绝对不能让他冒头上来,尤其是成为国内决策圈的一份子。

  同一天,某西方国家的情报局长办公桌上,放下了一份有关杨东的简历,很清晰很明确的写出从杨东出生到今天的全部履历。

  “奥林斯阁下,这个东方国家的年轻干部,要格外注意。”

  “有时间,你们的人,要多在东方国家制造陷阱和障碍,要让他寸步难行,寸无可进!”

  一个皮肤黝黑的大肚子中年男人,穿着一身制服,打着跨洋电话。

  “放心,我们的人会在关键时刻出手。”

  “不过朗尼先生,你们把目光放的太低了,你应该放在他们的蒋瑞金,陈国民身上,他们才是东方帝国未来十年的黄金力量。”

  “这个叫杨东的,嗯,我个人不觉得有什么威胁,每年东方都有这种被推出来的年轻干部,但成长都不如人意,最后他们自己都会沉沦。”

  “根本不需要我们出手。”

  远在大洋彼岸的大人物,在讨论小小的杨东。

  杨东不知道,如果他知道的话,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滋味。

  但的确,因为登上联播新闻,而且足足二十秒。

  他现在已经感受到不同之处了。

  半个小时的时间,他已经接了不下五十个电话,几乎都是同学,领导,同事,同志。

  最后,看老二又哭又闹。

  杨东干脆把手机关机,这回安静了。

  但是…

  杨东把手机关机了。

  苏沐芸的手机响了起来。

  “爸的电话,估计是找你的。”

  苏沐芸抱着老二,朝着杨东开口。

  杨东接过手机,接了电话。

  “爸。”

  杨东开口,主动打招呼。

  “你小子没事关机干什么?要不是沐芸在你身边,我都不知道怎么找你。”

  苏玉良的声音传出来,语气带着一丝埋怨。

  “半个小时,接了五十多个来电了,有些难以招架。”

  杨东实话回答。

  “你毕竟登上新闻了,而且专访的完整版正在播出,我看不管是网络上,还是明天的报纸上,你都要火一把。”

  “正好,趁着这个势头,爸也推你一把。”

  “你在庆和县,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

  “等半年数据一出来,你就准备准备来省里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