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朱元璋:这朝鲜公主就许给你了。-《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一旁!

  一直侯在一旁的云奇则是在心底暗暗称奇。

  “皇爷今日怎会是这番?”

  “这画面,真的是似曾相识啊。”云奇在心底暗暗想到。

  在此刻。

  云奇想到了当年,皇长孙还在的时候,老是被朱元璋教训,然后皇长孙根本不听,一听到说教,立刻撒腿就跑,根本不给说教的机会。

  也正在这时!

  “臣参见太子殿下。”

  自殿外,郭镇还有一众禁卫军恭敬参拜。

  朱标缓步走到了大殿内。

  当他走进来。

  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了殿内的朱应,眼前也是一亮,心底也是在翻涌。

  “雄英。”

  朱标在心底暗暗想着,有着无限的难言。

  似隐藏着千言万语。

  不过。

  在看到了龙椅上的朱元璋后,朱标还是迅速将心情平复了下来。

  “没想到冠军侯也在啊。”

  朱标走上前,一脸笑容的道。

  朱应站起来,抱拳道:“见过太子殿下。”

  “标儿来了。”

  “坐吧。”

  朱元璋看到朱标来到,余光又扫了朱应一眼。

  心中也是有着千言万语。

  不过。

  朱元璋也并没有开口说什么。

  “父皇。”

  “看来今天的确是有什么大事啊,还将朱应给叫来了。”朱标笑了笑,直接坐在了一旁。

  在他看来,此刻也没有外人,朱标也是表现的十分随意。

  “你看看这奏折吧。”

  朱元璋一笑,直接从桌子上拿起了一封奏折,一旁的云奇立刻捧着,呈给了朱标。

  如今年节休沐,大明休沐。

  但许多紧急之事也都是未曾停摆的,比如边境之事,还有命案,天灾人祸等。

  这些都还是在运转的。

  朱元璋所掌的洪武朝,那自然是吏治极为严苛的,在朱元璋心底,他恨不得官吏每刻都在任。

  朱标接过奏折后,一看。

  立刻笑道:“这高丽,终于还是改朝换代了。”

  “高丽王如今已经被囚,李成桂已经篡夺了高丽国的权柄,如今已经执掌了高丽的军政了。”

  听到这朱标的话。

  朱应也是立刻明了了。

  “高丽国,李成桂。”

  “当初遇到的那个家伙,这一个倒是没有改变历史,李成桂篡夺王权,之后得大明承认,赐国号朝鲜。”朱应心底暗暗想到。

  朱元璋一笑:“重点是李成桂后面的话,他想要送公主入我大明,与我大明联姻,并且还请求咱赐国号于他,这件事,标儿你如何看?”

  闻言!

  朱标想了想,并没有立刻回答,笑了笑,将目光投向了朱应。

  “朱应,你如何看待此事?”朱标笑着问道,眼底深处带着一种无言的慈祥。

  “李成桂此人,昔日臣在辽东边境见过他,正是当初征灭纳哈出的时候,虽然只是一面之缘,可此人表现的确不俗,是一个枭雄。”

  “此番他上奏大明,还要联姻,请大明赐国号,毫无疑问,这是想要得到大明的承认,让他执掌高丽国顺理成章,毕竟大明如今已经彻底击溃了北元,消息应该也已经向着周围的番邦异族传开了,如果有大明的承认,他的位置就会变得极稳,得到高丽国百姓的认可。”朱应缓缓开口道。

  一语就洞破了李成桂的目的。

  “不错。”

  朱元璋夸赞了一句,欣慰的看着朱应。

  “雄英不仅活着,而且在民间一趟,不仅变成了我大明最利害的武将,而且在政见眼界上也同样不弱。”

  “如此看来,他这出去一趟也是大好事了,如果当初他留在应天,也根本不可能成长到现在的地步。”朱元璋心底十分满意的想到。

  看得出。

  如今朱元璋都已经在心里找平衡了。

  “那你觉得,咱该如何来回应这李成桂?”朱元璋又笑着问道。

  “昔日的高丽国是臣服于北元,为北元纳贡,甚至还配合北元来对付我大明,所以这高丽王室,我大明自从始至终不认可的,而这李成桂既向我大明示弱,更是有臣属纳贡之意,从短期来看,的确可以赐予他国号,让他执掌高丽,未来或许还可以利用其对付北边的异族。”朱应缓缓开口道。

  “你说从短期来看是赐予其国号,那从长期来该如何?”朱标笑了笑,直接问道。

  他自然是听出了朱应话里的意思。

  “自然是直接出兵解决了,毕竟这高丽国虽然不大,但也有人口数百万,而且距离我大明很近,能够拿下来也不错。”朱应笑了笑,直接道。

  “师出无名,必有乱象。”朱元璋则是说出了八个字,显得十分郑重。

  也带着对朱应的教诲。

  “的确。”朱应点了点头。

  “你小子难道听明白咱的意思了?”朱元璋眼前一亮,笑着问道。

  “大明自立国后,高举着光复华夏汉家之名,驱除鞑虏之名,本身最大的敌人是元,但也是得到了元最大疆域遗产,昔日元的番邦臣属,昔日元的疆域,大明都有师出有名的权柄讨伐,但对于这些番邦不同,对元,大明师出有名,对番邦,如若他们不犯大明,自无师出有名。”

  “特别是西南边境,西方边境,如今他们大多都是名义上臣服大明,为大明番邦,如若大明师出无名去覆灭这些小国,必会让他们报团取暖,甚至是抱团犯我大明,他们生存之地乃是贫瘠之地,多山脉,多乱象,吾大明反倒是不好以对付北元的大军去平定他们。”

  “所以师出有名很重要。”朱应缓缓开口道。

  听到这。

  朱元璋与朱标对视一眼,都是带着眼前一亮。

  “原本孤以为你只有善战统兵之武,没想到你对政见眼界也是如此了得。”

  “不错。”

  “师出有名四个字,正是吾大明对待番邦异族之理。”朱标笑着说道,带着夸赞。

  “不过。”

  “这也是大明国力局限性,不得不依靠这番邦来稳固大明边境,倘若大明强大到可以无惧一切的地步,彻底不在乎这些番邦抱团,这所谓的师出有名也就不算什么了,在绝对的国力面前,一切名头都是假象。”朱应缓缓开口道。

  毕竟。

  两世为人。

  朱应可是很清楚什么是国力与实力至上了。

  就比如前世的鹰酱,他们国力强横,他们在乎什么师出有名吗?

  那是因为他们拥有着绝对的实力。

  让他们能够无视规则。

  因为强者能够制定规则。

  而朱应未来想要的国度正是要制定规则,甚至是凌驾规则之上的。

  大明虽强,但立国不过二十多年,也还达不到真正无视规则的地步。

  而朱元璋父子听到了朱应的话后,先是一愣,随后也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什么时候大明能够达到这一步,能够无视师出有名这四个字,那咱就算是死也瞑目了。”

  “不过就现在的大明而言,还远远达不到这种地步。”

  “大明很大,疆域辽阔,还有不知道多少吃不饱的黎民,多少流离失所的流民。”

  “咱,终究是还不够格。”朱元璋叹了一口气,透出了对国力的关切。

  “大明立国不过二十多年,未来皇上与太子一定可以开创更为强盛的大明的。”朱应笑了笑,随口道。

  因为自己的出现。

  蝴蝶效应实则已经出现了不少了。

  实则。

  朱应也并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自己出现,朱标还会不会因病薨逝。

  “所以。”

  “按你的意思。”

  “咱应该赐国号给李成桂,让他名正言顺的成王,也让他成为吾大明的朝贡国。”朱元璋表情恢复严肃,看着朱应问道。

  “就目前而言,是如此。”

  “大明给了这李成桂国号,未来他的国也将永远是大明朝贡国,永为番邦。”朱应点了点头。

  “那联姻呢?”

  “李成桂还要送他们的公主入吾大明,你觉得咱应该指谁予这公主?”朱元璋又笑着问道。

  “这就看皇上自己定夺了。”朱应平静的回道。

  所谓的联姻。

  也不过是一个虚假的政治联姻罢了,真的在利益面前,这等联姻自然是极为脆弱的,难道李成桂还会在乎一个女儿不成?

  “标儿。”

  “送上门的公主,不要白不要。”

  “你觉得该赐给谁?”朱元璋又笑着看着朱标问道。

  “一个番邦小国的公主,样貌应该也算是绝色。”

  “朱应为大明效力多年,如今只有一妻,倒也没有妾室,这一国公主倒也是勉强能够给的朱应做妾。”朱标笑了笑,开口道。

  此话一落。

  朱应愣住了。

  将李成桂的女儿许给自己?

  这算是什么事啊?

  “皇上,太子。”

  “不应该是与皇族联姻吗?”

  “臣只是一个外臣,这应该也并非是李成桂想要的。”朱应笑着回道。

  “一个番邦小国罢了,一个乱臣贼子罢了,他要咱赐予国号,难道还能要求咱不成?”

  “你是我大明的冠军侯,更是吾大明的英雄,他一个小小的番邦公主也是勉强能够给你为妾。”

  “此事。”

  “就暂且定下了。”

  “待得咱让礼部准备国书,发给李成桂,当然也派遣吾大明使臣前往这高丽,赐予李成桂国号,顺带将他们的公主接回来。”朱元璋笑着说道,却是直接拍板定了下来。

  一旁朱标也根本不给朱应拒绝的机会,当即一笑:“不错!一个番邦公主,或有姿色,能给吾大明冠军侯为妾,这已经是她高攀了。”

  “此事就这样定下了。”

  “相信,玉儿也不会拒绝的,毕竟单靠玉儿一人也是无法给你开枝散叶的啊。”

  朱标话语之中也是带着一种调侃来。

  父子两人一唱一和,这联姻之事的主角竟然莫名其妙就成了朱应了。

  迎娶公主!

  这倒也是有意思。

  “标儿。”

  “有关于李成桂所求的国号,他也提出了两个给予咱来定,让咱赐予。”

  “一个名为“朝鲜”一个名为“和宁”。”

  “你觉得哪一个好?”朱元璋又沉声问道。

  “朝鲜吧。”

  “朝日鲜明,倒也附和这番邦小国之寓意、”朱标想了想,说道。

  “好。”

  听到朱标提及此,朱元璋也是点头赞同。

  随即。

  直接就提笔在一封空白圣旨上开写,写下了赐“朝鲜”之国号,还有礼部赐礼,定纳贡之国的诸多话。

  总之。

  随着这国号的赐予,李成桂可以得到一个名正言顺,从昔日臣服于元,变成了臣服于大明。

  从今往后。

  大明也将再多少一个藩属国。

  “将此圣旨送去礼部,年节之后,让礼部尽快拟定章程。”

  将这一封圣旨写完后,朱元璋直接就对着云奇一递。

  “老奴领旨。”云奇恭敬接过了圣旨,便将圣旨交给了一个太监送往礼部。

  “等礼部拟定了章程后,再选一些我大明的精兵强将去朝鲜,好好震慑他们一番。”

  “如今我大明最强之军以大宁边军莫属,骤时朱应你就在军中挑选两三千人去朝鲜,一则震慑,二则将那公主迎回来。”朱元璋笑了笑,直接对着朱应说道。

  “那臣也可以归于大宁一趟了?”朱应眼前一亮。

  一听这。

  朱元璋立刻道:“你小子就老实待在应天等着这公主回来吧。”

  “好吧。”朱应有些失望的点了点头。

  “对了。”

  “提及北疆。”

  “如今的草原之上可不平静啊。”朱元璋笑了笑,然后在桌子上一阵翻阅,拿出了一本奏折,然后直接就对着朱应一丢。

  朱应直接接住奏折,一看。

  在上正是潜伏在北疆的细作传回的消息。

  北元随着皇帝还有大半文武都被朱应给抓回来后,政权已然崩溃了。

  如今如同历史记载一样,昔日的北元已经分为了三部,鞑靼,瓦剌,兀良哈。

  而且这还只是明面上的三部,在三部内仍然有不少小部落,并非完全归于三部执掌。

  “如今之草原已乱。”

  “比之一个统一的北元,未来北边对我大明的威胁已经极剧减小了,数载内,北疆将会无战事。”

  “他们这北元三部将会陷入争夺地盘的大战之中。”

  “北疆百姓也能够更为安宁了。”朱应笑着说道,真心的为北疆百姓感到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