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目的不明(5k)-《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看清楚材料上的东西是什么之后,高振东就是一愣,布鲁氏菌病?这东西现在怎么会跑到娄晓娥手上来。

  高振东还真的知道这个病,这个倒和他上辈子在网上对喷没什么关系,毕竟这个一般的喷子也搞不懂,还真喷不起来。

  正常情况下他自己也不会知道的,但是恰好他有个表亲,在蜀省的西部医学院读研究生,方向正好就是包括包虫病、布鲁氏菌病在内的一些地方流行病,两兄弟经常在一起吹牛逼,正好听过,而且他的记性还好,到现在都记得。

  布鲁氏菌这东西麻烦在于,它是个细胞内寄生的细菌,这意味着青霉素这种对细胞壁下手的抗生素,对它的影响很小,根本深入不到细胞内部。等到没杀死的布鲁氏菌在细胞内发育分裂到足够数量,细胞破裂,就把这东西放出来了,就又复发了。

  这才是青霉素对布鲁氏菌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

  而布鲁氏菌的另外一个逆天之处在于,这货能寄生在免疫T细胞内,相当于人体的防御系统成了它的保护伞,这就很淦。

  正因为这个病挺奇葩的,从病到治疗方法都挺奇葩,所以他记得很清楚。

  “归城的同志找你是咨询防治的事情还是治疗?”高振东问道。

  “治疗,他们怀疑和耐药性有关,我们现在不是正在搞这个嘛。防治这方面同志们早有对策。”

  布鲁氏杆菌有6个种,牛、羊、猪、狗、绵羊、沙林鼠,其中4种能感染人,而且还能互相感染,这就很淦,这也是这个病在牧区非常常见的原因。

  所以同志们虽然在治疗上手段不多,但是至少防治的研究上还是下了大功夫的。

  “你有对策?”

  娄晓娥摇摇头又点点头:“有一点……”

  她把自己提出用利福平治疗的事情告诉高振东。

  高振东听完之后,差点一句“天才!”脱口而出。

  这不是开玩笑,是真的觉得天才,还真就被她一语中的,虽然只有一部分。

  看着高振东惊喜的表情,娄晓娥皱了皱小鼻子:“怎么样?我很厉害吧?”

  高振东点点头:“厉害,的确已经很厉害了……”

  娄晓娥听着高兴,但是马上又觉得不对:“你怎么知道我厉害?”

  要评价一个人厉害与否,至少得先有个标准,而这件事情理论上是没有标准的,所以高振东这话让娄晓娥觉得有些奇怪。

  高振东闻言笑道:“我的意思是你的联想和分析能力很厉害。”这种正经联想,还是很有必要的,是重要基本素质之一。当然,不正经的联想就不好说了。

  好险好险,差点露馅。

  “嘿嘿嘿~~~~”娄晓娥听见高振东的话,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高振东想了想,决定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尽可能的告诉娄晓娥。

  “晓娥,你既然都想着参照肺结核杆菌了,为什么不参照得更彻底一点?”参照结核杆菌,这可是你自己说的,那我就打蛇随棍上。

  “啊?你的意思是把结核杆菌的另外一个药也给用上?”

  高振东摇摇头:“不是不是,这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病,肯定不能这么机械,我的意思是,仿照肺结核,联合用药,但是不一定是肺结核的药,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杆菌,用药肯定有所不同。”

  据高振东的表弟在吹牛打屁的时候的说法,这东西用单一药物杀灭效果不好,要联合用药,这一点和肺结核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娄晓娥听了之后,觉得好像很有道理诶,还是我们家振东厉害。

  “嗯嗯嗯,让我想想,用什么联合用药比较好?”

  高振东冷不丁的道:“链霉素吧,试试这个。”

  链霉素,用于治疗布病时的联合用药药品之一,还有其他的联合用药方式,但是链霉素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是最容易获得的,毕竟自己能生产,而且效果也不错。

  至于其他的药,可不是那么容易弄的,人家自己都还在研究,没上市呢,例如多西环素,链霉素的衍生物,一种半合成抗生素,这货效果更好,但是60年才发现,67年才上市,一时半会儿是指望不上的。

  “链霉素?为什么?难道是因为棒状链球菌的原因,你对链霉素情有独钟?哈哈哈~~~~~~”一想到这个,娄晓娥就忍不住乐,振东的运气那真不是一般的好。

  高振东笑道:“有一小部分原因吧,不过还有一个原因,既然青霉素这种攻击细胞壁的抗生素不起效果,我们不妨试试能渗透进入细胞的,比如这个链霉素。”

  高振东这个理由找得很完美,应该说不是找理由,他只是把事实用一种最合适的方式说出来而已,链霉素能用于治疗布病,原理就是这个。

  他的解释非常合理,娄晓娥眼睛一亮:“对对对,还是你聪明,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试试链霉素!”

  链霉素作为一种具有非常明显的副作用的药品一直没被彻底淘汰,自然是有它自己的几把刷子的,但是这个副作用却让娄晓娥有些迟疑。

  “可是链霉素有不少副作用,婴幼儿使用更是有致聋的风险,也受限制啊,在告诉他们的时候一定要叮嘱不能用于婴幼儿和老人。”在有全套计划和相关支持的情况下,大人试一试没关系,总体风险可控,但是对于婴幼儿和老人来说,比较麻烦。

  说到这里,娄晓娥转头看向高振东,半开玩笑半撒娇的道:“不行不行,婴幼儿不能用,你还有没有什么药?都给我都给我。”

  此时在高振东眼里,娄晓娥有点像是《西游记》里那个猴哥变的高翠兰,漂亮中带着一点点的机灵。

  那就说吧,反正都这样了,也不差那一点。

  “那我就只能想到复方新诺明了,我在看国外期刊的时候看到过这个药,它的杀菌机理和青霉素、链霉素都不一样,也能拿来试一试,而且对婴幼儿没有太大的毒副作用。”

  高振东完全没有解释原理的想法,主要是解释不清楚,好在治病这件事情,就算暂时不知道原理也没关系,能治好就先治着。甚至如果治好了还能倒过来推动原理的研究和发展。

  复方新诺明 利福平,高振东表弟当时说的用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布病替代治疗方案,想来以自家表弟的能力,应该没什么毛病。而且这东西相对还算安全,治不好的话至少治不出什么问题来。

  而且复方新诺明还有个好处,那就是这个药在57年就面世了,而且此时的制造国,是约翰牛,相比花旗佬,约翰牛的东西更容易弄得到,而且能正大光明的通过正规渠道买。

  约翰牛就是这么鸡贼,阵营是要站队的,但是东西也是要卖的。

  娄晓娥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她高兴的抱住高振东亲了一口:“哈哈哈,可真难为你了,希望你的运气还是那么好。”

  “啪!啪!啪!啪!”言之不预坐在床上看着爹妈,扔掉了正在玩的钝化25炮弹,两双小手拼命的鼓掌。

  ——

  医健委的招待所里,刚刚开完一场会议的归城同志回到房间。

  这次的会议,是医健委地方病防治组召集其他同志,一起开的专题会议。

  不过除了在防治上有了更多的一些建议之外,在资料上,仅仅是同意了娄晓娥提出的使用利福平尝试治疗的方案。

  毕竟这个方案来头不小,大家都觉得值得一试。

  但是别的就没有更多的进展,链霉素也没提起,主要是链霉素用过,但是对于布病来说,单一用药效果不太好,试过了的就不用再提起了。

  这很正常,这个病虽然没有包虫病、血吸虫那么夸张,但是恰好是这年头很难研究清楚的一种。

  招待所的服务员同志敲响了他们的房门,开门之后递过来一个信封:“两位同志,这是发给你们的邮件的打印件,请查收。”

  作为部委招待所这类大型招待所,此时已经全面铺开了电子邮件、传真等文件的代接服务,发信人只要将邮件发到招待所的邮箱,著名房间号或者收件人,由招待所代为打印转交即可。

  虽然在邮政制度和保密性上有诸多限制,但是还是方便了不少对保密性没有要求的同志。

  两位同志打开信封,里面折起来厚厚一迭纸,一看发件人,来自他们才拜访过没几天的娄晓娥同志。

  高振东建议归建议,但是娄晓娥还是要花一定的时间去确认是否真的没有明显的问题,钻研一下是否真的理论上合适,这花了娄晓娥一点时间。

  事实证明,高振东的运气虽然不能确定很好,但是至少不坏,这两套方案没有明显的问题,值得一试。

  “娄晓娥同志还真是关心我们牧区的百姓啊,这就有新的研究结论过来了。”两人一边打开折迭的打印纸一边笑道。

  “联合用药?成人用利福平 链霉素,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用利福平 复方新诺明?”刚一打开,两位同志就是一愣,两套方案,一套里面有个废案,一套里面是个全新的东西。

  “链霉素不是证实了效果没有非常突出嘛?怎么还用?”另外一位同志看向自己的同事。

  “可能是因为联合用药?你记得不,她的治疗肺结核的方案,就是联合用药,也许和单一用药有不一样的地方。”

  “这个新诺明……”

  “看看吧,这里不是有解释嘛。”

  娄晓娥很是认真的把推荐试验这两个方案的理由、能找到的原理等都解释了一遍,至少是尽了当前最大的努力在论述这件事情,这让两位归城过来的同志看得轻松不少。

  “诶,你还别说,娄晓娥同志的思路,的确是比我们开阔、全面很多,另辟蹊径,但是又有理有据,还充分考虑了安全。京城的专家就是不一样。”

  娄晓娥要是能听见别人说她是专家,估计那小鼻子能翘到天上去,总算是多多少少赶上咱家振东一点点了。

  “看起来有道理,就算是没效果,也不至于出什么大岔子,值得一试。”另外一位同志道。

  “明天我们向委里把这个方案报上去,然后就着手执行。”至少链霉素是常用药,利福平今天在会上又得到了批准,那利福平 链霉素就没什么问题。

  实际上作为研究这个病的研究人员,他们并不需要事事都向委里请示,之所以这么干,是要委里帮忙调集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这两个药他们那里都不多,尤其是复方新诺明,从约翰牛那儿进的,压根没多少。

  “嗯,干!”

  ——

  京城,新建设的一个卫星数据中心里,几名同志正在研究一张照片。

  “西吕颂这里的情况有些异常,你们注意看。”

  “对,虽然看不清楚,但是很明显,这一块的船只数量有些异乎寻常的多。”

  “会不会是渔汛期,渔船比较多?或者他们有什么重大民俗、节日?”

  “不太像,两者都不像,虽然看不清具体的型号和形状,但是能在卫星照片上成像的船,就不是渔船和当地日常用船能比得上的。”

  说穿了,光靠吕颂自己,恐怕短时间是凑不出这么多大船来,哪怕是破烂锈蚀的也很难,所以这件事情背后的原因就值得深思。

  “嗯,这样,是什么原因,我们通过照片是没法确认的,我们在这里分析意义不大,客观事实是,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至于原因到底是有威胁还是没有威胁,我们都需要上报,剩下的事情由其他部门的同志来核实。”

  重大情报被基层人员误判为毫无价值,导致到手的情报被湮灭在海量垃圾信息之中这种事情,过往时有发生,所以我们很重视这一块。

  海军某部,收到这份情报的同志们正在对着这张照片花心思。

  “这一定是在集结什么力量,而且从船的大小来看,背后绝对少不了花旗人的影子。”

  “他们在交趾都开始焦头烂额了,还有心思在这边挑事儿?”

  “也许他们只是想要我们手忙脚乱不能他顾而已,这样的话,他们不需要花费太大的代价。”

  “那他们的目的是哪里?西礁?中礁?南礁?还是这个靠近中礁但是孤零零的大岛?”

  “这很难说,很难分辨。西礁中礁离天涯岛海角市很近,理论上来说他们不太会选这里挑事,而那个大岛虽然大,但是暂时条件不是很好,而且是一个孤立的点,而且离吕颂距离比较近,也没必要,他们现在没有和我们直接冲突的可能性,而南礁有岛上的人在那里占着,他们也没有挑事的理由。”

  “对啊,这里距离南礁相对来说非常远,结合南礁现状,不太可能。”

  “但是以现在看到的船队规模来看,除了这几个有限的大港,其他地方也放不下,受这个条件的影响,距离反倒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嗯,这个不好说,反正我不倾向是南礁。”

  “这个港正西就是我们那个大岛,我倒是觉得这个岛有些可能。”

  “可是那里直面西礁的海空力量,完全站不住脚啊,我觉得悬。”

  “……”

  同志们分析了一下,暂时不得要领,哪里都没理由反倒成了哪里都有可能了,但是唯一不清楚的是花旗人到底想做什么。

  “通知天涯岛海角市的巡逻机部队,加强巡逻,保持对这个港口的外海航道的监视,这么大一团东西,只要出门就藏不起来的。”卫星的重访时间是有间隔的,真正的日常监视,还得看海角市的水上巡逻机部队。

  既然暂时不好判断他们的目的和目标,那就干脆监视起来,别看这个港口距离海角市有800多公里,但是对于别-6巡逻机来说,这个距离不算什么,考虑到出海的船舶速度有限,一个小时也跑不了多远,因此想要保持对这个港出海的舰船行踪监视,对于别-6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距离那里太近,别-6的自卫显得有些松弛,但是驻守西礁久兴岛的战斗机部队又很好的弥补了这一部分。

  久兴岛,接到配合任务的久兴岛联合指挥所,看着地图也有些犯嘀咕。

  “这个任务倒是容易完成,但是千日防贼可不是个办法。”

  “要转变思路咯,解放前是纯粹战争年代,不服就是干,现在不一样,这种长期的看起来没有什么事件发生的巡逻和监视、驱离之类的任务,将会替代作战成为我们的日常工作。”

  “哈哈,你说得也有道理,时代不同了,任务就不同。对了,那两条大舰现在训练情况怎么样?”

  虽然这两条大舰并不隶属久兴岛的海空力量,但是现在人家在这里训练,还是要关心一下的。

  “很不错,据几条护卫艇的导弹射手汇报,他们的改装训练非常快,应该是已经要打靶考核了。毕竟两条船都是熟悉的,改的只是部分电子设备和武备,速度还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