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京海,别了!-《京圈公子历练,全汉东疯了》

  “好!”

  刘萍满意一笑。

  挂断了电话。

  随后。

  刘萍按了一下呼叫。

  随后。

  舱门被打开。

  一位空姐满脸微笑地走了进来。

  “领导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

  刘萍淡淡道:“我谈完事情了,你们可以正常工作了!”

  “好的领导!”

  随后。

  一直等待登机等的有些焦躁不安的乘客们,这才开始纷纷登机...

  刘萍虽然只是发改委排名第五的副主任。

  但却是正部级。

  那个时候。

  发改委还未实施机构改革,权力大的惊人,足足有六位正部级领导。

  刘萍排名第五。

  她在国内任何机场,都是要客。

  享受所有要客待遇...

  最简单的,如果刘萍迟到了,航班会老老实实等她到了才能飞走...

  让其他人晚些登机,只是随手的事罢了。

  ......

  汉东省。

  京海市。

  京海宾馆。

  汉东省委的正式通知很快就到了京海宾馆。

  督导组驻地一片忙碌景象,文件打包、电脑装箱、个人物品归拢。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松弛感,却也夹杂着几分即将离别的匆忙。

  副组长王轩抱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公文包,脸上堆着笑,凑到正小心翼翼把一摞文件塞进纸箱的孙长松旁边。

  “孙市长,辛苦辛苦!您这收拾文件的本事,比我们这些搞业务的还利索!”

  王轩虽然是在跟孙长松说话,眼神却瞄向不远处的苏哲。

  孙长松把最后一叠文件压实,盖上箱盖,用胶带“刺啦”一声封好。

  这才直起腰,扶了扶眼镜,瞥了王轩一眼。

  “王主任这话说的,咱们搞督导的,文件就是饭碗。苏书记常强调,材料归档要一丝不苟,这都是证据链,是工作成果,马虎不得!”

  王轩连连点头。

  “那是那是!苏书记水平高啊,要求严!就说这次京海之行,雷霆万钧,荡涤污浊!汪金宇跑了?没关系!录音笔存疑?也没关系!苏书记硬是用实际行动,把那些魑魅魍魉的底裤都扒干净了!赵立冬、高启强、蒋天...这些盘踞京海多少年的毒瘤,连根拔起!老百姓拍手称快啊!”

  孙长松看着王轩那副努力表忠心的样子,不禁叹口气。

  都是想进步的人啊!

  孙长松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无论如何,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王轩未来机会还是大大的...

  自己就帮一把他吧!

  想到这里。

  孙长松笑着给王轩打起了掩护。

  “王组长总结得好!不过我看你这公文包,塞得比我这箱子还满,装的都是...学习心得?”

  他故意拖长了调子。

  王轩立刻把公文包抱得更紧,正色道:“孙市长,您看,这都是京海市各部门在督导期间提交的整改报告初稿,还有我们组内一些重要的工作笔记!

  苏书记强调过,后续的整改落实跟踪,资料是基础!我这叫笨鸟先飞,提前准备着!”

  一边说。

  王轩一边拍了拍鼓胀的公文包。“跟着苏书记干这一趟,真是开了眼界,长了本事!以前觉得工作难做,现在明白了,是方法不对,格局不够!苏书记那才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那汽车炸弹多悬啊,一吨炸药!可您看苏书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事后那番讲话,情真意切,句句戳心窝子,连吴部长都动容了!这叫什么?这叫...大将风度!”

  众人听着二人聊天,站在那里只想骂人!

  你们两个领导要点脸吧!

  大家收拾了几个小时才将东西收拾完,你们两个才跑来装模作样的,收拾了那么一点资料,就借着收拾资料的功夫,在苏书记面前拍起了马屁!

  脸呢?

  程度更是满脸不屑。

  两个溜须拍马之徒,在苏书记面前表现有什么用?苏书记能吃这套吗?

  嗯...里面有几句话不错,记下来,记下来...

  另一边。

  苏哲听着二人的话,也有些无语。

  皱眉看看不远处,对身边的林锐道:“林主任,同志们,如果都收拾完了,那咱们就准备出发吧!”

  就在这时,早有负责联络车的小王快步走了进来。

  看向苏哲,汇报道:“组长,各位领导!行李车已经到楼下了。不过...楼下情况有点...特别。”

  “特别?”

  苏哲刚合上自己的行李箱,闻言抬起头,微微蹙眉。

  经历了汽车炸弹事件,他对“特别”两个字格外敏感。

  现在警卫局的人已经先撤了。

  自己可别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点什么事...

  按理来说,不应该啊!

  毕竟该抓的都抓了,该毙的都毙了!

  除非是燕京那边有人动手!

  小王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干脆侧身让开门口:“您...您可以亲自看看!”

  苏哲点点头,迈步走向窗边,王轩、孙长松和其他正在收拾的组员也好奇地跟了过去。

  当苏哲的目光投向宾馆大门外的街道时,他整个人都定住了。

  不是变故。

  是人潮。

  京海宾馆门前的街道,以及延伸出去的几条主干道,此刻已被人流填满。不是混乱的聚集,而是有序的、安静的、密密麻麻的人群。

  阳光洒在攒动的人头上,反射出无数细碎的光点。

  人群的最前方,站着京海市临时主持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等班子领导,他们的神情肃穆,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身后那看不到尽头的人海。

  穿着工装的工人、系着围裙的小贩、抱着孩子的妇女、白发苍苍的老人、夹着公文包的白领、穿着校服的学生...京海这座城市各个角落的面孔,似乎都汇聚到了这里。

  无数条横幅在人潮上方被高高举起,如同红色的海浪,在微风中轻轻起伏。

  上面的字迹,有些是端正的印刷体,有些是略显朴拙的手写,却都凝聚着沉甸甸的情感。

  “苏书记,京海人民感谢您!”

  “扫黑除恶,匡扶正义!感谢省委督导组!”

  “政务服务改革好!办事省心又高效!”

  “还京海朗朗乾坤!苏书记辛苦了!”

  “揪出大蛀虫,百姓得安宁!”

  “别走,苏书记!京海需要您!”

  “向苏书记致敬!向省委督导组致敬!”

  “清官好官苏书记!京海百姓永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