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玄光镜-《从仙吏稳成大天尊》

  秦川初尝《惊神十三变》带来的神识飞跃的甜头,心下欣喜,却并未忽视这门功法潜藏的隐忧。

  需在限定年限内突破层境,否则神识暴胀,泥丸宫崩,便是身死道消之局。

  “若换作常人,只怕如顶悬利剑不知何日落下,日夜忧惧,被迫苦修不辍。但于我而言,这似乎……并非难题。”

  他冷静权衡。

  虽未亲身尝试,却已知晓天蕴炉的另一项神异——回炉法蕴,加持功法。

  对他而言,只需不断积累法蕴,朝着《惊神十三变》层层加点,突破自是水到渠成。

  只是不知,将这功法提升至第二层,究竟需要耗费多少法蕴。

  “此事,容后再试不迟。”

  入城首日,便于集市中捡得如此大漏,虽赖天蕴炉之神异,但他亦觉此乃吉兆,是个不错的开端。

  “今夜便好生修行,看一宿究竟能积累多少灵粒。明日再去那集市碰碰运气。”

  秦川盘膝静坐,潜心练气。

  直至窗外暮色四合,方才内视己身。

  “三千七百粒!”

  他本欲继续修行,奈何腹中饥鸣如雷,只得暂且收功。

  初涉道途,练气一层未至,远未达到辟谷之境,仍需人间烟火维系生机,只得推门而出。

  正欲搭起从乡间带来的小泥炉,熬些小米粥,热热干粮,就着咸菜打发这顿晚饭,房东何先生却笑着走了过来。

  “若不见外,今日便在我家共用晚饭如何?也算为小院新客接风洗尘。”

  “这……还是不便叨扰了,我……”秦川婉言推辞。

  “莫要如此客气。”何先生上前拉住他的手,热情道,“是星辰方才回来了,听闻院里住进一位道友,便想邀你一同叙话。正好玄光镜即将播放《东胜琅音》,你我边吃边看,岂不正好?”

  何先生盛情难却,秦川几番推脱不过,终被拉着步入房东家正厅。

  厅内陈设简洁干净,皆是实木家具。

  红木桌案上,一方约十四寸大小的“玄光镜”以白布覆盖。

  四壁并无尘网,反悬挂着不少画报与文书。

  秦川目光扫过,见其中几张文书被精心装裱,赫然是这家公子的“道人录取通知”,以及琅音阁颁授的“优秀琅音道人何星辰”奖状。

  正观望时,只听里屋传来一道清朗嗓音,如金石相击,吐字清晰:

  “这位便是暂居我院的秦道友了吧?”

  门帘掀动,一位身着标准黑白道袍的青年迈步而出。其身姿挺拔,五官周正,面带笑意,对秦川拱手一礼:

  “在下何星辰。”

  “在下秦川。何道友,幸会。”秦川立即还礼。

  “道友”二字,乃是天庭之下修行中人间的正式称谓,意为同志向合,共求大道之友。

  “今日下值归来,听家父说起院里来了位道友,便想着请你过来一同用饭,相识一番。”

  何星辰言语间透着年轻道人特有的朝气,“往后同住一个院落,又皆是修行中人,想必有许多话可聊。”

  秦川受他感染,亦露笑意,谦逊道:“我初入道途,亦是首日进城,诸多事宜尚且懵懂。”

  “无妨。日后于修行或差事上有何不明之处,尽可来问我。”何星辰爽朗一笑,侧身引路,“快请入座。”

  “小秦啊——我便这般称呼你了。星辰所言极是,往后有何难处,尽管寻他,便当是自己兄长一般。”何先生安排秦川坐下,语气热络。

  感受着这对父子的殷切之情,秦川心下微感诧异。

  虽说道人身份尊贵,但对方亦是道门之家,何至于热情至此?酒未沾唇,竟似有认作兄弟之意。

  何瑞峰自有他的算计。

  虽秦川仅是刚考中的道人,但即将赴任的“农灵寺”,乃天庭体系中专司郡县福地所有灵植、灵农、灵田、灵兽事宜的衙署,权责重大,关乎整个九川县灵植产业的规划统筹。

  若能从此后于农灵寺任职的秦川口中,提前获悉些许来年的种植风向,他家在乡下的那二十多亩灵田,收成便能远超旁人。

  此时的秦川,尚未真正踏入体制,对此中关窍自是浑然不觉。

  恰在此时,少女何青旋的声音自厨房传来:“哥,秦川哥哥,饭好啦!”

  她端着一个餐盘,上有四菜一汤。

  秦川与何星辰同时起身去接。

  看去皆是家常菜蔬,一碗清润的萝卜汤。虽不奢华,但这般伙食,已远胜乡间许多。

  片刻后,何母也解下围裙,一同入席。

  “青旋,戌时已到,《东胜琅音》要开播了,将玄光镜打开。”何瑞峰端着碗吩咐道。

  何青旋小声嘀咕:“琅音有什么好看的……”

  却还是乖巧地跑到桌边,先是掀开镜上白布,继而从抽屉中取出一枚玉简,在其上轻点数下。

  滋啦——

  镜面顿时闪烁起一片雪花杂音,吸引了席间所有人的目光。

  紧接着,在那十四寸的镜面中,杂音渐褪,呈现出一幅黑白画面:

  “各位观众,晚上好。”

  一男一女两位身着道袍、仪容端正的播报修士出现在画面中,神情庄重:

  “今天是天尊历九七二八年五月初六。欢迎收看《东胜琅音》节目,我是琅音道人朱辉/倪卿。”

  “下面为您介绍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

  望着那黑白闪烁的玄光镜,秦川一时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某个熟悉的年代。

  “这,是否还有彩色电……彩色玄光镜?”秦川下意识脱口,旋即改口。

  何星辰闻言笑道:“自然是有的。庐山福地一些富庶区域已渐流行,只是价格不菲。此物乃十几年前方才问世,许多核心阵纹需在天外刻录完成,我东胜现今尚无此等技艺,只得依赖天外进口。”

  秦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而好奇问道:“何道友,我考的是‘农灵’专业,对此不甚了了。这玄光镜究竟是何成像原理?平日又靠何物供给灵力运转?”

  “此中关窍,在于阵法传输与灵力转换……”何星辰不愧是琅音阁的专业道人,对每日打交道的宝物自是了然于胸,三言两语便让秦川明白了大概。

  秦川听了个大概,明白玄光镜的供能依赖于一种称为“玄光柱”的装置,置于镜体内部,可自行吸纳天地灵气维持运转。

  所耗灵气甚微,一月约相当于一人数日工资。

  正说着,何星辰忽注视着玄光镜面露惊疑:

  “新天条……果真颁下来了?”

  秦川也凝神看向镜面。

  此刻镜中画面已切至天庭凌霄宝殿的景象。

  画外传来琅音道人朱辉字正腔圆的播报,辅以文字说明:

  【天尊历九七二八年,万仙御前论道圆满闭幕。论道通过《天条》数则,确立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