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修文换上那身略显宽大的靛蓝色差役服,腰间挎着制式的铁尺,站在县衙三班院里,听着班头训话,感觉既陌生又新奇。他半生江湖,习惯了快意恩仇,如今却要学着在这规矩森严的公门里当差。
起初的日子并不轻松。他作为新人“白役”,被分派的都是些最琐碎、最辛苦的活儿:
清晨开衙前的洒扫准备;跟着老差役去市集收取例行的“卫生钱”,面对小贩们的哭穷抱怨,既要完成任务,又不能过于欺压,分寸极难拿捏;还要去张贴官府的告示,并大声念给围观的百姓听;夜间巡逻打更,尤其是刚开春,寒风刺骨,需得彻夜在空旷的街道上行走。
但田修文的优势很快显现出来。他武功底子好,巡夜时精神抖擞,从不偷懒打盹。更重要的是,他走南闯北练就的眼力和气场。几个老油子差役想欺生,故意让他干最多的活,或者言语挤兑。田修文也不争辩,直到一次巡夜遇到两个醉汉闹事,那几个老差役吆喝半天镇不住场子,反而被醉汉推搡。
田修文眉头一皱,上前一步,也不见如何动作,只是单手一搭一按,那两个膀大腰圆的醉汉就像被钉在了地上般动弹不得,哎呦哎呦地叫痛,酒也醒了大半。
“衙门公差,也敢放肆?”田修文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和煞气。那几个老差役看得目瞪口呆,这才知道这个新来的不是善茬。自此,再无人敢轻易刁难他,反而开始有意无意地与他交好。
他的武功在公门中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绝非简单的打打杀杀。
县城里偶尔发生偷窃案。一次,一个惯偷得手后窜入小巷,身形灵活。几个差役追之不及。田修文深吸一口气,几步腾跃便追上那贼人,一招小擒拿手便将其制服在地,人赃并获。此举让他在快班中小有名气。
有时需押解犯人去州府或邻县。路途遥远,恐有同伙劫囚。有田修文这等好手压阵,班头心里踏实不少。他目光锐利,能提前察觉路况异常,身手又好,足以应对突发状况。
他穿着公服往那里一站,挺拔的身姿、沉稳的气度、以及偶尔流露出的锐利眼神,就天然形成一种威慑力。市井间的青皮无赖,见到他都收敛几分,寻常纠纷调解起来也容易许多。
田修文深知,在衙门做事,光靠武力不行,还得懂规矩、通人情。他虚心向老吏请教文书格式、律例条款,虽然学识不深,但记忆力好,硬记下许多关键条文。他也学着如何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对老实百姓,态度和气;对奸猾之徒,软硬兼施;对上官,保持尊敬却不卑不亢。
林四勇偶尔来县里,也会与他碰面,私下传授些与书生吏员打交道的技巧。田修文渐渐摸到些门道,开始懂得如何巧妙地利用规则,既办了差,又不至于结下死仇。
这日,田修文跟着老王头去市集收税。一个卖柴的老汉因实在交不出几个铜板的税钱,被老王头训斥得快要跪下。田修文看不下去,上前拦住老王头,自己掏出几文钱垫上,对那老汉温和道:“老伯,税款是官府的定例,不能不交。这次我替你垫上,下次记得备好。”老汉千恩万谢地走了。
老王头埋怨他:“修文,你心肠这么好,这差事没法干了!”田修文却道:“王哥,逼死他也榨不出油水,反而惹来闲话。咱们收了税,交了差,面上过得去就行。真逼出事端,上头怪罪下来,吃亏的还是咱们。”
正说着,忽然前面一阵骚动,一个肉铺老板揪着一个半大孩子打骂,说孩子偷了他的肉馒头。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怀里确实露出半个馒头。老王头见状就要上去锁人。
田修文却细看一眼,拦住他。他蹲下身,看着那孩子惊恐的眼睛,又看了看那肉铺老板油光满面的脸,沉声问孩子:“别怕,说实话,馒头哪来的?”
孩子抽噎着说:“是……是刘家小哥给我的……他说是从你家案板底下捡的不要的……”肉铺老板脸色一变,骂得更凶。田修文站起身,目光冷冷地扫向肉铺角落一个正在剁骨头的年轻伙计。
那伙计眼神躲闪。田修文心里顿时明了:定是这伙计偷拿了东家的馒头做人情,如今事发,便推给孩子顶缸。
他不再理会肉铺老板的叫嚣,直接对那伙计喝道:“你自己做的事,让个孩子顶罪?是要我请你去衙门里说清楚吗?”那伙计顿时软了,噗通跪下认错。
田修文这才对肉铺老板道:“事情清楚了,是你家伙计手脚不干净,与这孩子无关。至于你管教不严、诬赖他人之过,你看是私了,还是公了?”肉铺老板哪敢去衙门,连忙赔笑认错,还白送了孩子两个肉馒头压惊。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老王头在一旁看得心服口服,翘起大拇指:“高!修文,还是你厉害!眼毒,心还细!”
田修文微微一笑,心中感慨。这公门里的差事,比起走镖,少了些直来直去的痛快,却多了许多需要用心用脑的弯弯绕绕。他正在努力适应,并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每一次成功的处理事件,都让他更加融入这个体系。
起初的日子并不轻松。他作为新人“白役”,被分派的都是些最琐碎、最辛苦的活儿:
清晨开衙前的洒扫准备;跟着老差役去市集收取例行的“卫生钱”,面对小贩们的哭穷抱怨,既要完成任务,又不能过于欺压,分寸极难拿捏;还要去张贴官府的告示,并大声念给围观的百姓听;夜间巡逻打更,尤其是刚开春,寒风刺骨,需得彻夜在空旷的街道上行走。
但田修文的优势很快显现出来。他武功底子好,巡夜时精神抖擞,从不偷懒打盹。更重要的是,他走南闯北练就的眼力和气场。几个老油子差役想欺生,故意让他干最多的活,或者言语挤兑。田修文也不争辩,直到一次巡夜遇到两个醉汉闹事,那几个老差役吆喝半天镇不住场子,反而被醉汉推搡。
田修文眉头一皱,上前一步,也不见如何动作,只是单手一搭一按,那两个膀大腰圆的醉汉就像被钉在了地上般动弹不得,哎呦哎呦地叫痛,酒也醒了大半。
“衙门公差,也敢放肆?”田修文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和煞气。那几个老差役看得目瞪口呆,这才知道这个新来的不是善茬。自此,再无人敢轻易刁难他,反而开始有意无意地与他交好。
他的武功在公门中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绝非简单的打打杀杀。
县城里偶尔发生偷窃案。一次,一个惯偷得手后窜入小巷,身形灵活。几个差役追之不及。田修文深吸一口气,几步腾跃便追上那贼人,一招小擒拿手便将其制服在地,人赃并获。此举让他在快班中小有名气。
有时需押解犯人去州府或邻县。路途遥远,恐有同伙劫囚。有田修文这等好手压阵,班头心里踏实不少。他目光锐利,能提前察觉路况异常,身手又好,足以应对突发状况。
他穿着公服往那里一站,挺拔的身姿、沉稳的气度、以及偶尔流露出的锐利眼神,就天然形成一种威慑力。市井间的青皮无赖,见到他都收敛几分,寻常纠纷调解起来也容易许多。
田修文深知,在衙门做事,光靠武力不行,还得懂规矩、通人情。他虚心向老吏请教文书格式、律例条款,虽然学识不深,但记忆力好,硬记下许多关键条文。他也学着如何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对老实百姓,态度和气;对奸猾之徒,软硬兼施;对上官,保持尊敬却不卑不亢。
林四勇偶尔来县里,也会与他碰面,私下传授些与书生吏员打交道的技巧。田修文渐渐摸到些门道,开始懂得如何巧妙地利用规则,既办了差,又不至于结下死仇。
这日,田修文跟着老王头去市集收税。一个卖柴的老汉因实在交不出几个铜板的税钱,被老王头训斥得快要跪下。田修文看不下去,上前拦住老王头,自己掏出几文钱垫上,对那老汉温和道:“老伯,税款是官府的定例,不能不交。这次我替你垫上,下次记得备好。”老汉千恩万谢地走了。
老王头埋怨他:“修文,你心肠这么好,这差事没法干了!”田修文却道:“王哥,逼死他也榨不出油水,反而惹来闲话。咱们收了税,交了差,面上过得去就行。真逼出事端,上头怪罪下来,吃亏的还是咱们。”
正说着,忽然前面一阵骚动,一个肉铺老板揪着一个半大孩子打骂,说孩子偷了他的肉馒头。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怀里确实露出半个馒头。老王头见状就要上去锁人。
田修文却细看一眼,拦住他。他蹲下身,看着那孩子惊恐的眼睛,又看了看那肉铺老板油光满面的脸,沉声问孩子:“别怕,说实话,馒头哪来的?”
孩子抽噎着说:“是……是刘家小哥给我的……他说是从你家案板底下捡的不要的……”肉铺老板脸色一变,骂得更凶。田修文站起身,目光冷冷地扫向肉铺角落一个正在剁骨头的年轻伙计。
那伙计眼神躲闪。田修文心里顿时明了:定是这伙计偷拿了东家的馒头做人情,如今事发,便推给孩子顶缸。
他不再理会肉铺老板的叫嚣,直接对那伙计喝道:“你自己做的事,让个孩子顶罪?是要我请你去衙门里说清楚吗?”那伙计顿时软了,噗通跪下认错。
田修文这才对肉铺老板道:“事情清楚了,是你家伙计手脚不干净,与这孩子无关。至于你管教不严、诬赖他人之过,你看是私了,还是公了?”肉铺老板哪敢去衙门,连忙赔笑认错,还白送了孩子两个肉馒头压惊。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老王头在一旁看得心服口服,翘起大拇指:“高!修文,还是你厉害!眼毒,心还细!”
田修文微微一笑,心中感慨。这公门里的差事,比起走镖,少了些直来直去的痛快,却多了许多需要用心用脑的弯弯绕绕。他正在努力适应,并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每一次成功的处理事件,都让他更加融入这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