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冲喜公主-《满门炮灰读我心,全家杀疯了》

  这三天来,镇国公忙得不可开交。

  黑甲军从皇宫里有序撤离,而后驻扎在京城郊外。

  藏在密室里的大批军火武器也在悄无声息中被秘密转移。

  而粮草之事更是重中之重,丝毫不敢有半分疏忽。

  转眼三日已过。

  晨曦初露,金色的阳光洒在巍峨的城墙之上,为朱红色的城门镀上一层光亮。

  城门前,旌旗飘扬,鼓乐齐鸣。

  文德帝身着明黄龙袍,威严地站在最前方,身旁两侧是一众穿着朝服的文武百官。

  看在围观的百姓眼中,官员们个个神情肃穆,陛下更是目露锐芒。

  他踏前一步,拿出帝王该有的气势,声音慷慨激昂,鼓舞人心:

  “将士们,今日外敌犯我疆土,扰我百姓安宁,尔等肩负重任,必要奋勇杀敌,扬我大楚国威,保我锦绣山河!”

  文武百官与数以千计的围观百姓,齐声高呼:

  “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愿将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镇国公一身黑甲,腰佩长刀,与文德帝相对而站,身后是绵延数里的黑甲军,气势更胜一筹。

  他大步向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臣定不负陛下所望,此去纵然马革裹尸,亦要替陛下守住卢谷关,绝不叫北狄蛮寇南侵我大楚一毫之地。”

  文德帝表情欣慰极了,亲自扶起镇国公。

  “朕相信你,定不会让朕失望!”

  似是感动于帝王对自己的信任,镇国公眼眶略微发红。

  就在围观百姓为他们的君臣之谊而震撼万分时,王总管扬声高喊:

  “请二公主!”

  在场的百官与围观百姓齐齐回头,只见一身华丽嫁衣的女子,被宫女们搀扶着,从城门内缓步而来。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哪里来的新娘?来之前,有通知还有成亲环节吗?”有官员小声问。

  “没有!军情紧急,战场更是瞬息万变,耽搁一点时间都是浪费,陛下到底想做什么?”有人不解。

  “这是要当场赐婚、直接拜堂吗?陛下莫不是觉得镇国公刚失去一双儿女,要冲一冲晦气吧?”

  “胡说八道,要晦气也是那萧家晦气,害人还有理了是不?有病就去治!”

  一时间,众人吵得不可开交。

  这时,文德帝终于说话了。

  “池爱卿,在你出征之即,朕特为爱卿之子与二公主赐婚,在百官与百姓们的见证下,拜堂成亲也不失为一桩美事,正好也借此为池家军添一丝喜气。”

  争吵的众人闻言,顿时一愣,新娘子竟是二公主?

  堂堂一国公主用来为远征之军冲喜,是不是太草率了?

  镇国公下意识扫向中书令江鹤之,就见他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与惊疑。

  看来文德帝没有与他透露一丝消息,应是文德帝与二皇子的主意。

  他心中冷笑一声,狗皇帝当真是自私自利,为了一个不知真假的谣言,连亲生女儿都卖。

  于是,他装作受惊般,猛然抬头,惊呼道:“不可啊陛下!”

  “陛下,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抵御外敌是我等将士的分内之事!二公主金枝玉叶,尊贵之身,承得是一国荣辱,陛下这是自折脸面,臣等身为臣子,自当以守护皇室荣耀与尊严为己任,绝不能让陛下做出这般有失考量之举,还望陛下收回成命,莫要让公主无端遭受此等无端折辱。”

  他说得情真意切,行动上更是一副“陛下不收回成命便一跪不起”的肝脑涂地样儿。

  镇国公心说,就这场景,谁见了不得赞一句——君臣相宜!

  狗昏君想害他,没门!

  文德帝没想到向来直来直往的镇国公,竟也能如此声情并茂的演出。

  然而,池家人的去留,关乎他的性命,他绝不认输!

  文德帝连忙做出一副被感动的模样,弯腰扶住镇国公的小臂,语气坚定:

  “镇国公快快起身,得尔这般良臣,实乃朕之幸也!但这场赐婚,不仅是朕对你的一片厚望,也是朕对大楚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的祈愿,爱卿安心收下便是,莫要推辞。”

  他憋足劲儿,将镇国公使劲扶起,放缓语调:

  “池爱卿啊,望你莫失忠勇之心,莫忘朕之重托,定要凯旋归来。”

  镇国公瞥了眼,文德帝拍在他肩上的手掌,嘴角微抽。

  真是好大一顶帽子压下来!

  帝王心腹见现场一片大好,纷纷高声附和:

  “将军为陛下鞠躬尽瘁,陛下对将军信任有加,真是千古难得的君臣典范,如今陛下投桃报李,将军再要推辞,可就不美了!”

  “是啊!陛下一片心意,镇国公莫要辜负,还是快快谢恩吧!”

  “二公子少年英才,与二公主门当户对,堪称良配,将军在犹豫什么?”

  听到这句仿佛质问的话,对镇国公心怀感激的百姓,顿时不高兴了。

  “你什么意思?国公爷只是不想委屈二公主,折损了皇室威严,这也有错?”

  “就是!将军大人是好官,不许污蔑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不能这么说吧,若被赐婚的是其他人,恐怕早就喜气洋洋地答应了,哪里会这般……不爽快,还将军呢!”

  “你说什么!将军是好人,定然不会辜负皇恩,更不会辱没二公主。”

  ……

  众人你来我往,场面顷刻间沸腾起来。

  茶楼之上,孟清菡静静伫立在窗边,眼眸里唯独那一抹少年身影,在下面的喧闹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时,包厢内,传来一声女子的揶揄笑语:

  “你的心上人要骑虎难下喽!”

  孟清菡哼笑一声,不甘示弱地回怼:

  “比不得轮椅上那位,眼神好使的很!眼珠子往哪里瞧,哪里一片呼和声!要不是知道他的身份,本小姐还以为哪位名角登台了呢!”

  “行了行了,我说不过你!”一袭水绿色长裙,面带轻纱的女子在桌边扶额哀叹,“不就是看他的脸好看,我才……”

  见孟清菡侧眸,她顿时噎住,葱白手指无辜地戳弄着一盏青瓷茶杯,嘟囔道:

  “我哪知这位二皇子为了几袋米粮,竟在我面前演了一出落魄书生的戏码啊!”

  两人话毕,楼下的人再次发出一阵喧哗,竟是有人提议:

  “陛下与镇国公都是一番好意,不若二公子在京多留三日,也好与二公主正式完婚,礼成后再行追赶大军不迟!再者,战场上刀剑无眼,留下个子嗣也是好的。”

  众人听了这个主意,顿时一片赞同,百姓们举手欢呼。

  “国公爷答应吧,二公子值得!”

  “将军答应!答应!莫要失了一双好姻缘。”

  “拜堂!拜堂!拜堂!”

  ……

  池九瑜刚到城楼前,便被这滔滔而至的呼喊声惊住,不由惊叹一声:

  【还真是民意沸腾!】

  喜欢满门炮灰读我心,全家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