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宁王,孔将军朱将军派人来报,一刻钟前,他们巡航发现有倭国海盗的快船出没,但雾太大看不清,让他们跑了,也不得知对方有多少船只,孔将军担心,那些海盗还徘徊在附近,遂请令降下船速,等大雾散去再启航。”
陌寒枭闻言,抬眸望了眼雾蒙蒙的四周,南方沿海地区的海盗历来猖獗,最难缠的便是倭国海盗。
倭国依山岛为居,处东海之中,诸藩分立,常年内乱,其海盗多为脱藩的浪人武士,武艺高强,擅用倭刀近身肉搏,战术狡猾。
“传令降帆,各船多安排些人巡视,一旦发现倭贼,就地射杀。”
陌寒枭淡声,对于那些身形矮小手段凶残的海盗,他素来没什么好印象。
“是!”
待人离去,陌寒枭转头看向秦箐华,只见她垂着眼睫不知在想什么,不由问道:“怎了?”
秦箐华回过神,摇了摇头,看向他的眼眸,道:“往年要入冬,那些倭贼都会登岸去劫掠生民,只怕沿海百姓又难安枕了。”
陌寒枭闻言,眸光暗了暗,倭贼流窜无常,官兵皆是分守据点,敌暗我明,每当官兵赶到,倭贼已逃回海上,摸也摸不着,也剿不灭,实属烦。
天下初定,民心未附,现在的大曜,还尚不能分出那精力专门来海上剿匪。
陌寒枭未言声,眸光与她相对,揽着她往后舱走,秦箐华也知,有些事,他们虽清楚,但亦是想为而不能为。
只走了几步,秦箐华没忍住往陌寒枭怀里靠了靠,她身上的毒素虽已清解,但身子却要比先前畏寒。
身上的寒意在吃了碗热汤面才尽数褪去,被饿醒的人,不止秦箐华一个,陌锦月和陌小宝皆是饿醒的,天没亮就起了身直奔后厨。
待雾散去,海面一片平静,四周皆是他们的船,未再见倭船的影子。
只是在他们看不到的远处,百来艘快船正往温州沿海驶去,若照此速度,天黑即能到达沿海附近。
与此同时,几只从孔将军的手里放出,分别往广州福州温州的方向飞去,这些信鸽是他们在为方便给内陆传信所训,费了不少功夫。
信鸽远去,船才挂起了满帆,浩浩荡荡地迎北而上。
过了几日,陌锦月和陌小宝才适应了船上,但福宝和小白同秦箐华一样——依旧不适应,大多时候皆在睡着,也没什么胃口,肉眼可见的瘦了些。
午后的海风从半开的窗口吹进,趴在地上的阿福动了动,翻过身四仰八叉地睡着,无一丝防备,一侧的小白只抬了抬眼,又合上,继续睡着。
榻上,窝在陌寒枭怀里的陌小宝也昏昏欲睡,大眼却在努力地看着自己爹爹手里难懂的书,只是没多久,头一歪晃了晃,便枕着脑后的臂弯睡熟了,小手还抓着陌旸送予他的九连环。
陌寒枭视线微移,落在陌小宝乖巧粉嫩的脸上,继而又移向在床上睡容恬静的秦箐华,血眸在她脸上落了许久,才移开。
风拂过他的发梢,只见那修长白皙的手抬起,掖紧了陌小宝身上盖的薄被。
寂静的房内,只剩下书页轻轻翻动的声音。
船头甲板上,陌旸身着白色锦袍负手而立,身后立着十余人,皆恭敬地候着,只为以防不测,他们的衣袂被海风吹得翻飞,身影却是一动不动。
明媚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陌锦月和陌鸿扬走到船桅处,看着陌旸的背影,心中暗叹,倭贼在温州沿海劫掠的消息传来已有半个时辰,孔将军虽已传信至温州等地,虽有防范,但也被倭贼钻了空子——
仅是东南沿海便已超万里,御防兵力有限,仍有大量无人或是少人驻守的滩涂、港湾。
所以沿海地区虽处处防,却处处弱。
那些倭贼身形敏捷,与官兵碰面相战,官兵都不是对手,更何况是手无寸铁的村民。
被劫掠的村庄,死三十余人,伤九人,整个村子,也只活下那九人。
“这帮畜生,真是恶心。”陌锦月没忍住骂了声。
这股恶心劲,直到船只抵达京师海口也未散去,一直堵在陌锦月心里。
抵达京师海口前,陌寒枭遣人去唤了孔将军朱将军,屋内除了他二人,还有秦箐华。
二人从屋内出来,脸上的震惊还未散去——
宁王让他们去当海盗。
允他们持他手令去京师海口抽调八千精锐,再去招募壮兵,扩充军队,劫掠倭国及倭国附近的小岛,并令他们不能对外声张。
这样一来,他们从海上官军变成了海上匪军。
陌旸一众人未抵阳安,太皇太后只剩太医吊一口气的消息从宫中传来,一路昼夜兼程,赶了一日才抵阳安,一行人最为憔悴的,还是文亲王。
夜深露重,几人随陌旸乘着马车直入了宫。
陌小宝年幼,受不住折腾早已在陌寒枭怀里睡去。
不知是因为深夜寒气重,还是因为宫里太过森冷,秦箐华刚下马车便觉得身子冷得厉害,丝丝寒气从脚底窜进,便是厚重的披风也遮不住那股冷意。
陌锦月止不住也打了个寒颤,裹紧了身上的披风。
慈安宫内一片沉寂,针,落地可闻。
除却一干太医和宫女太监,便只有陌君鸿、陌君诺在守着。
一行人进了慈宁宫,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一时之间,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秦箐华与陌寒枭怀里的陌小宝身上。
“父皇、四叔,皇祖母怎样了?”
陌旸大步踏入内殿,只见御榻上,皇祖母面容枯槁,胸口起伏微弱,头顶面中皆扎着银针。
文亲王也见此景,扑通一声跪在榻前,竟是一口气没缓上来,生生昏厥。
喜欢公主被弃后成了敌国战神的心尖宠
陌寒枭闻言,抬眸望了眼雾蒙蒙的四周,南方沿海地区的海盗历来猖獗,最难缠的便是倭国海盗。
倭国依山岛为居,处东海之中,诸藩分立,常年内乱,其海盗多为脱藩的浪人武士,武艺高强,擅用倭刀近身肉搏,战术狡猾。
“传令降帆,各船多安排些人巡视,一旦发现倭贼,就地射杀。”
陌寒枭淡声,对于那些身形矮小手段凶残的海盗,他素来没什么好印象。
“是!”
待人离去,陌寒枭转头看向秦箐华,只见她垂着眼睫不知在想什么,不由问道:“怎了?”
秦箐华回过神,摇了摇头,看向他的眼眸,道:“往年要入冬,那些倭贼都会登岸去劫掠生民,只怕沿海百姓又难安枕了。”
陌寒枭闻言,眸光暗了暗,倭贼流窜无常,官兵皆是分守据点,敌暗我明,每当官兵赶到,倭贼已逃回海上,摸也摸不着,也剿不灭,实属烦。
天下初定,民心未附,现在的大曜,还尚不能分出那精力专门来海上剿匪。
陌寒枭未言声,眸光与她相对,揽着她往后舱走,秦箐华也知,有些事,他们虽清楚,但亦是想为而不能为。
只走了几步,秦箐华没忍住往陌寒枭怀里靠了靠,她身上的毒素虽已清解,但身子却要比先前畏寒。
身上的寒意在吃了碗热汤面才尽数褪去,被饿醒的人,不止秦箐华一个,陌锦月和陌小宝皆是饿醒的,天没亮就起了身直奔后厨。
待雾散去,海面一片平静,四周皆是他们的船,未再见倭船的影子。
只是在他们看不到的远处,百来艘快船正往温州沿海驶去,若照此速度,天黑即能到达沿海附近。
与此同时,几只从孔将军的手里放出,分别往广州福州温州的方向飞去,这些信鸽是他们在为方便给内陆传信所训,费了不少功夫。
信鸽远去,船才挂起了满帆,浩浩荡荡地迎北而上。
过了几日,陌锦月和陌小宝才适应了船上,但福宝和小白同秦箐华一样——依旧不适应,大多时候皆在睡着,也没什么胃口,肉眼可见的瘦了些。
午后的海风从半开的窗口吹进,趴在地上的阿福动了动,翻过身四仰八叉地睡着,无一丝防备,一侧的小白只抬了抬眼,又合上,继续睡着。
榻上,窝在陌寒枭怀里的陌小宝也昏昏欲睡,大眼却在努力地看着自己爹爹手里难懂的书,只是没多久,头一歪晃了晃,便枕着脑后的臂弯睡熟了,小手还抓着陌旸送予他的九连环。
陌寒枭视线微移,落在陌小宝乖巧粉嫩的脸上,继而又移向在床上睡容恬静的秦箐华,血眸在她脸上落了许久,才移开。
风拂过他的发梢,只见那修长白皙的手抬起,掖紧了陌小宝身上盖的薄被。
寂静的房内,只剩下书页轻轻翻动的声音。
船头甲板上,陌旸身着白色锦袍负手而立,身后立着十余人,皆恭敬地候着,只为以防不测,他们的衣袂被海风吹得翻飞,身影却是一动不动。
明媚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陌锦月和陌鸿扬走到船桅处,看着陌旸的背影,心中暗叹,倭贼在温州沿海劫掠的消息传来已有半个时辰,孔将军虽已传信至温州等地,虽有防范,但也被倭贼钻了空子——
仅是东南沿海便已超万里,御防兵力有限,仍有大量无人或是少人驻守的滩涂、港湾。
所以沿海地区虽处处防,却处处弱。
那些倭贼身形敏捷,与官兵碰面相战,官兵都不是对手,更何况是手无寸铁的村民。
被劫掠的村庄,死三十余人,伤九人,整个村子,也只活下那九人。
“这帮畜生,真是恶心。”陌锦月没忍住骂了声。
这股恶心劲,直到船只抵达京师海口也未散去,一直堵在陌锦月心里。
抵达京师海口前,陌寒枭遣人去唤了孔将军朱将军,屋内除了他二人,还有秦箐华。
二人从屋内出来,脸上的震惊还未散去——
宁王让他们去当海盗。
允他们持他手令去京师海口抽调八千精锐,再去招募壮兵,扩充军队,劫掠倭国及倭国附近的小岛,并令他们不能对外声张。
这样一来,他们从海上官军变成了海上匪军。
陌旸一众人未抵阳安,太皇太后只剩太医吊一口气的消息从宫中传来,一路昼夜兼程,赶了一日才抵阳安,一行人最为憔悴的,还是文亲王。
夜深露重,几人随陌旸乘着马车直入了宫。
陌小宝年幼,受不住折腾早已在陌寒枭怀里睡去。
不知是因为深夜寒气重,还是因为宫里太过森冷,秦箐华刚下马车便觉得身子冷得厉害,丝丝寒气从脚底窜进,便是厚重的披风也遮不住那股冷意。
陌锦月止不住也打了个寒颤,裹紧了身上的披风。
慈安宫内一片沉寂,针,落地可闻。
除却一干太医和宫女太监,便只有陌君鸿、陌君诺在守着。
一行人进了慈宁宫,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一时之间,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秦箐华与陌寒枭怀里的陌小宝身上。
“父皇、四叔,皇祖母怎样了?”
陌旸大步踏入内殿,只见御榻上,皇祖母面容枯槁,胸口起伏微弱,头顶面中皆扎着银针。
文亲王也见此景,扑通一声跪在榻前,竟是一口气没缓上来,生生昏厥。
喜欢公主被弃后成了敌国战神的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