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小雨-《明心兰芷》

  今日的朝堂气氛着实有些诡异。

  原因无他,尹二上朝了。

  皇帝还没有到,诸位大臣依旧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说话。

  尹决明正笑着回应几位相熟大臣的关心,“与紫庸一战的确凶险,但好在险胜,我虽受了些伤,但比起北境百姓流离失所实在不足挂齿。”

  紫庸于南楚来说实在是劲敌,更是到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步。

  尹决明临时接替父兄的担子奔赴北境与紫庸作战便也能称得上一句年少有为。

  当年那些纨绔子弟,京州小霸王的称号,在他们记忆里已经淡去了许多。

  这比北境战事平定,虽又紫庸一反常态退兵的缘由,但也不可否认,尹决明就是打了胜仗。

  他也如当年他父兄一样再一次让紫庸退兵出境。

  此刻又听到尹决明一心为民的话,便有忍不住出声大赞一句,“尹总督大义,不愧是尹大将军的儿子,当是继承了父兄的勇猛,此番平定北境,实乃大功一件。”

  “的确如此,尹总督年纪轻轻便能收回边关两城又击退劲敌,实是年少有为。”

  尹决明连连谦虚摆手,“过奖过奖,我也不过是见不得百姓受苦而已,况且北境一战非我一人之功,是我尹家军诸位将士一同齐心协力才能收回边关两城,将紫庸军队驱逐。”

  此话一出,又惹得一群人大赞,什么年少有为,不矜不伐。

  这边有人称赞,那边便有人不屑,只听有人冷哼一声,嗤道,“哼!虚情假意!不过侥幸罢了。”

  此话一出,那边围着尹决明说话的人齐齐噤声,尹决明自然也听到了,与众人循声看去,便见一位武将脸色不虞地等着尹决明。

  见尹决明看向他,那人脸色更臭了一分,眸中嫉妒之色一闪而过,“一个混迹花丛的纨绔子,不过是运气,打了几场仗,若非紫庸莫名其妙自己退兵,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不过凭借运气赢了,有什么好得意的。”

  这人语气酸溜溜,一听便知是嫉妒尹决明击退紫庸打了胜仗,早知道南楚各路边关,唯有北境最为凶险,因为紫庸士兵凶狠好战,加之他们又擅巫蛊,因此成了最难对付的敌人。

  这百年间,死在北境的将军数不胜数,他们认识的便有两位,一个城破全家死在战场的白飞晟,一个便是在去年死在北境除夕夜的尹鸿,再往前,更有数不尽的将军永埋在北境的的风雪里。

  但也因此,在北境驻守的将军只要打胜了一场,便能得到比其他边关打胜一场得到的赏赐更为厚重。

  当初尹鸿身死,尹风坠崖失踪的消息一传回京州,慕容翊想要趁机派自己人前去接手尹家军继续抵抗紫庸时,诸位武将不敢接令,便是忌惮紫庸军队的凶残恶名。

  后来听闻尹决明打了胜仗,众人便心头悔恨,一个毛头小子都能轻易打了胜仗,他们为何不能早知当初便自荐接手尹家军了。

  那次传回消息尹决明受伤,需要重新派出人手去暂代管理尹家军,他们积极自荐,可惜皇帝却因为之前一事对他们失望,最后派了禁军统领胜任远征将军前去接管。

  他们错失了一次又一次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

  如今听到众人吹捧尹决明,那些武将本就心里不痛快,此时更是嫉妒得面容扭曲。

  尹决明将那人上下打量一眼,脸上笑意不减,眼神却带着毫不掩饰的挑拨与讥讽,“凭运气,胆小之人退却错失,凭实力,无能之人未战先退。”

  “好运,从不留给胆小无能之辈。”

  尹决明目光犀利,刀子般割在那人与他身后的诸多武将身上,“无能之人,只会一味退缩与嫉妒。”

  “你!”那武将哪听得了这嘲讽,当即就要暴喝,他身后的武将们也是个个怒目而视。

  然而尹决明仿佛没看到他们因羞愤与怒火而涨的通红的脸,继续咄咄逼人。

  “愚蠢无能之人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愚蠢无能而不自知。”

  尹决明话落,那武将当即暴喝,“尹二!你找死!”

  那人呕吼间便向尹决明冲了过来,尹决明冷眼睨着他寸步未挪,眼见着那拳头就要落在他脸上了依旧无动于衷。

  就在其余人惊骇之际,一个清瘦人影放在了尹决明身前,成功阻止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朝堂打斗。

  “小陈将军,朝堂禁止打斗。”徐闻遇一句话拦住了那位小陈将军的拳头,对方怒不可遏,却也清醒了几分,这里是朝堂,皇帝马上就要到了,若他此刻与尹二打起来,定然要被皇帝降罪。

  小陈将军冷哼一声收了手,怒气却没消减,他的视线越过徐闻遇落到尹决明身上,带着一丝杀气,“小子,你给我等着,早朝后再找你算账。”

  尹决明依旧脸上带着嘲讽的笑,气得小陈将军又差点忍不住动手。

  徐闻遇转身对尹决明低声道,“刚回来就要闹事,你是嫌麻烦不够多?”

  尹决明目光在徐闻遇脸上转了一圈,他与徐闻遇不熟,但知他与杜鑫是师兄弟,平日关系也不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闻遇长得俊美,是京州拥有玉树临风,翩翩公子之称中的一个,但许是近日杜鑫的牢狱之灾和严正受伤昏迷,这位芝兰玉树的温润公子看起来非常疲惫,显然这些时日没少为杜鑫的事和严正奔波。

  他不知徐闻遇为何突然帮他,但这人与杜鑫的关系,应当算是半个自己人,因此尹决明对他一笑,说道,“这京州的热闹事可比我惹的麻烦还多,麻烦越多,便越热闹。”

  “今日早朝会更热闹。”

  尹决明看向他,目光变得认真起来,“但今日的热闹,徐大人看看就好。”

  *

  徐闻遇疲惫地走出大殿,抬头看了看天,天上乌云密布,心里亦是不见半点光。

  三日前他的老师被人从宫中送回时昏迷不醒奄奄一息,宫中说是有刺客,老师与宋大人为救皇帝被刺客所伤,宋大人当场殒命,而他的老师则头部重伤至今昏迷不醒。

  可他不信,那夜吏部尚书陈大人与吏部侍郎杨大人带着证据来找老师,他与老师和宋大人一同连夜赶往皇宫,可到了宫门口老师却忽然让他回府。

  老师或许是想到了什么,也或许是预测到此一去可能会有危险,可任他当时怎么问老师也不说,只让他回去不许进宫。

  他在宫门外守了一夜,他看到龙鳞卫统领袁总半夜匆匆进宫,紧接着宫门就被封锁,他就知道宫中出了事,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天亮后他会看到宋大人的尸体和奄奄一息的老师被送出来。

  那日天气很沉,没有太阳,晨风从宫门内吹出来,冻得他遍体生寒。

  这两日老师昏迷不醒,他却不能不为杜鑫洗刷冤屈,可老师和宋大人带进宫的证据不见了,陈大人和杨大人在得知老师与宋大人出事后更是对那些证据闭口不谈,他知道这一切或许与皇帝有关。

  但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杜鑫死在刑部大牢,他日日在早朝上奏,今日亦是准备如此,可尹决明却提醒他今日只看。

  他最初还不知为何,此刻却是知道了,虽然他早有猜测,但自然觉得心中悲凉。

  南楚要与紫庸谈和,这事之前虽未曾在朝堂上明说,却也是有所听闻,老师是不信紫庸人的,且此次紫庸退兵的确蹊跷,唯恐这谈和隐藏着对南楚更大不利的阴谋,因此并不赞成谈和。

  老师也曾多次劝诫皇帝,却没想竟惹来他不快设计了这么大一场阴谋。

  “徐大人。”尹决明路过徐闻遇身旁时见他脸色灰白,脚步顿了顿,“徐大人瞧着脸色不太好,可是病了?不若就此告病几日好生休养。”

  徐闻遇抬眼,又听尹决明道,“听闻徐大人夫人是淮阳人,淮阳离京州距离甚远,怕是多年未曾回家省亲了吧?”

  徐闻遇听得一愣,而后脸色瞬间褪了血色,眸中浮上不敢置信的惊恐,垂在身侧的双手也不禁颤抖起来。

  尹决明目光转向天边,缓缓说道,“要下雨了,徐大人赶紧回家吧!惹了风寒会没命的,等雨过天晴再上朝不迟。”

  说罢,尹决明又看向他,在他几乎破碎的目光中缓缓扬起唇角,“你若病了,杜大人会难过的。”

  徐闻遇一怔,破碎的眸中亮起些许光彩,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尹决明笑着打断他,“去吧!莫要淋湿了。”

  徐闻遇看着尹决明良久,忽然向尹决明抱拳,声音嘶哑,“多谢总督提醒,下官这就走了,只是总督身体未愈,也莫要让风雨再伤了身。”

  尹决明一笑,徐闻遇脚步匆匆地离了宫,他向后看去,没有阳光与烛灯,大殿也陷入了昏暗,连龙椅都看不清了。

  天上下起了小雨,阿泗撑伞走过来为他挡在头顶,“公子是回府还是去城防营?”

  “去城门。”尹决明有一瞬的恍惚,半响,唇角却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今日紫庸使团进京,皇帝叫礼部去城门接人,我们去凑凑热闹。”

  阿泗一愣,看向他家脸色冰冷却浑身散发着落寞与悲伤气息的公子,心中重重叹了一口气。

  公子,您确定是去看热闹而不是为了偷偷去见某人一面的吗?

  毕竟那位可是跟着使团一起来了京州啊!

  喜欢明心兰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