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楚王韩成文-《皇孙白手起家》

  “阁下辛苦了,先去驿馆稍作休息。”许清鸿道。

  周铭心知二人要商议一番,拱手后走了出去。

  “李昭这厮,到底想干什么?”曹泽忍不住道。

  前段时间还大打出手,如今突然派人来,要封自己为梁王,曹泽越想越觉得诡异。

  许清鸿思索片刻,笑道:“魏国大军压境,李昭自顾不暇,哪还有精力再挥兵北上;今遣使者来此,表面议和,实则为拖延时间罢了。”

  “拖延时间...........。”曹泽喃喃道,长吐了一口气,心情放松了不少。

  没有秦、魏两军的干涉,汴州军可从容攻打青、徐之地。

  只要拿下这两处,曹泽将成为中原霸主。

  许清鸿神色无比严肃,重重向曹泽行了一礼。

  “天下将有大变,汴州不进则退;青徐之战,不容有失!”

  曹泽认真点了点头。

  “那么该如何回复使者。”

  “不能公开脱离魏国,但当前也不宜和李昭交恶;可赠送其十几车金银珠宝,及一些美女,以此表达善意。并给李昭去信,解释魏军在南阳驻扎重兵,一时难以脱魏入秦。”

  “嗯。”

  曹泽想要称王不假,但这个王要么是魏国来封,要么是自封。

  对于李昭所说的“梁王”,曹泽觉得含金量太低,根本看不上。

  况且他真正想要的东西,李昭永远都给不了。

  ............

  不久,周铭回到了金陵,详细向李昭汇报了此事。

  李昭淡然一笑,他的目的很简单,只要曹泽暂时不给他添麻烦,这就足够了。

  等击退了魏军,打下了淮南,再慢慢收拾这家伙。

  “你觉得曹泽为人如何?”李昭好奇道。

  周铭想了想,拱手道:“不瞒陛下,臣和其交谈寥寥数言,无法查其心性;微臣个人以为,曹泽有雄心,却无雄才。”

  这个回答只能说中规中矩。

  曹泽从其父那里,继承了一座小城和数千兵马;趁着当时魏廷局势混乱,几年时间就打下了偌大的地盘,不能说其没有本事。

  但坐拥中原富裕之地,治下人口众多;却在李昆威慑下,十多年没敢对外扩张。

  如果换做是李昭,可绝对没这么好的耐性。

  ...............................................................................................................

  昭武二年正月十七,青州(山东潍坊附近)节度使韩知言因病去世。

  按照规定,嫡长子韩成文应先奏报长安;然后再由朝廷下旨,正式封其为青州节度使。

  但韩成文在韩知言去世当天,直接宣布继承其位。

  甚至过了许多日,也没有派人去长安解释此事。

  此举完全没把朝廷放在眼里,简直是赤裸裸打李佑的脸。

  消息传到长安后,不少大臣义愤填膺,纷纷上奏要求严惩韩成文。

  目前在济南周边,尚有两万魏军,随时可以出兵青州。

  若这些兵力不够,洛阳那边还能再出两、三万人。

  连丞相窦沛都觉得,此次若不重创青州军,将严重打击朝廷的威信;否则其它藩镇一旦效仿,朝廷在关东的统治将受到动摇。

  魏帝李佑派人去青州严厉斥责韩成文,却没有同意出兵。

  他认为,大军即将进攻汉中,不宜两面开战。

  否则魏军一旦在青州陷入苦战,将影响汉中的战事。

  窦沛提议暂缓出兵汉中,先解决掉韩成文再说。

  李佑脸色一变,断然拒绝。

  不管窦沛说什么,态度始终坚决,必须先拿下汉中,然后再对付韩成文。

  然而,事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李佑低估了韩成文的野心!

  正月二十八,韩成文在青州自封为王,立国“大楚”。

  他也成为诸多藩镇中,称王第一人。

  此事很快轰动长安城!

  李佑勃然大怒,发誓要把韩成文碎尸万段。

  这下子,所有人都认为,朝廷肯定会出兵青州。

  毕竟韩成文此举,显然是和长安撕破脸。

  但让众人万万没想到,李佑依然选择按兵不动。

  禁军统领独孤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匆匆进宫面见李佑。

  “臣理解陛下,但朝廷绝不可纵容此事;济南守将崔明乃沙场悍将,如果陛下不想动用洛阳等地的兵马,可让崔明单独出兵。济南城内粮草充裕,也无需朝廷另外拨粮。”

  粮草、兵力都不用从洛阳调拨,朝廷负担极小,独孤凌觉得李佑应该会同意。

  李佑态度依旧冷淡,“崔明麾下仅有两万人,还要留下部众守城;兵力如此悬殊,怎么可能打的赢。”

  “战场胜负,取决于将领的谋略和士卒的悍勇,兵少不一定会败。况且,此次若能以少胜多,更为威慑住关东藩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朕绝不会放过韩成文,然,汉中战事在即,朕难以分兵。”

  李佑对韩成文一事确实很生气,但他对李昭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同时在内心深处,不认为崔明能够取胜。担心崔明一旦战败,朝廷会丢掉济南城。

  独孤凌眸底闪过一丝忧虑,语气沉重,“论实力,韩成文比不上幽州刘泰、汴州曹泽、邺城孟凯;他们本就是野心勃勃之人,如今看见了韩成文称王,心里又会怎么想?”

  “朕自有打算,你不必多言。”李佑表情明显的不耐烦。

  独孤凌无奈下退了出去。

  他怎么也想不通,如今的李佑,和先帝在位时的李佑,仿佛判若两人。

  早在李佑十多岁时,李昆当着众臣的面,在大殿上问过他,若关东有人擅自称王怎么办。

  独孤凌记得很清楚,李佑毫不犹豫,称愿亲自领兵讨伐。

  当时的李佑虽年纪不大,却展示了他的胆量和魄力。

  他当了十多年太子,处理政务上从未犯过大错;关于如何应对藩镇,态度和李昆完全一样。

  以至于后来李昭夺取蜀地后,有人劝独孤凌,让他向李昆提议,立李昭为皇太孙,被独孤凌拒绝。

  独孤凌觉得,李佑雄才大略或许比不上李昭,继承大魏江山社稷应该没问题。

  只是这一次,李佑确实让独孤凌失望了。

  去年岭南有人造反,李昭次日就派出了水陆两路大军。

  如果今天长安城里的皇帝是李昭,看见了韩成文称王,李昭会无视吗。

  很显然,李昭不仅不会无视,更会把韩成文全家屠戮殆尽。

  论手段狠辣,李昭甚至在先帝李昆之上。

  独孤凌一声长叹,现在的大魏天子是李佑,这个已经没法改变。

  李佑不管怎样,从没亏待过独孤家;独孤千刃、独孤楚宣均在朝中担任要职,独孤凌没有理由背叛李佑。

  接下来,只能尽可能想办法补救。

  韩成文称王,济南魏军无动于衷,朝廷威望受到了重挫。

  但只要魏军能够打垮秦军,夺取汉中,或是蜀地,依然有机会收拾关东乱局。

  “但愿,这次的汉中之战能够早点结束。”独孤凌低声喃喃。

  喜欢皇孙白手起家